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单元单元分析:本组有三篇课文,它们分别是三个小伙伴、蚂蚁和蝈蝈、古诗两首。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课文结构简单、浅显易懂。蚂蚁和蝈蝈也是一篇童话,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它篇幅虽短,但妙趣横生、意蕴深长。古诗两首中的两首五言绝句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锄禾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悯农前两句写农民“春种”、“秋收”,一年到头用辛勤劳动换来了丰收;后两句写农民虽然辛勤劳作,但仍免不了饿死的悲惨命运。
2、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像。19、三个小伙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准备幻灯片投影、词卡。课时安排二课时作业安排课内:描红、仿影,口头组词、说话。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课
3、 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看图,谈话导入。2、揭示课题。指名读题。3、齐读课题。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 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1、回答问题。2、书空课题。3、齐读课题。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挖坑 施肥 培土 浇水 嘴巴 鼻子拱 就把2)指名读生字词。3)指名读课文。1、自读课文,标上序号。2、指名读生字词。初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挂图,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2、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 y zh dàishxiàng 小野猪 小袋鼠小象3、指名读,齐读。4、从图上能
4、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5、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第二、三、五自然段:1、指名读,质疑。2、集体解疑。3、出示第二自然段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méi yào b bí n 没有不要紧 嘴巴 鼻子 拱出 4、指名逐次读这几个自然段。第六自然段:1、出示第六自然段内容2、齐读1、 回答问题。2、 指名读,齐读词语。3、 指名读课文。4、齐读课文。指导写字1、指名读:同 拉 把 巴 没 要 伙 伴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 “没”,右上不是“几”。 上下结构的有:
5、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书空、描红。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练写课 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复习生字1、做拍手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开火车读卡片。掌握种树步骤,并感知三个小动物特征1、掌握种树步骤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2)对,春季。它也是种树的季节。3)你们想种树吗?那谁来说说,种树要准备哪些东西?2、初步感知三个小动物特征 出示动物帖画,学生自由发言。1)看,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树种好了,2)有三个小动物也想种树,你们看,他们是谁?3)师指图问:谁知道小野猪的特点呀?(小袋鼠、小象)4)这三个小动物种树时还发生了一个故事
6、呢!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三个小伙伴)书题,可他们三个呀,什么工具也没带,那怎么种树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看看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说说种树要准备哪些东西?说三个动物的特点.读文,思考三个小伙伴遇到了哪些困难。细读课文,指导学习(一)指导读好三个问句。1、三个小动物遇到哪些困难?(出三个困难)2、那他们心情会怎样?(着急)3、就让我们带着着急的心情来读读这三个问句 吧。(出示,各种形式读)(二)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知道读小野猪的话,用各种形式读。A、我们先来看看是谁解决第一个困难的?(小 野猪)B、小野猪是怎么说的?(大屏出示) 指名读,评议。C、小野猪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自
7、信)D、再请生读。E、顺势加动作,用手辅助读 (现在你的手就 是小野猪的嘴巴了,看你的嘴巴硬不硬)F、请全体学生自由读(加动作辅助读,再次强调自信)G、师生合作读2、引导读出小野猪能干的语气A、小野猪真能干(出示大屏)瞧,(齐读)引出能干。B、你们从哪里看出小野猪能干? 1) 硬 2) 拱 3)不一回儿 (若学生说不出“不一回儿”,让他们再读读这 句话,教师适当点拨)C、用“不一回儿”说出一句话,针对学生的句子, 适当夸奖。D、小野猪太能干了,你们喜欢小野猪吗?(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第二个困难是谁解决的?(小袋鼠)2、小袋鼠也很自信,谁来读小袋鼠的话。(自评,若不好,再加动作读)3、说话练习
8、,你们想对小袋鼠说什么?夸夸它。(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了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你们觉得小树栽好了吗?2、请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3、数出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三句)4、学生汇报读。 (若读到第三句,师问生为什么喜欢这句,点出小象能干5、再读第三句,读出小象的能干,做“吸足”样6、全班读(五)学习第六自然段,展示三个小动物开心图1、三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啊?2、他们心情如何怎么样?3、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呀?(在谁的努力下,点出合作)4、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各种形式读课文。生多次读,如不 理想,师可师范学生加动作读男,女生赛读带着对小野猪的喜欢,再读第二自然段夸奖小松鼠。读
9、自己喜欢的句子。全班齐读课文。渗透分工合作1、教师故意贴错词卡2、纠正后,让生说出理由纠错。板书设计19 三个小伙伴野猪嘴拱树坑袋鼠口袋运肥料小象鼻子浇水20、蚂蚁和蝈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教学准备幻灯片投影、词卡。课时安排两课时作业安排课内:描红、仿影,口头组词、说话。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课 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故事导入1
10、、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吗?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3、板书课题:、蚂蚁和蝈蝈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 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1、 回答问题,交流所知蚂蚁知识。2、指名读课题,齐读。初读感知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读第一遍时做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第二遍时做到把句子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初读课文。初读课文1、
1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2、 生字词我们会读了,那课文你是不是也能读好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师示范点评,带学生把易读错的地方读一读。4、再请3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人注意听,待会请你向我这样给他们评一评。5、现在我们能不能读好啦?好我们一起试试看。齐读课文。1、 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2、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互相评价。4、齐读课文。指导写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课后生字。齐读生字。2、谁来教大家记这些生字?相机指导:“唱”、“歌”、“北”3、指导描红。1、齐读生字。2、指导描红。课 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看图导入1、出示蚂蚁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谁来说说蚂蚁
12、有什么特点?2、出示蝈蝈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蝈蝈有什么特点?谁来学蝈蝈的声音?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蚂蚁和蝈蝈这课。回答问题。细读课文过渡:在一个夏天里,天气非常的热,一群蚂蚁个几只蝈蝈正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1、教学第一自然段。1)出示图1。蚂蚁在干什么?2)它们是怎么劳动的?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3)他们劳动得辛苦吗?累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这么热的天,蚂蚁却在这样辛苦地劳动,你觉得这群蚂蚁怎么样?4)指导读句子。谁能把蚂蚁这种爱劳动而且干得很辛苦的语气读出来呢? 5)齐读第一自然段。2、教学第二自然段。过渡:蚂蚁们在辛勤劳动的时候,蝈蝈又在干什么呢?1)出示图2。2)
13、 蝈蝈会怎么笑蚂蚁呢?它会怎么说,怎么做?3)它为什么要笑蚂蚁是傻瓜呢?4)蝈蝈自己是怎么享受的呢?出示句2。5)你觉得蝈蝈怎么样?6)指导读句子。你能把蝈蝈这种自以为是,悠闲自得的语气读出来吗?7)齐读第二自然段。3、教学第三自然段。过渡:一转眼,冬天到了。天气怎样呢?1)谁来说说看,冬天天气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天气很冷?能不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觉天气非常冷呢?2)在这么冷的天,蚂蚁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3。它们过得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3)出示句3。4)这会儿,蝈蝈又怎么样呢?出示图4。这会儿蝈蝈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你觉得蝈蝈这会儿怎么样?出示句4。5)为什么蚂蚁可以安然过冬而蝈蝈却这么
14、可怜呢?6)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三句话要读出不同的语气。)1、回答问题。2、学一学蚂蚁是怎样劳动的3、 读句子。4、 回答问题。5、思考:有没有过自由自在的感觉?什么时候觉得自由自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6、 读课文。把蚂蚁这种舒服的感觉读出来7、把蝈蝈可怜的样子读出来巩固练习1、齐读课文。2、说说,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呢? 交流自己的想法。板书设计 20 蚂蚁 和 蝈蝈夏天勤劳懒惰满头大汗自由自在 冬天躺着过冬又冷又饿2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米字旁”。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3、
15、初步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教学难点借助图画,理解诗句意思。教学准备课件、词卡。课时安排二课时作业安排课内:描红、仿影,口头组词、说话。课外:背诵古诗。教学过程课 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今天,我们还要学两首古诗。(板书课题)1、 背诵古诗2、 书空课题初读指导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16、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4、讲读第2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3)指导朗读。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1、学生试读古诗2、看图,试讲古诗。3、指名读,互相评价巩固诗意练习背诵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3、指名说。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 有什么感想?1、描述课文插图。 2、回答问题。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诗的
17、意思。教学生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2、师范写禾、粒、辛、苦”1、自己观察生字2、书空生字。3、练写生字。课 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检查1、出示字卡,指名读。2、背诵锄禾跟读字卡用自己话讲锄禾学 习悯农1、学习悯农1)板书课题。教“悯”怜悯的意思。2)指名读全诗,读后质疑,教师解答。粟:小米。这里泛指谷物。无:没有。犹:还要。四海:全国。2、引导理解诗意。1)引导看插图的上半部分:播种。2)指名读第一、二两行诗,试讲意思。理解“一粒”与“万颗
18、”并非实数。前者表示“少”,后者表示“很多”。说的是春天播下了少量的种子,到秋天收上来了许许多多的粮食,获得丰收。3、理解第三、四行诗句。1)提示:闲:空闲。闲田:闲着的田,不种庄稼的田。2)小结诗句的意思:全国各地没有荒着的田地,但是还有农民要饿死。3)诗人没有明说为什么,小朋友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4)悯农写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5、朗读全诗,用自己的话讲诗的意思。1、背诵锄禾2、书空课题3、读诗质疑3、 理解诗意4、 理解三四句回答问题,讲讲诗的意思。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2、指名读准生字字音。3、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4、 练习书写生字。1、跟读生字2、指名读生字板书设计 21 古诗两
19、首锄禾 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练习七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4、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学生学会做客,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口语交际训练。课时安排三课时作业安排课内: 完成书上各个练习课外:读读背背。教学过程课 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 用字词句1、出示文字画。 问:这上面画的是什么?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点?3、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4、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5、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说画开火车读,抢读说说自己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写 好铅笔字1、审题2、指导。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2)出示: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