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型直流稳压源设计论文_第1页
串联型直流稳压源设计论文_第2页
串联型直流稳压源设计论文_第3页
串联型直流稳压源设计论文_第4页
串联型直流稳压源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设计题目串联型直流稳压源二、设计任务和要求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指标:1、输出电压6V、9V两档,正负极性输出;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最大电流为500mA; 3、纹波电压峰值Vop-p5mv;三、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1)整体框图和电路原理图A.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变压部分、整流部分、滤波部分、稳压部分。除变压器部分外,其它部分都有多种形式。其中串联反馈型直流稳压电源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的整体电路框架图如图1-1所示。比较放大环节整流部分变压器部分滤波部分整 流 部 分滤 波 部 分变 压 部 分调 整 环

2、节比较放大环节取 样 环 节基 准 环 节B.原理电路图(2)方案比较上述方案和最终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在调整部分和稳压部分有所区别。它们的工作原理:若某种原因引电路输出电压变小时,变阻器输出取样电位也随之变小,因取样三极管的发射极电位不变,所以取样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压变小,其集电极电位就升高,使调整管的基极电位变大,所以取样三极管的基极电位变大,故使调整管的管压降减小,输出电压就自动升高,从而起到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反之,若某种原因起输出电压的增大时,电路也会自动将输出电压调低。最终方案是在上述方案改良而来的,最终方案用结型场效应管Q1做成恒流电路来代替电阻R1,增大放大器的增益,

3、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减小纹波。在C1上并上瓷介电容来过滤高频波,同时在Q1的基极与地间接上10NF的瓷介电容来消除自激振荡,并与场效应管、调整管构成滤波器,因而市电的波动对输出几乎无影响。(4)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元器件的选择1)变压器部分(V1)变压器主要实现交流电压降压变换,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将220V的交流电降为比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略高的交流电。假设电源输出电压为Uo(本电路中Uo=9V),变压器次级电压为Ui1,经过整流滤波后输到稳压电路的电压为Ui2,考虑到调整管上的管压降,故取Ui2=1.2Uo+(38)V=1.2×9V+(38)V=(13.818.8)V,根据全波桥式整流输入、输

4、出的关系,Ui1=Ui2/1.2=(10.818.8)/1.2V=(9.015.7)V, 综合考虑,变压器部分选取输入220V、输出10W、15V、50Hz的变压器。 2)整流部分 (D1、D2、D3、D4)本单元采用桥式全波整流,最大整流电流If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分别为:If1.1Io/21.1×500mA/2275mA;Urm1.12U223.33V。1N4007整流二极管的反向耐压为1000V23.33V,最大整流电流为1A500mA。在组装本电路时,选用了四个1N4007整流二极管,当然整流桥堆也可以实现。 3)滤波部分 (C1、C2、C6)本单元利用电解电容器C1、C

5、6和瓷介电容器C2来滤波,C1和C6的电容容量要求比较大,越大滤波效果越好,但要兼顾电源的体积。电容器的耐压值应大于1.1U23.33V。本电路中C1取为1000uf/25的电解电容,并联一个10nf/25V的瓷介电容C2。C2的作用是滤去高频波。滤波电容的容量大小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4)稳压部分 这部分包括:取样、基准、比较放大、调整。 (1)取样环节 本单元由电阻R3、R4、变阻器R5和R6、单联开关S组成,它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取出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放大,控制调整管工作,对电路进行调整,使电压趋于稳定。另外取样环节实现了输出电压的可调。因而有利我们实现设计要求中的9V和6V两挡,并可以

6、通过单联开关进行切换。具体设计时,利用公式:Uomin(R1+R2+R3)Uz/(R2+R3);Uomax(R1+R2+R3)Uz/R3。 来确定电阻R3、R4的大小和变阻器的选择。确定其中二个参数,另一个就自然确定。电阻的大小会影响到电路自动调节的灵敏性和带载能力。在设计本单元时,选用1/4W的电阻,已经充分考虑到各电阻的最大消耗功率。 (2)基准环节(D5、R2)本单元中基准环节由稳压管D5和限流电阻R2组成。设计本单元时以电源最大输出电压(本电路最大输出电压为9V)的一半左右来选取,故选择4.3V的稳压管,最大稳压电流为76mA,限流电阻R2为820,通过限流电阻的最大电流IMAX=(9

7、4.3)/820mA=5.7mA76mA,并远远大于比较三极管的电流。该环节能够正常工作,提供基准电压。 (3)比较放大环节 (Q4)本单元主要是将输出电压的变化量放大后送到调整管Q3的基极,使调整管处于工作状态,这部分由三极管Q4完成。Q1是结型场效管K30AGR,短接该管的栅极和源极构成一个性能良好的恒流源,由于场效应管的内部电阻几乎是无穷大,其共发射极电路的增益非常大,提高了放大环节的增益,使输出电压更稳定,纹波更小。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Q4的放大倍数,一般来说,越大,反馈越好,调整越灵敏,输出越稳定。在这里给出用N沟道和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实现恒流源的连接方式。(4)调整环节 (Q

8、2、Q3、C3)本单元主要由功率管Q2和Q3构成的复合管来组成。由于单管不能实现输出最大电流500mA的指标,故采用复合管。在设计时,在复合管的基极增加了电容器C3。三极管Q2、Q3、场效应管Q1和C3构成了一个滤波器,即将C3的电容量放大为(1+23)倍(2、3分别为Q2和Q3的放大倍数),所以C3不必用大电容就能几乎完全消除交流电网的纹波。此外电容C还具有软启动功能,当电路刚通电时,Q1组成的恒流源对C3充电,由于电容电压两端电压不能突变,Q3基极初始电位为0,输出端无电压输出,随着C3两端电压上升,输出端才慢慢建立电压,因此在刚通电时能减小对负载的冲击。为消除温度变化对输出的影响,提高电

9、源的稳定性,在设计本单元时用R来补偿。在设计本电路时还在取样三极管的基极并电容器C3,C3的作用是减小输出端与取样三极管的交流阻抗,稳定负反馈。在输出端并上电容C3,有利于减小输出端的交流输出阻抗,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4)场效应管和功率管的选取 只要是结型场效应管且Idss挡上有设计要求的电流值,不管那种在本电路都可以用,而不必过分注重标称型号。场效应管的Idss:Y1.23.0mA,GR2.66.5mA,BL614mA。选取功率管Q2时的参数要求:ucemaxUomax12.73V;icmax1.5Iomax750mA;Pcemax(UiUomin)×Iomax(186)

10、5;0.5W6W。(集射极间最大工作电压uema、集电极最大工作电流icmax、集电极最大功率Pcemax、整流滤波后的输入电压Ui)因而T2管要安装散片。T3管的选取方法与T2管一致,只是最大电压为9V0.7V8.3V,最大电流为500mA/2。元件代号型号封装数量备注变压器V110W,50Hz,220V,15V-0V-15V1二极管D1,D2,D3,D4IN40071000V/1ADIODE0.44场效应管Q1K30GRTO-92A1结型三极管Q2TIP41CTO-220AB1NPN大功率三极管Q38050TO-92A1NPN三极管Q49013TO-92A1NPN电解电容C11mF/25VRB.4/.81电解电容C447u/25vRB.2/.41电解电容C6470u/25vRB.2/.41瓷介电容C2、C3、C5103(10NF)RAD0.23稳压管D5IN4731A(4.3V)DO-411电阻R110KAXIAL0.41电阻R2820AXIAL0.41电阻R3200AXIAL0.41电阻R4100AXIAL0.41变阻器R5,R61KLIN_POT2开关J1单刀双制13+2脚四、电路调试与测试结果 电路安装完成后,按照电路原理图认真检查,确认连接无误后接通交流电,进行电气检查。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