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GSJY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全扫描_第1页
江苏阜宁GSJY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全扫描_第2页
江苏阜宁GSJY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全扫描_第3页
江苏阜宁GSJY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全扫描_第4页
江苏阜宁GSJY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全扫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阜宁GSJY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全扫描专题强化训练(附讲解与答案)(2011.10)一选择题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2.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

2、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4.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6.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3、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7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图38.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以下四个措施中: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马路两旁植树;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 B C D10.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4、D音调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敲击水瓶琴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C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D吹着的哨子12.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13 .右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4.下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探测海深B敲瓶底火焰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1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

5、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16.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D频率17(2010·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18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波可以用来

6、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20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21. 电子琴能模仿小号、双簧管、钢琴等多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衡量模仿的声音与乐器发出的声音相似程度的物理量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22. 如图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

7、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2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24.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

8、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25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2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 Hz2 000 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27. 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

9、调二填空题28.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破坏,日本当局不断采取向反应堆空中、地面注水的方法进行冷却,以免造成更大的核事故,这种冷却方法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大的特性,核能是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9“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 (1)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一种_现象;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填“反

10、射”或“折射”)红光3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1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3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类

11、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3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间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_不同34.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5.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36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37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

12、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的振动而产生的38.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 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m(海水中声速是1 500 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39. 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_产生的,靠_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_相似40“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

13、是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传回地球的41. 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_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_(填“乐音”或“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_三、实验综合题42.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图丢失:八上40页,图3-1-12):A为

14、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探 究 内 容“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小孔距烛焰的距离3cm做 法来观 察 内 容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43.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得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物体的_越大,产生的声音_越大44. 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

15、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45.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

16、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kHz到_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

17、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轻声”和“大声”就是指的声音的大小,也就响度。【答案】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难度中等。2.【解析】与其它管乐器发音特性一样,上下推拉活塞是改变了塑料管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音调;音色由不同的发音体决定;响度由吹“哨子”力决定,吹力越大气体的振幅越大;声速大小与发声体无关。【答案】A、音调

18、【点评】此题是课本习题的变形,也是学生应完成的小制作,同时也告诉我们应重视和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难度较小。3【解析】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声速较大,在液体中声速次之,在气体中的声速较小,故A错。我们听到声音的条件有三:发声体的振动介质的传播健全耳朵的接收,如果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是不能听到声音的,故B错。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 D【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基础知识,难度较小。4.【解析】地震时是伴有次声波产生的,故A对,由于地震波也是振

19、动产生的,所以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对,因此C错,显然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是正确的,故D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关键是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理解,属于容易题。5.【解析】声音不是电磁波,它在空气中无法传播,故选项A错;禁鸣喇叭是在发声处控制噪声,故选项B正确;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C选项错;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故选项D错,难度中等【答案】B【点评】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控制噪声的方法;声音的传播速度;音色等,本题还考察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错的地方是:音调和音色混淆。6.【解析】大象交流用的“语言”属于次声波

20、,所以排除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距离甚至物体的种类,所以B选项正确;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C不正确;人站在天坛中说话,发出的声音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不属于超声波,所以D选项也可以排除。【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在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的简单7.【解析】A选项通过火焰的晃动说明有一种能量通过介质传递到火焰上,这个能量就是声音携带的能量;B选项考察弦乐器声音产生;C选项考察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用力大小可以改变杯子的振幅;D选项

21、测量海水深度用到的是声速,利用S12(vt)可得。【答案】D【点评】本题考察声音的有关知识,要注意区分响度和音调,本题难度较小。8.【解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此题中道路下凹,声音到达墙壁处就被阻断,即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D【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好减弱噪声的三种不同方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声现象中噪声知识的理解。(试题难度较小)9.【解析】控制噪声污染的途径可以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去入手,是隔声,是消声,是吸声。【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方法,本题难度较小10.【解析】不同的乐器结构、材料不同,

22、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的乐音的三个特性。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音色是区分发声体的依据。本题难度较小。11.【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A、B、D三种情境中均有物体振动发出声音,而C选项中收音机已关闭,没有物体振动,因此不能产生声音需要注意的是B项中响铃的闹钟正在振动,能够发声,只是由于放在真空罩中,声音不能向外传播【答案】C12.【解析】 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A实验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实验说明发声体越短,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实验中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D

23、选项中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因此D项正确【答案】D13.【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设置隔音屏是在传播时减弱噪声,因此B项正确【答案】B14【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携带了物体的某些信息,可以根据声音对物体的某些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声向外传播时实质就是将能量传递出去,所以声波能传递能量A是利用回声测距离,C是回声定位,都是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而“B超”是回声定位的应用B选项中,火焰摇动说明其获得了能量,因此选B.【答案】B15.【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

24、体都在振动人们只能听到一定范围内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答案】A16.【解析】调音量就是调声音的大小,即调节响度【答案】A17.【解析】 液体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玻璃杯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答案】A18【解析】 “雷鸣般”是指声音很大,所以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答案】B19【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答案】B20【解析】减弱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进入人耳而选项C是保持城市环境卫生,与噪声无关【答案】C21【解析】 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区分不同发声

25、体常根据其音色【答案】C22.【解析】 隔音墙能使声音在传播过程被反射,是在传播过程中实现控制噪声【答案】B23.【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没有空气,所以不能利用声波测月地之间的距离【答案】B24.【解析】 综合考查声现象基础知识【答案】D25.【解析】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我们是利用音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人的声音的【答案】C26.【解析】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响度的影响因素除振幅外,还有距发声体的远近,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答案】B27.【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听诊器”能听到心脏的声音是因为

26、减小了声音分散,增大了响度;“声纹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主人的【答案】B二填空题28.【解析】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次声波,大象等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可以用水进行冷却物体,而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答案】 次声波;比热容;不可再生。【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超声波和次声波、比热容、核能等知识,容易将自然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搞混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对超声波和次声波进行列举分类,还要把雷达(电磁波)跟超声波进行区分认识。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的能源,而核原料“轴235”就是这样的不可再生能源。本题的难度较小。29【解析】我们是生活空气

27、之中,耳朵周围只有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嗞嗞”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因为分子运动到我们的鼻子,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物体是红色,那么它只反射红光,而将其它色光吸收【答案】 (1)空气(介质);扩散;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声音的传播、分子热运动、物体的颜色。蟹壳是反射红光还是折射红光的判断方法是判断出蟹壳是透明物体还是不透明物体。本题难度较小。30.【解析】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都说明了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敲桌子,桌子发声,肯定在振动,但是这种振动的幅度太小,不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要放大

28、这些振动,可以在桌子上放些轻小物体,比如撒些碎纸屑等。【答案】答案内容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凡是发声体都在振动,可以利用转换法放大这些振动,便于观察。本题难度中等。31【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答案】振动 音色【点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乐音的三大要素是声现象的考察重点。难度较小。32.【解析】频率指的是1秒内振动的次数,而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所以人类能听到该声音。【答案】300 能【点评】主要考查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难度较小。33【解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就如我们所说的音量;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就如我们音乐课中的音阶;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亮,指的是响度。【答案】响度 音色【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难度较小34【答案】振动 音色【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乐音的特征两方面的知识。试题难度较小35【解析】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