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7)_第1页
教学案例 (7)_第2页
教学案例 (7)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效性阅读之找准阅读教学的落点 应城市实验小学 宋学英【理论描述】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本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载体。如何用好文本,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获得最大程度、最优化的发展和提高,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所努力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教育家张田若提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那么这个读,怎样才是有效的落实相关的教学目标呢?不能只是泛泛的读,机械的读,应该从读中有所获,读中有所悟。通过读,让学生习得语言的运用,通过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欣赏水平。在这里,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找到阅读的落点,做好指导与示范,明

2、确朗读应达到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不要给学生灌输知识,要让学生掌握技能,有了熟练的技能,是终身受益的事。.因此在教学中,我凸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切实保证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舍得给时间让学生读、说,把语文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录片断】(一)一株紫丁香教学片断:师:绿叶在风里沙沙,有谁知道“沙沙”指什么?生:沙沙是一种声音。生:就是风吹叶子时发出的声音。师:你说得很好。沙沙这个词语是模拟风吹树叶时的声音,叫拟声词。有谁能说说这样的拟声词?生:滴滴是闹钟发出的声音。生:叽叽是小鸟发出的声音。生:下雨时是哗哗的声音。师:同学们,生活中,只要你善于聆听,一定会听到各种各样奇特的声音。

3、(电子白板播放图片)比如火车(生接呜呜),大风(生接呼呼),小猫(生接喵喵),小狗(生接汪汪)师:文中的小朋友会用绿叶的沙沙声为老师献歌?你们想用什么为老师献歌呢?(出示:(什么)在(什么地方)(发出什么声音)生:小鸟在树枝上叽叽。生:青蛙在池塘里呱呱。生:火车在路上呜呜。生:他那个火车的不好。这个是献给老师的歌,那太吵了,还怎么消除老师的疲劳啊?师:你说到老师心里去了,老师在疲劳的时候啊确实不喜欢听太吵的声音。××同学,火车跑的那个可不是一般的路,那叫铁路。你能给老师换支歌吗?生:蜜蜂在花丛里嗡嗡。生:小猫在窗台上喵喵。师:同学们,你们不光是通过朗读学会了说拟声词,还会自

4、己说一句诗呢,真了不起!【教学反思】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诗歌。文中的小朋友借紫丁香表达对老师的敬爱。诗中的每一个句子,都饱含了学生对老师的爱意,我何不从语言积累运用训练入手呢?于是在教学中,我抓住拟声词“沙沙”分两个层次设计了这次语言训练。第一个层次是学说拟声词。学生开始思路不是很开阔,我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了一些图片,意在让学生的思维发散。第二个层次是学说句子,用句子表达对老师的敬爱。课标指出,语文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是桥梁,通过阅读,找到语言训练点,让学生以读促说,以说促悟。这节课,学生在说词语中积累了拟声词,在说句子中学会了运用拟声词,并且在朗读自己的诗句中更深的体会

5、了对老师的爱,从而使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了提升。让我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有个同学说了火车呜呜不行。看来,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给孩子们说。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也许我们就听不到孩子们精彩的辩论。【实录片断】(二)酸的和甜的教学片断:片断一:师:谁知道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认为葡萄是什么味的吗?生:小狐狸说是酸的。生:小松鼠,小兔子也以为是酸的。生:小猴子不相信是酸的。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知道的?生:读“它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生:读“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生:读“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生:读“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师:(白板出示三

6、个感叹句)看,这三只小动物在说(想)葡萄是酸的时候语气多强烈呀!他们相信,这葡萄它就是酸的,不能吃!师:同学们,你们能给这些小动物当代言人吗?把他们说的和想的话读出来。师:你们从哪里知道猴子不相信葡萄是酸的?生:我从“你吃过吗?”这个问句中知道小猴子不太相信小兔子的话。生:我从“你尝过吗?”这个问句中知道小猴子也不太相信小松鼠的话。师:同学们很会读书,知道从句子的语气来感悟猴子的心理。片断二:师:小狐狸为什么要说葡萄是酸的呀?生:小狐狸没摘到葡萄。师:谁能读读小狐狸摘葡萄的句子?生:他一会儿没摘到。(语气很平淡)师:现在老师也来读读这个句子,请同学们仔细听。师: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

7、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师:有哪位同学听出来了,老师和刚才那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一样?生:老师读得好听些。(生笑)师:是吧,还有谁听出来哪里不一样?生:我听出来了,老师您把“转来转去”和“跳起来”这两个词读得特别重。师:你很会听。(播放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跳起来摘葡萄的动画)请同学们看动画,你们看动画里的狐狸在干嘛呢?生:在转来转去。(师补充:狐狸在转来转去)生:狐狸在向上跳。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好。那狐狸转来转去的在干嘛呢?生:狐狸在想怎样才能摘到葡萄。生:它想的办法就是跳起来摘。师:狐狸的这两个动作,表明了狐狸(生接:很想吃到葡萄),所以老师刚才重读了这两个词语。这样才能把狐狸的心

8、思读出来。现在请你们也像这样读一读(生再读时,在语气上重读了这两个词)师:这只狐狸遇到困难还会想办法,这是只怎样的狐狸呀?生:爱动脑筋。生:聪明。师:葡萄长在高高的葡萄架上,矮矮的狐狸站在葡萄架下,尽管它很聪明,尽管它动脑筋想了办法,可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生: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师: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可是没收获,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来说就是(生接:徒劳无功)。生: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师:白白费了力气,看着那么诱人的葡萄,可是一颗也没吃到,狐狸的心理很(生接:失望)。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教学反思】这是一篇

9、以连环画形式呈现的童话故事。内容易懂,但是里面各种动物的心理变化却不易把握。狐狸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小松鼠轻信,小白兔盲从,只有小猴子是敢于尝试,吃到了甜甜的葡萄。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有层次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读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我认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实际上是要让学生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本意以及言外之意。我们有时候会有一个误区,直接就跟孩子们说,请你有感情的朗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感情这个词语还太抽象,叫他感情读,他会一头雾水,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两个方面具体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小动物的心理变化。第一是从抓标点来理解小动物对葡萄的看法。感叹句是坚信葡萄是酸的,疑问句是质疑,两相对比,猴子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出来了。第二是示范如何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我采用了师生对比读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动画两种方式来进行示范,让学生从小狐狸的动作中明白狐狸开始是很想吃葡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