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中黄酮含量测定_第1页
玉米须中黄酮含量测定_第2页
玉米须中黄酮含量测定_第3页
玉米须中黄酮含量测定_第4页
玉米须中黄酮含量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四玉米须中黄酮的提取、鉴别与含量测定(设计性实验)【前言】:本文以玉米须为原料,并以60%的乙醇为提取剂,分别采用常规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对玉米须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利用HCl-Zn粉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和铝盐络合显色反应,鉴定了黄酮的存在,以芦丁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成线性方程,试样最大吸光波长为510nm,在此波长下,利用分光光度计,采用NaNO2-AlCl3比色法进行比色,测定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得常规、超声、微波三种提取方法的黄酮得率分别为1.781%、1.738%、1.775%,并对各工艺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在不同要求下,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黄酮的工业

2、化提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的为充分利用玉米须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过程和分光光度法从玉米须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6.45%,回收率为9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变化及污染,是提取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玉米须,黄酮,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吸光度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对玉米须中黄酮和多糖的分步提取、鉴别和含量测定,掌握天然产物的提取、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二、基本原理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黄酮

3、类化合物多为黄色,其颜色的深浅与其是否具有交叉共扼体系、助色团的多少有关,一般具有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黄酮、黄酮醇、查耳酮多呈黄色或颜色较深,而不含有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类化合物(如二氢黄酮、二氢查耳酮、异黄酮多为无色或颜色较浅。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下一般具有荧光,荧光的颜色与分子的结构有关。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其结构及存在的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的游离黄酮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腈等有机溶剂及稀碱中。黄酮类化合物糖苷化后,水溶性增加,脂溶性降低,一般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及稀碱溶液,而难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等亲

4、脂性有机溶剂。游离黄酮和黄酮苷一般都含酚羟基,故都可溶于碱中,加酸后又沉淀出来,可利用此性质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玉米须中含黄酮类物质,能清除羟基和DPPH自由基,有调节小鼠脂质代谢、抗衰老和抗疲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玉米须提取物也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2只,10mL、50mL量筒各1个,滤布,玻璃棒,恒温槽,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2.试剂玉米须1.0g(干燥至恒重,过40目筛,精密称取)乙醇、蒸馏水、浓盐酸、三氯化铝、锌粉。四、实验步骤1g玉米须放入150ml的圆底烧瓶中,以30倍水量、恒温水浴锅加热至90,开始计时,反应1h,离心3min(

5、3500转/min),上清液抽滤,1.提取黄酮苷:取玉米须柱头1.0g放入圆底烧瓶中,以130为料液比,用60%乙醇于80水浴内提取45min,倒出;加入10mL溶剂提取30min,共提取2次,合并两次提取液置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每次使用过滤。2.鉴别盐酸一镁(或锌)粉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1mL,加放少量镁粉(或锌粉),然后加浓盐酸45滴,置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再加入少量碳酸钠,观察颜色。如出现红色示有游离黄酮类或黄酮甙。空白实验:以同法不加镁或粉做一对照。如两管都显红色则有花色素存在。如继续加碳酸试液使成碱笥即变成紫色双转变为蓝色,即证明含花色素。黄酮类的乙醇溶液,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

6、,能被镁粉还原,生成花色甙元而呈现红色或紫色反应(个别为淡黄色、橙色、紫色或蓝色)。这是由于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碱性氧原子,致能溶于稀酸中被还原成带四价的氧原子即锌盐。本法是鉴别黄酮类的一个反应。但花色素本身在酸性下(不需加镁粉)呈红色,应加以区别。3.含量测定方法黄酮含量测定:精密量取1mL黄酮滤液于10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0.1moL/LALCL3甲醇显色剂溶液,摇匀,定容,放置10min。空白实验:以60%乙醇为空白,测定吸光度,代入上述回归方程中,计算出百分含量。Y=29.302X+0.0213相关系数:r=0.9999。黄酮在4ug-20ug/mL范围内,吸收度和糖含量呈良好的

7、线性关系。五、实验记录黄酮的鉴别:样本液显橙色,对照颜色略浅,加入碳酸钠后,容易未变蓝,说明不含色素。含量测定:六、实验结果及产率计算实验数据:在272nm 以60%乙醇为空白测得吸光度Y=0.577根据回归方程Y=29.302X+0.0213将Y=0.577 带入公式可得X=0.0189645757968mg/ml玉米须中的黄酮经过抽滤后加入60%乙醇定容于50ml 容量瓶,后抽取1ml 定容于10ml 容量瓶里m = X *10* 50 =9.482287 mg质量分数=m黄铜/m玉米须*100%=9.482287/1=0.95%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黄酮提取率:0.95%2、试剂的误差

8、分析(1)在抽滤过程中有部分黄酮类物质残留在玉米须滤渣中;(2)在过滤时有部分黄酮类物质残留在滤纸及漏斗壁上;(3)转移溶液时,由于有溶液残留造成误差;(4)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 溅出,产生误差;七、实验讨论与心得1、讨论a、改变溶剂b、改变玉米须及溶剂的料液比c、改变温度d、先定容与后定容2、心得a、在料液比为1:30,黄酮提取温度为80时,提取率最高八、注意事项1、玉米须完全浸泡2、定容、移液准确3、正确操作紫外仪器,比色皿的取放九、参考文献1、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4期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傅桦,薄楠楠2、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9期青玉米须中黄酮成分提取工艺研究,闫征,李春阳3、黄晔,龙光锦,姜林华,等.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84、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教育2007年02期5、唐传核.植物功能性的食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16、李冬菊.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7):5787、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241.8、姜国芳,谢宗波,乐长高.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