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_第1页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_第2页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_第3页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_第4页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主要内容】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知识要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分子和原子1 .分子(1)分子的特点:小。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一滴水约有1.67 XI。?"1个水分子。分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某些分子的照片,证明它真实存在着。加过移上忒旗不构成的文字川也描£豆常虫出用的茶分了的困侔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大量的生活事实,如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所有这些事实,都会使我们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总在不断运动着。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物质的能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如

2、:100c时,氢分子的平均速率能达1.987 km/s。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的次数是受条件影响的,压强大了,分子挤在一起,碰撞 次数多;分子轻,分子的运动速率大,碰撞次数也多。据推算,标准状况下,每秒钟每个氢 分子可能碰撞150亿次。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物质呈三态变化的原因: 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合”,体积减小也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原因。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明: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此定义只适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概念: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改

3、变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化学变化:分子的本身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2 .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3 .粒子构成物质的方式:构成 八"构成 _(1)原子淅分子淅物质例如: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2)原子直接构叫物质例如:金属 稀有气体 金刚石(C)、石墨(C)、硅(Si)等 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附录:分子、原子

4、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原子分子备注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相似性小,轻,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 小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小,轻,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小同种分子性质小同;相异性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相互关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数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金属单质二、原子的构成堂?的得喉示。I霓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1 .原子的内部结构:(质子(+),原子核( ,原子,中子

5、9;校外电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中子。2 .原子内部粒子的电性及电量: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而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 (中子不带电) 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 =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 荷相等,但电性

6、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三.相对原子质量1 .标准:碳一12原子质量的1/12 (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 X 10-27 kg。)2 .计算方法:一种原子的真实质量比上碳-12原子质量的1/12 ,所得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为“1”。(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但是可以根据其大小来判断不同原子之间真实质量的大小。3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处理: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 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 1个电子质 量的1836倍,跟相对原子质量白标准(即一个

7、碳 -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均约等于1, 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故: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几种原子的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1碳666612氧888816钠1112111123.如何查阅相对原子质量:(1)四舍五入法(取整数)(2) Cl : 35.5 Cu : 63.5注意:要根据试题中的提供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或分析。【例题解析】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

8、生了变化D.分子运动总是相同的【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微观角度分析物理变化的实质。从宏观角度来看,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而从微观角度来看,物理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改 变,而只是分子间隔的改变。因此作为物理变化之一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即分子本身的大小、质量均没有发生改变,而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而已。而对于对于三态变化而言,由于温度的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肯定是不同的,而且这也不是导致三态变化的本质原因。本题答案:C 2.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 a : b ,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 : d , 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ad12hc12ac _

9、 be 1 12bdbd da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Ar(甲)网(甲) ="'而根据题干部分的已知条件可以列式:m(甲)/ m(乙)=a / b ; m(乙)/ m(C-12)= c/ d上述两式相乘,则 m(甲)/ m(C-12) = a c/bd 。因此 A(甲)=12 a c/bd本题答案:A” 3.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 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结合实验现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变化的本质原因。通过“产生白烟”的实验现象,说明反应后有固体生成,则C选项正确;同时也说明产生了一种和氨气、氯化氢气体不同的物质,说明是一个化学变化,则B选项正确;同时也正是分子不断运动从而导致了两种气体充分接触,发生反应,A选项正确;而反应前是气体,反应后有固体生成,则瓶内压强变小,D的说法错误。本题答案:D6_,图_的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