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鲁教版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2_第1页
2017届鲁教版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2_第2页
2017届鲁教版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2_第3页
2017届鲁教版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2_第4页
2017届鲁教版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7届鲁教版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它的生物环境。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B通常所说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C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D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2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一组是( ) A土地、岩石、

2、矿物 B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 C阳光、水、大气 D丘陵缓坡、人工草场、水产养殖场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完成34题。3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4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A采猎文明时期开始 B农业文明时期开始C工业社会开始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下列选项不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大漠盐湖 B极地苔原 C畜群牧场 D高山草甸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3、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我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7生态系统的基础与和核心的是 ( )A土壤B植被 C水文D大气8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B环境发展的必然C人为原因更为重要D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据此回答910题:9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D治理污染2008081210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4、,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总量D改善生态环境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1112题:11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1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加剧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增加酸雨频率影响生态群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 B C D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双选) 13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气候变化 兴修水利 毁林

5、开荒 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A B C D14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 B C D15图中c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沙尘暴 泥石流 水土流失 台风A B C D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但是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阅读材料回答1617题:16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B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光照弱,植被

6、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17如果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C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扩大耕地面积 D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一(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1819题。18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

7、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19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A B C D2007年,随着巴厘岛国际会议的结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出现了转机。结合下图完成2021题。20图中显示,工业CO2排放量大于50亿吨的大洲主要分布是(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 D大洋洲21对CO2排放引起后果的叙述并不正确的是( )A荒漠扩大B生物种类和生产率提高C沿海土地盐碱化增强 D气象灾害增加继煤、石油、天然气后,能源“家庭”又出现了“可燃冰”,它

8、是天然气在100多个大气压, 10的的条件下与水形成的水合物,其储量极为丰富,且目前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据此完成2223题。22“可燃冰”生成在( )A南北两极B海底C地壳内部D地幔内部23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A取代所有核电站,改善大气质量B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C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D部分代替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2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增加木材产量提高生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正确的是( ) A B C D25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涵养水源、保

9、持水土、保护农田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50年前的“北大荒”是一片人迹罕见的荒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数十万官兵和热血青年将它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北大仓”,但目前,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据此回答2628题。26文中所说的“北大荒”是指 (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宁夏平原D华北平原27目前政府决定停止垦荒的原因是 ( ) A该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停止垦荒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 B全国人口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不再需要将它作为商品粮基地 C该区是全国最大的沼泽地,停止垦荒是为了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D该区剩的荒地开垦

10、条件差,不适合开垦耕作28近代湖泊和沼泽的消亡加速的原因有 ()土壤侵蚀,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人为富营养化过程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A B C D据报道,近些年来,日本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物都能被利用起来,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材料回答2930题29日本政府认为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应该是 ( ) A完全不排放废弃物 B不开采自然资源 C最佳生产、最少消费 D适量消费、最少废弃30下列行为符合“零排放”

11、概念的是( ) A秸杆燃烧后灰还田 B推广使用干电池 C采富矿弃贫矿 D用牛粪培育蘑菇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20080812二、综合题。31读AB两幅图,回答:(10分) (1)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 _ _、_ _、_ _、_。(5分) (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2分) (3)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 _ _, 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_ _、_ _。(3分)32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3分)耕地生产

12、力下降 草场退化平均收入减少A_B_C_ (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可开发的新能源有_、_等。(2分) (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5点)(5分) 33(10分)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圈层代表_;圈层代表_。(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和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3)C表示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作用。(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速度,或者向环境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

13、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34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说出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4分) (2)说出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并说出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4分) (3)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0808121D分析:符合环境概念的只有选项D。2B分析:社会环境必须有人类活动的干预,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的的形成过程中都与人类活动有关。3C分析: 采猎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会造成某

14、些物种的灭绝。4C分析: 工业社会开始环境污染演变为社会公害,成为全球性问题。5C分析: 畜群牧场有人类活动的参与,因此不属于天然环境。6A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7B分析:植被是能量的集聚者,因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8C分析:人类活动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原因。9A分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问题。10D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此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首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11C分析: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导致大树成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12A分析: 用排除法选择,大树能吸收酸性气体降低酸雨的频率,排除。13D分析:毁林开荒和营造帝王宫

15、殿和陵墓是古代使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14A分析: a地区位于东北地区因此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b位于南方地区主要是以人工林和次分析:生林为主。15B分析:c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森林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为泥石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16B分析: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是造成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17A分析:青藏高原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18B分析: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转变只追求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19A分析:提高关税会降低商品的出口率。20B 分析:通过读图可是得出。21分析:CO2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会使生物种类减少。22B分析:根据天然冰形成的条件可以得出可燃冰主

16、要在海底。23D分析:可燃冰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减轻对大气的污染。24D分析: 调整农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退耕还林的主要目标。25C分析: 森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功能,位于沿海地区主要是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26B分析: 北大荒是指三江平原。27C分析: 停止垦荒的主要原因是保护该地区的湿地资源。28D分析: 选择项中的原因均是湖泊和沼泽消亡加速的原因。29D分析: 根据材料可得完全不排放废弃物是不可能的,不开采自然资源经济就不会发展。30D分析: 秸秆燃烧过程中污染大气,使用干电池也会造成废弃电池的污染。二、综合题31分析:图A反映出人类面临的几种环境问题,要仔细分析图找出其中的环境

17、问题即可。由图B中的信息可判断出此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答案:(1)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气温升高 (5分) (2)火山爆发;海啸;氟骨症 (2分) (3)全球升温、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吸收量少 (3分) 总结:要熟练掌握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不断提升分析图表的能力。32分析:(1)要充分使用题目中前后空的因果关系做题。(2)要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如多大风,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等发展新能源。(3)此地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严重,原因有: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我们可以针对

18、原因提出措施。答案:(1)(3分) (2)太阳能、风能(2分)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人工种草,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消除贫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5分) 总结:分析问题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到因地制宜。33(10分,每空1分)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图中I表示人类社会,II表示环境,A表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B表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C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答案:(1)人类社会 环境 (2)物质 能量 废弃物(3)人类 反馈 (4)索取资源 再生 排放废弃物 总结:熟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这是考试经常考到的知识点。34分析:做此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点所在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