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课题 ?古诗二首?单元第八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学习目的1. 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感情。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重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师解释什么是古诗?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唐以前的诗歌均为古体诗。2.学习古诗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老师来总结一下。 要想学好古诗,首先要知
2、道知诗人,也就是谁写的;第二要理解解诗题,这样你才能从整体上感受诗的内容;第三要读诗文,也就是要纯熟朗读古诗内容,到达背诵;第四是明诗意,就要明白整首诗的意思;第五是入诗境,就是要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去感受作者的感情;第六是语诗情,就是能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假如做到这六点,那一首古诗在我们手里就像说话一样简单了。3.认识两个作者。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以擅长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3、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多首。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理解,能说出几点都行。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诗人资料。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古诗,从而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作者。讲授新课一、学习生字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生字: sh shu dng y jìn 诗 首 登 依 尽huáng liú qióng qin céng 黄 流 穷 千 层lng shí jìng 朗 识 镜A.老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
4、互读2、 学习古诗?登鹳雀楼?1.认识鹳雀楼课件出示鹳雀楼的图片及简介。鹳雀楼,原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宏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王之涣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诗文?登鹳雀楼?。2.出示古诗的正确读法 学生跟读,师示范朗读。3.学习诗句 课件出示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课件出示解释:白日:落山的太阳。依:挨着,靠着。 尽:完,消失。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夕阳依傍着西山渐渐地漂浮,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课件出示句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课件出示解释:欲:想要。穷:尽,使到达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假设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4.理解诗句 师问:哪两句是写诗人登上鹳雀楼所看到的自然景物? 课件出示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问:那诗人都看到了哪些自然景物呢? 课件出示:太阳、青山、黄河、大海。 师小结:其中“白日依山尽写的是远景,“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近景,这样写出了所看到的景象壮观、气势磅礴的特点。 师问:哪两句诗是诗人登上鹳雀楼时想到的? 课件出示句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问:那诗人通过这句想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站得
6、高,才能看得远。 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男女生必读;同桌互读。根据字词的解释,翻译整句话的意思。根据字词的解释,翻译整个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答复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答复出太阳、青山、黄河、大海。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答复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从“更上一层楼去感受作者的“站得高,看得远的想法。扫除生字、词障碍。让学生理解本诗中提到的鹳雀楼。掌握古诗的正确读法。锻炼学生自己翻译出整句诗句。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根底上去分析诗句。通过让学生感受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去体会我们要学习知识、本领,
7、才能开阔眼界的境界。三、学习古诗?古朗月行?1.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语: 有时圆圆挂天空, 有时弯弯挂树梢, 白天见不着, 晚上才出来。 打一自然景物月亮。 师小结:月亮,我们都认识,晚上会出如今天空,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可是你们知道吗,李白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所以当他看见天上圆圆的月亮时,就有了很多遐想。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白小时候眼中的月亮。2.课件出示古诗的正确读法 学生朗读,老师示范朗读。3.学习古诗 课件出示句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课件出示解释: 识:认识,识别。 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小时候不认识
8、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做的盘子。 课件出示句子“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课件出示解释。 疑:疑心。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又疑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4.分析诗句 师问:“呼作白玉盘是把什么看成了什么呢? 生举手答复:把月亮看成了白玉盘。 师小结:把月亮看成了白玉做的盘子。那月亮是白玉盘吗?当然不是,所以这是用了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举手答复:比喻。 师小结:把月亮比喻成了白玉盘。 师问:那你还能从诗中再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吗?也是把什么看成了什么的句子? 师提示:你还记得“瑶台的意思吗?神仙居住的地方。 指生答复。 师小
9、结:对,“又疑瑶台镜,又疑心那是神仙居住的瑶台里的仙境。由于诗人不认识月亮,所以他想象到月亮是瑶台仙镜。这里把月亮比喻成了瑶台仙镜,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小结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这两句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月亮比喻成了“白玉盘、“瑶台镜,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得意,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诗句的意思是:年幼时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作者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四、稳固提升 师问:你还
10、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呢? 课件出示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中秋月?。猜谜语。根据字词的解释,翻译整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字词的解释,翻译整个句子。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理解,答复以下问题。小组讨论。生举手答复自己知道的有关月亮的古诗。引导学生对月亮的认识。掌握古诗的正确读法。锻炼学生自己翻译出整句诗句。锻炼学生自己翻译出整句诗句。引导学生感受到把什么看成什么是修辞手法比喻的特点。考察同学们平时对古诗的积累。课堂小结?登鹳雀楼?中,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风光,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古朗月行?中,我们不仅要体会月亮的神奇美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和诗人奇特的想象,还要有观察月亮的欲望及探究夜空的好奇心。课堂练习解释以下词语。欲:想要。千里目:眼界宽阔。呼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荣昌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文成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隆化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教师薪酬福利体系优化聘用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绿色出行推广与服务合同
- 2025版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施工合同范本组成下载
- 2025年度应急通讯对讲机租赁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影视拍摄车牌租赁服务协议
-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1
- 园林绿化资料范例
- 万达入职性格在线测评题
- 车位无偿使用补充协议书范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Magic Tree House 神奇树屋词汇大全
- 《心系国防 有你有我》国防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教师工作法律风险防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统考试题含解析
- 渭南万泉330千伏变电站-雷家洼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新编文学理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