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_百度文库_第1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_百度文库_第2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_百度文库_第3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_百度文库_第4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_百度文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影像科培训细则第一阶段培训(1-3年一、培训目标:影像医学专业轮转作为住院医师第一阶段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学科之一,贯彻执行“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强调受训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训练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目的如下:(一了解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二通过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水平。能应用超声、X线、CT、MRI 以及核医学等各种影像学成像技术进行人体检查,达到临床诊断的目的;(三能够在影像设备监视和导引下,进行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四能进行基础的图像处

2、理,运用数字化图像传输系统;(五通过医师注册考试和有关专业上岗证考试。二、培训方法:影像学科轮转培训方法按医学院统一规定执行。(一相关影像学科有一位副主任及以上医师专管负责安排、指导、督促轮转医师的学习、工作及出科考试(包括基础理论、临床诊疗及基本技能考试,由考核小组执行。(二在诊断组轮转期间,每个工作日完成20份以上规范的诊断报告(完整记录内容和审核医师,抽取2份复印件存档。(三轮转基本安排:第一年(第116月:(学科内各专业轮转时间分配:临床放射8个月:普放3个月(包括常规放射技术组1个月,C T2个月,MRI2个月,介入1个月。超声:4个月核医学科4个月第二年(第1728月:(相关临床科

3、室内轮转时间分配:放射专业: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4个月,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4个月,病理科4个月。超声专业:必须轮转的临床科室:病理科2个月,急救科2个月,普外科3个月,消化内科2个月,内分泌代谢科1个月。可选择轮转的临床科室共2个月:妇产科、心内科,心外科,泌尿科等。核医学专业: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各3个月。第三年(第2936月:学科专业组内专科培训。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第一年(16个月放射专业(8个月: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X射线、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并要求受训者在诊断组轮转期间,每个工作日完

4、成20份以上规范的放射学诊断报告。熟悉:医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熟悉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原则,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了解:X线投照和CT,MR检查操作方法。超声专业(4个月:超声医学专业轮转,其中消化及泌尿超声4周,心脏超声4周,妇产超声4周,浅表器官、血管超声和介入治疗4周。掌握内容:超声诊断学的最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术语、基本技术、基本应用范围和适应症。超声常规切面的显示:心脏超声的胸骨旁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二尖瓣口短轴、乳头肌短轴、心尖短轴,心尖四腔、心尖五腔、心尖长轴、剑突下四腔切面。腹部超声中肝脏结构的剑突下矢状

5、切面、剑突下横切面、右肋缘下斜切面、肋缘下矢状切面、右肋间斜切面,胆囊和胆管的切面。胰腺的横切面。肾脏结构的冠状切面和背切图像。子宫和膀胱矢状切面和横切面。甲状腺矢状切面和横切面。颈总动脉矢状切面和横切面。熟悉内容:正常超声图像的阅读。常见疾病的典型超声表现。正确规范书写超声诊断报告,每周至少50份。了解内容:介入性超声的操作方法,超声治疗对各系统病变的适应证、价值。常见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核医学专业(4个月:1、轮转目的:核医学专业轮转作为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第一阶段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学科之一,贯彻执行“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培养目的如下:(1奠定初步的核医学科临床工作基

6、础,能够了解并初步掌握规范化的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原理、方法、适应症和结果判定,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书写合格的核医学诊疗病史及常规开展项目的诊断报告。(2了解并初步掌握核医学专业的诊疗常规及相关操作技能。(3了解并初步掌握核医学专业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4了解核医学专业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操作、处理方法(5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期间规定学分。2、具体临床培训内容及要求:(1体外分析(1个月培训内容:基本掌握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免疫放射分析(IRMA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特点和结果分析。基本掌握常规临床开展的甲状腺功能系列、性激素系列、肿瘤标志物等的测定方法、结果判定以及临床意义。了

7、解化学放光、时间分辨等体外分析测定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特点和结果分析。了解肿瘤标志物间的诊断协同作用和临床价值。要求: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能够基本独立完成甲状腺功能系列、肿瘤标志物等临床样本的测定,完成诊断报告10份。(2功能测定和核素治疗(1个月培训内容:了解并基本掌握131I-摄取率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以及鉴别诊断。了解并基本掌握放射性肾图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以及临床意义。了解并基本掌握Na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了解剂量估算、疗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基本准确、完整地书写131I治疗病史和随访记录。了解153Sm-EDTMP和89SrCl2治疗

8、骨转移癌的原理、适应症、剂量计算和疗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要求:能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基本独立完成131I-摄取率试验和放射性肾图测定的基本操作和结果判定,书写相应的临床诊断报告各2份,结果判定基本准确。能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1例甲亢患者的Na131I治疗过程。(3核医学影像诊断(2个月培训内容:了解并基本掌握单光子核素显像装置(SPECT或-照相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显像方法;掌握临床常规开展的全身骨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等的影像采集和处理方法。了解并基本掌握临床常规开展的全身骨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等的显像原理、显像剂、正常和异

9、常影像特征、影像判定方法、临床适应症,并能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书写完整的影像诊断报告。了解肺灌注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消化管显像、淋巴显像、甲状旁腺显像、67Ga-全身显像、肝胆道显像等的原理、显像剂、适应症。了解正电子核素显像的原理、显像装置以及FDG代谢显像的原理、方法、适应症等。要求: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常规的全身骨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等的影像采集、处理、结果判定,并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书写完整诊断报告10份,结果基本准确。3、外语、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外语:执行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教学:认真做好各轮转学科实习医师带教工作(按带教老师职责

10、规定。科研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3年内必须撰写:病例报告1篇、译文1篇及综述1篇。4、出科考核:由科考核小组执行,专管副主任以上医师必须参加,包括以下内容:(1本人小结1份,各轮转部门诊断报告10-15份。(2医师职业道德考核。(3临床能力:理论、SPECT影像采集、处理操作技能以及读片能力考核。(4出勤率考核。(二、第二年(12个月参考内、外科相关科室培训要求(三、第三年(8个月:放射专业:1、基本要求掌握X线成像原理,熟悉常规摄片技术,如头颅、胸、腹、盆、四肢及脊柱等部位的摄片原理和要领,了解CR及PACS运行;掌握人体正常结构的X线平片表现,熟悉头颅、胸部、腹部、四肢及脊柱

11、的常见病、多发病的X线诊断基础知识;能使用规范的X线诊断术语书写诊断报告,能参加放射科门、急诊值班和夜班;掌握消化道的正常造影表现,熟悉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的原理并掌握检查方法和诊断基础知识,能书写规范的诊断报告;了解小肠插管造影的操作和诊断基本知识;熟悉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方法和诊断知识;掌握泌尿系正常造影表现,掌握泌尿系造影检查的原理、方法和诊断基础知识;熟悉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原理、方法和诊断基础知识;掌握CT成像原理、CT机构造,掌握各部位横断面解剖,掌握头颈、胸、腹、脊柱、四肢等各部位常见病、多发病的CT诊断知识;掌握MRI的基本原理、操作、检查适应证及诊断基本知识;掌握DSA及介入放射学的

12、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如穿刺和插管等:2、完成工作放射诊断工作:在3年期间要求独立完成门急诊各种影像诊断不少于15000例,每个工作日完成20份以上规范的放射学诊断报告。参加急诊值班和夜班工作不少于200个工作日。要求独立完成各种影像检查不少于1000次。要求完成不低于以下例数的CT、MRI诊断神经600头颈部400胸部500心血管500腹部900骨关节500儿科300乳腺3003、理论学习在第一年期间必须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任职资格。系统阅读医学影像学专著、专业杂志A.X线解剖学崔志谭、严加和主编B.X线诊断学(1-3册荣独山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I.参阅杂志:中文:中华放射学杂

13、志、国际放射学杂志外文:Rad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graphy(AJR、Radiographics、4、外语、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外语:执行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教学:认真做好各轮转学科实习医师带教工作(按带教老师职责规定。科研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3年内必须撰写:病例报告1篇、译文1篇及综述1篇。超声专业:1、培训内容消化和泌尿系超声3个月,妇产超声3个月,心脏超声3个月,浅表小器官、周围血管及介入超声各1个月。2、培训要求掌握内容:超声仪器的使用和调节原则(包括灰阶两维、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超声常规切

14、面进一步熟练,重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肝胆胰脾肾正常声像图特征,肝囊肿、肝细胞癌的声像图特征,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胰腺癌的声像图特征,肾脏结石、肾癌的声像图特征。正常子宫、卵巢的声像图特征,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正常早期妊娠的声像图特征。正常二维超声心动图各切面观察到的心脏结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法洛氏四联症超声心动图表现。熟悉内容:超声的物理特性,超声成像基本原理,超声诊断的种类,超声成像特点。肝硬化、脂肪肝、肝脓肿、肝血管瘤、胆囊癌、脾肿大、腹水的声像图特征。肾积水、肾囊肿、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的声像图特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超

15、声心动图表现,心包积液的超声表现。卵巢肿瘤的超声表现,流产、死胎的声像图表现。正常甲状腺、乳腺的声像图特征,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介入性超声的定义和内容。了解内容:肝血吸虫病,胆管结石,急、慢性胰腺炎,脾血管瘤,脾转移瘤,肾盂癌,肾先天发育异常,肾结核,肾上腺肿瘤,睾丸肿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癌,胎儿生长迟滞,异常妊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前置胎盘,盆腔炎性肿块,颈动脉硬化,肺心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心功能的超声评价以及胎儿畸形筛查。3、外语、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外语:执行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教学

16、:认真做好各轮转学科实习医师带教工作(按带教老师职责规定。科研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3年内必须撰写:病例报告1篇、译文1篇及综述1篇。4、必读及参考专著、期刊(1有关超声国内诊疗常规的书籍如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1月。(2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四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3中华超声影像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超声医学杂志(电子版,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4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5、出科考核由科考核小组执行,专管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必须参加,包括以下内

17、容:(1检查轮转培训所要求的各种医学影像技术诊断代表性病例报告书写记录、读书报告、病例报告、综述。(2本人小结1份。(3考核:1.理论知识及专业能力书面考核,2.操作技能上机考核。应组织考评会进行面试(包括理论、病例,本人小结先汇报,考核小组提问。(4医师职业道德考核。(5出勤率考核。核医学专业:1、培训目标:(1奠定扎实的核医学科临床工作基础,能规范地掌握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原理、方法、适应症和结果判定,书写合格的核医学诊疗病史及各类诊断报告。(2掌握核医学专业的诊疗常规及相关操作技能。(3掌握核医学专业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4掌握核医学专业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操作、处理方法(5完成

1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期间规定学分。2、具体临床培训内容和要求:(1体外分析(1个月培训内容:掌握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免疫放射分析(IRMA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特点和结果分析。掌握化学放光、时间分辨等体外分析测定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特点和结果分析。掌握常规临床开展的甲状腺功能系列、性激素系列、肿瘤标志物等的测定方法、结果判定以及临床意义。熟悉肿瘤标志物间的诊断协同作用和临床价值。了解体外分析技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分析、评价方法。要求:独立完成甲状腺功能系列、性激素系列、肿瘤标志物等临床样本的测定,完成诊断报告10份。(2功能测定(1个月培训内容:掌握131I-摄取率试验的原理、方法

19、、结果判定以及鉴别诊断。掌握13C-或14C-呼气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以及临床意义。掌握肾图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以及临床意义。掌握骨密度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以及临床意义。要求:独立完成上述内容的基本操作和结果判定,书写相关检查的临床诊断报告10份,结果判定正确率达到80%以上。(3核医学影像诊断(5个月培训内容:掌握单光子核素显像装置(SPECT或-照相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显像方法;掌握临床常规开展的全身骨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等的影像采集和处理方法。掌握临床常规开展的全身骨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等的显像原理、显像剂

20、、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影像判定方法、临床适应症,书写完整的影像诊断报告。了解并基本掌握肺灌注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消化管显像、淋巴显像、甲状旁腺显像、67Ga-全身显像、肝胆道显像等的原理、显像剂、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影像判定、适应症。了解单光子核素显像装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意义、基本内容、测定和评价方法。了解正电子核素显像的原理、显像装置以及FDG代谢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适应症等。要求:独立完成临床常规SPECT影像采集、处理、结果判定,书写完整诊断报告25份,结果判定正确率达到80%以上。(4放射性核素治疗(1个月培训内容:掌握Na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症、禁忌

21、症、剂量估算、疗效评价,能够准确、完整地书写131I治疗病史和随访记录。掌握153Sm-EDTMP和89SrCl2治疗骨转移癌的原理、适应症、剂量计算和疗效评价,能够准确、完整地书写骨转移癌治疗病史和随访记录。了解放射性核素腔内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原理、方法、剂量计算和疗效评价。了解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各类型皮肤病的原理、方法、剂量计算和疗效评价。要求:能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整地完成1例甲亢患者的Na131I治疗过程,书写完整的治疗病史记录1份。3、外语、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外语:执行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教学:认真做好各轮转学科实习医师带教工作(按带教老师职责规定。科研能

22、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3年内必须撰写:病例报告1篇、译文1篇及综述1篇。4、必读专著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1月。黄钢主编:核医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年12月;李少林主编:核医学;卫生部统编教材诊断学及内科学。5、年度考核由科考核小组执行,专管副主任以上医师必须参加,包括以下内容:(1本人小结1份,各轮转部门诊断报告10-15份以及治疗病例1份。(2医师职业道德考核。(3临床能力:理论、SPECT影像采集、处理操作技能以及读片能力考核。(4出勤率考核。第二阶段培训(第4-5年放射医学一、培训目标完成

23、影像专业专科医师培训,掌握影像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能独立进行常规操作和相关诊断、治疗。二、培训方法1.时间安排:(入院后的4-5年为期2年(其中含担任总住院医师不少于6个月C.胸部(肺与纵隔:3个月D.心脏与大血管:3个月E.乳腺:1个月F.腹部(消化系统:4个月G.泌尿、生殖系统:2个月H.骨、关节和软组织:3个月I.儿科放射学:1个月J.介入放射学:2个月K.PACS和信息放射学:1个月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各系统、各部位常见病、多发病的X线、CT诊断知识;熟悉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和CT诊断知识;掌握MRI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各种序列的运用条件和作用;掌握神经系

24、统、骨关节、软组织、胸腹盆部位常见病、多发病的MRI诊断基础知识;掌握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检查技术、临床应用;熟悉并掌握介入放射学各种血管介入技术和非血管介入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室行政管理能力和指导低年医生的带教能力;参与科内的科研工作,要求每年撰写综述、学术论文各1篇,并应有1篇以上文章在有正式刊号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二完成工作要求担任总住院医师工作不少于6个月。要求独立完成门急诊X线、CT诊断不少于10000例。熟悉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和CT诊断知识。要求完成神经系统、骨关节、胸腹盆各部位病变MR诊断不少于2000例。要求参与并完成DSA和介入诊治工作不少于100例。(三理论学习完成住

25、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学习;完成科主任指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参加学术活动(指读书报告会、病例讨论会、临床影像诊断研讨会、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和论文年会等A.参加省、市级以上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论文发表23篇,每年获市级或国家级继续教育10学分;B.参加院级学术活动10次以上。(四教学科研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参加本科生放射诊断学见习和实习带教活动;参加科室的科研工作,要求独立完成综述、学术论文各1篇,最后1年完成综合性学术论文1篇,并在有正式刊号的省、市级杂志上发表。(五总住院医师培养在科主任领导下承担科室日常业务管理及分配的行政工作,参加院内会诊。四、出科考核由科考核小组执行,

26、专管副主任以上医师必须参加,包括以下内容:(一本人小结1份;(二医师职业道德考核及出勤率考核;(三业务能力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临床读片分析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四综述1篇,论文1篇。超声医学第一阶段考核合格者,进入第二阶段专科培训。一、培训目标(一通过本专业各亚学科轮转的全面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及诊断适应面。巩固第一阶段轮转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和要求,重视临床实践,逐步积累经验,拓展和提高诊治能力,并在临床实践中有所发现临床问题。(二教学能力的培训:积极参加病案讨论、教学查房、重视基本技能规范操作的实践。(三医疗管理综合能力的培训:完成部分总住院医师工作。(四初步科研能力培训:在导师指导下完

27、成综述1篇、临床科研论文1篇,其中公开杂志发表1篇。(五经第二阶段专科培养,应具有一定的超声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技能,在临床上能独立完成本专业的医疗任务,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初步的临床研究和撰写论文的能力,争取达到具备申请临床硕士学位的水平。二、培训方法(一第二阶段培养为期两年,实行分系统培养的模式。心脏超声6个月,消化系、泌尿系超声6个月,妇产超声6个月,小器官、血管、介入超声6个月。(二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全面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和考核。每位导师最多只能带教23名住院医师。指导临床课题的立题、设计、实施、总结、论文撰写,特别要注意临床能力的培训,良好医风医德的培养。三、培

28、训内容与要求(一在第一阶段要求掌握的病种应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在第一阶段要求熟悉的内容在本阶段应转为掌握内容;在第一阶段要求了解的内容应转为熟悉内容。(二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完成消化系、泌尿生殖系超声检查2500例次以上,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300例次以上,妇产超声检查600例次以上、小器官及血管检查100例次以上,各种穿刺30例次以上,。各轮转亚学科均应有出科小结评价。(三能够对国内外超声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四医疗管理综合能力的培训:完成总住院医师工作6个月-1年。(五外语、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1.外语:执行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2.教学:认真做好各轮转学科实

29、习医师带教、教学夜查房及小讲课等工作(按带教老师职责规定。3.科研能力: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初步的临床研究和撰写论文能力,2年内必须撰写综述1篇、发表论文1篇。(六必读及参考专著、期刊2. 徐智章主编: 现代腹部超声诊断学 (科学出版社,2001 年) 3. 刘吉斌主编: 现代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年) 4.王新房主编: 超声心动图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5.导师另外指定的教材及期刊 四、年度考核 由科考核小组执行,专管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必须参加,包括以下内容: (一)检查超声专业各亚学科轮转培训本人小结 1 份。综述 1 篇,论文 1 篇。 (二)临床

30、能力(理论、临床病例诊疗及操作技能)及考核方式参考第一阶段,重点考 核临床实践能力及论文宣读。 (三)医师职业道德考核。 (四)出勤率考核。 核医学 第一阶段“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者,已定核医学专业的住院医 师,进入第二阶段专科培训。 一、培训目标 (一)进一步巩固第一阶段轮转中核医学专业必须掌握的内容和要求,重视临床实践, 逐步积累经验,拓展和提高诊治能力。 (二)积极参加疑难病历和影像的讨论、重视基本技能规范操作的实践。 (三)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综述 1 篇、临床科研论文 1 篇,其中公开杂志发表 1 篇。 (四) 经第二阶段专科培养, 该医师应具有一定的核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 技能,在临床上能独立完成本专业的医疗任务(门诊、SPECT 显像、功能测定和体外分析) 、 具有一定教学能力、 初步的临床研究和撰写论文能力的核医学主治医师水平 (争取达到具备 申请临床硕士学位的水平) 。 二、培训方法 (一)时间(共 2 年) 体外分析 3 个月,功能测定 3 个月,SPECT 显像 12 个月,PET 显像 3 个月,核素治疗 3 个月。 (二)实行导师负责制 每一位导师最多只能指导 2 名住院医师。导师全面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 施和考核。指导临床课题的立题、设计、实施、总结、论文撰写。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