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美术中的比例人美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美术中的比例人美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一】教学目标1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 ,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 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 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2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 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 , ,设计一 个花瓶 , ,提高设计能力。3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了解比例在美术作 品中的关系 ,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 谨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1、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能在

2、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 析、欣赏美术作品。2 2、难点 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 美感的花瓶。【三】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讨论交流法、感悟法等。【四】课时划分1 1 课时【五】课时类型新授课六、教学准备教学材料 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假设干 、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 1、 (无中生有 )出示一张宋代画家范宽的 ? ? 溪山行旅图 ? ?2 2、同学们!谁能用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和你感受的是什么?丈山 尺树 寸马 豆人这些人和物都是按一定的比例而组成的,3 3、小结:我们这个世界的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

3、而组成的, 怎样才能学会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的比例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二】讲授新课一多元赏析 初步感知1 1、 再次展示范宽的中国画?溪山行旅图?, 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 体进行欣赏,画家为什么把人画得那么小呢?画家成功的运用了人、树、山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现我国陕西一带的风显得很小突驴树寸马2 2现了什么?于两手尖他的肚脐为中心用人把手脚张去十正面r.出画山水画的比例法那么丈山、尺度。出了大山的高耸气势。 I I 勺建筑典总结豆人。3 3、赏巴黎圣母院是 风各独特结构严谨比例关系:圆规画出一个圆,那7八巴黎圣母院?。座典型的哥看欣赏 F F 了解I I无中二 体的比例关系。

4、接下 t t 比例关系 I I达芬奇的?维鲁维斯的人?,你发 人体比例关系。生有大部分学生一脸茫然,发现人I I 幅图,并注意动画演示之间 i id d 能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商人赶着山在画的中光。 通过宽和高的比,得出近似值1:0.6181:0.618? ?双耳瓶?纹龙耳瓶?? ?2 2、学生分小组比值根据自己的喜 文具盒书桌、座椅等用尺子量出宽与长,并算出比值A4A4 纸 1 1: 0 0.乙语文书 1 1: 0 0. 7 7刚才我们测量的比率都接近 1:0.61:0.6 1818,这就是黄金分割比值. .3 3、举例生活中的国旗、五角星的设计、电视等等都是运用了黄 金分割比的近似值

5、2 2: 3 3 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比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中发 现的,看起来是最美、最合理的。这个比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活中和艺术当【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 私塾到晚清的学堂,墩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 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 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 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

6、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 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 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 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 之意基本一致。1 1、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花瓶,并在设计中尽量使比例在黄 金二共同参与、1 1、 下面我们来 同学回答。看看这几个瓶子给你什么感受? ?三彩贴花磁州窑叶纹梅瓶合作学习,找出好,自用书本、比的范围内。2 2、用彩笔画出轮廓并设计出花纹,设计一个美观独特的花瓶。作业要求:(1)(1)造型优美,比例合理。(2)(2)花纹线条流畅。(3)(3)带有一定的艺术

7、性。【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1、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 ?并且就设计时,在比例方面是 怎样体 现黄金比例的。2 2、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五】课堂小结1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 1 1 :生 2 2:2 2、升华在生活中运用黄金比不是一个精确制,我们找到的这 些比值也都是徘徊在黄金比的左右。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生活中还有很 多不同的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他们不同的艺术魅力。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蕴含其中,再加上瓶体上精致花纹的设计,给人以美 的享受。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运用黄金分割比 让生活变得更具美感。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

8、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 , ,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 文章中的甚少 , ,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 ? ?还是没有彻底记 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 , ,方法很简单 , ,每天花 3-5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 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 换, ,可以在每天课前的 3 3 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 , ,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 , ,每天往 笔记本上抄写 , ,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 , ,一年就可记 30300 0多条成语、 300300 多 那么名言警句 , ,日积月累 , ,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 藏在学生脑中 , ,自然会出口成章 , ,写

9、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 , ,使 文章增色添辉。六、布置作业根据刚才的评价,修改自己的作品板书设计。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 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 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 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 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 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 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 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 也是当朝打眼的 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 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 还是教授 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美术中比例知识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 期。金代元好问 ? ? 示侄孙伯安 ? ? 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 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 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