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评价_第1页
企业综合评价_第2页
企业综合评价_第3页
企业综合评价_第4页
企业综合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课件第六张企业综合评价第六张企业综合评价第一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步骤第一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步骤第二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二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三节企业综合评价方法第三节企业综合评价方法第四节企业科技进步评价的生产函数第四节企业科技进步评价的生产函数法法练习题练习题第一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步骤第一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步骤一一、企业综合评价的概念企业综合评价的概念企业综合评价又称为企业多变量综合评价企业多指标综合评估它是根据评价的目的,企业综合评价又称为企业多变量综合评价企业多指标综合评估它是根据评价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或某个环节诸方面的指标

2、综合起来,从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或某个环节诸方面的指标综合起来,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的全面评价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的全面评价二二、企业综合评价的意义企业综合评价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既包括物质运动的过程,也包括资金运动的过程;既包括生者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既包括物质运动的过程,也包括资金运动的过程;既包括生产过程,也包括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既受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约束,也受企业外部环境产过程,也包括流通

3、过程和分配过程;既受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约束,也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总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征是多方面的,需要用多个指标来反映,即构成指的影响总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征是多方面的,需要用多个指标来反映,即构成指标体系企业综合评价不仅能够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明确的定量评价,而且标体系企业综合评价不仅能够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明确的定量评价,而且能够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解决多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考核和能够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解决多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考核和排序问题,促使企业寻找差距,采取措施,迅速提高自己的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为排序

4、问题,促使企业寻找差距,采取措施,迅速提高自己的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为宏观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考核、评价、比较、掌握企业全面生产经营状况提供科学的宏观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考核、评价、比较、掌握企业全面生产经营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依据三、企业综合评价的步骤三、企业综合评价的步骤(一)根据企业综合评价的目的,选择若干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根据企业综合评价的目的,选择若干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折要求,做好基础资料和基础数据的收集、核实和整理工(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折要求,做好基础资料和基础数据的收集、核实和整理工作作(三)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

5、处理(三)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四)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四)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第二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二节企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一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是要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个方面进(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是要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应遵循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行全面的评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应遵循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兼顾当地时间前与长远

6、、兼顾微观与宏观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企业生产经营状的原则、兼顾当地时间前与长远、兼顾微观与宏观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包括六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即收益水平评价指标、企业发展评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包括六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即收益水平评价指标、企业发展评价指标、经营效益评价指标、经营安全评价指标、发展后劲评价指标、宏观约束评价指价指标、经营效益评价指标、经营安全评价指标、发展后劲评价指标、宏观约束评价指标具体指标见表标具体指标见表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整理课件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数如表甲栏和乙栏所示某工业企业报告年基年有关各指标的实际工资

7、值如表()()栏所示试根据这些资料,采用打分综合法对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计分原则,报告年各项指标实际值得分见习期()栏所示规模经济实力类指标平均得分()分,其它各类指标平均得分类推最后计算报告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总得分: 56.2532+57.1414+2514+10024+81.2516总得分 32+14+14+14+24+1666.50(分)注:表6-7在教材页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由于按各项指标的变动幅度赋分,实际操作中会出现“鞭打快牛”的现象;对那些基础好、水平高的企业,由于其指标改善难度大,其评价总分数往往低于基础差水平低指标改善相对容易的企业,这是其一其二,赋分

8、方法过于简单,指标只要改善了,改善10%计10分,改善80%也计10分;退步10%计0分,退步80%也计0分这样计算所得的评价总分就不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某方面的实际水平和变动状况因此,在进行准确评价时,不宜使用这种方法整理课件1.根据经验和评价目的,对每个指标确定一个上限值(或称满意值)ih和一个下限值(或称不允许值)is上限值可以是所有参评企业的最优值,也可以是同行业、全国、世界的先进水平,还可以是某一时期的奋斗目标等下限值可以是所有参评企业的最差值,也可以是同行业、全国、世界的最低水平,或某一时期的最差值2计算每项指标的功效系数。其公式是:di =式中:di 为第i个指标的功效系数;

9、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为第i个指标上值与下限值之差,表明在评价时的条件下某指标所能允许的分布范围,是用来衡量指标所达满意程度的尺度。是为了使计算结果不为,并转化为人们习惯的百分制的分数将各项指标的功效系数得分,用各项指标的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各将各项指标的功效系数得分,用各项指标的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各类指标的功效系数综合得分和评价企业功效系数总得分计算时可用算术平均法,类指标的功效系数综合得分和评价企业功效系数总得分计算时可用算术平均法,也可用几何平均法也可用几何平均法 6040 isihisixxxxihxixisx整理课件按照各评价企业的功效系数总得分,从多到少依次排队,确定各企业的

10、名次例某行业三个企业收益水平指标实际值如表所示,试用功效系数法对三个企业的收益水平作综合评价表年同行业企业收益水平综合评价计算表整理课件根据表资料和公式(),可求得:甲企业资金利润率功效系数得分 =(分)甲企业成本费利润率功效系数得分 =74.3(分)甲企业人均利润率功效系数得分 =85.0(分)甲企业收益水平指标功效系数综合得分=(分)同理,可以算出乙、丙两企业的收益水平指标综合得分企业综合评价还有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模糊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现代方法,由于篇幅和难度所限,这里不再介绍0 .84604010201016604010241015604010005000100

11、0350036.82302050300 .85203 .74500 .84整理课件第四节企业科技进步评价的生产函数法n一、生产函数数学模型生产函数是反映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实际产出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生产函数法是借助生产函数数学模型综合评价科技进步效果的方法,它不仅可以直接表示技术进步率,而且可以反映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及其作用程度如果有X1、X2、Xn共n个生产要素,并用Y表示产出,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X1、X2、Xn ;t) (6 .39)其中t为时间变量利用上述生产函数进行分析,需要收集产出和n个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数据,工作量很大,因此有必要进行简化,

12、即找出对产出影响最大的生产要素来实践证明,企业生产主要的投入要素是资金、劳动和科技进步增加资金和劳动投入量,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出量增长,此谓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扣除资金、劳动的增加,在影响企业生产增长的诸要素中,把能够促进企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提高企业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使一定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产出成果的因素,全部纳入科技进步那末,()式便可写成:整理课件式中,i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科技进步率;表示资金(资本)投入量;表示劳动投入量 这就是科技进步评价所使用的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在此生产函数一般形式的基础上,用于实际计算的生产函数的数学模型主要有:增长速度方程 增长速度方程是从各个经济量相对变化的角度来

13、研究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它是描述投入要素增长速度、产出增长速度与技术进步速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在()式两端求全导数,可以得到: (K,L)+ 在上式两端除以Y,并且定义 = 为资金的产出弹性, 为劳动的产出弹性,则有: (6.41)dtdYdtdYdtdLLYKdtYdYKYYKLYYLLdtdLKdtdKAdtdAYdtdY整理课件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原始资料中、均是离散数据,尤其采用年度资料时t=1,可以用差分方程来近似地代替微分方程() ()即:产出增长速度技术水平增长速度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劳动投入增长速度 这就是测定科技进步作用的增长速度方程为使方程更简练,令 y= , ,k= ,l= 则()式化为:y=a+k+l() ()()的意义是:产出的增长是由生产要素资金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由于y,k,t的值都可以从历史数据的分析中得到,因此,在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出参数和之后,便可以把技术进步速度作为“余值”计算出来,即 a=y-k-l ( 6. 4 4 )这类模型的最初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所以增长速度方程又叫索洛增长方程 LLKKYYYYKKLLLKYKKYYLLY1kylyLKaAYlglglgl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