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价飙高谁来消涨_第1页
丝价飙高谁来消涨_第2页
丝价飙高谁来消涨_第3页
丝价飙高谁来消涨_第4页
丝价飙高谁来消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丝价飙高谁来消涨         如今,30万元每吨的生丝价格足以让丝绸企业小心观望、谨慎行动。这个价格已经刷新了2006年的记录,成为近15年来的最高价。但不同的是,也许这一次并不会出现上次那样的惨痛结局,这也是教训之下丝绸企业开始谨言慎行的结果之一。 上涨见顶回调有限 因产量减少加之云南、广西等地的严重旱情,上半年原料供应偏紧的局面在生丝价格的浮动上应该说得到了极致体现,从2009年春的17万每吨到如今30万每吨的价格,甚至有时出现每天飞涨10002000元的态势

2、,蚕农惜售、炒客囤货、现金出货等价格上浮后发生的种种情况确实也引发了一些丝绸企业的恐慌,令企业压力倍增。蚕丝涨价能让蚕农受益,但对丝绸行业的中下游企业来说则是一场麻烦事。 至于丝价是否还会继续上涨,中国茧丝绸行业协会的廖梦虎副秘书长曾认为,随着后续几批春茧的陆续上市,供应偏紧的局面会逐步缓解。而中国达利(浙江)丝绸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陈敬星也认为:这个价格的上升空间有限,再往上走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就算有走高的可能性,也不一定会长时间持续;之后可能会缓慢回调,但价格下降到25万吨以内的可能性也是很小。以目前我国整体的消费指数,以及较为明显的通货预期,加之供需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近期原材料成本在28万

3、30万每吨之间也算是正常的。如果再接着上涨,很多客人就会调整订单了,可以少做或是不做全丝类产品,增加交织类产品比例,或者把大订单分解成小订单来做,这样直接会影响原材料的采购系统。 原材料市场的大起大落对产业影响非常巨大。一旦在原料价格高位时陷入,当价格大幅下滑时又被牢牢套住的惨重损失企业将难以承受。但经历过2006年那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引发的行业危机的丝绸企业,在面对此次价格上涨时,很多企业已经能够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对于处在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企业以及下游外贸订单企业,低价的订单和高价的原料会让企业面临很大的亏损风险,企业最大的压力在于对现在的形势还不是特别明了,这其中蕴含很大的风险。原材料涨价

4、会造成上游的囤积、惜售,不太愿意大规模轻易卖出,改为现金销售、小批量出货。但最让人担心的不是继续涨价,而是原材料价格的突然下跌,高价采购成本和价跌后客人的报价之间的差别很大,形成倒挂,企业明亏,损失是最大的。但是对于向下游延伸至终端产品的品牌企业来说,承受压力的空间要稍大些,“我们也在原料上面临和其他企业同样的压力,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对我们来说还不是很大。其实,原料上涨,可以抓住机会减少库存,对于库存量大的工厂来说是有利的,也是处理库存的较好时机。原材料高位时处理库存,损失会小一点,同时注意不要增加新的库存。我们也仍在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的走势,做好成本控制。”陈敬星表示。 原料涨价谁买单 随着

5、气温升高,各地都已渐入夏天丝绸的销售旺季,此时,原料上涨对销售终端的不利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丝绸消费并非刚性需求,作为中高档产品,一是季节性明显,再者价格偏高,一旦消费者觉得价格难以接受便会改变购买需求转而消费其他产品。 在北京主打丝绸产品的秀水街市场,经营了20多年丝绸的李书兰老人,对这样的涨价也是无可奈何,正在其摊位上卖货的小姑娘也说到:“我们这里的丝绸产品售价普遍都上涨了,有的涨了60、70,我们没有涨那么多,不然顾客也接受不了,当然,我们牺牲了一部分自己的利益,降低利润空间来留住客人。我们这里主要都是回头客,丝绸涨价的事他们很多也都知道,向他们解释后都能理解价格的上浮,以前我们卖7080

6、元的真丝内衣现在涨到100元左右。”而原料上涨,企业都希望上涨的价格能够被下游企业消化,而拥有自主品牌或是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的价格体系对于价格上涨的消化能力更强些,对于原料上涨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强。作为高档丝绸产品,原料比重在其终端价格中只占据小部分比例,如售价300元套的真丝睡衣,即使面料价格上涨25,成品价格上浮20就基本可以抵消原料上涨的压力。但以目前原料价格涨势来看,据业内有关人士认为,2008年至今丝价上涨了近一倍,丝织品价格也普遍上涨2050,因此预计茧丝绸消费品在今年的价格会普遍上调。 而丝绸行业的知名品牌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孔祥光也曾对媒体表示,因为丝绸价格的不稳

7、定,目前大多数国际买家对丝绸面料的采购减少,但是可以看出,不仅有没有品牌对于消化原料成本的能力不同,即使品牌档次的不同对价格的释放能力也有很大区别。没有自己的品牌完全靠外贸加工的终端企业风险最大,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则能有一定的抗险能力,中档品牌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会适时选择其他交织面料,去年以来纯丝绸面料在服装上的应用在下降,而高端品牌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并没有那么敏感。 而在国内已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达利丝绸在国内的高端家纺产品门店,如丝绸故事等专卖店的产品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在终端产品上我们牺牲了一些利润,但是没有变动价格,作为终端消费者来说,一般不太容易接受涨价,终端品牌相对比做订单外贸的利润

8、要高一些,我们尽量控制成本,保持终端价格的稳定。”陈敬星说到。 以“牌”御险 品牌效应在抗击风险的过程中能力逐步显现出来。然而当问题又转回到这些年来一直以来不断讨论的品牌之路上的时候,中国茧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钱有清认为丝绸企业正在努力做出改变。 尽管从“十五”期间就已见雏形的丝绸文化加品牌的模式在缓慢的10年间一点点推进,但“品牌战略”始终是丝绸行业翘首以待的目标所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好,转变发展方式也好,规避原料风险也好,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前,起码丝绸企业的意识绝对觉醒了,认识到必须通过品牌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品牌促进丝绸消费,推动整个产业提升迈入新的水平。整体上来说,品牌越来越关键。

9、“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们在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缫丝装备水平世界一流,机织水平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印染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装备水平不低于欧洲同等水平。”钱有清指出,“正因为行业长期以来以外贸生产为主导,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意识,缺乏一支强有力的设计队伍,缺乏一系列品牌销售的网络,往往导致我们丝绸产品价格比国外低一半,甚至是人家的1/6。在原料涨价或是金融危机来临时,就显得更加弱势和单薄。” 从目前品牌状况看,我们在国际上知名品牌为数不多,仅有凯喜雅、苏豪、达利等品牌,都是长期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但他们及时转型在国内市场也渐有起色,还有江苏鑫缘,靠网络销售起家的怡莲利用渠道优势发展较快

10、。中国丝绸这个大品牌要远远大于企业个体品牌的效应,国际国内都是如此。中国丝绸大家都很认可,但谈到个体品牌,很难获得认可。钱有清说道“其实,企业想打品牌的欲望很强烈,但是往往是散兵游勇,形成不了一个规模效应。丝绸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实力有限,对企业制约较大,品牌单独走品牌之路,相对来说力量比较薄弱。因为现在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系统出了问题,个体再好也会有所制约。系统风险的杀伤力比较大。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品牌可以走集约化道路,通过点推动面的发展,鼓励一个品牌发展可以先鼓励一个公共品牌发展。所以我们在2004年就推出中国高档丝绸标志这个公共品牌,在个体品牌发展的

11、同时,努力发展公共品牌,既有共性也要有个性,团队作战,来树立行业形象,让更多消费了解丝绸,利用整体推动品牌推动市场。”通过严格的审查和检验,目前被授权使用“中国高档丝绸标志”的28家企业都属于行业中的顶级企业。 丝绸企业正在从觉醒到决心到行动,应该从产品特性、文化价值等特点不断挖掘。蚕宝宝浑身都是宝,欧洲人对丝一点都不浪费。他们每一根丝都会物尽其用,而产品层次也从第一层和人体接触的睡衣、床上用品,被子到内衣,文胸、短裤,延伸至化妆品,面膜等等,还有一些综合利用的开发价值。 蚕丝纤维只占纤维总量的千分之五,被称为纺织行业中的味精行业,但丝绸发展空间很大,既可以向老百姓普及的中档产品,也可以向上延伸成为项级奢侈产品。“现在我们都在探索。我们的蚕丝被不断发展,目前产量已达到1200万条,呈飞速发展的趋势。而床上用品也成为高档消费产品和塑造品牌的主要载体,丝巾、领带等产品也呈现比较好的销售。”钱有清说到:“从国内来说,消费空间在逐步打开,丝绸是一个品质特殊、价格偏高的产品,毕竟我们GDP达到人均3000美元后,人均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实际上丝绸在国内自身的消费完全能够支撑行业的发展。但是我们消费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