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5例_第1页
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5例_第2页
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5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5 例首席医学网2008 年 08 月 13 日 15:23:49 Wednesday?医师杂志征稿?普通外科文献?呼吸疾病会议?网站运营?核心期刊征稿?帕金森病?国际神经再生论坛?内蒙中医药?心律失常会?危重病诊治?心血管医师?内科诊疗班?方剂组成原理?亚健康学会?风湿关节炎作者:赵立霞作者单位: 102100北京,北京市延庆县中医医院儿科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

2、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 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 -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中药治疗;内外合治笔者自2000 2007 年运用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中药内外合治小儿秋季腹泻75 例,并与西药治疗72 例比较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 147 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或留观患儿,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确诊为小儿

3、秋季腹泻,年龄6 个月 2 岁,平均 1.5 岁,病程小于3 天,腹泻次数每日5 10 次,甚至数十次,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细胞(0 + ) /HP ,白细胞0 3 个 /HP ,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血常规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其中伴发热70 例,呕吐48 例,轻度脱水 43 例,中度脱水4 例,重度脱水2 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 例,男 40 例,女 35 例,对照组 72 例,男 40 例,女 32 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健脾祛湿温中止泻中药,内服药处方为党参10 g ,茯苓 10

4、g ,苍术 10 g ,白术 10 g ,藿香 10 g ,砂仁 6 g ,陈皮 6 g ,葛根 6 g,土茯苓 10 g ,乌梅 10 g ,五味子 9 g ,诃子 3 g 。水煎服,每剂煎出160 ml ,1 岁以上 160 ml/d ,分 4 6 次服; 1 岁以下 80 ml/d ,分 4 6 次服。外敷中药处方为干姜3 g,吴茱萸 3 g ,肉桂 3 g ,石榴皮 3 g,用醋调成糊状,置于脐窝中, 外用纱布约2 cm×2 cm 大小覆盖, 用胶布固定,每日 68 h ,每天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西药思密达用量根据年龄体重计算。两组均根据脱水程度给予ORS 或静脉补液维持水电

5、解质平衡。1.3 疗效观察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编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显效:治疗 3 天,大便次数减少一天2 次或恢复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天,大便次数减少为一天3次,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症状缓解。无效:治疗3天后大便次数仍超过 1天 3次,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腹泻加重。2 结果治疗组 75 例中,显效 30 例,有效 42 例,无效中显效 20 例,有效 34 例,无效 18 例,总有效率为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 例,总有效率为96% 。对照组 727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例3典型病例患者

6、,男, 11 个月。患儿因发热、呕吐2 天伴腹泻1 天来诊, 2002 年 11 月 5 日初诊,其母述几天来居住周围有几个小孩均有发热、呕吐、腹泻症状, 该患儿发病后服小儿感冒冲剂、婴儿素、恬倩效果不佳,现患儿发热体温38.6 ,呕吐5 6 次 /d,为食入之物,腹泻为黄绿色稀水便如蛋花样,每日十余次,无腥臭味,量时多时少,尿量少,哭时泪少,查面色萎黄,精神弱,烦急,面色暗,前囟及眼窝稍凹,口唇干,皮肤弹性尚可,腹软胀,舌质淡红嫩,苔白根稍腻,有剥脱,指纹淡红。血常规中白细胞4.5 ×109/L ,N 45% ,L 54% ,大便常规中白细胞(+),脂肪细胞(+ ) /HP ,其余

7、均为阴性,中医诊断为泄泻(脾虚湿盛、气阴伤),西医诊断小儿秋季腹泻(轻度脱水)。用中药内外合治1 天,热退,呕吐止,大便每日3 5 次,较前稠,巩固治疗2 天,大便次数、性状均恢复正常,即告痊愈。4讨论小儿秋季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性肠炎,好发于6 个月 2 岁的婴幼儿,常在每年秋冬季引起较大的流行,是儿科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它主要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其病理为轮状病毒侵入小肠,破坏肠黏膜绒毛,造成小肠蠕动亢进和吸收功能障碍,此病发病急、进展快,一般有高热、呕吐,尔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每天5 10 次,甚至数十次,该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易造成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出现

8、脱水和酸中毒,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西医西药在临床上缺乏特效治疗,多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效果不佳。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且发病于秋冬季节,外感风寒之邪, 直伤脾阳, 使脾胃失司, 清浊不分, 混杂而下成泄泻, 该病属中医 “泄泻 ”范畴。中医认为: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 ”、“无湿不成泄 ”、 “泄下清冷皆属于寒 ”,所以脾虚湿盛,中焦虚寒为本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故治疗上要健脾祛湿、温中止泻,处方中党参、白术、苍术、茯苓、砂仁、陈皮、藿香,重在调理脾胃,扶正祛邪、健脾祛湿,理气和胃;乌梅、五味子、诃子,生津、温中、涩肠止泻、三味药配伍有祛邪不伤正,涩肠不留寇之妙;土茯苓祛湿热解毒而不伤脾胃;葛根鼓舞清阳上升而止泻,同时有祛风解肌退热之效。外敷干姜、肉桂、吴茱萸、石榴皮、起温中散寒止泻作用,婴幼儿皮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