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机械基础题目_第1页
航空机械基础题目_第2页
航空机械基础题目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螺纹联接一、选择题1、在螺栓联接的结构设计中,被联接件与螺母和螺栓头接触表面处需要加工,这是为了。A.不致损伤螺栓头和螺母;B.增大接触面积,不易松脱;C.防止产生附加偏心载荷;D.便于装配。2、 在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强度计算公式l.3Fa ,Fa为。ca. 2di4A.工作载荷;B.预紧力;C.预紧力+工作载荷;D.工作载荷+残余预紧力。3、 在确定紧螺栓联接的计算载荷时,预紧力Fo比一般值提高30%,这是考虑了。A.纹上的应力集中;B.螺栓杆横截面上的扭转应力;C.载荷沿螺纹圈分布的不均匀性;D.螺纹毛刺的部分挤压。4、 承受预紧力Fo的紧螺栓联接,在受轴向工作拉力 Fe时,残余预紧力为F

2、r,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a为。AFa=F e+F oB Fa=F e+F rC Fa= F o+ F r5、普通平键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剪切和压溃B.磨损C.断裂6. 设计键联接时,键的截面尺寸通常根据 按标准选择。A.所传递转矩的大小B.所传递功率的大小C.轴的直径7、 半圆键联接具有特点。A.对轴强度削弱小;B.工艺性差、装配不方便;C调心性好;D.承载能力大二、图示为单个普通螺栓联接,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Fr(N),已知螺栓的小径为di= 13.8 (mm),接合面的摩擦系数卩=0.15,螺栓的许用拉应力司=200(Mpa),可靠系数为Kf=1.2,试计算该螺栓联接能传递的最大横向载

3、荷FRmax=?解:1)由受预紧力作用的紧螺栓联接强度条件得:4 X1.3F0/( nd12)W cF0 (冗cd12)/ 5.2A.2)由接合面不发生滑移的力平衡条件得:m yFo KfFRFo $KfFR/(m p)B.由A.、B.得:(冗odi2)/ 5.2 KfFR/(m p故 Fr VV 2C.ViVV 24. 带传动主要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的紧边拉力;C.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摩擦力;D .带的初拉力。5. 能缓冲减振,并能起到过载安全保护作用的传动是 。A .带传动B .链传动C .齿轮传动6 带张紧的目的是。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

4、带的寿命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7 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B.带轮的直径D.传动比A.带的线速度C.带轮上的包角8 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B.的平方成反比D.成反比B.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D.带传递的中心距大A.的平方成正比C.成正比9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A.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C.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10 .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A.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C.增大链节距,减小链轮齿数11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 A.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C.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

5、条磨损快B.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D.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B.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D.容易发生“脱链现象”12 链条的节数宜采用A.奇数B.偶数C. 5的倍数 D. 10的倍数13 三角带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夹角为40度,则设计三角带轮时,轮槽夹角为(A)40 度 (B)40 度 (C) 40 度1 .带传动属于摩擦传动;因此,它与齿轮传动比承载能力会较小。()2 . V带传动的带轮包角a越大,其承载能力越小。()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可以避免的。()4 .在带、齿轮和链合成的多级传动中,带传动宜布置在低速级。()6 .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8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与打滑不

6、是一回事。9 . V带传动的带轮包角a越大,其承载能力越大。()10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带的弹性滑动。()11 为了方便内外链板相连接,链节数一般取为偶数。()轮系例:已知轮系各轮齿数。求:总传动比i15XI1 IZzZd感谢下载载A输it轴齿轮机构分度圆直径 d1=mz 1;d2=mz 2ha=h a*m ,hf= (ha*+c* )m齿顶圆直径d a2 =m(z 2+2h a*)齿根圆直径df1 =d 1-2h f=m(z 1-2h a*-2c*)df2= m(z 2-2h a*-2c*)标准中心距ar1r2ri2Z2已知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标准中心距a

7、=350mm,传动比i=2.5,压力角a=20 ,ha*=1 ,c*=0.25,模数m=5 mm。试计算:(本小题 10分)(1)齿轮的齿数Zi,Z2;(2)两轮的分度圆直径di、d2,两轮的齿根圆直径dfi、df2,按标准中心距 安装时节圆直径di、d2和啮合角a;选择题i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直径。A.齿顶圆B.分度圆C.基圆D.齿根圆2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的连续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_基节。A.大于B.小于C.等于3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直径。(A)齿顶圆;(B)分度圆;(C)基圆;(D)齿根圆。4. 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等于两分度圆半径之和,但等于两节圆半径之和。(A

8、) 一定;(B)不一定;(C) 一定不。5.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啮合角与分度圆压力角 ,但和节圆压力角。(A) 一定相等;(B) 定不相等;(C)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6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定传动比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基节。(A)大于;(B)等于;(C)小于。7.对渐开线标准齿轮在标准安装情况下,两齿轮分度圆的相对位置应该(A)相交的;(B)相切的;(C)分离的。8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齿轮根切的现象可能发生在 的场合(A)模数较大;(B)模数较小;(C)齿数较多;(D)齿数较少。1. 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 直径。A.齿顶圆B.分度圆C.基圆D.齿根圆2. 为

9、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的连续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B1B2 基节pb。A.大于B.小于C.等于3. 齿轮的根切现象发生在 的场合。A.模数较大B.模数较小C.齿数较多D.齿数较少4. 渐开线齿轮实现连续传动时,其重合度 。A. 0B. =0C. 1D .&耳5. 一对齿轮传动,已知 Z16H2B.0H1 =6H2C.(T H1 (TH26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 .齿面点蚀B.齿面磨损7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A. 齿宽bB.模数mC.齿面胶合D.齿面塑性变形Yfs只与 关。C.齿数zD.分度圆直径8 .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 1 ;C)K 16. 当曲柄的极位夹

10、角为 时,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A .0 V 0 oB.B= 0 oC.B 0 o7. 当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带动曲柄运动时,曲柄在死点”位置的瞬时运动方向是 。A .按原运动方向B.反方向C.不定的8 .曲柄滑块机构是由 演化而来的。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9 .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这个机构叫做 。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0 .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这个机构叫做 。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1 .平面

11、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是连架杆,这个机构叫做 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2 .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是连杆,这个机构叫做 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3 等能把转动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e.摆动导杆机构f.转动导杆机构14 能把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也可以把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e.摆动导杆机构f.转动导杆机构15

12、 等能把等速转动运动转变成旋转方向相同的变速转动运动。A 曲柄摇杆机构B.不等长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e.摆动导杆机构f.转动导杆机构16 .曲柚摇杆机构的传动角是 。A. 连杆与从动摇杆之间所夹的余角;B. 连杆与从动摇杆之间所夹的锐角;C.机构极位夹角的余角。17 .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 无论以哪一构件为主动件,都不存在死点位置。A.双曲柄机构;B.双摇杆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1 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压力角a为 90 。()2 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所夹锐角称为极位夹角。()3 .双曲柄机构没有死点位置。()4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当以滑块为主动件时,机构一定会

13、出现死点位置。()6 当机构的极位夹角9=0时,机构无急回特性。()7 机构是否存在死点位置与机构取那个构件为原动件无关。( )8 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当导杆为主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 )9 对曲柄摇杆机构,当取摇杆为主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 )10 压力角就是主动件所受驱动力的方向线与该点速度的方向线之间的夹角。 ( )11 压力角越大,则机构传力性能越差。 ()12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铰链四杆机构。()13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和连杆共线,就是“死点”位置。 ( )14 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是:连架杆或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最短杆与最长 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

14、杆的长度之和。 ( )15 在平面连杆机构中,只要以最短杆作固定机架,就能得到双曲柄机构。 ( )16 只有以曲柄摇杆机构的最短杆固定机架,才能得到双曲柄机构。 ( )17 .曲柄的极位夹角B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系数 K也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也越显著。()18曲柄滑块机构,滑块在作往复运动时,不会出现急回运动。()19. 导杆机构中导杆的往复运动有急回特性。()20. 利用选择不同构件作固定机架的方法,可以把曲柄摇杆机构改变成双摇杆机构。 ()21 .利用改变构件之间相对长度的方法,可以把曲柄摇杆机构改变成双摇杆机构。()22 .在有曲柄的平面连杆机构中,曲柄的极位夹角 0,可以等于0,也可以

15、大于0。()23.在曲柄和连杆同时存在的平面连杆机构中,只要曲柄和连杆共线,这个位置就是曲柄 的“死点”位置。 ()24 .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可以把等速转动运动,转变成具有急回特性的往复摆动运动,或 者没有急回特性的往复摆动运动。 ()25.只有曲柄摇杆机构,才能实现把等速旋转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26 曲柄滑块机构,能把主动件的等速旋转运动,转变成从动件的直线往复运动。()27 .通过选择铰链四杆机构的不同构件作为机构的固定机架,能使机构的形式发生演变。()28 .当曲柄摇杆机构把往复摆动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时,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位置,就是曲柄的“死点”位置。()29 .当曲柄摇杆机构把旋

16、转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时,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位置,就是曲柄的“死点”位置。()凸轮机构1. 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会导致凸轮机构压力角 。A 增大B.减小C.不变2 .在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机构将A.产生刚性冲击B.产生柔性冲击C. 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D.既无刚性冲击又无柔性冲击3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A .摆动尖顶从动件B .直动滚子从动件C.摆动平底从动件D .摆动滚子从动件4 .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咼速场合。A .等速运动规律B .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 .

17、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5. 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 。A.不变的B.变化的6 凸轮压力角的大小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是 。A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偏小B.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偏小7 使用 的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曲线是不相等的。A尖顶式从动杆B.滚子式从动杆C平底式从动杆8 压力角是指凸轮轮廓曲线上某点的 。A. 切线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B. 速度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C. 法线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9 若使凸轮轮廓曲线在任何位置都不变尖,也不变成叉形,则滚子半径必须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A.大于B.小于 C.等于10 .凸轮轮廓曲线没

18、有凹槽,要求机构传力很大,效率要高,从动杆应选。A.尖顶式B.滚子式C.平底式1 对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来说,凸轮的基圆半径通常指的是凸轮实际廓线上的最小向径。()2 平底从动件不能用于具有内凹槽曲线的凸轮机构中。()3 .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形状取决于凸轮半径的变化。()4 凸轮曲线轮廓的半径差,与从动杆移动的距离是对应相等的。()5 盘形凸轮的行程是与基圆半径成正比的,基圆半径越大,行程也越大。()6 .凸轮轮廓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该点的法线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7 选择滚子从动杆滚子的半径时,必须使滚子半径小于凸轮实际轮廓曲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8 滚子从动杆凸轮机构,凸

19、轮的实际轮廓曲线和理论轮廓曲线是一条。()9 凸轮的基圆尺寸越大,推动从动杆的有效分力也越大。()10 对于同一种从动件运动规律,使用不同类型的从动件所设计出来的凸轮的实际轮廓是相同的。()11 从动件的位移线图是凸轮轮廓设计的依据。()12 凸轮的实际轮廓是根据相应的理论轮廓绘制的。()所作出的实际轮廓是相同的。(13 .对于相同的理论轮廓,从动件滚子半径取不同的值,14 .以尖顶从动件作出的凸轮轮廓为理论轮廓。()15 .尖顶从动件凸轮的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相同。()联接1. 承受预紧力F0的紧螺栓联接,在受轴向工作拉力F时,剩余预紧力为 F。,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I为。AFi=F+F oB

20、 Fi=F+F o C Fi= F 0+ Fo2 在螺纹中,自锁性最好的螺纹为。A. 梯形螺纹B.锯齿形螺纹C.矩形螺纹D.三角形螺纹3 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的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则靠 传递外力。(1 )被联接件接合面之间的摩擦力(2 )螺栓的剪切和挤压(3 )螺栓的剪切和被联接件的挤压4 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的作用时,如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的失效形式为(1 )剪切或挤压破坏(2)拉断(3 )拉、扭断裂5.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时如采用铰制孔螺栓联接,则螺栓的失效形式可能为 (1)螺纹处拉伸(2)螺纹处拉,扭断裂(3 )螺栓杆剪切或挤压破坏(4)螺纹根部弯曲断裂6. 平键工作时

21、,主要承受 应力。A.拉伸和弯曲B.弯曲和剪切C.挤压和剪切D.剪切和拉伸7. 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根据 按标准选取。A .传递扭矩大小;B .功率大小;C .轴的直径;D .轮毂的长度。1 平键的工作面是两个侧面。()2 .螺纹联接已符合自锁条件就不需要加防松装置了。()3 .键的强度计算主要是计算挤压强度。()齿轮传动1. 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 直径。A.齿顶圆B.分度圆C.基圆D.齿根圆2. 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的连续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B1B2 基节pb。A.大于B.小于C.等于3. 齿轮的根切现象发生在 的场合。A.模数较大B.模数较小C.齿数较多D.齿数较少4. 渐开线

22、齿轮实现连续传动时,其重合度 。A. 0B. =0C. 1D .&耳一对齿轮传动,已知Z1 CTH2B. oH1 = CTH2c. b H1 (T H25.6.7 .8.为9.1011使1213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 .齿面点蚀B.齿面磨损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A.齿宽bB.模数mC.齿面胶合D.齿面塑性变形Yfs只与 关。C.齿数zD.分度圆直径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 350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A.轮齿疲劳折断B.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胶合 D.齿面塑性变形斜齿轮的标准参数(m和a)在 。A .端面B.法面C.轴面.对于硬度17,不产生根切即可D. 在

23、保证轮齿有足够的抗弯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选多些有利.在设计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中,直径一定时应取较少的齿数,使模数增大以-A.提高齿面接触强度B.提高轮齿的抗弯曲疲劳强度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D.提高抗塑性变形能力14 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增大模数时,则可以。A.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B.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C.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D.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15 轮齿的弯曲强度,当 ,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A.模数不变,增多齿数时B.模数不变,增大中心距时C.模数不变,增大直径时D.齿数不变,增大模数时16 一对圆柱齿轮,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24、。A.使传动平稳B.提高传动效率C.提高齿面接触强度D.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长度17 .对于齿面硬度W 350 HBS的齿轮传动,当大、小齿轮均采用45钢,一般采取的热处理方式为。A.小齿轮淬火,大齿轮调质B.小齿轮淬火,大齿轮正火C.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18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面产生疲劳点蚀时,通常发生在 。A.靠近齿顶处B.靠近齿根处C.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D.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19 直齿锥齿轮强度计算时,是以 为计算依据的。A.大端当量直齿锥齿轮B.齿宽中点处的直齿圆柱齿轮C.齿宽中点处的当量直齿圆柱齿轮D.小端当量直齿锥齿轮20 .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

25、若保持分度圆直径d1不变,而减少齿数和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略有减小1 .一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总是等于节圆。()2 .斜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为d = mnZ 。()3 .一对齿轮传动中,弯曲应力c F1和cF2的大小是不等的。()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实际中心距恒等于标准中心矩。()5 .标准齿轮就是模数 m、压力角a及齿顶高系数 ha*为标准值的齿轮。()6 .一个齿轮必须有一个齿顶园,分度园,齿根圆,节园,基园。()7 .齿轮节圆是对两个啮合齿轮而言才有的重要参数。()8 .渐开线在基圆上起始点的压力角等于零。()9 .斜齿圆柱齿轮

26、的端面参数是标准值。()蜗杆传动1 .蜗杆传动中,常见的失效形式是 。A.蜗轮齿面疲劳点蚀B蜗轮齿面塑性变形C.蜗轮轮齿折断D.蜗轮齿面磨损和胶合2. 蜗杆传动中,当蜗杆为主动其传动比等于 。A. d1/d2B. Z2/Z1C. n2/n1D. Z1/Z23.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润滑油受热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B. 防止润滑油温过高使润滑条件恶化;C. 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机械性能下降;D 防止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在蜗杆传动中,通常 为主动件。A .蜗轮B .蜗杆C .蜗杆或蜗轮都可以4 .5.6 .7 .8.9.10111213141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传动的模数,应符合标准值。A.法面B.端面C.中间平面蜗杆直径系数q =B. q=d i mA. q=d i/mC. q=a/d iD. q=a/m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Z1,则传动效率 A.提高B.降低 C.不变D.提高,也可能降低蜗杆直径d1的标准化,是为了 。A.有利于测量B.有利于蜗杆加工C.有利于实现自锁D.有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