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典型案例_第1页
问题学生教育典型案例_第2页
问题学生教育典型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问题学生教育典型案例一、基本信息姓名:沈某煜(化名)性别:男年龄:8周岁就读年级:二年级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纪律松散,学习态度,课堂上未能集中精神听课。 2、上课时经常找周围的同学讲“悄悄话”,影响同学学习。 3、经常说脏话,骂同学,导致打架,请家长协助教育,效果差,常反复。三、有关资料的调查1、沈某煜主要事件情况学期初,班主任郭老师发现沈某煜同学跟班里的铭垦同学出现了小矛盾,沈某煜经常骂铭垦,老师批评了沈某煜。但过不了两天,沈某煜又骂铭垦,这样的现象反复了几次,直至有一天,沈某煜再骂铭垦时,铭垦大发脾气,把沈某煜抓伤,老师把双方家长都找来,当着两个孩子和家长的面处理了这件事,沈某煜也表示

2、以后会改。可过不了多久,在一次体育课上,沈某煜又骂铭垦,再次导致打架。老师又一次把双方家长叫来,当面解决了这件事,双方家长都表示会好好配合教育好孩子,不让此类事件再发生。学期末,老师接到铭垦妈妈的电话,她反映沈某煜又在校门口骂铭垦;也听别的孩子说沈某煜还骂了三年级的同学,被他们打了。老师再一次把情况反映给沈某煜妈妈,沈某煜妈妈表示会教育他。第二学期开学不久,铭垦又来向老师报告沈某煜骂他。班主任郭老师觉得事情比较奇特,从教十几年,低年级的孩子大胆闹闹有的是,批评教育之后都会改正,可沈某煜却改不了,而且三番四次骂人,结果被同学打、被老师、家长批评,他都没办法改掉坏习惯。2、在班里,愿意与沈某煜交朋

3、友的同学几乎没有,铭垦偶尔也与沈某煜玩耍,算是沈某煜的“好朋友”,但铭垦越来越不愿意与沈某煜交朋友。3、沈某煜家住学校附近的某某镇某某乡,父母在当地开设了一个小工厂,雇用了十来个民工,平时自己也忙于工厂的工作,与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沈某煜课余时间就在工厂里边玩耍。4、值得一提的是,在与班主任郭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沈某煜比较乐于表现,老师交代的事,很乐意做,但由于本身的特点,很少能圆满完成。四、个案分析 针对沈某煜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及表现,经调查了解,他问题可能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对沈某煜自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导致很少能圆满完成老

4、师交代的事。2、课余时间工厂里边玩耍,与工人接触多,说脏话,骂同学的毛病可能来源于此。3、在班里,由于前面所讲表现,愿意与沈某煜交朋友的同学越来越少,留给老师的“印象”不好,最终使沈某煜自信心越来越差,又渴望“融入”集体、交朋友,但得不到合适的指导,从而产生与铭垦之间反复发生“骂人被打再骂人”,屡教不改的怪现象。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根据沈某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老师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联系班主任郭老师和沈某煜家长一起探讨教育计划。1、经过一番交流,认定沈某煜反复发生“骂人被打再骂人”,屡教不改的怪现象,是其企图与同学“打招呼”

5、,渴望与别人交朋友。但方法不对,需要老师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指导、训练,并监督。对于其不文明语言的来源,家长很确定是来自学生在工厂里边玩耍,与工人接触多,也说了脏话;也由于当地的一些习惯,因此,养成了骂人,说脏话的坏习惯。这方面由家长具体调整孩子的环境。2、针对沈某煜在班里交不到朋友的情况,请班主任郭老师做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铭垦同学开始,但一定要求沈某煜不准说脏话。3、针对当前沈某煜学习成绩不理想、自信心明显不足的情况。请班主任郭老师布置一些简单一点的工作由沈某煜同学完成,比如下课后帮老师擦黑板,逐步恢复学生的自信心。让沈某煜“明显”感受到家长、老师对他的关注。4、与沈某煜同学约定,若能

6、在两个星期内不说脏话,不骂人,老师会在班里公开表扬他的进步;若能在近期的考试中取得比上次成绩进步十分的成绩,我要奖励他奖状。六、教育效果经过老师与家长共同配合,两个星期内后,班主任郭老师如期在一次班会课上公开表扬沈某煜同学的进步,并鼓励他继续发扬,成为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班里的同学给予了掌声,沈某煜同学也难得一见的笑了。擦黑板的工作,做的横认真。开始有同学与他交朋友了。同时,每隔三两天,我就找机会与沈某煜同学见个面,告诉他“我从别的小朋友了解到你又进步了,上课思想开小差的次数越来越少,上课越来越认真,我相信你很快能拿到奖状,要加油!”一个月后,我如愿的送出了奖状。沈某煜开心的把奖状贴在房间的墙

7、上。家长反映,这是孩子进入小学后领到的第一张奖状,孩子很开心,家长见到孩子的进步,也很开心。半年后,沈某煜升上三年级,我向现任班主任谢老师了解到:沈某煜行为表现不错,学习成绩方面需要继续努力。我衷心希望,沈某煜同学能继续努力,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七、关于案例的反思“人之初 性本善”, 案例中沈某煜同学本质是好的,内心底里存在着积极向上的思想,如“比较乐于表现,老师交代的事,很乐意做,”,“渴望融入集体、交朋友”,遗憾的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这种情况属于“情感与行为的适应性不良”。追根溯源,沈某煜同学所处的家庭环境是重要“污染源”;发生状况后,家长只是试图矫正其不良行为,而没有改变“污染”沈某

8、煜同学的“源头”,影响了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效果,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短视教育行为导致状况反复发生,使沈某煜同学“想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同学交朋友”的“愿望”无法实现,自信心受挫,情感纠结。认知心理学认为:“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 老师与家长的任务就是帮沈某煜同学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沈某煜同学的认知更接近“正常状态”,随着家庭环境的调整,不良认知的矫正,沈某煜同学的心理纠结亦逐步转入常态。 在转化沈某煜同学的过程中,老师为沈某煜同学设置了适度超越的目标“若能在两个星期内不说脏话,不骂人,老师会在班里公开表扬你的进步”,使沈某煜同学的心理成长和自我实现得到促进;每隔三两天,老师就找机会约见沈某煜同学,告诉他“我从别的小朋友了解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