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苏教版小语教材人文的时代性_第1页
例谈苏教版小语教材人文的时代性_第2页
例谈苏教版小语教材人文的时代性_第3页
例谈苏教版小语教材人文的时代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例谈苏教版小语教材人文的时代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第一次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提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教材本身的人文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要让学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要让学生接受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思想与时俱进,紧紧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就充分注重了时代性。下面就苏教版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    

2、;        苏教版小语教材人文的时代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中有一篇课文金子,文章不长,讲有一个叫彼得·弗雷特的人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将鲜花卖给附近的人们,终于在这块土地上挖到了金子,获得了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抓住机遇,否则,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这样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时俱进。在“文革”中这样的文章想入选教材只能是痴心妄想,那时越穷越光荣,越穷越社会主义,谁想富谁就是资本主义

3、就要割谁的尾巴。在“文革”后拨乱反正的年代,人们的思想处于转型时期,还来不及进行这样深层次的思考,还来不及把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关注人的情感的需求提到小学教材中来。那时要么是强调阶级性,要么是歌颂英雄主义,像金子这样的文章,能把它作为教材,只能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成为可能。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后,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理论,这些都为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理论基础。我国社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也已经实现了这一转变。经济市场化,就业市场化,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要靠市场去实现。一个挣钱的机会有时就是自己闪过的一个念头,

4、一个挣钱的机会有时就是受到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的启发。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具有善于捕捉这种机会的能力。 怎样把这些体现时代特征的理念使我们的下一代所接受,并及早地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社会给我们教学工作者出了一个题目,于是灌注新思想新理念的顺应时代发展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应运而生。 二、            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人文性的时代特点。 1、与时俱进性 细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就会发现,它的人文性一方面继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献身精神和个人优秀品格的养成

5、、熏陶等,另一方面还吸收了一些外国文化中突现时代精神和现代优秀科技成果的精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同样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文章,它的选材就更具有与时俱进性,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 例如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微笑着承受一切,全文记叙了我国体操跳马运动员桑兰在1998年美国纽约举行的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不慎从跳马箱上摔了下来,导致中枢神经损毁,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觉,可她并未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讴歌了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谁敢保证会永远一帆风顺,永远如履平地?我们怎样面对困难,自古至今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人物已经给出了极好的答案。但是苏教版小语教材

6、却选取了桑兰的故事。因为桑兰的可爱、坚强与乐观确实感染了千家万户的中国人,因为桑兰是新一代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让学生去学习桑兰的这种精神,总觉得亲切、感人,因为桑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课文还有孔繁森、七颗钻石。 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我叫神舟号则通过嫦娥与神舟号飞船的对话,让一年级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这样的文章还有跟踪台风的卫星、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另外还吸收了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如:普罗米修斯盗火、金子、最大的麦穗等等。这就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与学生对话,引领学生接受现代思想的最好的材料。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联

7、系实际,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这一部分学深学透,为学生适应生活、创造生活播下一颗优质的种子。 2、生存发展性 人最重要的是生存和发展,是抓住机遇取得成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又增加了一些人教版没有的人文思想。例如苏教版教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有一篇课文最大的麦穗,课文讲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给他的弟子们出了一道考题,要求弟子们去一块长满麦穗的麦地里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并只许前进不许后退。结果他的弟子们,在这块长满麦穗的麦地里挑挑拣拣,摘下又扔掉,总是不能决定摘下的是不是最大的,结果犹犹豫豫地走完全程,还是两手空空,一无所得。苏格拉底最后批评他的弟子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他

8、,;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苏格拉底的弟子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抓住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像课文列举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生活中也很容易像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一样犯错误。如:在找工时,人人都想找一个既挣钱多,又比较省力的工作,结果挑挑拣拣,找了几年都还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白白浪费了几年的光阴,生存受到了威胁。又如:在找对象时,有些人就是这样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象来到你的前面,以为

9、总还有更好的会出现,没想到生活没有回头路,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到头来匆匆忙忙拣到萝卜就是菜,比前面遇到的要更差。教材就是要求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功这个道理,为人生存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又如:苏教版第五册三代麦子,课文讲小猪、小牛、小猴各得到土地爷爷的一代麦子,他们三个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三代麦子,最后得到三个不同的结果,土地爷爷也有三个不同的评价。在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3、相互联系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联系,21世纪的今天这个特点的显现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

10、出。因此,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联系意识,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联系的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并自始至终,时时处处都要把这个重点抓好,让学生从小就有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意识,并通过不断训练提高这种能力。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教育标准,也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特别重视了这方面教材的收录。例如:一年级第一册寓言故事小河与青草,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课文说的是一条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小草赞扬小河说小河河水很清,让小草愉快地生活;小河赞扬小草说,是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抓住,要不小河的水早就脏了。小河与小草大家互相赞扬,最后大家都很高兴,相互合作,愉快共事,共同生活,其乐融融。 反过来第一册北风和小鱼就告诉同学,不要学妄自尊大的北风,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无视他人的存在。像这样揭示事物与事物相互联系的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