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历史选修一2明治维新的举措能力提高_第1页
人民历史选修一2明治维新的举措能力提高_第2页
人民历史选修一2明治维新的举措能力提高_第3页
人民历史选修一2明治维新的举措能力提高_第4页
人民历史选修一2明治维新的举措能力提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能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2012·深圳高二检测)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C.完善政府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2.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A. B.C. D.3.2012年2月14日,凤凰网发表专家文章明治维新60年,请思考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 )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

2、地私有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D.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发展外贸4.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B.1889年宪法的颁布C.“殖产兴业”的政策D.军事工业的刺激5.“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6.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 )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改进军事装备设立军事

3、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A. B.C. D.7.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A.日本实行义务兵役制B.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C.日本实行募兵制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8.(2012·南阳高二检测)日本明治元勋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文明开化政策C.废除了旧体制 D.进行军事改革9.下列材料中,属于研究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10.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

4、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遗留的封建俸禄制度给新成立的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1876年政府发给每个有俸禄的武士一份金禄公债证书,将每个人年俸禄以公债形式一次支付10倍,今后不再支给现金俸禄。所发的公债利息为6分左右,从第6年起,每年以抽签方式偿还,在30年内偿清。日本通史材料二 1876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国家银行法,允许金禄公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入股,三年内日本国立银行暴涨到153家。同时,银行开设特殊的贴现窗口,直接对重点企业的

5、股票和债券进行抵押融资。货币战争(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治政府发行金禄公债的目的是什么。有俸禄的武士阶层在发行金禄公债举措中有何得失?(2)根据材料二,概括金禄公债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12.阅读下列材料: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

6、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2)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13.(2012·苏锡常镇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

7、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

8、点。(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领域采取的“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治政府成立之初,为改造日本的封建旧体制,在政治上推出了两大举措,即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等”。但这一时期日本在废除幕藩体制的同时,却建立了天皇专制制度,而且“四民平等”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平等,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因而与史

9、实不符。3.【解析】选B。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发展经济的突出措施。A项是前提,为工业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保障,C、D两项属于B项内容的具体化。4.【解析】选C。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建厂和建设近代交通业,促使其工厂和蒸汽机的数量大大增加。【规律方法】数据表格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数据表格类选择题主要以各种表格,柱状图、坐标曲线为载体,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的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解题时应注意:(1)“审”:即审表、审注,审设问。(2)“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结合教材知识进

10、行分析、判断并简要表达结论。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鼓励人民之工业”可知日本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6.【解析】选D。本题考查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都属于明治政府的军事改革措施。7.【解析】选A。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信息“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可作出判断。8.【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内容最终归结为“学问为急务”,为此明治政府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文明开化实际上是用西方文化(包括生活方式)来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一手材料是指原始

11、性的,要与历史事件同时。B项照片符合题意。10.【解析】选A。明治维新在文化领域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风俗,所有这一切的实质是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C、D三项分别是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举措。11.【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第(1)题的第一问,结合材料根据“公债”发行的目的和“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回答,应是减轻政府负担。第二问,根据材料中“公债利息为6分左右”分析利息收入的得失。第(2)题根据材料中“允许金禄公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入股”和“直接对重点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抵押融资”回答。答案

12、:(1)目的:减轻明治政府的财政负担。得失:得到了远期的高额高利息的公债收入;失去了当时的现金俸禄收入。(2)影响:大量金禄公债转化为银行资本,大大促进了日本金融业的发展;日本政府财政和金融业有力量给企业发展以支持。12.【解析】本题以日本节日改革为切入点,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这一侧面,命题角度很好。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认识日本节日改革在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答案:(1)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2)特点:以天皇及皇室的活动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原因:神化天皇权威,加强统治的需要;顺应“文明开化”的政策。(3)积极: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神权色彩。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理解、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