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中考题型)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_第1页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中考题型)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_第2页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中考题型)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_第3页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中考题型)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_第4页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中考题型)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命题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2017·山西)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2.(2019·百校联考四)进入地窖前,需做灯火试验。若蜡烛燃烧不旺,推测此时地窖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3%B.15%C.25%D.78%3.(2018·百校联考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对如下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白磷一定要足量B.该实验还可证明氮气难溶于水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D.该装置的优点

2、是实验结论更准确命题点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2019·营口)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B.木炭C.细铁丝D.蜡烛2.(2018·北京)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02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3.(2019·徐州)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

3、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止水夹,以免瓶内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4.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是利用铁生锈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铁丝表面生成一层红棕色的物质C.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管外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对实验的影响D.本实验也可将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5.(2019·武汉)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_。(2)利用红磷燃烧

4、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6.(2019·福建节选)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区,水能例吸人集气瓶的原因是_(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写一点)。(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

5、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写两点)。命题点3 氧气的性质1.(2019·百校联考二)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氧气的性质进行讨论,表述错误的是()2.(2019·襄阳)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A.硫粉B.木炭C.铁丝D.红磷3.(2019·湘西州)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B.水蒸气

6、C.二氧化碳D.氮气4.(2019·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5.(2019·张家界)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6.(2019·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7.(201

7、9·宜昌)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8.(2019·广州)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02)和臭氧(0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紫外线(1)03表示一个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203302该变化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命题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8、1.A A.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正确;B.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创始人,故错误;C.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错误;D.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故错误。2.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21%,蜡烛燃烧不旺说明地窖内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气含量要略小于21%。3.C该实验可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故选项C说法错误。命题点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点燃1.A 2.C 3.A 4.D5.(1)02 (2)4P+5022P205 化合反应6.解析:(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由于氧气被消

9、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水倒吸入集气瓶。(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图1、图2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3)依据图3,图4信息可知,实验2测定方法更准确,因为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4)满足条件的替代物要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2)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等其他合理答案)(3)实验2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耗尽(4)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或其他答案)命题点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