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常见脉的脉率规范_第1页
刍议常见脉的脉率规范_第2页
刍议常见脉的脉率规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刍议常见脉的脉率规范         09-09-03 08:23:00     作者:唐亚平    编辑:studa20【摘要】  分析了数脉、疾脉、结脉等常见脉存在的脉率不规范之处,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对此须由专家研讨作出规范。 【关键词】  脉率; 疾脉; 数脉; 结脉; 规范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对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疾病的病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

2、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较模糊,对一些脉的脉象表现又存在争议,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诊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常因医生诊断不同,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实,而且使一部分中医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此,脉象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众多医家对于某些脉的脉率说法不一,脉率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值得注意。    28 脉中,脉率出现异常的有迟脉、缓脉、数脉、疾脉等。对数脉脉象的描述,最早见于脉经,曰:“去来促急”,又有夹行小注曰“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这个六七至道出了数脉

3、的特点,尔后历代脉学书多是以一息六至作为规范的,如濒湖脉学曰:“数脉息间常六至。”但数脉的脉率在一息六至的基础上亦应有一定的变动范围,有不少医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难经集注曰:“去来急促,一息过五至,名数也。”脉如曰:“数者脉息辐辏,六至以上。”后来疾脉从数脉中分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数脉的脉象应该很清楚了,古人的这些认识已经为数脉脉率的规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对此仍是说法不一。如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为数脉,脉搏 90 130 次/min1,而国家统编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和 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脉搏90次/mi

4、n以上2,3,此外,还有人认为数脉的脉率在96 120次/min之间4,这就让人感到莫衷一是了。仔细分析,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的说法不确切,因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这已得到公认,就连这两本教材本身也是这样写的2,3,而一息七八至也属于一息五至以上,那么它到底该算是哪个脉呢?这就把数脉与疾脉的脉象搞混了。因此,综合古今文献和临床实际情况,数脉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的说法应该是准确的。    对疾脉的脉率,古今看法较为一致,均认为是一息七八至。诊家枢要曰:“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八至”。诊家正眼曰:“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搏疾”。国家“十五”规划

5、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140 160 次/min1,而 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 140 次/min以上2。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一息超过八至的脉尽管在临床上出现得很少,可并不是绝对没有,如难经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察病指南亦云:“一呼一吸脉六至者曰数,为始得病,七至者曰极,八至者曰脱,九至者曰死,十至者曰墓,沉细者困在夜,浮大者困在昼,十一十二至者曰死,沉细夜死,浮大昼死,此为阳病之至脉也,故曰阳病脉数。”而这样的脉并没有相应的脉名,由于其临床意义与疾脉一样,可以将其归入疾脉,因此我们认为

6、,疾脉的脉率定为一息七至以上、脉搏140次/min以上可能更为合适。     09-09-03 08:23:00     作者:唐亚平    编辑:studa20结脉的脉率,也有须加以规范之处。记载结脉脉象最早的书籍是难经。难经·八十一难曰:“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至于结脉的脉率,文中没有提到。直到东汉,张仲景认为结脉的歇止是缓中一止,伤寒论·辨脉法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脉经亦云:“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三指禅云:“结

7、脉迟中止,阳微一片寒。”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和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皆认为结脉的脉象是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1,2。可见结脉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的脉象得到公认。但结脉脉来缓慢到底是指一息四至的“缓”还是指一息不足四至的“迟”,它的脉率到底是 60 70 次/min,还是70次/min以下或者是60次/min以下,却说法不一。活人书濒湖脉学诊家正眼医学心悟医宗金鉴脉法统宗等都说结脉是缓而时一止,诊宗三昧脉理求真诊脉三十二辨脉如等书则认为结脉是迟缓而时一止,脉语通雅·脉考三指禅医学实在易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则认为是迟而时一止。这些不同的表述容易让人困惑,因此也有必

8、要对此作出规范。笔者认为,结脉的缓慢应理解成慢于正常脉象,脉来一息四至或一息不足四至,即70次/min以下,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即为结脉。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正常脉象一息四到五至,脉搏7280次/min ;一息超过五至以上为数脉或急脉,脉搏90次/min以上。那么,如果脉搏为8190次/min,脉率是否正常,这算是什么脉象呢?对此未有明确说法。因此也有必要由专家研讨对此作出规范。    某些常见脉脉率不规范的问题,不仅不利于脉诊的教学和临床应用,它还影响到脉诊的科学研究。因此,应尽快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对古代医学文献全面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脉诊研究成果,提出各脉规范的脉率标准,以促进脉诊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庄泽澄,吴承玉,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