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国诗三首?教学设计推荐【背景材料】一、普希金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 ,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 ,13岁开始写诗 ,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 ,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 ,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 ,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 ,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

2、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 ,像松脂一样鲜明 ,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 ,像春天一样芬芳 ,像勇士剑击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 ,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 ,到处盛开着鲜花 ,到处充溢着阳光。二、?篱笆那边?的写作背景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诗坛的一颗巨星 ,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她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 ,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她一生中的绝大局部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 ,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去世后

3、,她更加深居简出 ,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 ,终日闭门作诗写信。她55岁去世时 ,留下近一千八百首诗歌。她的诗大都短小 ,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死亡等方面的见解 ,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篱笆那边?就是代表作之一。三、?我愿意是急流?的写作背景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 ,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 ,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 ,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 ,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 ,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 ,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 ,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示范教案】外

4、国 诗 三 首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世界诗歌开展概貌、中外诗交流概况。2.了解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的简历与创作。3.理解、领会几位作者所绘写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含蕴。二、能力培养目标1.诵读并体会?致大海?的精神实质。随作者华兹华斯一起感受一种逼人的质朴、自然美。2.领悟?篱笆那边?带一点神秘色彩的诗意。3.美诵?我愿意是急流? ,把握其意象群 ,深深地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三、德育渗透目标1.追求自由、美好、进步是人的天性 ,人生而为人 ,要发奋有为。2.爱好思考 ,珍爱生活中真挚的情怀。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了解普希金的生活环境和俄罗斯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 ,对完整全面地理解?致大海?尤

5、为重要。难点就在这些方面 ,学生应把世界史的学习与语文中的诗歌理解、欣赏融汇贯穿起来。狄金森的诗素以神秘著称 ,评诗者一向聚讼纷纭 ,要想让学生理解透她的诗旨 ,就有必要对“上帝这一概念作些阐释。所谓“上帝 ,是西方文化中的概念 ,中国学生在理解这个概念上易犯简单化的毛病 ,要从独特的角度去诱导学生理解。再者 ,神秘主义的诗不能只允许一家之言 ,应让学生在其智力基准上去理解 ,可以见仁见智 ,甚至学生完全否认其诗 ,也不必太在意。优秀的诗从来不靠强迫去打动人。?我愿意是急流?一向被人当作精彩的情诗来读 ,高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敏感的青春勃发期 ,他们会悄悄地反复诵读此诗。教学时可相机进行正确的人生

6、观、婚恋观教育 ,不必在思想内容上过多展开 ,指导学生抓住其形式的特点谈一谈就可过去。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诗歌史概貌 ,了解课文几首诗的作者。2.第一课时:学生展示自学预习所获知识 ,教师补充 ,诵读?致大海? ,带着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一、二 ,继续品读二诗。3.第二课时:抽查并评点学生作业 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领会?篱笆那边?的含蕴 ,提示学生注意?我愿意是急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并反复诵读。4.模拟仿作自由诗。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学生简述外国诗歌开展史概貌 ,教师补充。粗略了解外国诗歌开展情况。2.了解几首诗的作者并能初步诵读这

7、几首诗。二、外国诗歌开展史概貌第一阶段:远古时期(前40世纪至5世纪)古埃及 ,古巴比伦。第二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第三阶段:中世纪(5至15世纪) ,亦可称圣经诗歌时期。第四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至16世纪) ,伟大诗人有英国的莎土比亚、意大利的彼得拉克等。第五阶段:古典主义时期 ,(17至18世纪) ,有弥尔顿、伏尔泰等历史名人。第六阶段:浪漫主义(18至19世纪) ,诗歌群星璀璨 ,俊采风流。德国有歌德;英国有布莱克、彭斯 ,有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及雪莱、拜伦、济慈三个少年天才;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普希金;美国惠特曼;匈牙利有裴多菲、等等。第七阶段:唯

8、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先锋派各种风格的诗层出不穷 ,东西方碰撞、交流 ,融合已近百年 ,流风所及 ,以至于今。三、学生诵读课文中的?致大海?、?孤独的收割人? ,了解普希金和华兹华斯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教师补充。(关于普希金的资料甚多 ,此处略)四、再次诵读?致大海? ,试完成练习一、1。五、参考资料:?世界名诗鉴赏词典? ,辜正坤主编。致 大 海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内 诗人热爱大海的奔放与宽广容 诗人羡慕大海而为自己懊丧诗人更依恋大海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体裁 既是情调忧伤的哀歌又是富有哲理的诗作特点 气势豪放 ,意境雄浑 ,思想深沉 ,激情奔放 ,充满了积极奋进的精神第二课时教学

9、步骤一、明确目标1.深入全面地理解领会?致大海?的诗意、诗美。2.感悟?篱笆那边?的神秘含蕴。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二、学生在深入全面领会诗意诗美的根底上 ,再次美诵?致大海? ,配乐配图。三、了解狄金森 ,读懂?篱笆那边?1.狄金森(18301886) ,美国女诗人。25岁始 ,弃绝社会交往 ,潜心以诗作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她的诗篇中洋溢者一种奇光异彩。与惠特曼的诗风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写得细腻、柔美 ,清新别致 ,精细人微 ,寓深邃于浅表的意象 ,塑造出别具一格的意境。2.内容大意外表意思是:一棵红草莓在篱笆那边向我招手 ,我想爬过去攀摘在手 ,又怕弄脏白围裙。过去或

10、不过去 ,真是矛盾。如果上帝是小孩子 ,它会不会爬过去呢?也许会吧 ,也许不会。可以联想、感悟到的意思因人而异。3.鉴赏要点(1)独特价值的重新发现狄金森的诗 ,在一战前的相当长时间内 ,不被人重视 ,今天 ,她被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 ,声望越来越高 ,成为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的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的诗不循章法 ,内容广阔 ,意象奇特 ,韵律多变化 ,以其独往独来的姿态为美国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她努力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秘 ,她的诗是内心感受的外化 ,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2)打破生命时间的顺序面对篱笆和红草莓 ,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 ,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

11、,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 ,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回忆 ,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独特的感受。四、了解裴多菲 ,读懂?我愿意是急流?1.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 ,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 ,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 ,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 ,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 ,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 ,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 ,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2.内容大意全诗共五节 ,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开头的格式 ,诗人把自己说成“急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 ,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 ,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 ,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3.鉴赏要点(1)多样的解读首先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 ,它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 ,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 ,它委婉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 ,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 ,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 ,既可以是诗人的爱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