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1)凉月如眉挂柳湾。(_)A.圆圆的月亮。B.新月。(2)越中山色镜中看。(_)A.越过中间。B.周代诸侯国名。(3)兰溪三日桃花雨。(_)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2、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4我们还学过很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吧!_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2后两句诗中的“_”二字运用得很好,在诗中起转折作用,将蜂

3、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3. 理解阅读。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1第节诗中,“人”指的是_。“狗”指的是_。2第节诗,讲了革命者的坚定选择是_。3第节诗中,“地下的烈火”指的是_。“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意思是_。4第节诗中“烧掉”和“永生”矛盾吗?为什么?_5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精神?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_4. 课外阅读我能行。天净沙·秋(元)

4、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题目是_。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

5、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清 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牧童遥指杏花村。1把古诗补充完整。清明一诗描写的是     (节日)时的景象。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_。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独在异乡为异客,

6、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 _代的_。2“独”的意思是_,“倍”的意思是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 是农历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和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鹿柴中的“柴”应读(_)。2这首诗描绘的是(_)时分的幽静景色。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_),他与

7、孟浩然合称(_)。7. 诗歌赏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_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_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

8、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8. 诗歌欣赏,回答问题。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注释)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知州的第三年。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通过下面阅读和练习体会写好这篇习作的方法。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愿孤身飞遍天涯海角   我要飞得和天一样高歌唱或者流泪   告诉顽皮的雨点为真理也为这片朴实的土地   轻轻地不要打湿树上温

9、暖的巢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愿和云儿流浪   不会在乎自己有多么小采撷四季的每一片美丽   因为我有自己的骄傲托付给微风   那就是在我有生的日子里捎给我曾栖息过的柳枝   每一分每一秒曾亲吻过的湖面   始终飞翔在天空的怀抱1如果把上面的诗歌改编成一篇文章,文中的“我”变成了小鸟后都做了些什么呢?_2假如你和白云去流浪,你会看到什么?_3假如你变成了一只小鸟,你觉得回到家时爸爸妈妈还认识你吗?你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跟爸爸妈妈交流呢?_4假如你飞得和天一样高,你会是什么感觉?_10. 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10、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何当”的意思是(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2这两句诗中的“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象征受到了重用,“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_。_,要留清白在人间。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3解释下列词语。(1)千锤万凿:_。(2)吟:_。(3)若等闲: _。4这是一首(   )诗。A.借景抒情

11、0;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6诗句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_)千锤万击,(_)烈火焚烧,(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同。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8诗句“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的追求。12. 课内阅读。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_。_,江清月近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2本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

12、景色?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3.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问题。山高路远(汪国真)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1下列诗句中哪句最能表达诗的中心(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人生的大风大浪,不是人生的各种坎坷,而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生活。B.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机遇和挑战,勇敢者应该“走向远方”“走向大山”。C.从“走向远方”“走向大山”可以看出作者厌恶都市生活,渴望宁静平淡的生活。D.全诗洋溢着经历人生风雨,战胜艰难的沧桑感。3诗中加点的“呼喊”和“沉默”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_14. 诗歌鉴赏。菊郑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