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MJ1.0044-2013甲烷传感器设置规范_第1页
QJMJ1.0044-2013甲烷传感器设置规范_第2页
QJMJ1.0044-2013甲烷传感器设置规范_第3页
QJMJ1.0044-2013甲烷传感器设置规范_第4页
QJMJ1.0044-2013甲烷传感器设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JM J 1.00442013甲烷传感器设置规范2014 - 05 - 1发布 2014 - 05 - 01实施晋煤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 Q/JM J 1.0044201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一般要求15设置标准2附录A(资料性附录)催化燃烧原理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调校方法.13附录B(资料性附录)甲烷传感器管理牌.15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晋煤集团专家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晋煤集团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晋煤集团通风处

2、、成庄矿。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爱军、韩剑、郑怀晋。15甲烷传感器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甲烷传感器的设置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晋煤集团所属矿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煤矿安全规程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晋煤瓦发字(2011)1091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126号文件

3、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监察监管的通知>的通知3 术语和定义3.1 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3.2 甲烷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4 一般要求4.1 矿井应按安全监控系统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规定的型号选择传感器。4.2 安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a) 环境温度:040;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c) 大气压力:(80110)kPa。4.3 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传感器进气口距顶板(顶梁、屋顶)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得小于200mm;当巷道高度大于2米时,传感器应加装人工升降装置。4.4 甲烷传感器

4、的安设位置、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和断电范围必须符合AQ1029-2007的规定,同时,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值均下调20%。4.5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有井下作业地点的甲烷传感器应选择量程上限不低于40%CH4的高低浓甲烷传感器;高瓦斯矿井应选择量程上限不低于10%CH4的甲烷传感器。5 设置标准5.1 采煤工作面5.1.1 一条回风巷的采煤工作面5.1.1.1 用U型通风方式时,按图5-1-1所示设置:在上隅角(最后一排支架切顶线处,距煤壁不大于600mm)设置甲烷传感器T0,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T1,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2;若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甲烷传感器T1不能控制采煤工作面

5、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则在进风巷在超前支护范围内设置甲烷传感器T3。Y型、H型和W型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参照上述规定执行。图5-1-1 U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5.1.1.2 Y型、H型和W型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见图5-1-2、图5-1-3、图5-1-4所示。图5-1-2 Y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图5-1-3 H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图5-1-4 W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5.1.2两条回风巷的采煤工作面5.1.2.1双回风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设置见图5-1-5。图5-1-5双回风方式采煤工作面5.1.2.

6、2“三进两回”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设置见图5-1-6。图5-1-6“三进两回”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设置5.1.2.3 “大U套小U”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见图5-1-7。图5-1-7“大U套小U”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5.1.3设置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见图5-1-8,在专用排瓦斯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7,在工作面混合回风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8。图5-1-8 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5.1.4瓦斯和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口10-15米设置甲烷传感器T4。5.1.5采煤工作面在撤架回收过程中,应在回风系统中保留至少一

7、台甲烷传感器,5.1.6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5.2 掘进工作面5.2.1 单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见图5-2-1、图5-2-2:在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1(风筒不能吹探头,应设置在与风筒相对位置),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T2;采用混合通风时还应在压风机与抽风机风流重叠段设置甲烷传感器T3;采用串联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在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设置掘进工作面进风流甲烷传感器T4。图5-2-1 单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图5-2-2 混合通风单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5.2.2 双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见图5-2-3:在工作面混合回风

8、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3;在局部通风机前35米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图5-2-3双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5.2.3 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5.2.4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工作面长度大于1000m时,必须在掘进巷道回风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5.2.5 高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采用双巷或多巷平行掘进,各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工作面风流甲烷传感器T1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5米,回风流甲烷传感器T2距回风巷口1015米。5.2.6 井下临时瓦斯抽采泵站室内必须设置至少1台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0.5%CH4,断电浓度0.5%CH4,断电范围为泵

9、站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5.2.7 井下临时瓦斯抽采泵站排瓦斯出口下风侧30米处设置的栅栏外侧1米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巷道风流瓦斯浓度超限时,实现报警、断电。断电值为巷道允许瓦斯浓度最大值,断电范围为瓦斯抽放泵站电源。5.2.8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盘区进风巷应当设置甲烷传感器。5.2.9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局部通风机前35米处设置甲烷传感器。5.2.10 设置在回风流中的个别机电设备处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并做断电控制。5.3 选煤厂5.3.1 封闭的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5.3.2 封闭的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5.3.3 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

10、传感器。5.3.4 井下煤仓、地面煤仓上口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具体设置位置为距煤仓盖往下300mm处,距仓壁不小于200mm。5.3.5 均质混煤场:设置在堆料机顶部皮带上悬空安装1台甲烷传感器。5.3.6 井下煤仓、地面煤仓下口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具体设置位置为给煤机放煤口下风侧510米处。 5.3.7 矸仓、外运定量仓下口由于处于露天状态,可不安装甲烷传感器。5.3.8 洗煤厂、煤仓甲烷传感器设置地点、报警值、断电值、断电范围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5.4 其他地点5.4.1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测风站应设置甲烷传感器。5.4.2 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如图5-

11、4-1所示。图5-4-1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甲烷传感器的设置5.4.3 使用架线电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内,装煤点处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如图5-4-2所示。图5-4-2装煤点甲烷传感器的设置5.4.4 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使用架线电机车时,在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如图5-4-3所示。图5-4-3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中甲烷传感器的设置5.4.5 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5.4.6 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5.4.7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处应设置甲烷传

12、感器。附表1 选煤厂、煤仓甲烷传感器设置情况表甲烷传感器设置地点报警浓度 % CH4断电浓度% CH4复电浓度 % CH4断电范围煤仓下口1.01.51.5煤仓下口20米范围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煤仓上口1.01.51.5煤仓上口20米范围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煤仓内1.01.51.5煤仓口20米范围内(不包括抽排风机)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煤仓内抽排风机2.02.52.0抽排风机电源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1.01.51.5贮煤仓运煤的各类运输设备及其他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封闭的地面选煤厂内1.01.51.5选煤厂内全部电气设备返煤地道1.01.51.5返煤地道内全部电气设备混煤场1.0

13、1.51.5混煤场内全部电气设备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内,带式输送机滚筒上方1.01.51.5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内全部电气设备附表2 井下各地点甲烷传感器设置情况表甲烷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传感器编号安设位置报警浓度%CH4断电浓度%CH4复电浓度%CH4断电范围采煤工作面上隅角T0最后一排支架切顶线处1.01.51.0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瓦斯和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T1距工作面小于10米处1.01.51.0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5见图5-1-61.01.51.0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T1距工作面小于10米处

14、1.01.51.0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采煤工作面回风巷T2距回风巷口10-15米处1.01.01.0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T3距工作面小于10米处0.50.50.5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T4距进风巷口10-15米处0.50.50.5被串采煤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采煤工作面采用两条巷道回风的第二条回风巷T6距回风巷口10-15米处1.01.01.0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专用排瓦斯巷T7距专用排瓦斯巷巷口15米处2.52.52.5工作面

15、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T8距专用排瓦斯巷口10-15米处1.01.01.0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部1.01.01.0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采煤机1.01.51.0采煤机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电源掘进工作面T1(压入式)距工作面小于5米处1.01.51.0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1(混合式)距抽风机吸风口小于1米处1.01.01.0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T2距回风巷口10-15米处1.01.01.0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

16、设备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T3距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口上风3-5米处0.50.50.5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0.51.50.5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甲烷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传感器编号安设位置报警浓度%CH4断电浓度%CH4复电浓度%CH4断电范围双巷掘进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T31.51.51.0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双巷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双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0.50.50.5双巷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0.51.50.5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

17、设备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巷道中部1.01.01.0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掘进机1.01.51.0掘进机电源采区回风巷1.01.01.0采区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0.70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的进风侧0.50.50.54机电硐室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使用架线电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内装煤点处0.50.50.5装煤点处上风流100m内及其下风流的架空线电源和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处0.50.50.5瓦斯涌出巷道上风流100m内及其下风流的架空线电源和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兼做回风井

18、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0.50.70.7井筒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1.01.0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6 其他要求6.1 设在巷道内的甲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6.2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应悬挂在巷道无风筒帮一侧。6.3 甲烷传感器应悬挂在无淋水、顶板支护良好的地段,并加装保护罩进行保护。6.4 传感器接线装置应牢固,接头接触良好。6.5 甲烷传感器必须实行挂牌管理,牌版内必须标注传感器型号、安装位置、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范围、

19、责任人、安装日期、更换日期等。6.6 井下安设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应按规定悬挂,具体应设置在距离地面(底板)0.5-0.8米的位置。7 传感器的使用和校验 7.1 放炮地点设置的甲烷传感器在爆破前应移动到安全位置,距离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30米,放炮后应及时恢复设置到正确位置。严禁将甲烷传感器移动到进风风流中。7.2 对需要移动的传感器,由采掘班组长负责按规定移动,必须保持传感器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及正确位置上,严禁擅自停用。 7.3 采用催化燃烧原理的甲烷传感器每隔10d应使用校准气体和空气样,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校一次。采用红外原理的甲烷传感器每隔10天应使用光学瓦斯检查仪器校准一次。7.4

20、催化燃烧原理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调校方法见附录A。7.5 甲烷传感器调校管理牌见附录B。附录A (资料性附录)催化燃烧原理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调校方法A.1 在用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每隔10d应按以下方法调校A.1.1 配备器材 1%2%CH4校准气体、配套的减压阀、气体流量计和橡胶软管,空气样。A.1.2 调试程序(1) 空气样用橡胶软管连接传感器气室。调节流量控制阀把流量调节到传感器说明书规定值。(2) 调校零点,范围控制在0.00%0.03%CH4之内。(3) 校准气瓶流量计出口用橡胶软管连接传感器气室。(4) 打开气瓶阀门,先用小流量向传感器缓慢通入1%2%CH4校准气体,在显示值缓慢上升的过程中,观察报警值和断电值。然后调节流量控制阀把流量调节到传感器说明书规定的流量,使其测量值稳定显示,持续时间大于90s。使显示值与校准气浓度值一致。若超差应更换传感器,预热后重新测试。(5) 在通气的过程中,观察报警值、断电值是否符合要求,注意声、光报警和实际断电情况。(6) 当显示值小于1.0%CH4时,测试复电功能。测试结束后关闭气瓶阀门。A.1.3 填写调校记录,测试人员签字。A.2 新甲烷传感器使用前、在用甲烷传感器大修后应按以下方法调校A.2.1 配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