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精品_第1页
2019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精品_第2页
2019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精品_第3页
2019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精品_第4页
2019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精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村级干部是推动农村工作的主导力量,其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不仅关系到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最近,区委组织部根据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组成专门调查组,深入全区7 个乡镇和14 个村居,就去年税费改革后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展开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现状及问题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区、乡镇、村居三级在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上克服了许多困难,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执行标准不一。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

2、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确定依据、标准、考核形式和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 护城乡村级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为8000 元至 11000元, 东郊乡为6500 元至 8000 元, 南坪岗乡为7500 元至 8000元,河伏镇为4500 元至5500 元,东江乡为6000 元至7000元,丹洲乡为5000 元至6000 元,芦山乡为3500 元至5000元。村居内干部工资待遇一般分三个等次,每一等次月差额为 20 至 30 元不等。2、来源渠道不一。工资待遇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村级集体企业收入以及招商引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集体资产租赁等其他收入。集体企业收入和

3、其他收入相对较多的村,工资待遇发放资金比较宽松,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薄弱的村则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村级组织补助资金解决。如护城乡高车村,每年企业收入、厂房租赁收入、门面租金、征地补偿等村级集体收入20 至 40 万元,工资待遇主要从这中间解决。而芦山乡大部分村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微乎其微甚至近乎空白,村干部工资待遇的发放则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到位程度不一。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实际到位程度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标准相对较低的远郊村拖欠村干部工资待遇严重,标准相对较高的近郊村反而能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全区88 个村居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的村仅26个,占 29.5。截止去年年底,

4、全区累计拖欠村级干部工资397 万元。发放较好的乡镇仅有护城乡和东郊乡。护城乡除聚宝村拖欠19 个月工资外,其余均已足额发放。东郊乡除和平村、赵家昏村拖欠44520 元工资外,其余也均已发放到位。南坪岗乡13 个村中仅有7 个村发放到位,还有6 个村拖欠。河伏镇自20xx 年起至今累计拖欠工资53.4 万元,落实比例仅41 。丹洲乡、东江乡、芦山乡无一个村完全落实工资待遇, 拖欠时间长的达26 个月, 数额大的村达12.4 万元。东江乡靳家湾村去年年终还是向乡财政借款5000 元发的工资,芦山乡芦山村支部书记去年全年仅领取工资889 元,占其核定工资总额的18.2。 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的悬殊

5、和实际到位程度上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挫伤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有的村干部因一年忙到头未领到几个工资,家人埋怨,邻里嘲讽,朋友调侃,因而不想干的心迹多有流露。拖欠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的有些村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原因分析对拖欠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税费征缴有缺口,转移支付“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虽然大幅度减轻了,但上缴税费的积极性仍然没有提高,以致很大一部分村居无法将农业税费及时足额征缴到位。如芦山乡税费总额为2

6、86 万元,去年实际从农户中征缴112 万元,欠税61, 21 个村平均税费征缴缺口 8.3 万元。有些村对上没有完成任务,乡镇只好用一部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抵缴税费任务。有些村居虽然对上完成了任务,但也不是直接从农户手中全额收取的,而是用村级集体收入填补了任务缺口或由村干部借款垫交税费。如东郊乡皇木关村去年税费缺口2 万多元,由集体收入垫支完成任务。河伏镇青林村去年实收3 万元,缺口4 万多元,由村 干部借款完成任务。税费征缴缺口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 一是税费征缴环境差,对欠税户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二是部分村民间债务结零“明结实未结”,存在以债抵减税费现象;三是极少数特殊困难群体上缴税

7、费有难度,影响整体征缴进度;四是到户的计税面积与上级核定计税面积不符以及抛荒影响,出现“有税无田或有田无税”的情况。 2、村级经济负担重,致使“入不敷出”。目前,农村基层工作线长面广,管理费用面宽额重,村级运转如履薄冰。一是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开支。各个村都设有组长,部分村还设有妇女组长、党小组长,村居需要向这些人员支付一定的工资。如东郊乡黄金阁村,每年的组干部开支就达4 万多元。有的乡镇退休村干部工资也需要村级负担。东江乡8 个村工作年限在10 年以上的退休村干部就有70 多人, 按照每人200元 / 年的标准,需要资金14 万元。二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一般村居每年用于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的费用

8、都在1500 元以上。 三是五保户供养开支。一个五保户一年的吃饭、穿衣和就医开支最低在700 元以上,转移支付中五保户供养每人每年406 元的标准不足,其余部分由乡镇和村居贴补。四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汛抢险、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其它中心工作经费开支。护城乡聚宝村今年用于防汛、防非典和先教活动的开支就达2 万多元。繁重的村级组织管理费用致使有限的可支配村级财力显得捉襟见肘。3、超职数配备,造成“僧多粥少”。目前,各乡镇普遍存在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的情况。去年农村税费改革中,转移支付体制核定的全区村级干部总数是294 人,而目前实际在岗人数为 439 人,超职数配备145 人。超职数配备村级

9、干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大多数村居认为上级核定的干部职数太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忙不过来,村里愿意超职数配备干部。对此,乡镇党委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客观上,村级干部是经过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依法产生的,选举的不确定性无法实现上级核定的职数要求,且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与税费改革不是同步进行,而是在税费改革之前,税费改革时,支村两委已经依法选举产生,故无法以税费改革的要求指导村级干部职数配备。4、集体经济脆弱,“自补能力”较差。从目前已经落实干部工资待遇的村居来看,虽然也存在着税费收缴缺口大、包袱重、职数超等情况,但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充裕,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不足部分主要靠集体经济收入来

10、补充。如南坪岗乡东风村,20xx年村集体纯收入46 万元,支出38 万元,其中村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支出就有15 万元,年终结余资金8 万元。而集体收入来源少或近乎空壳的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个别村借助外力增强“造血功能”外,有些村则只能依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维持正常运转,若如特殊情况,正常运转便难以保障。如芦山乡芦山村,20xx 年税费任务仅完成总额1/3 , 转移支付资金仅拿回4398 元, 占核定指标的9.1 。而该村其他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日常工作运转只好由村干部垫支维持,村干部全年人均领取工资不足500元。对策建议加强和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1、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极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以充分调动和维护好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1、切实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针对目前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不一的实际,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切合实情的执行标准。首先是定类别。根据各个村居区位、人口、面积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特点,划分出一、二、三种类型。在划分类别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在 10 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一类村居,5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二类村居。其次是定标准。一类村居一名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不得突破1 万元,二类不得突破8000

12、 元,三类不得突破5000 元。工资待遇可以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含各类补贴,但不含区、乡镇奖励资金)三部分30构成。固定工资根据村居的类别分别为450、 400、 350 元 /月。 村居内主职与一般支村委干部的月工资差额不得超过元。 浮动工资总额不得超过固定工资总额的60。奖金根据村居的经济状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自行组织发放,乡镇纪委和财经所共同审核把关,无资金来源的村居不得赤字发放奖金。再次是定职数。采取多种渠道精简现有村级干部职数,尽量与农村税费改革核定职数相符。最后是定考核。各乡镇根据村居实际,制定严格的村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年终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干部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挂钩

13、。2、完善村级组织转移支付办法。一方面合理调配转移支付资金。在不增加全区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村居之间转移支付资金,缩小村居之间差距。调配方法是:在计算村居转移支付资金系数时,提高农业计税面积因素的权重,把计税面积的大小作为转移支付资金多少的重要计算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税费征收考核机制。税费改革后,农税员是征收农业税费的主体,乡、村两级主要承担协税护税职责,而目前农业税费征缴工作的考核主体却是乡、村两级, 很大程度造成农业税费征缴工作在责、权、 利上的失衡。对此,乡、村两级反映强烈。我们建议将农税员作为考核税费任务征缴的主体,科学合理制定乡、村两级协税护税职责的考核机制,实

14、现责、权、利对等,保证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到位。3、实行工资“保底”制度。区、乡两级对特困村居的状况要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千方百计落实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满足村级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我们建议实行村级干部工资“保底”制度,即在确定的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内,由区、乡两级共同负责调度资金,核算到人头,建立专帐,设立专户,明确专人,根据资金调度情况及时向村级干部发放保底工资,标准为200 元 / 月。区、乡两级各承担保底工资的50,“保底”工资抵减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年终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扣除。4、开源节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开源节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是保证村级干部工资待遇

15、的治本之策。一是加大税费征缴力度。加强税法宣传,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增强农民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改善农村税费征缴环境,加大偷税、漏税、抗税的打击力度,缩小农业税费征缴缺口。二是狠压村级管理费用开支。取消村居民小组长、妇女组长等职务设置,取消党小组长工资待遇,实行村居干部兼任制度,尽量压减非生产性开支;区、乡两级在工作部署上也要考虑村级组织的实际承受能力,切实为村级组织减负;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和离任村干部审计,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坚决杜绝不合理开支。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涵养财源。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通过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和可利用资源,兴办集体企业,拓宽集体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