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1页
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2页
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读书的古诗:1.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2.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有感)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书有感)5.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书)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二、关于读书的名句: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

2、无涯苦作舟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6.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7.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8.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有感)9.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 有感)10.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书)11.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宋朱熹观(宋朱熹观(宋陆九渊读(唐韩愈劝学诗)劝学)(宋刘过 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日中流自在行。书院)(宋(宋(宋(唐韩愈劝学诗)朱熹观书朱熹观书陆九渊读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一 杜甫

3、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一顾炎武4、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6、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7、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一一胡居仁8、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一一吴晗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一一顾颉刚10、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一刘向11、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一一郑板桥12、 知古不知今

4、,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13、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一一郑玄钱三强1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一孔丘1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一荀况18、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一孔丘19、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一一鲁迅2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23、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一一艾迪生24、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25、

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一列托尔斯泰2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27、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28、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一莎士比亚2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一欧阳修30、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一一别林斯基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 韦编三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编连竹 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2. 囊萤映雪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 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3. 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6、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 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 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 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 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 起他,故事大全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 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

7、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 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4. 凿壁借光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 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 被人们传为佳话。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 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 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 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一一

8、希望读到更多的书。5. 程门立雪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 ,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 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 (ha o)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y 1)门下,在洛阳 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 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zuo )向程颐请求学问 ,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杨 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 ,于是两人静立门口 ,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越 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 ,几次想叫醒程颐,

9、都被杨时阻拦住 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 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 ,且形成独家 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 ,来赞扬那些为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6. 牛角挂书出自新唐书李密传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 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十分专注。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杨素问道:“你是哪儿的书生?”“我叫李密,辽

10、东襄平人。”“你读的是什么书?”“汉书中的项羽本纪。”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密详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前途无量, 便鼓励他:“你这么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 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 成了好朋友。公元613年,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的首领。后来,人们用“牛角挂书”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努力。7、昼耕夜诵:出自: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崔光(449 522)北魏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世居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孝

11、文帝赐名光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482年(北魏孝 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为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由崔光专任后因谋略功,实授太子少傅,迁右光禄大夫.516年(孝明帝熙平元年)封为平恩县侯 加授太子太保.518年,崔光奏请修补石经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8、圆木警枕: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 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还有:暗室求物 傲贤慢士白面书生 闭户读书 博览群书 布衣韦带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箪食瓢饮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