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当前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其他关心和支持语文教学的人士,他们都在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积累经验,希望有力地推动作文教学的发展。笔者也常常在思考,在作文教学上,虽然殚精竭虑,千方百计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可实际的效果,却常常并不那么让人满意。思索再三,原因很多,但有几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针对性不强写作动力不足作文是发表看法、交流思想、干预生活的工具,是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而这点,也正是作文的动力之源。可看看我们学生,有多少是为此目的而去作文的?又有多少作文是跟鲜活的生活合拍的?要么空谈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2、题,要么粉饰现实,要么罗列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这种夸夸其谈而与生活无任何益处的作文的泛滥,势必导致学生人格的扭曲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是对作文真义的践踏和对做人良知的强暴。作文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闲适的文章,但这个“闲适”要适度,它可以是怡情悦性的小品,也可以是三言两语的随笔感悟,还可以是令人捧腹的幽默但最起码应让人产生会心的一动,或心有同感,或产生震撼,或引起共鸣;一旦超过这个度,去津津有味的讲一些别人听腻了的故事,去绘声绘色的描绘别人早已叙述过的话题,去振振有词的发一些别人早已认同的感慨我认为,这不能提升学生做人的品位,不能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不能鼓动学生参与生活的激情,不能倡导高尚的精神,不能

3、传承社会责任,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是告诉学生作文该怎么写,而是告诉学生为什么写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二)与实际脱节写作源泉枯竭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没有对生活的发现和思考,没有对生活的责任感,没有以文章反映生活改造生活的冲动,那么,要谈写作,纯属徒劳;要想让学生学会写作,纯属白日做梦。自然,老师也会告诉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去表现生活;可到底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表现,就没有下文了。而名言警句、优美词汇的积累,则从学生学习写作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培养了,并且有布置,有检查。更有甚者,提倡学生背作文、仿作文,好像只要这些功夫做到家了,那么写好作文

4、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也就是说,学生从入门时起,就认为作文是字词句的积累,至于生活,早被抛到一边去了。这样,缺乏生活积累的学生对丰富的生活视而不见,对生活的认识也都同化成了一种腔调一种模式,学生的思维变得麻木,生活激情也慢慢消失。于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学生,一写起生活,就感到无话可说,因而写出的文章让人感到单调乏味,如痴人说梦。因此,在作文教学上尽管做出诸多的努力都是劳民伤财,学生永远也学不会作文。 (三) 个性被压抑积极性被挫伤 作文是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个人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志向愿望,都可在作文中得到表现,虽有高下之别,但无对错之分。可在学生作文中,这一点得不到认同、尊重和宽容,跟学生的

5、个性在班级教学中有意无意被消磨一样,学生作文的个性渐趋泯灭,即使有些有“个性”者,也被视为“异端”如某考生在中考作文说句心里话我也这一半命题作文中,补的题目是说句心里话,我也想恋爱,学生的确写出了他的真情实感和青春期的心理动态,而且主题也突出年轻人志在四方,为了人生的追求和目标应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可偏偏得分不高。面对作文,老师好像总拿着标准答案一样,把一些观点、看法视为“不健康”而加以否定,好像把这些东西掩盖起来就“健康”了一样;而学生,在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没有得到尊重的情况下,就会在作文中尽量避免张扬个性,尽量想办法博得老师的好感和首肯,而用一些连自己也编不了的话去讲给老师听。于是,胡编乱造

6、,无端拔高,空中楼阁,就成为学生作文的主流,而为人之真、为文之真都被冠冕堂皇的说教所代替,假、大、空便成为学生作文的主流。作文是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个人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志向愿望,都可在作文中得到表现,虽有高下之别,但无对错之分。可在学生作文中,这一点得不到认同、尊重和宽容,跟学生的个性在班级教学中有意无意被消磨一样,学生作文的个性渐趋泯灭,即使有些有“个性”者,也被视为“异端”。所以,作文教学更应从根本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平和、宽容、广阔的环境和空间,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挥。(四)认识狭隘片面为文而文由于对作文的功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绝大多数老师教作文是出于无奈因为语文要考作

7、文;绝大多数学生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或应付考试,或应付老师。这样,目的的偏差必然导致方法上的急功近利为作文而作文,从而使作文教学完全变味。作文本来是人文性蕴含丰厚的学科,一个人的德才识学,他的气质,他的抱负,他的使命感,都会在作文中表露无遗,因此,古来就有“文如其人”之说。而文章的写作,又无不以个人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为依据,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也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因此, 这种为文而文、把作文当成升学工具的做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退化,更导致学生人文情结缺失和做人原则崩溃,它将扼杀未来建设者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将造就出一批批因循保守、见风使舵、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庸才、蠢材。 所以教师教学时要换脑,要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避免做很多没用的无用功,要包容各种想象和民主意识。让学生的想象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