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艾灸法_第1页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艾灸法_第2页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艾灸法_第3页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艾灸法_第4页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艾灸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上睑下垂)眼肌型重症肌开力是指以眼肌受累为主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可伴有复视、斜视等。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型是其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与中医的“睑废”、“胞垂”相似,属“痿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中气不足,升举无力,气虚下陷而致。辨证 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可伴有复视、斜视。可见手足乏力,面色无华,纳差,便溏。舌淡伴,脉虚无力。治则 补中益气。主穴 百会、丝竹空、阳白、印堂、足三里、膻中、气海、中脘、神阙。配穴 太阳、风池、脾俞灸法 用艾条、温灸盒或随身灸(较冷地区可用)施灸,每穴十五分钟左右。注意:

2、本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防受凉感冒。百会:督脉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主治: 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穴。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解剖有眼轮匝肌;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面神经

3、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阳白:足少阳胆经穴。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归经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前额部,眉上一寸,正对目中线印堂:经外穴。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定位取穴在面额部,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取穴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膻中:任脉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定穴位    膻中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气海: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肓的原穴。气海,人体穴位名称。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中脘: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