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三章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三章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三章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三章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大新中学 盛强一 教学任务分析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以学生在初中和高一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中学过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并不困难,然而面对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基础薄弱,学力较差的现状,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基础,多多穿插实验,集中学生注意力。本节课应帮助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的力,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并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初步学会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生活中力的

2、相互作用现象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在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悠久的火箭发展历史,感悟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感受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基本特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难点: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四 教具:反冲作用演示仪、气球、条形磁铁×2、棉线、弹簧秤×42、玩具车、笔芯×2、玻璃板、磁性小车×2、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表(空白)五 教学流程图:活动应 用总 结问题II设问3与平衡力不同点与平衡力相同点

3、牛顿第三定律活动猜 测讨论2活动实验1、2问题I设问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活动I实验1情景图 片设问1活动举 例讨论1六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 展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火箭”图片,体验我国“火箭”的悠久发展史宋代:“火箭”作为兵器使用明代:原始的二级火箭“火龙”自20世纪80年代起: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神州六号”设问1:火箭升空的原因是什么? 2 导入新课:展出本节课的主题“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二)通过实验和讨论建立概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NSBSNA1实验探究:两辆“磁性小车”相互作用器材:磁铁、小车。 操作: 两小车A、B放在桌面上,在小车上各放上一条形磁铁。用手按住A小车,放开

4、B小车,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什么?B小车向右运动,说明磁铁A对磁铁B有作用力,方向向右。用手按住B小车,放开A小车,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什么?A小车向左运动,说明磁铁B对磁铁A有作用力,方向向左。同时放开双手,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什么?两小车同时向左、右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举生活中的例子讨论并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1:两块相同形状的海绵A和B,将它们对齐并相互挤压,可观察到两块海绵形状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在挤压过程中它们同时受到了对方施加的力的作用。例2:看完精彩表演后拍手鼓掌时,两个手掌同时感受到对方施加的力的作用。例3:用力搓洗脏衣服时,

5、手和衣服同时受到对方施加的力的作用。例4:两个人穿着溜冰鞋站在光滑的地面上,其中一个人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时,两个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他们同时受到对方施加的力的作用。 3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一定同时对甲物体有力的作用。任何情况下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任意一个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就是反作用力。(三)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索规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特点? 1学生猜测并讨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 通过举例和实验探索确定两者的关系探究1: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力,球对脚有反作用力,分别作

6、用在球和脚上跳高运动员在起跳前最后一步用力蹬地,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给运动员一个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运动员身上。用锤子钉钉子时,锤子给钉子一个作用力,钉子给锤子一个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钉子和锤子上。结论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探究2: 实验器材:玻璃板、笔芯、玩具车操作:笔芯放在桌面上,把玻璃板放在笔芯上,再把玩具车放在玻璃板上。打开开关玩具车向前运动的同时玻璃板向后运动.fvfv当打开放在玻璃板上的玩具车的开关时,玩具车将给玻璃板一个向后的摩擦力f使玻璃板向后以速度v运动,同时玻璃板也给玩具车一个反作用力f使小车以速度v前进。结论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探究3:(课本P91自主活动)在水平桌面上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的挂钩钩在一起,弹簧测力计B的另一端固定,再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的另一端,观察这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情况。用手拉弹簧秤A之前,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零,说明两弹簧秤间无作用力;当用手拉弹簧秤A时,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示数相等;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跟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放开弹簧秤A,两个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变为零。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并且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

8、时消失。弹簧秤B受到A的拉力F的方向向右,弹簧秤A受到B的拉力F的方向向左,这两个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结论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探究4:两条形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磁力。人走路时后脚对地面有向后的作用力,地面对后脚有向前的反作用力,它们都是摩擦力。结论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3归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4牛顿第

9、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F=-F根据总结我们发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个知识点非常相似,是哪个知识点呢?(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叫平衡力。)设问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项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作用点两个物体上同一物体上性质相同不一定相同效果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不能抵消相互抵消,使物体平衡(四)实例分析,区别概念例:一本书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NGGN分析:书本受到重力G和水平桌面对它的支持力N处于平衡状态,是一对平衡力,性质可以不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N和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所以A正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书本的重力G是由于它受地球吸引产生的,G的反作用力G是书本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五)反馈练习 1 课本P93自主活动2,画出图3-23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