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四变容二极管调频器1、本实验系统接通电源前请确保电源插座接地良好。、本实验系统接通电源前请确保电源插座接地良好。2、各实验模块上的双刀双掷开关、拨码开关、复位开关、各实验模块上的双刀双掷开关、拨码开关、复位开关、自锁开关、手调电位器和旋转编码器均为磨损件,请不要自锁开关、手调电位器和旋转编码器均为磨损件,请不要频繁按动或旋转。频繁按动或旋转。3、在关闭各模块电源之后,方可进行连线。连线时在保证、在关闭各模块电源之后,方可进行连线。连线时在保证接触良好的前提下应尽量轻插轻放,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接触良好的前提下应尽量轻插轻放,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拆线时若遇到连线与孔连接过紧的情况,应用手捏
2、实验。拆线时若遇到连线与孔连接过紧的情况,应用手捏住线端的金属外壳轻轻摇晃,直至连线与孔松脱,切勿旋住线端的金属外壳轻轻摇晃,直至连线与孔松脱,切勿旋转及用蛮力强行拔出。转及用蛮力强行拔出。4、按动开关或转动电位器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元、按动开关或转动电位器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元件损坏。件损坏。5、未要求调整的电路元件严禁调整。、未要求调整的电路元件严禁调整。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原理。2.了解调频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3.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及消除的方法。 1.测试变容二极管的静态调制特性。 2.
3、观察调频波波形。 3.观察调制信号振幅时对频偏的影响。 4.观察寄生调幅现象。0246810121420406080 U / VCj / pFV(a)(b)变容二极管的压控特性曲线和电路符号 (a)电路符号;(b)压控特性曲线变容二极管压控特性曲线变容二极管压控特性曲线+12J1J2R310KR710KR83.3KR410KR22KR101KR118.2KC5104C21104C1047pC927pC310pC15102C14104L222uHQ33DG6Q23DG6RA1100KC1104C20470pCRY14.19MCC15-25pC4104R122K+12VPOWER1+12C810p
4、TH1TH2D1BB149LED1LEDE110UF/16VC22104+12TP2TP3TP6TP7TP1TP4TP5W120KW25kR110KR610KQ13DG6C7104R55101243S11243S2C13100pD2BB149R910KL122uHC23102C2104C6560pT1R133.3KR14510C11104三点式振荡器三点式振荡器缓冲与放大器缓冲与放大器 调频即为载波的瞬时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其频率的变化量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常用变容二极管实现调频。 设回路电感为L,回路的电容是变容二极管的电容C(暂时不考虑杂散电容及其它与变容二极管相串联或并联电容的影响)
5、,则振荡频率为 LCf21 将电路接成LC压控振荡器(按电路板右上角提示连接),TH2端不接音频信号,将频率计接于TH1处,调节电位器W1,从TP2测量并记下变容二极管D1、D2两端电压和对应输出频率,并记于下表中。 根据数据画出V-f变化曲线VD1(V) 22.5 345671011F0(MHz) 1)将电位器W1置于某一中值位置,将DDS输出的1VPP频率1KHZ的音频信号通过TH2输入,将示波器接于TH1端,可以看到调频信号。由于载波很高,频偏很小,因此看不到明显的频率变化的调频波。 2)为了清楚观察FM波,可以将上一步的信号峰峰值改为5V。将S2的“1”拨上,S1的“1”或“2”拨。在
6、TH1用示波器观察,改变W1来改变调制度,可观察到较明显的频偏变化和寄生调幅现象。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 1、在坐标纸上画出静态V-f调制特性曲线,并根据测量数据求出该电路的调制灵敏度(?KHz/V)。说明曲线斜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画出实际观察到的FM波形,并说明频偏变化与调制信号振幅的关系。 3、分析寄生调幅产生的原因,思考并回答消除寄生调幅的方法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混频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混频器中的寄生干扰。1、研究平衡混频器的频率变换过程;2、研究平衡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Vi与输入本振电压的
7、关系;3、研究平衡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Vi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关系;4、研究镜象干扰。二、实验内容二、实验内容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12-12J7J8J9C12104C11104C7104C15104C8104R101KR11200R12820R13820R71KR14100R153.3KR163.3KR216.8KR20510R171kF24.5MD28.2VC16104TH6TH7TH8TH9TP5SIG+1GNADJ2GNADJ3SIG-4BIAS5OUT+6NC7CAR+8NC9CAR-10NC11OUT-12NC13VEE14U1MC1496 上页图为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该电路由集成模
8、拟乘法器MC1496完成。本实验中输入信号频率为fS5.5MHz(由DDS信号发生器输出),实验箱自己提供的信号源作为本振信号,其频率fL10MHz。 为了实现混频功能,混频器件必须工作在非线性状态,而作用在混频器上的除了输入信号电压VS和本振电压VL外,不可避免地还存在干扰和噪声。它们之间任意两者都有可能产生组合频率,这些组合信号频率如果等于或接近中频,将与输入信号一起通过中频放大器、解调器,对输出级产生干涉,影响输入信号的接收。 干扰影响最大的是中频干扰和镜象干扰。1、输入本振信号:用实验箱的信号源做本振信号,将频率fL=10MHz(幅度VLP-P600mV左右)的本振信号从J8处输入(TH7处测试), 输入射频信号:由DDS提供频率,fS=5.5MHz(幅度VSP-P300mV左右,TH6处测试 )的射频信号从相乘混频器的输入端J7输入,按框图(见上页)所示搭建好测试电路;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1)(1)2、用示波器观察TH8和TH9处波形;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2)(2)3、用频率计测量混频前后波形的频率(即对比输入输出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制造业车间生产计划调度管理方案
- 2025-2030薄荷巧克力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实施总结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抗疫先进人物表彰大会致辞稿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生态学概论(硕士)》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养老院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六(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专项训练题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领导与沟通》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创新驱动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研究报告
- 《物联网技术》课件-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 保健行业员工知识培训课件
-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件: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
-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专题8平面向量
- 激素与肥胖的关系
- 网约车全国公共科目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共青团员必背的100个重点知识汇编
- 【《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过程案例综述》2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