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池疏浚专项方案(全)_第1页
港池疏浚专项方案(全)_第2页
港池疏浚专项方案(全)_第3页
港池疏浚专项方案(全)_第4页
港池疏浚专项方案(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 项 施 工 方 案龙口南山屺母岛港1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港 池 疏 浚施工单位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龙口 南山屺母岛项目经理部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主办技术人员 专 项 施 工 方 案龙口南山屺母岛港1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港 池 疏 浚施工单位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龙口 南山屺母岛项目经理部 1. 单位工程名称:龙口南山屺母岛港1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港池疏浚2. 使用船舶开进3号(配600匹马力锚艇),其船舶施工性能如下:2.1 船横移摆宽最大80,正常施工摆宽70;2.2 正常操作一次进刀2米,根据泥质调整前移距;2.3 横移锚最大30 米,离挖槽边线30米放摆动锚;2.4 绞刀一次下深1

2、 米,根据泥质调整下方深度。浙普工89(配2艘600m³泥驳),其性能如下:2.5浙普工89为8m³抓斗挖泥船,施工时可左右共13米进行开挖。3. 工程简介15万吨级通用泊位沿已建10万吨级码头泊位前沿线向NW向延伸形成岸线,泊位长度450m,陆域纵深宽度1240m,码头面前沿顶标高为5.5m,前沿设计底高程为-19.7m,港池疏浚设计高程为-19.7m。港池回旋水域布置在码头前方,回旋水域取2.5倍设计船长,回旋圆直径为730m,港池总面积为743090(港池槽底),整体港池共分化为10个区(见附图)。 具体平面图见港池疏浚平面图1。4. 编制依据4.1 龙口南山屺母岛港

3、1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设计图纸;4.2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02-2011);4.3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4.4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 319-99)5. 专项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5.1 港池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航道以东部分即1、2、3区,面积为153004,使用开进3号(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管线通过4#泊位,架设至3#泊位后方已建围堰区域内(吹填区),进行吹填可满足吹填放量120万m³,施工过程中不会对龙口港进出船舶造成阻碍(如图,3区边界距航道112m)。第二阶段,施工为航道以西部分即第6区,面积为116959m

4、²,采用浙普工89(8m³抓斗挖泥船)进行挖泥,泥驳运至4#泊位东南侧围堰内吹填(吹填区),施工过程中不会对龙口港进出船舶造成阻碍(如图,6区边界距航道116m)。第三阶段,需将已完成的6区东西两侧设置浮标,然后将航道改至第6区,行驶到第6区的西南角时,通过航道转折区域驶入航道;然后使用绞吸船在第4、7、8区进行施工,面积为196201 m²,管线通过4#泊位,架设至3#泊位后方已建围堰区域内(吹填区)继续吹填,距更改航道间隔第9去(100m),施工过程中不会对龙口港进出船舶造成阻碍。第四阶段,将以施工完的第3、4、7设置为航道,并撤销第6区的变更航道,使用浙普工

5、89对第5、9区进行施工,面积为245929m²,泥驳运泥至4#泊位东南侧围堰内吹填(吹填区),施工过程中不会对龙口港进出船舶造成阻碍。 第10区施工,面积为31000 m²,使用浙普工89进行施工,由于处在航道口,2次航道更改中,该区域均在行驶航道中,故需要穿插在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进行,该区域随面积小,施工时间较短,但由于船只进出,所以需海事处提前通知,我方船只将及时避让。5.2 吹填区域施工:经测量计算,吹填区能容纳120万m³吹填料,不能满足港池航道疏浚土方的堆放,计划在已建4#泊位东南侧围堰中继续吹填,此围堰面积大,原泥面水深足,可以本港池吹填所用。施工方

6、法在吹填区东南-西北向及西南-东北向为回填的围堰(含大块石护坡、倒滤层及扭王字块护面,以确保吹填时围埝的安全及泥沙不致外泄);待吹填至区域水面离围堰水面约1-1.5m高度时,设置泄水孔。施工围堰每段每班2人,维护人员始终和船上操作人员保持联系,发现围堰出现滑坡、塌方等影响围堰安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为减少吹填区的泥砂损失,施工时注意控制泄水口排除水流的泥浆浓度在挖泥船设计泥浆浓度的10%以内。吹填工程施工,防止细颗粒聚集泥囊和水塘,吹填区的泥面高出水面2m以上,有利排水,但在超软地基上分层吹填时,第一层吹填高度应高出水面1m,其后按1m高度逐层加高。排泥场根据场地和加固堤防要求吹填。吹填土面平

7、整度必须符合规定,细粒土的平整度为0.51.2m,粗粒土的平整度为0.81.6m。吹填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时,配备陆上土方机械加以平整。吹填区的平均高程误差在+0.05+0.20m。为保证排泥场的平整度,计划采用分散吹填,施工时,频繁移动排泥管线,同时在管线布设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开挖初期,施工管线布设较短,绞吸式船吹填扬程有富余时,出口段加“嗽叭形”束节,加大出口处流速,使堆土边坡变缓。5.3 排泥管架设施工5.2.1排泥管架设技术要求排泥管线应平坦顺直,避免死弯。出泥口伸出排泥场围堰,距离保证围堰安全(坡脚下的距离不小于5m)。并应高于排泥面0.5m。水下排泥区的管口伸入排泥区内30m,且高出

8、水面0.5m。排泥管接头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泥漏水,一旦发现泄露,及时修补更换。排泥管线必须牢固;水陆排泥管连接采用柔性接头。5.2.2 架设路线考虑到施工区域广大,水上浮管仅有500m,第一步吹填时陆上管线架设为从4#泊位西北端沉箱上上陆,通过挡浪墙端头沿挡浪墙方向通至吹填区域;第二部吹填时,海上管线500m以外设置沉管,从3#泊位工作船码头基槽外侧通至吹填区西北角挡浪墙侧进入吹填区;两步吹填浮管及沉管都不会进入航道阻碍龙口港船舶进入,且与现场3#泊位其他船只施工交叉互不影响。具体管线架设路径见港池疏浚平面图2。5.3 挖泥船的施工5.3.1 挖泥船由拖轮(锚艇)托运至施工现场后进

9、行检查,合格后进入工作面。船只检查的同时,管线架设施工人员组织机械设备铺设管线后即可投入使用。5.3.2 浮管、岸管的安装水上浮管的安装采取绞吸船上吊机及锚艇上所装吊机配合拼装成的施工工艺。大风时,浮管采取抛锚固定。安装时,先将水中浮管和挖泥船连接,然后再依次进行水陆管对接成整体。陆管采取人工直接架接,为了保证施工时施工围堰的安全,岸管的出水口正常距围堰堤脚不少于10m。5.3.3 施工工艺要求宽度控制:挖泥船进入挖槽后采用后会交法进行定位,使主桩插入定位图的中心,同时定出宽度挖方位角,每前进一桩,进行校核。深度控制:针对土质特点,合理调配好绞刀的下放量。在挖泥时,要特别注意最后一刀挖到设计深

10、度时桥架下放深度的控制,注意其深度与吃水的变化,并经常对挖槽内水深进行校核,以便调整绞刀下放的最大深度,挖到设计深度时,均用反刀操作来完成,防止漏挖和留梗现象。边坡控制:按设计的边坡要求,采用阶梯形开挖,并掌握好下超上欠,超欠平衡原则。5.4 质量标准5.4.1 主要检验项目5.4.1.1无备淤深度的港池疏浚工程设计底边线以内水域严禁存在浅点,设计底边线以内水域的开挖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开挖断面不应小于设计开挖断面。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竣工水深图和断面图,必要时抽查检查。5.4.1.2 有备淤深度的港池疏浚工程的水深应符合下列规定。5.4.1.2.1 设计底

11、边线以内的中部水域不得存在浅点。5.4.1.2.2 有备淤深度的港池疏浚工程边缘水域的底质为中、硬底质时,不得存在浅点;边缘水域的底质为软底质时,浅点不得在测图的同一断面或相邻断面的相同部位连续存在,浅点数不得超过该水域总测点的3%,浅点的浅值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竣工水深图和断面图,必要时抽查检查。允许浅值表 设计水深h(m)h10.010.0h14.0h>14.0允许浅值(m)0.10.20.35.4.1.3边坡的开挖范围和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竣工水深图和断面图,必要时抽查检

12、查。5.4.1.4 根据绞吸船总装机功率,超深不得大于0.3m,超宽不得大于3m。6、安全施工三防预案船船进入本工地后3天内, 报项目部部备案,由一级分包单位经理部制定统一实施方案。6.1 项目经理部6.1.1 采取一切有效手段24小时跟踪、记录风浪的动向和冰冻情况。6.1.2安全主管向项目部经理报告施工现场情况。6.1.3向船舶报通报热带低压动向。6.1.4冬季寒潮和冰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6.2 船舶三防小组6.2.1采取一切有效手段24小时跟踪、记录热带低压动向。6.2.2合理安排近期工作,积极做好三防准备。6.2.3及时向项目部汇报热带低压动向。6.3船舶三防指挥小组6.3.1跟踪、标会

13、、分析风的动向.6.3.2进行安全自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服。6.3.3船舶不得拆卸主机、舵机、锚机等重要机械设备,已拆卸的应尽快恢复原状,并及时报告项目部。6.3.4备足粮食、蔬菜、以及足够的淡水、燃油.冬季备好防滑,防冻物料,提前包扎好怕冻设备。6.3.5做好准备,通知下地人员立即回船时入待命状态。6.3.6执行项目部三防指挥确保船与船之间、浅滩之间、危险物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下锚后应将下锚时间、锚位报告项目部三防指挥小组。6.3.7驾驶台24小时派人员值班,每班至有有一名驾驶员和有经验的水手值班和。6.3.8经常校验锚位,防止走锚。6.3.9当6级大风到来2小时前,船舶应改抛双锚;当预报

14、风力达到6-7级时,锚艇应提前6小时将船舶拖至避风底避风。6.3.10甲板所有人员应穿救生衣,系带救生绳.6.3.11每小时向工地安全主管汇报一次抗风情况。6.3.12大风浪中松放锚链,应左右交替缓缓放松,以防刹车不住或断链.6.3.13本船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尽一切可能,救护船舶防止损失扩大.船长在紧急情况下对本船的紧急行动有决策权。6.4 项目经理部三防指挥小组6.4.1跟踪、标会、分析大风的动向。6.4.2召开工地防风会议明确防风,防冻布署。6.4.3 向工地船舶通报台风最新消息。6.4.4填写<<防风会议记录表>>、<<船舶

15、防风演习计划表>>报上级现分包单位。6.4.5贯切统一总指令。6.4.6按确保锚泊船及辅助船,在6级大风以上范围半径在达工地5小时前进入防台锚地。6.4.7船舶进入防台锚地,应向项目部汇报.并做好应急指挥决策。6.4.8安全主管与船舶随时保持联系,做好防台情况记录。6.5避风完毕后,船舶防台小组。6.5.1按项目部经理部要求撤离防台锚地。6.5.2做好施工准备,尽快投入生产。7、防止船舶污染须知7.1 为落实73/78防污公约,防止船舶造成污染,规范船舶防污染操作,让船舶防污染体系有效运行。7.2 停放在港池,锚地内的船舶,禁止向舷外排机舱舱底污水,但在机舱污水危及机舱设备安全时,

16、应向所在地港监申请,经同意后,按要求排放(影响船舶安全时除外)。 7.3船舶航行时排放机舱污水,应符合73/78防公约的标准,机舱应加强与驾驶台的联系,记录排放的起止时间和排量,并做好<油类记录簿>的记录。7.4 燃油,滑油转驳舱(柜)时应谨慎操作,杜绝驳转时漏入舱底.曲拐箱、齿轮箱油底壳等换下来的废油应收集到污油舱(柜),不得倒入舱底。清洗零部件使用过的污油集中倒入污油舱(柜)不得倒入舱底。7.5值班人员要经常检查海、淡水泵的填料盘根,有关阀门盘根及管系有无泄漏现象,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舱底水量。严禁将洗涤剂水倒入舱底,以免造成油污水乳化,造成油污水设备失灵。7.6 机舱人员应详细

17、了解污油舱、污水舱的容量和测量孔、透气孔、标准排放接头的位置。驳运污油舱,污水舱的污油水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以防发生溢漏。7.7 在国内港口排污,轮机长应通过船长向船舶所在港口的海事局提出污油、污水接受申请,由海事局安排接收船,车到船接收。接收作业完毕,应向接收单位索取具有接收种类、时间、地点、数量和接收方式的接收证明,轮机长依此向海事局申请签发船舶残油接收处理证明。并将此证明附于油类记录簿中存档备查。7.8 船舶应备有密封良好的垃圾专用塑料袋、垃圾桶。含有害和危险物质成分的垃圾和塑料制品垃圾,应与其它垃圾分别存放,以便到港后办理接收。来自疫情港口的船舶垃圾,应申请卫生检疫部门进行卫生处

18、理。7.9 船舶在航时,船上的一切塑料制品垃圾(包括合成纤维绳和鱼网,各种包装食品或其他物品用的塑料纸、绳、袋、容器、捆扎啤酒罐的塑料环以及存放垃圾的塑料袋等)严禁在任何水域随意扔弃,船上应专设存放该类物品的垃圾箱。离最近陆地25海里以内。不准将漂浮物、垫舱物料、衬料和包装材料投入海中。离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不得将食品废弃物、纸制品、破布、玻璃、金属瓶、陶器及类似废弃物处理入海。离最近陆地3海里以内,不得将被粉碎品,直径小于25毫米食品及垃圾处理入海。7.10船舶抵港,禁止向港口水域倾倒垃圾和废弃物。在港船舶垃圾桶不得悬挂于舷外。7.11垃圾处理记录簿由轮机长或大副负责记录保管,记录完一页由船长签字。垃圾计划,垃圾记录簿的记录和保存按73/78防污公约附则的1995年修正案执行。7.12船舶加装燃润油时,船长应将加油港口的有关防污染规定及加油要求及时通知轮机长。轮机长是船舶加装燃润油工作总负责人,任何加油文件单据,油样等应交轮机长本人签署,并予以确认。各部门应将船舶加装燃油,润滑油作为全船的工作,加强值班责任心,防止发生油污染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