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1页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2页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3页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_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_2. 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_。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它是一首以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3这

2、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_3.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黄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是: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2“九曲”是形容_,“万里”是形容_。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如:_。3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_”

3、,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_的情怀。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_的气概。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解释下列字词。爱:_ 出没:_风波:_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2“往来”的意思是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的景象。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的规劝。6课

4、文综合回顾江上渔者是_代诗人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表现了诗人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一样。6. 阅读诗文,完成练习。(甲)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乙)反七步诗郭沫若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注释)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持:用来。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豆。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同根生”指_,“相

5、煎”指_。(乙)诗中的“豆”成了“_”,“萁”成了“_”。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7. 古诗阅读。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 )。千门万户( ),总把(   )。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   )代诗人(   )。“|元日”是农历(  ),即(  )。3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

6、:一年已尽。(  ):药酒名。(  ):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屠苏”是一种糕点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_)5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6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爆竹 B.喝屠苏酒 C.换桃符 D.看花灯8. 古诗积累。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_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补充

7、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3“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的是()。A. 家乡的亲人 B. 村中的小孩 C. 诗人自己 D. 诗人的朋友9. 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示儿死去_,但悲_。_,家祭_。1把诗歌补充完整。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_10. 古诗赏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本诗作者宋代词人_,号_,与其父苏洵、其弟_合称“三苏”。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的特征。

8、“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把雨比作_。3本诗后两句中“   ”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我能再写一句有关雨的诗句。_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读古诗,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全诗句。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4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作者看到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12.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

9、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题目是_。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及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_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_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_13. 对比阅读。送元二使安西  

10、60; 别董大渭城朝雨渑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1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新: (_)   柳叶格外清新  新种的柳树故人:(_)   故乡的人   老朋友2送元二使安西的后两句中“_”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从“_”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从“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B.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则情感凄凉、哀婉。C.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14.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