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关系研究(一)_第1页
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关系研究(一)_第2页
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关系研究(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关系研究(一)    【关键词】 辨证施食; 忌口; 中医古往今来,饮食与疾病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辨证施食”(即饮食治疗)与“忌口”(即饮食禁忌)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相互依存或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祖国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都是中医治病的特色,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味,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如清代章杏云所著调疾饮食辨一书中云:“病人饮食,藉以

2、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因此论证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的关系,并作出科学性评价,将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1 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的由来辨证施食与忌口的由来已久。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提出有关饮食的五禁忌问题,灵枢·五味论:“肝病禁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肾病忌甘苦”,明确地提出了饮食的禁忌;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类,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的食饮有节,是指忌贪食过度,也忌饥饿日久。如果不注意食饮有节就要产生严重后果。此外还有

3、很多古医籍分别记载着消渴忌糖、水肿病忌盐,这与现代医学“肾炎”病人,浮肿病人忌盐是相一致的,是科学的1。由此可看出,古代医家早就对辨证施食与忌口有了很深的认识。2 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的内涵与特征2.1 中医辨证施食的内涵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中医饮食疗法同样也是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强调“辨证施食”。对病人食物的选择,要根据食物本身的四气五味和归经,结合疾病情况及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诸多因素实行辨证施食。食物和中药一样也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性,均可调整人体阴阳、祛除病邪。饮食适宜,可辅助药物,促进病愈,甚至可以不药而愈。否则,可降低药效,是导致疾病缠绵不愈或反复发作的重要

4、原因。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我们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选择食物或忌口。如病人证候属寒者,一般要禁忌寒性食物,如鸭、芦笋、藕、西瓜、梨、绿豆等;病人证候属热性者,需禁忌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黄鳝、葱、姜、大蒜、辣椒、橘子、荔枝等2。2.2 中医忌口的内涵与特征在中医的理论上,忌口是十分重要的,“忌口”有两个含义:一是所吃中药与食物性味有无矛盾;二是所吃食物对疾病有无不良反应。而现存中医最早的典籍有不少论述忌口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辨证施食与忌口的关系研究3.1 辨证施食决定忌口中医辨证施食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病性决定忌口2。中医忌口是以辨证施食为基础的

5、。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忌口才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医忌口时,要以辨证施食为根据,依据病人的病情、病性来进行忌口,不要盲目地忌食一切“发物”,或是随意无根据的忌口,这不仅不能促进疾病的好转,反而会延误或加重病情,导致失治误治。如何忌口,这确实是一门大学问。忌口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什么都忌讳,什么都不吃,也不能明知不适合的食品,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照吃不误。应根据中医辨证情况来决定忌口食物。3.2 辨证施食与忌口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各自的内涵与特征来看,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4 小结忌口只有在中医辨证施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够保证其科学性与正确性;而中医辨证施食的理论也只有在科学忌口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关系的研究对于人们运用科学的中医辨证思维方法来选择食物和忌口,用以治疗疾病和缓解疾病,促进病愈,增进健康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