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考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A诗歌大意写景 状物 叙事B揣摩形象形象 意象 意境C体会内涵抒情 言志 寓理【试题特点】1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绝不能离开景、情、境。2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阐释的是普遍哲理。【学生答题存在问题】1答题不规范,易漏掉一些要点。2只能意会,不能有效言传。【常见问答模式】一、炼字型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2、,你认为同意吗?为什么?解答分析:要求品味古人所锤炼的字的妙处,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炼字可以从以下入手体会:动词: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拟声词:有些拟
3、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B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二、思想内容类提问方式:1请分析某句诗(
4、某首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2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3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或主张)。解答分析: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答题步骤:1塑造的形象2作者的情感3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示例 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早寒有怀孟浩然
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参考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三、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6、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想(客观景物)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联想想象的境界。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主要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笨办法:翻译全诗。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2个双音节的词概括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注意要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须答具体。如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示例 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7、(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四、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特别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或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示例
8、60;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参考答案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五、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
9、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1)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的得开心颜!(2)间接抒情A借景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B
10、托物言志(虞世南蝉)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C托物寓理(朱熹观书偶感)D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2描写手法(1)衬托正衬(李白赠汪伦)反衬(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以乐(哀)景写哀(乐)情:如谢亭送别唐代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
11、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2)联想想象,也叫虚实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拟庐山瀑布,为虚写。(3)对比、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3修辞手法(1)常见8种。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代能以少胜多、化凡为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夸张是为了
12、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用典把作品所要抒发之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造成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4多角度欣赏有些诗词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方面渲染气氛,丰富了诗文的内容。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运用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示例 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蜀 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
13、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参考答案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六、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请说说这首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该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形是一切”-我的创作实践探索
- 就业支持政策对新市民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
- 湖岸施工方案
- 制服酒吧营销方案
- 课程发布活动策划方案
- 实体店拓客咨询方案模板
- 孩子接球活动方案策划
- 服装连环营销方案
- 丽江施工方案
- 保险营销定位方案
- 股权转让及法定代表人变更协议书
-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书(详细)
- EBSCOhost全文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课件
- A01:欧洲标准(中文)-压力表-EN837-1-1998(04-09)
- 神经外科管道的护理
- 水暖维修工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团课考试试题库
- AIAG-CQI-9热处理系统评估讲义-教程课件
- 新概念英语1一课一练全册1-144课
- 山茶花文化鉴赏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6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