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12345678AB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OO12345678OO12345678本 章 内 容一、定义二、分类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四、提取与分离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六、生物活性 一、定义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2-phenylchromone)OO12345678OO12345678O12345678C6 - C3 - C6AB本 章 内 容一、定义二、分类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四、提取与分离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六、生物活性二、分类 黄酮类 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类 二氢黄酮醇类OOOOOHOOOOOH 二、分类 异黄酮类 二氢异黄酮类 查耳酮类 花
2、色素类OOOOOHOOOH+ 二、分类 黄烷-3-醇类 二黄烷-3,4-二醇类 二氢查耳酮类 橙酮类OOHOOHOHOHOOOCH 二、分类高异黄酮类 双苯吡酮类(酮类)OOOO本 章 内 容一、定义二、分类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四、提取与分离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六、生物活性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一)性状(二)荧光(三)溶解性(四)酸碱性(五)显色反应 (一)性状多为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 团的类型、数目及取代位置有关。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灰黄黄色查耳酮黄橙黄色二氢黄酮及醇、异黄酮不显色或微黄色 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一)性状(一)性状(二
3、)荧光(三)溶解性(四)酸碱性(五)显色反应 (二)荧光 C3-OH在紫外光下有强烈荧光 (亮黄色或亮绿色) C3-OH成苷后荧光减弱。 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一)性状(一)性状(二)荧光(二)荧光(三)溶解性(四)酸碱性(五)显色反应 (三)溶解性黄酮苷元黄酮苷元难溶或不溶于H2O 易溶MeOH、EtOH等溶剂 易溶稀碱液 黄酮、黄酮醇、查耳酮难溶于水 (均属平面型分子) 二氢黄酮及醇对水有一定溶解度 (属非平面分子)黄酮苷黄酮苷易溶于水、MeOH、EtOH等溶剂 (苷元引入OH多,则水中溶解度大) 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一)性状(一)性状(二)荧光(二)荧光(三)溶解性(三)溶解性(四
4、)酸碱性(五)显色反应 (四)酸碱性 分子中多Ar-OH显酸性 (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等溶剂中) 由于Ar-OH数目、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以黄酮为例: 7,4-二二-OH 7或或4-OH 一般酚一般酚-OH 5-OH(溶NaHCO3)(溶Na2CO3)(溶不同浓度NaOH) (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 (四)酸碱性 -吡喃酮环上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电子对显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H2SO4、HCl)等生成盐。OOOOHClClHOH2+-所生成的盐极不稳定,加水后即可分解。黄酮盐(呈不同的 可用于鉴别)C-H2SO4颜色 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一)性状(一)性状(二)荧光(二)
5、荧光(三)溶解性(三)溶解性(四)酸碱性(四)酸碱性(五)显色反应 (五)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2)四氢硼钠反应(NaBH4)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 (4)镁盐 (2)铅盐 (5)氯化锶 (3)锆盐 (6)三氯化铁反应 3.硼酸显色反应 4.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五)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HCl-Mg)样品/EtOHMg粉HCl+浓橙红紫紫红红色色查耳酮橙酮儿茶素大多数异黄酮HCl-Mg不不 呈呈 色色 (五)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2)四氢硼钠反应(NaBH4)二氢黄酮类NaBH4+红红紫紫色色其它黄酮类不呈色
6、 (五)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2)四氢硼钠反应(NaBH4)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铝盐 (4)镁盐)镁盐 (2)铅盐)铅盐 (5)氯化锶)氯化锶 (3)锆盐)锆盐 (6)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 3.硼酸显色反应硼酸显色反应 4.碱性试剂显色反应碱性试剂显色反应OOOHOOOHOHOH 常可与金属类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1)铝盐 (2)铅盐 (3)锆盐 (4)镁盐 (5)氯化锶 (6)三氯化铁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多具有下列结构: (五)显色反应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1)铝盐)铝盐 可用于定性
7、及定量分析 (五)显色反应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样品+ 1% AlCl3或硝酸铝络络合合物物(黄色) max 415 nm(有荧光)样品+ 1 1% % 醋醋酸酸铅铅或碱式醋酸铅/H2O黄黄 红红色色 沉沉淀淀(2)铅盐)铅盐(3)锆盐)锆盐 (ZrOCl2) (五)显色反应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OOOHOOOHOOOZrClOOOZrClOOH2OOH22%ZrOCl2黄绿色络合物2%枸橼酸2%枸橼酸不变不变褪色褪色(4)镁盐)镁盐 (五)显色反应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样样品品+醋醋酸酸镁镁/ /M Me eO OH H呈呈色色可可滴滴在在滤滤纸纸上上二氢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
8、醇天蓝色荧光天蓝色荧光C5-OH色泽更明显色泽更明显黄酮黄酮黄酮醇黄酮醇异黄酮异黄酮黄 橙黄 褐色褐色(5)氯化锶()氯化锶(SrCl2) (五)显色反应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邻二酚羟基)+SrC12氨性 MeOH 液绿色绿色样品棕色棕色黑色黑色沉淀沉淀样品+显色显色Ar-OHFeCl3H2O或醇液(6)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 (五)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2)四氢硼钠反应(NaBH4)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 (4)镁盐 (2)铅盐 (5)氯化锶 (3)锆盐 (6)三氯化铁反应 3.硼酸显色反应硼酸显色反应 4.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9、碱性试剂显色反应OOOHOHO+硼 酸硼 酸H+亮黄色亮黄色 (五)显色反应 3.硼酸显色反应 (五)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2)四氢硼钠反应(NaBH4)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 (4)镁盐 (2)铅盐 (5)氯化锶 (3)锆盐 (6)三氯化铁反应 3.硼酸显色反应 4.碱性试剂显色反应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五)显色反应 4.碱性试剂显色反应OOOHOHOHOMeOHOOHOHOHOMeOH-H+橙皮素橙皮素开环橙皮橙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查尔酮查尔酮OH-H+开环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查尔酮类查尔酮类环合环合( 橙橙 黄黄 色色 )
10、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一)性状(二)荧光(三)溶解性(四)酸碱性(五)显色反应本 章 内 容一、定义二、分类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四、提取与分离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六、生物活性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采取哪些提取方法呢? 化合物的极性? 方法溶剂萃取 化合物的酸性? 方法碱提酸沉 化合物的解离性? 方法离子交换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酸沉法 3.离子交换法 4.炭粉吸附法 (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药 材 EtOH提取药 渣 乙醇液回收乙醇浸 膏回收液 (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浸 膏加水水溶液分别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石油醚、
11、氯仿、石油醚 氯 仿 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极性小)(苷元等) (极性大的苷元)(黄酮苷类)(多糖、蛋白质等)(分步萃取)乙酸乙酯、正丁醇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酸沉法 3.离子交换法 4.炭粉吸附法 (一)提取 2.碱提取酸沉淀法注意:加入的酸、碱度应尽可能低。例如:芦丁的提取样品样品OH-提取液提取液过滤过滤H+沉淀沉淀(黄酮类)(黄酮类)槐花米H2O石灰乳调 pH = 89药渣滤液酸调pH = 34沉淀滤液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酸沉法 3.离子交换法 4.炭粉吸附法 (一)提取 3.离子交换树脂法注意:应用此法
12、主要目的是除杂质。黄酮H2O洗除水溶性杂质液洗出黄酮类化合物水水甲醇甲醇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酸沉法 3.离子交换法 4.炭粉吸附法 (一)提取 4.炭粉吸附法 主要适用于苷类成分的精制。药材甲醇提取物分次加入活性炭,搅拌,静置检查上清液有无黄酮反应,过滤滤液吸苷炭末依次用沸甲醇、沸水、7%酚/水、15%酚/醇洗脱沸甲醇沸水 7%酚/水 15%酚/醇浓缩,加乙醚乙醚(除酚)水(黄酮苷)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酸沉法 3.离子交换法 4.炭粉吸附法 (二)分离 (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采取哪些分离方法呢?
13、化合物的极性大小? 方法吸附、分配色谱 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方法pH梯度萃取 化合物的分子大小? 方法葡聚糖凝胶 分子中具有特殊结构? (如:邻二酚羟基) 方法金属盐络合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分离 1.柱色谱法 (硅胶、氧化铝、纤维粉、 聚酰胺、葡聚糖凝胶) 2.pH梯度萃取法 3.铅盐沉淀法 (二)分离 1.柱色谱法(1)硅胶柱色谱 出柱先后顺序: 若母核结构相同,而-OH取代数目不同,则-OH多的后出柱后出柱 易形成分子内氢键的-OH,其极性变小先出柱先出柱如:邻二-OH 间二-OH (Rf值) 一般出柱顺序:苷元苷元 单糖苷单糖苷 双糖苷双糖苷 多糖苷多糖苷 (二)分离 1
14、.柱色谱法(2)氧化铝柱色谱 通常情况下,要求在分子的结构中 无酸性基团,或Ar-OH被甲基化。 (3)纤维粉柱色谱 其分离原理同纸层色谱。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聚酰胺(Polyamide)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商品名绵纶、尼龙。 原理:氢键吸附学说 聚酰胺分子内有很多酰胺键,可与酚类、酸类、醌类、硝基化合物等形成氢键,因而对这些物质产生了吸附作用。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聚酰胺吸附物质的原理如下图:NNOOHHNNOOHHOHOO固定相固定相移动相移动相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吸附强弱取决于 化合物与聚酰胺形成氢键
15、的能力。 聚酰胺对化合物的吸附力在水中有下列规律: 形成氢键的基团越多,则吸附力越强;OHOHOHOHOHOH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OHOHOHOHOHOHCOOHOOHOH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吸附力大;OHOH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以上介绍了聚酰胺对化合物吸附力的影响因素。 即: 形成氢键的基团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Ar-OH、-COOH、醌基、硝基等) 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 (邻二-OH、3-OH 4-酮基、5-OH 4-酮基等) 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
16、吸附力大;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聚酰胺柱色谱在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 有下述规律: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不同类型黄酮化合物的出柱先后顺序: 异黄酮 二氢黄酮醇 黄酮 黄酮醇 OOOHOHOHOHOOOHOHOHOOOHOHOHOHOOOHOHOH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苷元相同,出柱先后顺序: 叁糖苷 双糖苷 单糖苷 苷元 查尔酮往往比相应的黄酮类化合物难于洗脱 。OHOOHOHOHOOOHOHOH查尔酮黄酮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在聚酰胺柱上,常用的洗脱溶剂如下: 水 甲醇 丙酮 氢氧化钠/H2O 甲酰胺
17、 二甲基甲酰胺 尿素/H2O (洗脱能力:弱 强) (二)分离 1.柱色谱法(4)聚酰胺柱色谱 聚酰胺色谱的应用: 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糖类等黄酮类、酚类可逆聚酰胺吸附鞣质不可逆聚酰胺吸附利用此性质,可除提取物中的鞣质 (二)分离 1.柱色谱法(5)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el) 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主要有两种型号: Sephadex-G型Sephadex 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二)分离 1.柱色谱法(5)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作用机理: 分离游离黄酮时吸附作用 (取决于游离Ar-OH的数目, Ar-OH少则先出柱) 分离黄酮苷是分子筛起主
18、导作用 (分子量大的先出柱) (二)分离 1.柱色谱法(5)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常用洗脱溶剂: 碱性水溶液(0.1mol/L NH4OH) (含盐水溶液0.5mol/L NaCl等) 醇及含水醇 其它溶剂 含水丙酮、甲醇-氯仿等。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分离 1.柱色谱法 (硅胶、氧化铝、纤维粉、 聚酰胺、葡聚糖凝胶) 2.pH梯度萃取法 3.铅盐沉淀法 (二)分离 2.pH梯度萃取法 适用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混合物/乙醚5%NaHCO35%NaHCO3萃取乙醚酸化回收EtoAcEtoAc5%NaCO35%NaCO3乙醚0.2%NaOH碱液乙醚(一般Ar-OH)4%NaO
19、H碱液乙醚( 3,5-OH)(无-OH)(4-7二-OH)( 4、 7-OH)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分离 1.柱色谱法 (硅胶、氧化铝、纤维粉、 聚酰胺、葡聚糖凝胶) 2.pH梯度萃取法 3.铅盐沉淀法 (二)分离 3.铅盐沉淀法 根据分子中某些特定官能团进行分离。混合物/乙醇Pb(Ac)2水溶液乙醇沉淀 (具邻二-OH)H2S 过滤通入硫化铅沉淀或丙酮溶液溶30%乙醇中中性性滤液回收邻二酚羟基碱碱式式Pb(OH)Ac滤液沉淀脱铅(单-OH 或C3、C5-OH)(不具邻二-OH)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一)提取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酸沉法 3.离子交换法 4.炭粉吸附法
20、(二)分离 1.柱色谱法 2.pH梯度萃取法 3.铅盐沉淀法本 章 内 容一、定义二、分类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四、提取与分离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六、生物活性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 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主要有: (一)紫外光谱(UV) (二)核磁共振1H-NMR (三)核磁共振13C-NMR (四)质谱(MS)OOROOR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UV)谱中主要由两个吸收带组成。 苯甲酰基系统 桂皮酰基系统 ( benzoyl) (cinnamoyl) Band II Band I 220280 nm 300400 nmOOR
21、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交叉共轭交叉共轭体系苯甲酰基系统 桂皮酰基系统 ( benzoyl) (cinnamoyl) Band II Band I 220280 nm 300400 nm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黄酮类化合物在MeOH溶液中的 黄酮及黄酮醇类 查尔酮及橙酮类 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黄酮及黄酮醇类木犀草素(黄酮类)槲皮素(黄酮醇类)OOR74引入供电基(-OH、-OMe)AB吸收带向红位移BandIBandII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22、) 黄酮类在MeOH中B环氧代对Band I的影响OOOHOHOHOOOHOHOHOHOOOHOHOHOHOH3,5,7-3,5,7,4-3,5,7,3,4-三羟基黄酮四羟基黄酮五羟基黄酮高良姜素山奈酚槲皮素359367370红移红移红移红移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黄酮类在MeOH中A环氧代对Band II的影响OOOHOOOHOHOOOHOHOH7-5,7-5,6,7-羟基黄酮二羟基黄酮三羟基黄酮252262274红移红移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利用在MeOH中的UV区别黄酮和黄酮醇类Band I黄酮黄酮醇(3-O被取代)黄酮醇(3-OH游
23、离)328357304350352385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黄酮类化合物在MeOH溶液中的 黄酮及黄酮醇类 查尔酮及橙酮类 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查耳酮及橙酮类 波谱特征: 带 I 强主峰 带 II 弱次强峰2,3,4-三羟基查耳酮3,4-二羟基橙酮O2345623456查耳酮OCH27O1234561234567橙酮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查耳酮类 Band II220 270 nm Band I 340 390 nm 有时分裂为 Ia(340390) Ib(300320) 环上引
24、入氧取代基(同黄酮及黄酮醇类) 使带 I 红移( 2-OH影响最大) 2-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I紫移1520nm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橙酮类 常出现34个吸收峰 主峰(Band I) 370 430 nm天然来源的橙酮 388 413 nm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黄酮类化合物在MeOH溶液中的 黄酮及黄酮醇类 查尔酮及橙酮类 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7-羟基异黄酮4,7-二羟基二氢黄酮 OOOOOOOH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异黄酮、二
25、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共同特点: 带 I 弱B环不能与吡喃酮环上羰基共轭 带 II 强主峰根据主峰位置区别: 异黄酮245270 nm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270295 nm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黄酮类化合物在黄酮类化合物在MeOH溶液中的溶液中的 黄酮及黄酮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 查尔酮及橙酮类查尔酮及橙酮类 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位移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意义 下面以黄酮及黄酮醇为例进行说明 NaOMe NaOAc NaOAc/H3BO3 Al
26、Cl3、AlCl3/HCl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NaOMe NaOMe是个强碱,在一定程度上可使黄酮及黄酮醇上所有的Ar-OH解离。 因此,将使Band I及II向红位移。1. Band I + 4060 nm 强度不不降有4-OH + 5060 nm 强度下下降无4-OH 有 3-OH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NaOMe 2. 立即测试光谱 = 5分钟后测试光谱 (即:Band I 和 Band II 吸收谱不随时间延长而衰退) 说明无 3,4-二-OH结构(free) (即无对碱敏感的取代图式)3. 立即测试光谱 5分钟后测试光谱 说明可能
27、存在 3,4-二-OH结构(free)注:对碱敏感的取代图式 3,4- 3,3,4- 5,6,7- 5,7,8- 3,4,5- 等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NaOMe NaOAc NaOAc/H3BO3 AlCl3、AlCl3/HCl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一)紫外光谱(UV) NaOAc NaOAc的碱性 H-6109876543210 ppmTMSH-8 H-6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H-5 ppm 8.0 d, J= 9.0 Hz (C4羰基负屏蔽效应,使其在较低场; 与H-6邻偶二重峰)H-6 ppm 6.77.1 dd, JH-5=9.
28、0 Hz JH-8=2.5 Hz (与H-5邻偶;与H-8间偶)H-8 ppm 同H-6 d, J=2.5 Hz1. A环质子 (2) 7-羟基黄酮类OOHO685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1. A环质子 (2) 7-羟基黄酮类OOHHOHH6857.90 8.207.70 7.906.70 7.006.30 6.406.70 7.106.40 6.50dddddddd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酮、黄酮醇、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 1. A环质子 2. B环质子 3. C环质子 4. 糖端基碳上的质子 5. 乙
29、酰氧基上的质子 6. 甲氧基上的质子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2. B环质子 (1) 4-氧取代黄酮类化合物ORHHHH2356B7.10 8.106.50 7.10环对其的负屏蔽效应4-OR取代基的屏蔽作用COR2356BH-2 H-6H-3 H-5构成 AABB 系统AB偶合系统J 8.5 Hz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2. B环质子 (2) 3,4-二氧取代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OROR2 5 6 H-5 H-2H-6dd,d,d,J = 8.5 Hz6.70 7.10J = 2.5 HzJ = 8.5 Hz7.20 7.90J = 2.5 Hz7.
30、20 7.90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 依据H-2及H-6的化学位移,可以区别黄酮及黄酮醇的3,4-位上是 3-OH, 4-OMe 3-OMe, 4-OH。2. B环质子 (2) 3,4-二氧取代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二氧取代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2. B环质子 (2) 3,4-二氧取代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OOOHOHHHOOOHOHHHOHOOOHHHOHOMeOOOHOHHHO(-OH)(-OMe)7.30 7.50dd7.20 7.30 d(-OH)(-OMe)7.60 7.90dd7.50 7.70 d移低场移低场7.40
31、 7.60dd7.60 7.80 d移低场移低场7.30 7.70dd7.20 7.50 d糖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2. B环质子 (3) 3,4-二氧取代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OOOROROOOROROOOROROHH-2、H-5及 H-6复杂的多重峰(多为两组峰)6.70 7.10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B环有3,4,5-三-OH时H-2及H-6 (2H,S,6.50 7.50)3-OH或5-OH甲基化或苷化 H-2及H-6 (2H,d,J 2.0 Hz)2. B环质子 (4) 3,4,5-三氧取代黄酮类化合物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
32、二) 1H-NMR 1. A环质子 2. B环质子 3. C环质子 4. 糖端基碳上的质子 5. 乙酰氧基上的质子 6. 甲氧基上的质子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孤立芳氢的单峰信号易与之相混孤立芳氢的单峰信号易与之相混注意注意3. C环质子 (1) 黄酮类OOH6.30 ( s )3(尖锐的单峰)OOHORHROOROOHHROROOR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3. C环质子 (2) 异黄酮类OOH7.60 7.80 (s)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3. C环质子 (3) 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OOHHHH3H-2H-3J =17.0
33、Hz偕偶Jtrans= 11.0 HzJcix= 5.0 HzH-3J =17.0 Hz偕偶Jtrans= 11.0 HzJcix= 5.0 Hzdd,5.202.80dd,OOOHHHH3H-2H-3Jtrans= 11.0 HzJtrans= 11.0 Hz d,4.904.30d,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3. C环质子 (4) 查耳酮及橙酮类OHH2345623456OCHO1234561234567H H- -H H- -d, J = 17.0 Hz6.70 7.407.30 7.70苄氢S,6.50 6.70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 1.
34、A环质子 2. B环质子 3. C环质子 4. 糖端基碳上的质子 5. 乙酰氧基上的质子 6. 甲氧基上的质子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黄酮苷类化合物上糖的质子信号(端基质子) 黄酮醇-3-O-葡萄糖苷 5.70 6.00 黄酮醇-3-O-鼠李糖苷 5.00 5.10 黄酮类 -7-O-葡萄糖苷 4.80 5.20 黄酮类-4-O-葡萄糖苷 黄酮类 -5-O-葡萄糖苷 黄酮类-6 及 8-C-糖苷4. 糖端基碳上的质子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 1. A环质子 2. B环质子 3. C环质子 4. 糖端基碳上的质子 5. 乙酰氧基上的质子 6. 甲氧基上
35、的质子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 有时将黄酮类化合物制备成乙酰化物后进行结构测定 乙酰氧基上的质子信号 1.65 2.10 根据质子数目判断苷中结合糖的数目糖的数目 乙酰氧基上的质子信号 2.30 2.50 根据质子数目判断 苷元上Ar-OH数目5. 乙酰氧基上的质子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 1. A环质子 2. B环质子 3. C环质子 4. 糖端基碳上的质子 5. 乙酰氧基上的质子 6. 甲氧基上的质子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二) 1H-NMR 甲氧基质子信号一般在:ppm 3.50 4.10 可通过NOE核磁共振技术及二维技术确定基位置6.
36、甲氧基上的质子109876543210 ppmTMSH-8 H-6(5,7-二-OH)H-5H-8 H-6(7-OH)H-2,6H-3,5乙酰氧基上的质子脂肪族芳香族苷中糖端基质子甲氧基质子H-3黄酮异黄酮H-2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 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主要有: (一)紫外光谱(UV) (二)核磁共振1H-NMR (三)核磁共振13C-NMR (四)质谱(MS)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1. 骨架类型的判断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3. 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4. 双糖苷及低聚糖苷中苷键及 糖的连接顺序13C-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五、黄酮类化
37、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 1. 骨架类型的判断 根据中央三个碳信号的位置、裂分等,推断其骨架类型。O200180160140120100806040黄酮类黄酮类异黄酮类异黄酮类黄酮醇类黄酮醇类橙酮类橙酮类查耳酮类查耳酮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C-2C-3sssssssdsssdddsdsddtd( C- )( C- )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1. 骨架类型的判断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3. 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4. 双糖苷及低聚糖苷中苷键及 糖的连接顺序13C-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
38、MR黄酮(黄酮(flavone) 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 根据芳香碳的信号特征来确定取代图式。OO126.3129.0131.6163.2131.8107.6178.4124.0125.7125.2133.7118.1156.3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即:即: 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 A环上引入取代基影响A环位移效应。 B环上引入取代基位移效应影响到B环。 C-5引入-OH影响A环、C4、C2、C3OOOHRR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 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 如: B环上引入取代基时的位移效应影响XZiZoZmZp-OH-
39、OCH3+ 26.6- 12.8+ 1.6- 7.1+ 31.4- 14.4+ 1.0- 7.8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 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 5,7-二羟基黄酮中C-6、C-8信号特征: 通常5,7-二-OH化合物的C-6、C-8 90.0 100.0 在二氢黄酮中 C6 - C8 = 0.9 ppm 黄酮及黄酮醇中 C6 - C8 = 4.8 ppm如何判断如何判断C-6、C-8有无烷基或芳香基取代?有无烷基或芳香基取代? 判断C-6、C-8有无烷基或芳香基取代,可通过观察化学位移值是否发生位移而确定。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
40、NMR1. 骨架类型的判断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3. 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4. 双糖苷及低聚糖苷中苷键及 糖的连接顺序13C-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 3. 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 (1)糖的苷化位移及端基碳的信号 酚性苷中,糖上端基碳的苷化位移约为: (2)苷元的苷化位移 通常,苷元糖苷化后直接相连碳原子向高场位移,其邻位及对位碳原子则向低场位移,且对位碳原子的位移幅度大。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 3. 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 如:黄酮类化合物的苷化位移情况OOOOOOOOO+ 0.8- 1.4+
41、1.1+ 1.7+ 9.2- 2.1+1.5+ 0.4+ 1.0+ 1.1+ 0.7+ 1.5- 0.8- 0.3- 0.4+ 0.1+ 1.0+ 3.7+ 0.4+ 2.0- 1.2+ 1.47-O-糖3-O-糖4-O-葡萄糖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1. 骨架类型的判断骨架类型的判断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3. 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4. 双糖苷及低聚糖苷中苷键及双糖苷及低聚糖苷中苷键及 糖的连接顺序糖的连接顺序13C-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4.
42、 双糖苷及低聚糖苷中苷键及糖的连接顺序 (1)根据文献报道的单糖及其甲基苷的数据 进行比较解析。 (2)依据苷化位移规律进行研判。如:芦丁OMeOOOHOHOHOOHOO+ 5.8 ppm- 1.4 ppm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三) 13C-NMR1. 骨架类型的判断2. 取代图式的确定方法3. 氧糖苷中的连接位置4. 双糖苷及低聚糖苷中苷键及 糖的连接顺序13C-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 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主要有: (一)紫外光谱(UV) (二)核磁共振1H-NMR (三)核磁共振13C-NMR (四)质谱(MS)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
43、谱解析(四) MS 大多黄酮苷元在电子轰击质谱(EI-MS)中,可获得分子离子峰(基峰)。(除极性强、难气化及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可制备成甲基化或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 现在可应用FD-MS(场解析电离)、FAB-MS(快速原子轰击电离)、ESI-MS(电喷雾电离)等软电离质谱技术,可避免制备衍生物。质谱在黄酮类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四) MS途径-II黄酮类化合物两种基本裂解途径途径-I (RDA裂解)OOOCOC+.M+.AB+.A1B1+.+.+B+.OOOCCHOB2+M+.AB+.+B+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四) MS黄酮类途径 I 或 II 碎片进一步减-
44、CO离子黄酮醇途径 II(主要)减 -CO离子 两种基本裂解途径是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 途径-I 与途径-II得到的碎片离子的丰度互成反比。 即若一种途径碎片离子丰度强,则另一种途径碎片离子丰度就弱。 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 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主要有: (一)紫外光谱(一)紫外光谱(UV) (二)核磁共振(二)核磁共振1H-NMR (三)核磁共振(三)核磁共振13C-NMR (四)质谱(四)质谱(MS)本 章 内 容一、定义一、定义二、分类二、分类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四、提取与分离四、提取与分离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六、生物活
45、性六、生物活性 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二)抗肝脏毒性作用水飞蓟素、异水飞蓟素等具强的保肝作用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三)抗炎作用羟乙基芦丁、棉花皮苷 对胃溃疡似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四)雌性激素样作用大豆素、染料木素等异黄酮类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能由于结构相似的原故)(五)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木犀草素、黄芩苷、黄芩素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 槲皮素、桑色素、山奈酚具抗病毒作用(六)泻下作用营实苷具致泻作用(七)解痉作用异甘草素、大豆素 具类似罂粟碱解除平滑肌痉挛样的作用本
46、章 内 容一、定义一、定义二、分类二、分类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三、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四、提取与分离四、提取与分离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五、黄酮类化合物波谱解析六、生物活性六、生物活性结构鉴定练习题结构鉴定练习题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从窄叶篮花中分离得到一黄色结晶(I),盐酸镁粉反应显红色,Molish反应阳性,FeCl3反应阳性,ZrOCl2反应呈黄色,但加入枸橼酸后黄色褪去。IR Vmax (KBr)cm-1: 3520、3470、1660、1600、1510、1270、11001000、840。(I)的UV nm如下: 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MeOH 252 267 (sh) 346
47、 NaOMe 261 399 (5分钟无变化) AlCl3 272 426 AlCl3/HCl 260 274 357 385 NaOAc 254 400 NaOAc/H3BO3 256 378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 7.4(1H,d,J=8Hz) 6.9(1H,dd,J=8Hz,3Hz) 6.7(1H,d,J=3Hz) 6.6 (1H,d,J=2Hz) 6.4 (1H,d,J=2Hz) 6.38(1H,S) 5.05(1H,d,J=7Hz)其余略。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酸水解后检出1M葡萄糖和甙元,甙元的分子式C15H10O6。
48、试回答下列各问: (1)该化合物为_ 根据_ (2)是否有C-3羟基_ 根据_ (3)甙键构型为_ 根据_ (4)是否有邻二羟基_ 根据_ (5)写出(I)的结构式,并在结构上注明质子的归属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解:黄色结晶(I) 盐酸镁粉反应显红色 Molish反应阳性 FeCl3反应阳性 ZrOCl2反应呈黄色,但加入枸橼酸后黄色褪去。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IR Vmax (KBr)cm-1: 3520、347016601600、1510127011001000840-OH、-不饱和酮、-不饱和酮苯环苯环C-H-C-O-C- (13001050)苯苯核核上上有有两两个个相相邻邻H H(单单
49、强强峰峰)860800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UV nm MeOH 252 267 (sh) 346Band I : 399 - 346 = 53 示示有有4 4 - -O OH H强强度度不不降降( 40 60 nm)50 60nm 强强度度下下降降 有有3 3- -O OH H,但但无无4 4 - -O OH HBand I : 黄酮类黄酮类黄酮醇黄酮醇黄酮醇黄酮醇(3-OR)(3-OH)304 350328 357352 385NaOMe 261 399 (5分钟无变化)5分钟无变化说明无碱敏感系统5分钟无变化说明无碱敏感系统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AlCl3 272 426 AlCl3
50、/HCl 260 274 357 385AlCl3 = AlCl3/HCl谱谱图图 可可能能有有邻邻二二酚酚羟羟基基30 40B B环环有有邻邻二二酚酚羟羟基基50 65A A、B B环环均均有有邻邻二二酚酚羟羟基基紫紫移移426 - 385 = 41B B环环有有邻邻二二酚酚羟羟基基MeOH = AlCl3/HCl可可能能有有3 3- -及及/ /或或5 5- -O OH H385 - 364 = 21 有有5 5- -O OH H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UV nm NaOAc 254 400 Band I 40 65 有4-OH有4-OHBand II 5 20有7-OH有7-OHNaOA
51、c/H3BO3 256 378400 346 = 54有有4 4 - -O OH HB B环环有有邻邻二二酚酚羟羟基基378 - 346 = 32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根据化学反应、IR、UV光谱,得出如下结构式: OOOHOHOHOC15H10O5C15H10O6O无C3-OH(二氯氧锆反应)无C3-OH(二氯氧锆反应)A A环环无无邻邻二二酚酚羟羟基基NaOAc/H3BO3AlCl3、AlCl3/HCl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
52、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
53、(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邻偶邻偶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间偶邻偶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
54、,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7.46.76.9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7.46.76.9结构鉴
55、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HH7.46.76.9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
56、)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HH7.46.76.96.66.4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HH7.46.76.96.66.4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
57、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其余略。OOOHOHOHHHHHHH7.46.76.96.66.4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OOOHOHOHHHHHHH7.46.76.96.66.4葡萄糖端基碳上氢葡萄糖端基碳上氢
58、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I)的1H-NMR(DMSO-d6,TMS)ppm:7.4(1H,d,J=8Hz)6.9(1H,dd,J=8Hz,3Hz)6.7(1H,d,J=3Hz)6.6 (1H,d,J=2Hz)6.4 (1H,d,J=2Hz)6.38(1H,S)5.05(1H,d,J=7Hz)OOOHOHOHHHHHHHO7.46.76.96.66.46.38葡萄糖端基碳上氢葡萄糖端基碳上氢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1 OOOHOHOHHHHHHHO7.46.76.96.66.46.38O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2化合物(A)为黄色粉末状结晶,mp:229231,分子式为C21H20O12,HCl-Mg
59、粉反应呈阳性,2%ZrOCl2反应呈黄色,加柠檬酸后黄色褪去。酸水解检出葡萄糖。该化合物紫外光谱数据如下所示:(UVMme a OxH nm)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2 MeOH 257 269(sh) 299(sh) 342 NaOMe 272 327 409 AlCl3 275 305(sh) 331(sh) 438 AlCl3/HCl 268 299(sh) 366(sh) 405 NaOAc/H3BO3 262 298(sh) 397 NaOAc 274 324 380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2该化合物1H-NMR(DMSO-d6)(ppm): 5.34(1H,d,J= 7Hz) 6.19(1
60、H,d,J= 2Hz) 6.93(1H,d,J= 2Hz) 6.83(1H,d,J= 9Hz) 7.56(1H,dd,J1= 9Hz,J2= 2Hz) 7.64(1H,d,J= 2Hz)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2 1.试写出该化合物的完整结构; 糖部分写出Haworth结构; 2.写出甙键的构型; 3.试归属氢信号。 (要求写出推导过程)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2 解: 黄色粉末状结晶 mp:229231 分子式为C21H20O12 HCl-Mg粉反应呈阳性 2%ZrOCl2反应呈黄色,加柠檬酸后黄色褪去 酸水解检出葡萄糖。结构鉴定练习题 例 2 MeOH 257 269(sh) 299(sh) 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实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管理者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子厂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专报名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海外商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连锁餐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与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磷肥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市政工程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2030灯芯绒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建筑检测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规范DB41-T 1992-2020
- 大众旅游服务质量控制手册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八章 大型活动风险管理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