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科单元测试题(一)试卷(总分70分,约45分钟完卷)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蜡烛熔化 C木炭燃烧 D电灯发光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支持燃烧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D能供给呼吸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5、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 )A氧气 B空气污染物 C混合物 D稀有气体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
2、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 氧化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 A电灯发光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食物腐烂 D金属器皿锈蚀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
3、,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猜想假设 B. 查阅资料 C. 进行试验 D. 交流讨论12、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氢气、氧气 D、氮气、稀有气体13、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 或 B. 或 C. 或 D. 或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
4、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增加15、某市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16、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
5、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4分 )17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空格内。(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内存在着。(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4)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18、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A B C DE F G
6、 H I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 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19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3)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4)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两点)、。(5)若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
7、任写一点)。(6)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0、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红热放热,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B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_硫在氧气中燃烧_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2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中的气体()78
8、21呼出的气体()7816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2、3、4)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的空白处:实验步骤验证依据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3、。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4、。根据,判断水含量不同。22、实验室采用下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2)指出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是;这处错误将导致的后果是。(3)该实验中收集
9、气体的方法是,现测知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可能原因是。(4)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5)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导致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要求填写两点)。(6)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时,其余操作不变,下列主要操作步骤中:撤出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撤出水槽中的导管;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选择好仪器进行连接组装;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的顺序是(用序号填空)。(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ADABCCCAACDCBBB二、填空题17、O2 (
10、 氧气 ) CO2 (二氧化碳) H2O (水) N2 (氮气)18、(1)I (2)A (3)D (4)G (5)B (6)C19、(1)产生大量的白烟 (2)瓶内的氧气消耗完(或瓶内的氧气浓度太低了)(3)水经导气管流向集气瓶中约1/5体积处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l/5 (4)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气密性不够好;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5)燃烧的红磷刚插入集气瓶时没有塞紧,燃烧一段时间后再塞紧;没有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导气管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等。(6)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0、发白光 碳+氧气二氧化碳 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氧气二氧化硫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越旺,燃烧的现象越明显21、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不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绿色出行
- 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护理
- 2025典当借款合同范本C
- 沈阳高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 商品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装饰装修劳务分包合同(正式)
- 智能设备用户体验设计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考核试卷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上半年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招聘9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2024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精校打印)
- DB51-T 5071-201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Elephant'sfriends绘本阅读(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诊治指南(2024版)
- 2024年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选择题(压轴)(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吸脂器行业现状动态与需求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渠道视角下伊利股份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9000字(论文)】
- 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联读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