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人工气道吸痰 临床操作指南_第1页
ICU人工气道吸痰 临床操作指南_第2页
ICU人工气道吸痰 临床操作指南_第3页
ICU人工气道吸痰 临床操作指南_第4页
ICU人工气道吸痰 临床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海淀医院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痰液引流操作指南一、使用呼吸机患者概述:经人工气道吸引痰液是肺部护理和治疗的必需组成部分,对于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对已经存在的感染控制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如果痰液引流不通畅不彻底,那么所有其他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措施都将丧失作用。因此,每个医护人员都应认识到,痰液引流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还是死亡的重要问题。指南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准备,吸痰方法,后续看护。1. 患者的准备:1.1吸痰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经历,应在吸痰前向患者告知,使患者有心理准备;1.2对于之前进行了翻身拍背等促进痰液引流措施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吸痰以获得最佳效果。1.3吸痰前应给予患

2、者100%纯氧至少30秒,以增加患者氧储备,减少吸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低氧血症损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开启呼吸机上的吸痰模式;或者调节呼吸机给氧浓度;带管脱机的患者增加氧流量至10L/min。不建议采用短暂增加潮气量、PEEP、呼吸频率、或手控呼吸方式增加氧储备。1.4对正在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期间建议采用不脱开呼吸机的闭合吸引方式,以维持患者连续机械通气和給氧,呼吸机将在吸痰期间为维持预设的压力或容量而进行漏气补偿,可以降低肺萎陷的发生。1.5建议在吸痰期间和操作后监测血氧饱和度。1.6可以在吸痰前进行气道盥洗,给予少量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与5%碳酸氢钠1:1混合液,有助于稀释粘稠的痰液、防止气道

3、内形成痰痂、和促进咳嗽反射利于深部分泌物引流;对于咳嗽反射丧失或力量微弱的患者,这项操作应慎重。对于持续气道内滴注液体的湿化气道和痰液的做法不应常规采用,因为过度湿化或湿化不足、以及增加感染风险的报道均存在,滴注液体量必须根据患者的自身分泌物产量、通气量、咳嗽反射能力决定。2. 吸痰过程:2.1吸痰操作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数量充足的吸痰管、无菌手套、有效的可调节压力的负压设备。2.2不带负压放置吸痰管进入气道,直到开始准备撤出时才给予负压吸引。2.3注意无菌操作。2.4每次吸引时间控制在10-15秒,除非痰量很大。2.5负压应选择能够吸出痰液的最小压力(最佳的压力尚没有相关研究结论,一些教科书列

4、举100-150 torr为压力上限但缺乏临床研究基础 3. 后续看护:3.1吸痰后,应给予患者100%纯氧至少1分钟。3.2采用短暂增加潮气量、呼吸频率或PEEP,以及其他肺复张方法以减少肺萎陷和重建吸痰前端PEEP水平,目前尚无一致意见。3.3吸痰后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4. 吸痰的适应症:4.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提示需要引流蓄积的痰液:模式时潮气量减少;4.2需要留取痰标本检验时;4.3需要确证人工气道通畅时;4.4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或药物抑制患者,需要刺激患者咳嗽时;4.5出现肺膨胀不全或肺不张推测可能与痰液蓄积有关时;5. 禁忌症:吸痰是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必需的操作,大多数禁忌症与吸痰相

5、关的不良反应和恶化临床状况有关。但是实际上吸痰没有绝对禁忌症,因为为了担心不良反应而禁止吸痰的决定可能对患者而言是致命的。6. 并发症:6.1缺氧和低氧血症6.2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6.3心跳骤停6.4呼吸停止6.5心律失常6.6肺膨胀不全6.7支气管痉挛6.8感染(患者或看护人员6.9肺出血6.10颅内压增高6.11中断机械通气,恶化肺呼吸力学6.12血压增高或降低7. 吸痰方法的局限性:吸痰对患者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操作者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熟悉,并尽可能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经人工气道吸痰不能清除远端气道内的分泌物。8. 吸痰需求的评估:护理人员应常规把吸痰需求评估作为患者/呼吸机系统检查

6、的一部分。9. 吸痰效果的评估:9.1呼吸音改善;9.2容量控制模式时可以降低气道峰压,降低峰压-平台压差值,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顺应性;压力控制模式时可以使潮气量增加;9.3改善血气分析数值或SpO2;9.4移除肺分泌物而改善胸片浸润影像;10. 监测:10.1呼吸音10.2氧合状况10.3呼吸频率和呼吸动度10.4血流动力学参数10.5痰液性状10.6呛咳能力10.7颅内压,如果必须和条件许可10.8呼吸机监测参数10.9血气分析,如果必须和条件许可11. 吸痰频率:经人工气道吸痰应在任何有适应征时及时进行,当然,因为其潜在的风险和局限性,以及患者的差异,尚不能确定最佳的吸痰频率。可能应在

7、能够维持气道通畅、尽可能引流痰液的前提下,采用最小的吸痰频率。12. 感染控制:12.1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部门制订的无菌、隔离制度;12.2所有吸痰设备应符合消毒标准,进入一次人工气道使用一根吸痰管;进入口鼻腔受到污染的吸痰管不能进入气道;12.3进行完一位患者的吸痰操作前后,应认真洗手,防止患者间的致病菌播散;12.4 建议条件许可时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密闭式吸痰管目前最佳的更换时间尚未确定,一般建议24-48小时更换。13. 紧急情况的处理13.1在吸痰前后,任何时间遇到以下情况均应立即怀疑痰栓形成乃至窒息,需要迅速证实并采取措施解除。1吸痰管放置深度很浅难以深入放置(除非已经达到很深或

8、阻力很大。绝大多数是因为痰栓阻塞人工气道,特别是人工气道末端;少数情况是人工气道脱出气管至皮下;2患者呼吸时出现明显困难、呼吸动度大、呼吸时有很强的声音、氧饱和度急剧降低、大汗、心律失常、猝死。这是最紧急的临床急症,可能迅速导致患者意外死亡,应立即处理,如经验不足应同时大声呼喊救援;3吸引出的痰液中带有质地较硬的痰块、血块;4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分钟通气量过低报警或窒息报警13.2 紧急处理1如患者处于濒死状态,立即放松气囊,使患者肺脏能够通过人工气道外侧的间隙与大气相通。2应立即通过高流量面罩经口給氧。3应立即准备手控呼吸球囊经口加压給氧。4 立即呼叫医生,由医生决定需考虑是否立即拔除人工气

9、道。 应准备抢救车并准备随时再次建立人工气道。 ICU 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痰液引流操作指南要点 二、针对不使用呼吸机患者 1.操作要点 1 2 3 4 5 痰液引流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还是死亡的重要问题 翻身拍背后应立即进行吸痰 吸痰前应增加氧流量至 10L/min 至少 30 秒,增加氧储备 建议在吸痰期间和操作后监测血氧饱和度 可以在吸痰前给予少量生理盐水进行气道盥洗,有助于稀释粘稠的痰 液、防止气道内形成痰痂、和促进咳嗽反射利于深部分泌物引流。 6 7 8 9 不带负压放置吸痰管进入气道,直到开始准备撤出时才给予负压吸引。 注意无菌操作。 每次吸引时间控制在 10-15 秒,除非痰量很大

10、。 吸痰后,应给予患者 100%纯氧至少 1 分钟。 10 吸痰后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 人工气道痰栓阻塞 在吸痰前后,任何时间遇到以下情况均应立即怀疑痰栓形成乃至窒息,需要 迅速证实并采取措施解除。 1 吸痰管放置深度很浅难以深入放置(除非已经达到很深)或阻力很大。 绝大多数是因为痰栓阻塞人工气道,特别是人工气道末端;少数情况 是人工气道脱出气管至皮下; 2 患者呼吸时出现明显困难、呼吸动度大、呼吸时有很强的声音、氧饱 和度急剧降低、大汗、心律失常、猝死。这是最紧急的临床急症,可 能迅速导致患者意外死亡,应立即处理,如经验不足应同时大声呼喊 救援; 3 吸引出的痰液中带有质地较硬的痰块、血块; 3. 完全气道阻塞的急救处理 1 如患者处于濒死状态,立即放松气囊,使患者肺脏能够通过人工气道外 侧的间隙与大气相通。 2 应立即呼叫医生,由医生决定需考虑是否立即拔除人工气道。 3 应立即通过高流量面罩经口給氧。 4 应立即准备手控呼吸球囊经口加压給氧。 5 应准备抢救车并准备随时再次建立人工气道。 吸痰常见的并发症: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