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4-1《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4-1《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4-1《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4-1《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前言课程简介:(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学科主要任务、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课程的特色)皮肤性病学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其内容不仅包括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和功能,还涵盖了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皮肤性病学的研究范畴又可分为专业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应用性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推动学科发展的有机整体。已命名

2、的皮肤病有2000 余种,皮肤病学研究的内容很复杂,但在疾病分类上比较混乱,存在各种分类标准共存的现象(如按病因分类的真菌、病毒与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和药疹,按共同组织病理特征分类的角化性皮肤病,按解剖学部位分类的毛发疾病、甲疾病,按皮损共同特征分类的大疱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包饶整个躯体,直接与个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相接触,任何一种外部因素的改变均可能对皮肤及附属器造成影响,当这种影响达到或超过一定限度是即可能致病。皮肤与其他系统或脏器之间也存在着紧密联系,内部疾患也对皮肤造成影响,因此皮肤的变化可能是机体内部某些疾病的一部分,这种“窗口”效应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提

3、示作用。皮肤是一个免疫器官,与皮肤性病相关的各基础研究领域中与免疫学的交叉和渗透最为引人注目,对皮肤免疫系统中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效应物质的系统深入研究不断取得成果,这对于探究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也为研发新型治疗手段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如针对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为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皮肤遗传学是近年来最活跃的医学研究领域之一,在易感基因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发现了某些疾病的遗传机制及遗传易感性,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皮肤疾病的治疗在渐入精准医疗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

4、肤健康的要求从仅限于“无病”逐步扩展到“美学”,在这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皮肤病学向包括皮肤外科、皮肤医学美容在内的现代皮肤病学的演变。性病学涉及病种少,但近20年来逐渐呈现出流行范围扩大、发病年龄降低、无症 状或轻微症状患者增多和耐药菌株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 问题,尤其是艾滋病全球肆虐,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学习本门课程后,能认识 性病的表现,了解传播方式,具有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健康教育、咨询及性伴通知 等综合处理的能力。课程负责人及授课团队:(教师的姓名+职称+电话+电子邮件+办公室地点) 课程负责人:教师姓名职称电子邮件办公室地点高兴华教授授课团队:教师姓

5、名职称电子件办公室地点毕桂姣讲师耿龙教授何春涤教授皮肤科实验室郭哲副教授李远宏教授皮肤科门诊林俊萍副教授刘梅副教授吴严教授夏立新副教授肖汀教授皮肤科实验室徐宏慧副教授xuhonghui皮肤科病房/门诊徐天华副教授张丽副教授考评方式:(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占的比例)1 .理论成绩的综合评价: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英文试题的分值要占1015%,以促进学员对专业英语的学习。考核方式:依据皮肤病与性病学形象性强的特点,建议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试卷考核, 以基本理论和临床病例为内容,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这样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对皮损的 认知能力。2 .试题类型

6、及权重填空题30%-40%名词解释1020%简答题1020%论述题30%- 40%可根据 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试题类型及权重。3 .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一、填空题(或单项选择):(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皮肤由、及 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 连接。成人皮肤面积约,占体重的。二、名词解释(着重考查学员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尼氏征三、简答题:(着重考查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简述大疱疮的分型及相应的临床特点四、论述题:(着重考查学员对知识的掌握与分析能力)例:试述大疱疮与大疱性类大疱疮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免疫学检查方法及特征 性表现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主线教材:皮肤性病学第8版,人民

7、卫生出版社,2013年参考书: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4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 Saunders, 11 edition, 2011教学目标:(课程总的目标,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列出本学期学生掌握 的课程内容)1 .总的目标通过对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学习,理解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诊疗技术,了解皮肤病与性病学的新进展,初步学会运用皮肤病与性病发病规律分 析、初步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建立皮肤疾病与临床各学科疾病紧密联系的观点及完整 的临床知识结构,为学生毕业后从

8、事皮肤性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2 .具体目标能够概述皮肤的层次及组织构成,皮肤病与性病的主观症状及全身症状,皮肤 损害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常见病理变化。 能够说出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表皮与真皮之间 的连接结构,举例描述皮肤与机体其他系统的生理及病理联系,能够说出皮肤的重要生 理功能、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基本要求。能够说出皮肤斑贴试验、淋菌及疥虫检查法、梅毒及HIV血清学试验等检验的临床意义。 能够说出外用药物、系统用药物(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氯唾或羟氯唾、氨苯碉等)在皮肤科的应用、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项。举例说出皮

9、肤病与性病的物理治疗及外科治疗方法。 能够阐述带状疱疹、脓疱疮、浅部真菌病、接触性皮炎、湿疹、急性荨麻疹、药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梅毒、淋病等常见病、 重点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能够运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正确诊断该疾病,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处理急性荨麻疹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重症药疹。 能够说出接触性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郁积性皮炎、药疹、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能够说出各种疣、常见细菌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郁积性皮炎、药疹(常见类型)、艾滋病、尖锐湿疣、生

10、殖器疱疹和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能够阐述性传播性疾病常见传播途径。 学会观察并描述皮损的形态特征,利用图像资料,能够对常见的、具有典型皮 损改变的疾病做出临床诊断。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临床思维能力、职业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专业外语的学习能力)1. 通过本课程学习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体验皮肤科医师的角 色和作用。2. 利用本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利用图像资料的直观学习法和图文并用加深理解法,学会观察并描述皮损的形态特征。3. 模拟情景或实际病例的讨论和实践,掌握对本学科病例资料( 包括图像资料) 的分析及归纳法,以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本课程相关知识。

11、4. 适当参与探索性及研究性学习任务,学会从网络、图书馆获取本课程相关信息的方法和本课程相关的基本写作方法,提升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5.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领悟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献身于人类医学事业的信念;养成尊重师长的意识、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6. 在本课程的临床实践中,养成较强地自主学习意识及独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能力,并能和其他学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具备初步地与临床医护人员协作工作的团队合作意识。7. 针对皮肤病及性病在视觉和气味上所造成的不良感官刺激,以及性传播性疾病在社会道德行为方面的不良影响,建立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的职业素

12、养,体现人文关怀精神。8. 通过对皮肤损害的临床观察意识,重视运用临床观察的基本方法了解皮损的变化情况,学会得体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需求。9. 针对许多皮肤病的复发性及部分难治性疾病的复杂性,培养学习兴趣和深入研 究疾病奥秘的探索精神。10. 通过对皮肤病及性病的病例分析, 强化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积极思考、不断进取及不断创新。11. 疾病命名及重要概念讲授时及课件应同时配有英文,并建议学生阅读文献,以提高专业外语学习。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早授课内容学时数代K弟一早皮肤病与性病学导论0.1弟早皮肤的结构0.3第三章皮肤的功能0.2第四章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0.6第五

13、章皮肤组织病理学0.2笫八章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0.1第七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0.5第九章病母性皮肤病1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1第一章真菌性皮肤病2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2第十五章尊麻疹类皮肤病0.8第十六章药疹1.2第十九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2第二十章结缔组织病2第二一章大疱性皮肤病2第二十八章性传播性疾病2总计18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目标】学习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求】能够说明: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定义,明确皮肤病与性病学所涵盖的范畴能够概述:皮肤病与性病学的主要学科特点能够理解: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教学内容】1. 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定义和

14、范畴2. 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学科特点3. 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0.1 学时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目标】学习皮肤的层次及组织构成,说出表皮的主要组成细胞,说出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结构。本章重点是表皮的层次及主要细胞类型。【要求】能够说明: 表皮的组织分层 真皮的组织分层和主要结构 毛发的基本结构与分布差异 甲的主要结构特点 皮脂腺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分布能够概述:? 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表皮的组成细胞? 黑素细胞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以及表皮黑素单元的概念? 皮下组织的结构特点? 汗腺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5、皮肤的主要神经结构,皮肤血管、淋巴管的特点,皮肤的肌肉组织构成能够理解:皮肤内连接结构(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发生病变可能导致相应的皮肤损害【教学内容】1. 表皮:表皮的层次;表皮的细胞组成;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黑素细胞、表皮黑素单元2. 真皮3. 皮下组织4. 皮肤附属器:毛发、甲、皮脂腺、汗腺5. 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0.3 学时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目标】学习皮肤的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分泌与排泄功能、体温调节功能和代谢功能。【要求】能够说明:皮肤主要免疫细胞及功能特点能够概述皮肤的吸收

16、途径 皮肤的主要感觉功能 汗腺、皮脂腺等结构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皮肤体温调节作用的主要机制 皮肤对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代谢作用能够理解: 皮肤对物理、化学、生物等损害因素的屏障保护功能 皮肤对不同物质的吸收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教学内容】1. 皮肤的屏障功能2. 皮肤的吸收功能3. 皮肤的感觉功能4. 皮肤的分泌与排泄作用5.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6. 皮肤的代谢作用7. 皮肤的免疫功能【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0.2 学时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目标】能够阐述皮肤病与性病的主观症状,阐述皮肤损害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说出皮肤性病的临床表

17、现尤其是皮肤损害在诊断中的重要性,举例说出皮肤性病的诊断步骤。本章重点是皮肤损害的类型、特点,各型原发损害及继发损害的专业术语。【要求】能够说明: 皮肤病与性病的主观症状,举例说出皮肤病可能发生的全身症状 原发性皮损的种类和特点,进行正确的界定和描述 主要继发性皮损的种类和特点,进行正确的描述能够概述:皮肤性病病史采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能够理解:皮肤性病专科体格检查的要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教学内容】1.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原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2. 皮肤性病的诊断:病史、体格检查【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0

18、.6 学时第五章 皮肤组织病理学【目标】学习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常见病理改变,能够说出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基本要 求。【要求】能够说明: 皮肤组织活检皮损的选择要求 皮肤活检标本的处理方法能够概述: 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主要取材方法及适用范围 各种炎细胞浸润等真皮病变的特点及其意义能够理解: 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适应症 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棘层松解、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等主要的表皮病变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基本要求:适应症、皮损的选择、取材方法、标本处理2.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常用术语:表皮病变、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

19、、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0.2 学时第六章 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目标】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技术的基本概念,具体检查的方法和意义。【要求】能够说明: 皮肤免疫病理检查的方法、适应症和临床意义 不同部位皮损真菌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常用的变应原检查的方法 滤过紫外线检查的方法和意义能够概述: 常用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 常用的性病病原体检查的方法 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的方法与临床意义能够理解:皮肤免疫病理检查适应症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 免疫病理2. 真菌检查3. 变应原检查4. 滤过紫外线检查5. 性病检查6. 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7. 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

20、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8. 1 学时第七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目标】学习皮肤科常用系统用药的应用方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说出皮肤病与性病的内用药物治疗概况,举例说出皮肤病与性病的物理治疗及外科治疗方法,说出皮肤性病的预防原则。重点学习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的剂型和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要求】能够说明 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维A 酸类药物等在皮肤科的适应症、应用方法、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皮肤病外用药物的种类,举例说明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角质促成剂和剥脱剂等主要外用药物的适应症与用法 不同疾病和不同类型皮损选择外用药的注意要点能够概述: 皮肤病外用药物剂型及选择要点 皮肤病与性病主要外科

21、治疗方法 能够概述皮肤性病的预防原则能够理解: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紫外线光疗、激光治疗等皮肤病与性病的主要物理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 皮肤性病的预防2. 皮肤性病的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的种类、外用药物的剂型、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物理治疗、皮肤外科治疗【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0.5 学时第九章 病毒性皮肤病【目标】能够阐述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能够说出各类疣的典型皮疹,能够归纳诊断要点,能够说出治疗要点。重点学习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要求】能够说明: 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各类疣的病因 各种疣的典

22、型皮疹 软疣小体脐窝特征 跖疣、鸡眼、胼胝的不同点能够概述 特殊类型如R-H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的治疗要点 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能够理解 单纯疱疹病因与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的异同【教学内容】1. 单纯疱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2. 带状疱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3. 疣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4.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防治【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1 学时第十章 细菌性

23、皮肤病【目标】学习脓疱疮的临床特点,能够概述毛囊炎、疖、痈和丹毒的临床表现,能够说明常见细菌性皮肤病的致病菌,能够归纳诊断要点,能够说出治疗要点。重点学习脓疱疮的临床表现。【要求】能够说明: 脓疱疮、丹毒的致病菌名称 毛囊炎、疖和痈的病因能够概述: 脓疱疮不同类型的皮损特点 丹毒的临床表现 毛囊炎、疖、痈的临床表现 毛囊炎、疖、痈诊断要点,举例说出常用药物 丹毒常用治疗药物 皮肤结核的分型及各型典型皮损 皮肤麻风分型的分型及各型典型皮损能够理解: 脓疱疮的治疗要点 脓疱疮典型皮损与丘疹荨麻疹鉴别 丹毒与蜂窝织炎的鉴别【教学内容】1. 脓疱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2.

24、毛囊炎、疖和痈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 丹毒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4. 蜂窝织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5. 皮肤结核:典型皮损、诊断及鉴别诊断6. 皮肤麻风:典型皮损、诊断及鉴别诊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1.0 学时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目标】学习不同类型头癣的临床特点,能够阐述体癣、股癣、手足癣的临床特点,甲真菌病的临床表现,能够归纳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要点,能够说出治疗要点。重点内容体股癣、手足癣的临床表现。【要求】 能够说明: 头癣、体癣、股癣、

25、手足癣、甲真菌病的常见致病真菌 各型头癣病发真菌镜检特征 能够概述: 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的典型临床表现 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诊断与治疗要点 花斑糠疹的典型临床表现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表现 各种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能够理解: 白癣与脂溢性皮炎的鉴别 手足癣与湿疹的鉴别 甲真菌病分型的临床意义 甲真菌病与银屑病甲鉴别 【教学内容】1. 头癣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2. 体癣和股癣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3. 手癣和足癣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4. 甲真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实验室检查

26、、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5. 花斑糠疹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6. 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7. 念珠菌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8孢子丝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2.0 学时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目标】能够阐述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临床分型及特点、预防与治疗原则,湿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能够说出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郁积性皮炎和汗疱疹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

27、则。重点内容是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要求】能够说明: 接触性皮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异位性皮炎的典型临床表现能够概述: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异位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湿疹的外用药治疗原则 异位性皮炎的治疗要点能够理解: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1.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及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2. 湿疹的病因及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3. 异位性皮炎的病因及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4. 自身敏感性皮炎的病因及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28、5. 婴儿湿疹的病因及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6. 淤积性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7. 汗疱疹的病因及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2 学时第十五章荨麻疹类皮肤病【目标】能够说出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能够概括荨麻疹的诊断要点;能够阐述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急性荨麻疹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时的抢救措施。【要求】能够说明: 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荨麻疹的治疗原则 血管性水肿的治疗原则能够概述: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29、 荨麻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管性水肿的临床表现 血管性水肿的诊断要点能够理解: 荨麻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荨麻疹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时的抢救措施【教学内容】1. 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2. 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0.8 学时第十六章药疹【目标】能够举例说明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说出其发病机制;能够阐述药疹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能够概括药疹的诊断要点,说明其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能够说明: 药疹的共同特点 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能

30、够概述 药疹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药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药疹的预防和治疗原则能够理解:药疹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1. 病因2. 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4. 诊断与鉴别诊断5. 预防和治疗【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授课学时】1.2 学时第十九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目标】能够说出银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组织病理改变;能够阐述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特点、好发部位、主要体征和病程分期,能够阐述银屑病的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手段;能够说出扁平苔藓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能够说出玫瑰糠疹、多形红斑、红皮病、扁平苔藓的主要

31、临床特征和治疗。【要求】能够说明: 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主要诱因 红皮病的定义、主要诱因能够概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特点、好发部位、主要体征和病程分期 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及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 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主要类型、治疗要点 玫瑰糠疹的主要皮疹特点和分布,说出其诊断和治疗 扁平苔藓典型皮损特点及临床表现 扁平苔藓的主要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要点 扁平苔藓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能够理解: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银屑病临床表现刮蜡现象、薄膜现象、出血点现象在组织病理上相应的改变 银屑病的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手段,明确正规治疗的重要性 多形红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进行正确

32、描述【教学内容】1. 多形红斑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2. 银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3. 玫瑰糠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4. 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5. 红皮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2.0 学时第二十章结缔组织病【目标】学习结缔组织病的概念和基本特点,能够说出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硬皮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能够阐述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主要诊断依据,皮肌炎的临床表现;能够概括红斑狼疮的主要诊断依据,说出

33、皮肌炎和硬皮病的诊断要点。重点学习红斑狼疮、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和主要诊断依据。【要求】能够说明: 结缔组织病的概念 红斑狼疮的主要亚型及典型皮损 皮肌炎的皮肤和肌肉表现能够概述: 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皮肌炎的诊断要点 硬皮病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能够理解: 结缔组织病的基本特点 盘状红斑狼疮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改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皮肌炎的血清学、肌电图和肌肉活检检查的意义 硬皮病的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改变【教学内容】1. 结缔组织病概述:结缔组织病的概念、结缔组织病的基本特点2. 红斑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能够说出病因及发

34、病机制、红斑狼疮的主要亚型3. 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诊断、治疗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诊断、治疗5. 皮肌炎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诊断、治疗6. 硬皮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诊断、治疗【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网络课程教学【授课学时】2.0 学时第二十一章大疱性皮肤病【目标】学习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能够阐述寻常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表现,能够说出其它类型天疱疮的临床表现,能够说出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病理特点,能够概括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能够说出大疱性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要求】能够说明: 尼氏征的表现及检查方法 寻常型与落叶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自身抗体针对的抗原能够概述: 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 大疱性类天疱疮典型皮损特点 天疱疮的诊断要点能够理解: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机制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理特点,解释相应临床表现,描述免疫病理改变 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鉴别要点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