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匀速直线运动精华总结1、 速度:物理学中将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用公式表示为:V=St=S2-S1t2-t12、 瞬时速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3、 加速度:物理学中,用速度的改变量V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定量地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并将这个比值定义为加速度。=Vt 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即为加速度;即为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加速度的方向与斜率的正负一致。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对比:速 度: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4、 匀变
2、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t 推导:=Vt=Vt- V0t .速度改变量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 12 t2.(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S= V0+Vt2t (梯形面积公式) 如图:3)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以推导出的公式:Vt2-V02=2S(由来:Vt2-V02=(V0+t)2 -V02=2V0t +2t2=2(V0t+ 12 t2)=2S)Vt2=V0+Vt2=V-(由来:Vt2=V0+ t 2=2V0+t2=V0+(V0+t)2=V0+Vt2
3、=V-)VS2=V02+Vt22(由来:因为:Vt2-V02=2S 所以VS22-V02=2S2=S=VT2-V022) (VS22-V02=Vt2-V022;VS22=Vt2-V022+V02=Vt2+V022)S=𝛂T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设加速度为,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位移差为S)证明:设第1个T时间的位移为S1;第2个T时间的位移为S2;第3个T时间的位移为S3.第n个T时间的位移即Sn由:S=V0t+ 12 t2得: S1=V0T+ 12 T2 S2=V02T+ 12 (2T)2-V0T- 12 T2=V0T+ 32 T
4、2 S3=V03T+ 12 (3T)2-V02T- 12 (2T)2=V0T+ 52 T2 Sn= V0nT+ 12 (nT)2-V0(n-1)T- 12 (n-1)T)2S=S2-S1=S3-S2=(V0T+ 32 T2)-(V0T+ 12 T2)=(V0T+ 52 T2)-(V0T+ 32 T2)=𝛂T2可以用来求加速度𝛂=xT25、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为等分时间间隔): t秒末、2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Vt=V0+at=0+at=at)V1:V2:V3Vn=at:a2t:a3t.ant=1:2
5、:3:n前一个t秒内、前二个t秒内、前N个t秒内的位移之比: S1=v0t+12at2=0+12at2=12at2;S2=v0t+12a(2t)2=2at2; S3=v0t+12at2=12a(3t)2=92at2Sn=v0t+12at2=12a(nt)2=n22at2S1:S2:S3. Sn=12at2: 2at2: 92at2n22=1:22:32. N2第1个t秒内、第2个t秒内、-第n个t秒内的位移之比:S1=v0t+12t2=0+12t2=12t2; (初速为0)S2=v0t+12t2=t*t+12t2=32t2; (初速为t)S3=v0t+12t2=2t*t+12t2=52t2)
6、(初速为2t)n=v0t+12t2=*(2n-1)t*t+12t2=2n-12t2 (初速为(2n-1)t)前一个s、前二个s、前n个s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t1:t2:t3:tn=1:2:3:n因为初速度为0,所以S=V0t+ 12 t2= 12 t2S= 12at12, t1=2Sa2S=12at22 t2=4Sa3S=12at32 t3=6Sat1:t2:t3:tn=2Sa: 4Sa: 6Sa=1:2: 3n第一个s、第二个s、第n个s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由上题证明可知:第一个s所需时间为t1=2Sa;第二个s所需时间为t2-t1=4Sa-2Sa=2Sa(2-1)第三个s所需时间为t3-t
7、2=6Sa-4Sa=2Sa(3-2)第n个s的位移所需时间tn-tn-1=2Sa(n-n-1)一个s末、第二个s末、第n个s末的速度之比:因为初速度为0,且Vt2-V02=2S,所以Vt2 =2SVt12=2s Vt1=2sVt22=2(2s) Vt2=4sVt32=2(3s) Vt3=6sVtn2=2(ns) Vtn=2nsVt1:Vt2:Vt3:.Vtn=2s:4s: 6s: 2ns=1:2:3: n以上特点中,特别是、两个应用比较广泛,应熟记。6、 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的竖直上抛运动,其处理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分段法。上升阶段看做末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为自由
8、落体运动(初速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二是整体法。把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看成整个运动的两个过程。整个过程初速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竖直上抛定义: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受重力,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性质:初速度为V0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规定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3)竖直上抛运动适应规律速度公式: Vt=V0-gt位移公式: h=V0t-12gt2速度位移关系式:Vt2V02=2gh(4)竖直上
9、抛处理方法 段处理上抛:竖直上升过程:初速度为V0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t=V0-gt h=V0t-12gt2 Vt2V02=2gh 竖直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基本规律:Vt=gt h=12gt2 Vt2=2gh 直上抛运动整体处理:设抛出时刻t=0,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抛出位置h=0,则有:Vt=V0-gt 若Vt>0,表明物体处于上升阶段。 若Vt=0,表明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若Vt<0,表明物体处于下降阶段。h=V0t-12gt2 h>0,表明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运动。h=0,表明物体正处在抛出点。 h<0,表明物体在抛出点下方运动Vt2V02=2g
10、h用此方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正方向的选取和各物理量正负号的选取;特别是t=0时h的正负。(5)竖直上抛运动的几个特征量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0g;从上升开始到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t=2V0g。 升的最大高度:h=V022g;从抛出点出发到再回到抛出点物体运动的路程:h=V02g 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抛体通过同一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相等(时间对称性:t上=t下) 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抛体通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等大反向(速度对称性:V上=-V下)7、 自由落体及公式1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只受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初速度为0)。 其规律有Vt2=2gh。(g是,g=9.8m/s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gt t=Vg(2)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h=12gt2 t=2hg(3)速度随位移的变化规律:V2=2gh h=v22g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农业航空作业装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理论)经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变压器绝缘纸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古建筑景观照明设计与施工方案
- 灌注桩吊装施工方案
- 做好疫情应急预案
- 窗户清洁施工方案怎么写
- 绿化工程绿地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方案
- 道路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 智慧校园XXX学院总体解决方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ICEEMDAN与优化LSSVM结合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 钢结构施工工艺指导手册
- 新编民航乘务员英语教程 课件 李勇 Unit 1 Briefing -Unit 8 meal and beverage service I
- 2025年五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
- 宫颈恶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kfc考试题目及答案
- 初级中药师考试试题
- 福建省永霖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处理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
- 高考英语1600个必考高频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