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1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2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3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4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居民家庭财产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主要指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居民家庭财产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查找了网上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于2002年5-7月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 8个省(直辖市)采取多相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 3997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由专职调查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相关资 料,结合自身所学的统计、

2、经济、金融知识,对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做了简要的分析。家庭财产总量和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GD冲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 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 3倍。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 元,提高了 17倍(名义增长)。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 增多。根据数据资料显示,截止到 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这里家庭财产的内涵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 现值和家庭经营资产。)家庭财产(元)50000以下50000-100000100000-150000

3、150000-200000200000-250000250000-300000300000-350000350000以上比例(%10.214.49.821.313.713.511.25.51、家庭财产分布2、数据表明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 15万一30万元之间,有34.8%的被调查户家 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 30万元以上。从中可看出,我国近 一半城市居民的家庭财产集中在 15万一30万元之间,且贫富差距较大。不同城市家庭财产差异城市规模平均家庭财产总 额(元)与总体平均水平 之比(%)大2774351.22中1984080.87小1550330.68

4、总体平均2283181.00数据表明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为27.74万元,中等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9.84万元,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5.50万元。这张表格说明了大中小城市之间居民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最高大,其城市家庭财产总量接近小城市的2倍。户主不同年龄家庭财产差异户主年龄平均家庭财产 总额(元)与总体平均水 平之比(为30岁以下1809610.7930- 35 岁2039740.8935- 40 岁2819781.2440- 45 岁2587361.1345- 50 岁2683401.1850- 55 岁1936700.8555- 60 岁2294441.0160-

5、70 岁1623210.7170岁以上1565410.69总体平均2283181.003、这张表中的数据表明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为 28.20万元。其原4、因可能是35-40岁为职场的黄金时期,此时家庭的结构和收入都较为稳定。户主不同文化程度家庭财产差异户主文化程度平均家庭财产总额(元)与平均水平之比(为硕士及以上4994022.19大学本科3729331.63大学专科3042691.33中专2120730.93高中1870860.82初中1528490.67小学1439310.63总体平均2283181.00数据表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 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户主

6、文化程度越高, 家 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 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这 说明我国脑体倒置的现象已消除。二.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主要由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民币金融资产又由储蓄存款、国库券、股票(含基金按现价计)、其它有价证券、储蓄性保险 (累计交款额) 借出款、现金、住房公积金余额和其它人民币金融资产组成; 外币金融资产由外币储蓄存款、 外币现金和B股票(折成美元)等组成。1 .家庭金融资产的发展情况金融资产发展情况年份1984199019962002户均拥有金融资 产(元)133878693098279760甑飙惭嘴除变300

7、拜的年诙薛年彷90000 3XIX 70000 60000 50X0iHqoooo 9JXIJ3X00 100000金融资产是居民财产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部分。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客观尺度,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高度相关。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居民生活只及温饱水平,称不上什么金融资产。1984年,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城市居民户均金融资产仅为 0.13万元。到1990年,户均金融资产达到 0.79万元,比1984年增 长4.9倍,平均年递增34.4%。至1996年,户均金融资产达到 3.1万元,比1990年增长2.9 倍,平均年递增 21.4%。2002年,户均金

8、融资产达到 7.98万元,比1996年又增长1.6倍, 平均年递增17.3%。从1984年到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5.5%。2 .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与结构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3 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 0.61万元,占7.6%。1) 人民币资产金额分布情况资产项目户均拥启金额(兀)结构百分比(%人民币资产合计73706100.00其中:储蓄存款5115669.41股票(A股)737410.00国库券32104.36储蓄性保险30944.20住房公积金余额30364.12现金27303.70借出款25

9、123.41其他有价证券3590.49其他2350.32城市家庭户均拥有人民币金融资产7.3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其户均拥有金额为 5.12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所占比重达到69.4%,即城市家庭近七成的人民币目前都存放在银行中储蓄。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投资观念仍较为保守,对资金的安全性过于看重,进行高风险金融投资的意识不强。这种过于强烈的储蓄倾向不仅不利于启动消费和内需,而且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健康成长。储蓄的比重很大是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首先是其它投资渠道不畅通,例如,由于股票市场的不规范和风险难测,导致许多居民望而却步, 即使有富余的钱也只好往银行里放。其次是转型期不确定因素增

10、多,像养老、防病、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开支,个人承担的部分都有扩大的趋势,迫使人们不得不往银行里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再者,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习惯于在既定的可支配收入的范围内压缩消费 倾向而扩大储蓄倾向,尽管这种过度偏离的倾向并不利于消费和整个经济的增长,但这种文化传统上的 路径依赖”也并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排在第二位的项目是股票(A股),户均拥有金额为0.74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的比重已 经达到10.0%。与国库券相比,股票这一金融资产形式属于后起之秀,但由于其回报率明显 较高,因此目前市民投资在股票上的资金已远远超过国库券。据 200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有 55%的居民拥有债券、股票、存款

11、、现金、外币,其中拥有股票的家庭上升最快,从 5年前 的6.8%上升到12%。但随着近几年来股票市场的低迷,这一数据预计应呈下降趋势。排在第三位的项目是国库券,户均拥有0.32万元,占人民币资产的 4.4%。购买国债曾长期是城市居民除存款之外唯一可选择的投资方式,但随着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恢复重 建,居民原投向国债的资金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流。因此国库券在人民币资产中的重要性目前已下降至第三位。排在四至八位的项目依次为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手存现金、借出款和其他有价证券。2) 城市居民家庭外币资产资产项目平均水平(元/户)外币金融资产合计6057其中:储蓄存款5842手存现金154股票(B股

12、)62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户均外币资产已经达到0.61万元(已折算为人民币),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上升至7.6%。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2年统计,中国个人的外汇交易量在过去几年出现成倍增长。个人外汇拥有量保持在 800亿美元左右。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个人外汇交易量最大的城市是浙江的温州和福建的厦门。中国部分西部城市的个人外汇交易也正逐步兴起。 在广西,许多居民在工作之余开始关注个人外汇买卖,把持有的外币兑换成其它外币,以期在外币汇价发生波动时增值获利.据银行界人士分析,中国居民外汇 储蓄连年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政府对外汇管制的逐步 放松。当前中国外

13、汇储蓄利率相对较高,也是居民外汇储蓄稳定增长的一大因素。外币资产的构成项目主要包括储蓄存款、现金和股票(B股)三项。从资金分布情况看,由于不能在国内流通, 因此外币绝大多数都被居民存入了银行,所以在外币资产各构成项目中,储蓄存款的户均金额最高(0.58万元),所占比重也最大(96.5%)。排在第二位的是现 金,户均154元,占家庭外币资产的 2.5%,这部分资金主要是没有必要存入银行的小额零 散外币,因其无法流通而最后留在居民手中。排在最后的是股票( B股),户均62元,仅占 家庭外币资产的1.0%,由于投资B股需要外币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多数家庭尚无此实力, 因此其平均拥有金额较低。.家庭房产

14、状况1、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构成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分 类城市居民家庭各类财 产户均值(单位:万 元)该财产在全部家庭财产中的百分比(%)家庭金融资产7.9834.9房产10.94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1.155家庭经营资产2.7712.2注: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 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这一数据以及以下有关房产数据均为2002年6月底的市价。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房产在家庭财产构成中比重是最高的。而且我们可以这样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房产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必然的。其原因有三:一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中, 国家、集体

15、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的变化,一部分个人通过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价值较高的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 住房,从而在国家让利的前提下使个人在自己的财产总量上增加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二是商品房的兴起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不仅是高收入阶层买得起商品房,就是工薪阶层也可以通过每月按揭改善了自身的住房条件。三是由于城市人口的密度不断增大,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因而其房产的自身价值逐渐走高,而且城市居民在装修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也比较高,所以由其带来的附加值自然也较高。2、城市居民家庭房产基本现状1)2002年按户主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房产价值分布情况(元)户主月收入(元)房产价值(兀)300以下59928

16、300-50065858500-800821428001000923451000-15001140711500-20001630462000-40002075874000-80002470188000以上30912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房产价值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则越大。资产来源于收入的积累,因此房产价值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从调查结果看,户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便越大。在不同收入的家庭中,拥有房产价值最低的是户主月收入不足300元的家庭,户均 5.99万元,仅达到平均拥有量的54.8%;当户主月收入上升至 300 5

17、00元时,户均房产价值则提高到6.59万元;而当户主月收入进一步攀升,达到500800元时,户均房产价值则相应升高至8.21万元。依此类推,户主收入每上一个台阶,其家庭房产价值也随之跃升一个层次。户主的文化程度房产价值(万兀)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22.43大学本科15.87大学专科13.94中专10.04高中9.89初中7.88小学7.642)按户主的文化程度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房产价值分布情况(元)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拥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户主的平均房产价值最高,并且随着户主文化程度的降低,其所拥有的房产价值也降低了。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户主所 拥有的房产价值连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户主所拥

18、有的房产价值的1/3还不到。这说明随着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人力资本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更易进入高薪行业和谋得重要职位,因此他们的收入和所拥有的财产一般要高于后者,在房产方面也是如此。四.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净现值首先,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主要是非经营性家用汽车和购买原值500元以上,产品寿命一年半以上的主要耐用消费品。这是调查数据在公布时的一个说明。因为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构成分成如上述的两部分,所以我们通过以下两个表格分别对此进行分析。户均年收入每白户拥有 汽车量(辆)户均购车支出(元)户均汽车现值(元)汽车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 重(%1

19、.0力兀以下039350.041.0-1.5 万元0176650.061.5-2.0 万元16214450.312.0-2.5 万元11671300.072.5-3.0 万元15434000.183.0-3.5 万元2273720100.743.5-4.0 万元2335924860.844.0-4.5 万元4498531645.384.5-5.0 万元3397330144.745.0-5.5 万元5492144445.285.5-6.0 万元10964267314.976.0-8.0 万元1415359125475.038.0-10.0 万元3842896326675.0610.0万元以上65

20、120308949695.37合 计3372128541.251、不同收入家庭户均购车支出及汽车现值注: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下和1.0-1.5万元之间的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接近0辆,故表中数据为0。毋庸质疑,家庭户均购车支出及汽车现值与家庭户均年收入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家庭户均年收入越高,则家庭汽车拥有率越高,因此其户均汽车现值也越高,二者显著相关。其 中户均汽车现值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年收入10万元以上、8-10万元和6-8万元的家庭,金额分另1J达到9.5万元、3.27万元和1.25万元。其次,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不同收入家庭户均拥有汽车现值相差悬殊,因此该比例从数值上看差别较大,在户

21、均年收入4万元以下的家庭中,汽车现值占家庭财产总值比重均未达到1%但在户均年收入 4万元以上的家庭中,这一比例都在 5吐右。在这里,我们想重点看一下户均年收入为8.0-10.0 万元的家庭和户均年收入为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前者的每百户拥有汽车量为38辆,这一数字显得比较高,而后者的每百户拥有汽车量竟然高达 65辆,这不免让人有所怀疑。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考虑一下这 一数据。户均年收入为8.0-10.0万元,可以更为直观地表示成这些居民的户均月收入为6667-8333元。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家庭为2-3人的小规模家庭,且夫妻双方都拥有稳定工作,则夫妻二人的月平均工资应在4000元左右。而如果

22、夫妻二人的月平均工资在4000元左右,且暂无子女,而又对汽车有较大的偏好, 那么买辆车似乎从经济上还是逻辑上都是讲得通的。 所以分析到这里,我们认为所谓每百户拥有汽车量为38辆这一初看令人惊讶和怀疑的数据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同样,对于后一数据,即户均年收入为10.0万元以上的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量为 65辆,我们除了有上面类似的分析外还要考虑的一点是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年收入中这个范围是没有上限的,也就是说拥有很高收入的家庭很有可能拥有的汽车达到2-3辆甚至更多,这也会导致数据的上升。户均年收入户均耐用消费品现值(元)耐用消费品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 重(%1.0万元以下46055.261.0

23、-1.5 万元55575.161.5-2.0 万元67424.652.0-2.5 万元84044.602.5-3.0 万元95824.323.0-3.5 万元108414.013.5-4.0 万元118163.984.0-4.5 万元144910.964.5-5.0 万元135000.875.0-5.5 万元151611.205.5-6.0 万元167071.436.0-8.0 万元207071.908.0-10.0 力兀202033.1310.0万元以上338373.96合 计85993.77注:表中户均耐用消费品现值进行估价时采用了高达40%/年的折旧率。2、不同收入家庭户均耐用消费品现值

24、由表可知,目前城市家庭户均耐用消费品现值为0.86万元,而且高收入户中因支出金额较高的家庭比重较大,故其平均现值相应也较高,除个别情况外,耐用消费品现值基本符 合家庭收入越高,其支出金额则越大的分布特征。而且,耐用消费品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重随收入升高而不断下降,但达到一定点时又开始回升。例如,在户均收入达到4.5-5.0万元 时降至最低点(0.9%),随后又开始逐渐上升,当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时,该比例已回升到4%。在分析耐用消费品现值为何呈现如此分布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所谓耐用消费品的定义,即购买原值500元以上,产品寿命一年半以上的消费品。并且由此定义我们认为家电是居民家庭的主要耐用消

25、费品。而家电的范围很广, 但我们在此仅想做如此的一个分类:我们把家电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当然,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分类的界线并不是十分清楚的,而且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原来被划入奢侈品的家电渐渐成为了城市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例如:手机等)。但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否认家电中必需品和奢侈品在价格 和使用人群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同样一种家电,它的普及型和豪华型之间价格上的巨大差异(以一般电视机和等离子背头彩电作比较)。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为什么耐用消费品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重随收入升高而不断下降,但达到一定点时又开始回升的原因。在户均收入达到4.5-5.0万元时的最低点(0.87%)我们可以认为

26、这些家庭购买一般家电在其家庭财产 上已不占据什么重要位置,完全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而他们对于高价的家电又暂时没有购 买需求,所以在户均收入达到4.5-5.0万元时达到最低点。而当收入进一步上升时,居民在拥有普通家电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添置奢侈型家电或改善家电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增加, 从而开始选择那些价格很高的家电,导致耐用消费品支出金额比重又逐渐增大。五、家庭经营资产1、家庭经营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现值(扣除贷款)和自有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成。不同规模城市从事经营活动家庭经营资产拥有情况(元)所有城巾大城巾中等城市小城市固定资产净值16234617732019562590417银行贷款4473235

27、9946813123853自有流动资金9146110064311107748516经营资产总值298539313957374833162786由于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在城市中占少数,因此经营资产的拥有不像金融资产和房产那样具有普遍性。对从事经营投资的家庭而言,目前其户均经营资产总值已达到29.85万元,可见我国城市家庭的经营活动现已形成一定规模。2、城市家庭经营方式和经营类别分布情况( 为经营方式百分比(%)行业分类百分比(%固定铺卸/固定摊位19.45商贸42.11自已的公司或企业18.99运输11.44饭店/餐馆/商'店14.42工业品制造/加工9.15街头摊点11.21修理4.35

28、与他人合伙经营企业10.07建筑3.20从事批发/中介4.12装饰装修3.20家庭加工3.43信息服务(含网上服务)2.97承包国营/集体企业3.20其它23.57其它15.10合计100.00合计100.00以上数据表明经营方式和经营类别呈现多样化分布。经营方式以投资固定铺面/固定摊位者最多,占从事经营活动家庭的19.5%。这可能是因为投资固定铺面 /固定摊位易于经营、操作。从经营类别看,我国城市家庭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宽广,从工商、运输、建筑、修理等传统行业到信息服务、装饰装修等新兴产业,已延伸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其中,商贸比重较大。比重较大的原因一是商贸相对与其它家庭经营行业,其启动成本较为低廉;二是商贸这种经营起来较为灵活,不一定要拘泥于特定的时间、地点;三是商贸包括的范围较广,而相对技术含量又比较低,基本上无须什么理论培训,靠的是经验的积累。六.总结经过对这些数据的观察和分析, 以我们初步的统计学和经济金融知识得出了: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财富分配的格局和机制逐渐趋向合理而富有效率。具体有以下几个结 论。(一) 房产和金融资产这两项起的是举足轻重的作用由网上历年来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从纵向的角度来看,1 9 9 5年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总额为1 2 3 8 5元 (折合2 0 0 2年价格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