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中复习题_第1页
七年级期中复习题_第2页
七年级期中复习题_第3页
七年级期中复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释全句及加点的字。一、伤仲永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

2、#160;  3于舅家见之                               4仲永生五年,为尝识书具               

3、0;    5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6忽啼求之                         

4、60;        7仲永生五年,为尝识书具                    8不使学                    

5、60;               9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10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6、160;            11泯然众人矣   12父利其然也13稍稍宾客其父14伤仲永15邑人奇之16自为其名17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18借旁近与之19或以钱币丐之20余闻之也久21不能称前时之闻二、 周处1并皆冒犯百姓                    &

7、#160;        2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3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4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8、60;          5或说处杀虎斩蛟                             6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9、;  7乃入吴寻二陆                               8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10、0;         9古人贵朝闻夕死 10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1 为乡里所患 12义兴人谓为三横 13始知为人情所患 14处遂改励,终为忠臣。15具以情告 16而处尤剧。 三、小石潭记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1、         2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            3全石以为底                           &

12、#160;  4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5全石以为底                         

13、;     6潭中鱼可百许头                          7俶尔远逝,往来翕乎                   &

14、#160;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9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            10皆若空游无所依 1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5、60;            1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3隶而从者14水尤清冽15其岸势犬牙差互1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7卷石底以出18心乐之19似与游者相乐  社戏、滹沱河和我、壶口瀑布、藕与莼菜一、注音并组词:篙( )( )

16、蒿( ) 辑( )( ) 楫( ) 蓬( )( ) 篷( ) 拽( )( ) 曳( ) 拗( )( ) 坳( ) 骋( )( ) 聘( ) 二、划线字注音并解释全词:行辈絮叨凫水缥 缈密密匝匝吞噬洗濯大口嚼咀嚼伺候伺机蹊跷风烛残年故弄玄虚震耳欲聋寒噤前呼后拥怒不可遏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17、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 家、 家。2、加线字解释:自为其名( ) 称前时之闻( ) 伤仲永( ) 泯然( )3、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忽啼求之( ) 借旁近与之( ) 邑人奇之( )余闻之也久( ) 于舅家见之( ) 称前时之闻( )4、文中划线句翻译:(1) (2)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18、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该文选自,作者,唐朝著名。2、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 (4)隶而从者()4、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却又无处不在写。5、解释下列多义词:环:如鸣佩环() 四面竹树环合(

19、)清: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知其源()6、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写鱼静态的句子:写鱼动态的句子:写鱼情态的句子:7、翻译: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                              。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

21、,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本文选自 ,作者 , 朝人。2、划线字注音并解释:义兴人谓为三横(  )(  ) 或说处杀虎斩蛟(  )(  )年已蹉跎(   )(  )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忧命名不彰邪(  )( ) 朝闻夕死(  )( )3、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加引号的要摘引原文回答)(1)、周处被义兴人看做是“三害”之一,是因为他“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