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的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的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的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的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科 物理 教师1课时章行L章功和机械能节第3节动能和势能页数P67-70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的 单位。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判断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教材分析功和能有密切联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 或转移的过程。本节介绍了常见的动能和势能,既密切联系前面学过的 运动、重力、弹力等知识

2、,还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产、生活中的能量现 象。也是后面学习其他各种形式的能以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动能”和“势能”两部分构成。其中,动能、重方势能和 弹性势能概念的引入均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先简单 介绍功和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能和势能的存在。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安排相应的 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些实验 也是进一步认识势能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 加强他们的实践体验。教学实验器材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沙、小木桩、铁架台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

3、987年9月的一天,美国空军的一架战略轰炸机,在离地面180多米的高度正以1000千米/小时(278米/秒)左右的速度飞行时,一只重约6.8公斤的白鹏鹏鸟撞向了飞机,两台发动机的液压导管开始冒出浓烟,飞行高度随之急剧下降。机组人员只 好弃机跳伞。无知的飞鸟在相撞后当然是粉身碎骨,而高级合金制造的飞机机体也会严重 受损,一架价值 1亿美元的现代化飞机竟毁于一只飞鸟。提问:看似弱小的飞鸟为什么能 将钢铁之身的飞机撞毁呢?请大家讨论谈谈自已的看法。飞鸟能将飞机撞毁,是因为飞鸟 能够做功,具有能量的缘故。新课教学一、能量由于能量和做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由功和能的关系理 解能量

4、的概念。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有:怎样才算做功了;功的必要条件和单位;分析具 体实例引入能量的概念。实验:演示钢球从斜面上滚下,在水平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学生分 析在碰撞过程中,做功的情况。由分析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出能量的概念“一个 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简称能。单位:焦耳(J)。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正在做功。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列举各种形式的能

5、量,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能量事例感受到能量无处不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风能、内能、太阳能、核能、机械能二、动能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实例:风吹动帆船航行,空气对帆船做了功;急流的河水把石头 冲走,水对石头做了功,运动的钢球打在木块上,把木块推走,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利用板图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现象的共性的内容:运动的物体能够做功,我们把它们所 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风i 畋:动机加舫行恚诫的河水i把石头 I冲走运动的蛔拜d此*缺! 旌开!Ii1 n rwi r ai Hn i ran i b*n rr r s-i !itT! r ai i rwb r bi n-B ire ( P - i r v n: *

6、, ana !rB i r rr-aa » a:运动的物体 刑外做功W X,业住语毒集.通苑沁舜从板图上,学生应当能够总结出“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 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3、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步骤1:让同一个钢球在斜面的不同位置上滚下,/尸力J观察小球撞击木块的现象,并分析得到的结论。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钢球先后从不同高度处滚下的原因;撞击距离的远近说明了什么;做功多少说明了什么;实验 结

7、论。分析过程:同一个钢球,原来的位置越高,滚到斜面下端时的速度越大,把木块推得 越远,做的功越多,说明具有的动能越大,所以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实验步骤2:观察钢球和木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滚下,撞到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论。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思考的问题:钢球和木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滚下的原因;撞击木块的远近说明了什么;做功多少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分析过程:钢球和木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滚下,到达斜面底部时速度相同,钢球的 质量大,把木块推得远,做功多,具有动能大,所以动能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和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

8、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其中:运动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W= - mv2。2注意:、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运动具有相对性,与参照物有关,速度具有相对性,一般情况下,是相对于地面而言;、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动能是不变的; 、静止的物体由于速度为零,所以动能为零。三、势能(一)、重力势能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重锤具有做功能力,因而具有能量:重锤被举高,当下落时,能够 把木桩打入地里,对木桩做功,所以它因能够做功而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称为重力 势能。1、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学生列举生活中存在重力势能的实例:举高的铅球

9、,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 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并结合实例分析出物体和地面有高度差就有重力势能(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都是以地面为参考,来分析重力势能的)。引导学生讨论树上结的苹果是否具有重力势能?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能够做功只是说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做了功。树上结的苹果虽然没有做功,但只要它从树上掉下来就能做功,所以我们说它具有重力势能。2、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如:举起同样高度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落下时做的功多,具有 的重力势能大。铅球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 越大。演示实验如图所

10、示。结论: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 举高的高度共同决定。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注意:、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于某个参照面而言,一般情况下是以地面为参照面;、通常以地面为参照面,认为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二)、弹性势能建议学习方法为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什么是弹性势能;举例说明物体具有弹性势 能可以做功;分析压缩弹簧被放松而做功的实例;列举并分析弹性势能大小比较和弹性势 能变化的实例。例如: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对 纸弹做了功。

11、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 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1、弹性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2、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将两个性质相同的弹簧,压缩到不同的长度。先后将拉紧弹簧的绳烧断,两次祛码被弹起的高度不同。弹簧压得越紧,放松时将祛码弹得越高,表示它的弹性势能越大。结论: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越大。四、能量的单位:各种能量、各种功的单位都是一焦耳,简称一焦,符号一 Jo五、机械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势能和动能又统称为机械能。一个

12、物体可以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中的一种或几种能量或没有机械能。第1课时达标自测1、在空中飞行的球,它具有的重力势能是5焦,具有的动能是 4焦,这只球具有的总机械能是多少?2、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大小有 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滚下的过程中有没有动能?它的动能有没有变化?为什么?3、匀速前进的撒水车在水平的马路上撒水的过程中,撒水车具有的动能 具有的势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正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的 ()A、势能为零,动能不为零B、势能不为零,动能为零C、动能和势能都为零D、动能和势能都不为零5、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

13、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A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6、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两个实验都要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这是为了保证物体到达水平面开始端的 相同,在下滑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将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答案: 初速度; 增大7、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I、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n、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

14、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 的距离。甲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2)、步骤n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 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 较钢球 的大小。答案:(1)、速度;(2)、质量; (3)、速度; 动能“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及提示1、自行车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刹车阻力相同时,刹车需要的距离就越长,车越 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骑自行车时速度不能太快。2、(1)、汽车在运动,具有动能。(2)、吊灯在高处,具有重力势能。(3)、“在空中” “飞行”分别说明飞机具有重力势能和动能。(4)、拉开的弹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3、扔出的馒头由于具有惯性,与火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