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三月》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城三月》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城三月》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城三月》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城三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城三月?教学设计教学准备:积累描写春天的散文诗歌。教学过程:一、美文引入 ,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 ,春节一过 ,我们便迎来了一个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春天。记得以前 ,我们曾积累过一些关于春天的描写。谁来给大家诵读 ,把大地回春的这番美景展现在大家面前。出示三段描写 ,配以图案。1)春天来了!你看 ,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 ,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 ,唱着清脆悦耳的歌 ,向前奔流指生(背诵)。师:春天到了 ,积雪融化 ,溪水潺潺 ,(读词)还有呢?出示:溪水潺潺2)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 ,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 ,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

2、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绿的柳 ,红的花 ,真是美极了!指生(朗读)。师:春桃吐蕊 ,杨柳抽芽 ,真是桃红柳绿呀!(读词)出示:桃红柳绿3)每到春天 ,红得如火的木棉花 ,粉得如霞的芍药花 ,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 ,有的含苞初绽 ,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 ,嗡嗡嗡地边歌边舞。齐读。师:春天更是百花竞放的季节 ,群芳斗艳 ,姹紫嫣红。(读词)出示:姹紫嫣红4)师:这些语段都抓住了不同的景物描写了春天。2、著名女作家萧红也描写过春天。今天 ,我们就来欣赏她笔下的春天。1)先默读简介 ,了解萧红。出示:萧红照片+简介萧红:中国女作家。(1911

3、-1942)黑龙江省呼兰城人。著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 ,散文集?跋涉?等。2)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黑龙江人)师:原来她老家在东北一带。(写了许多小说 ,散文。)师:对 ,她是民国时期的一位才女。(萧红只活了31岁。)师:这真是英年早逝啊!3、我们的课文就选自萧红写的同名小说?小城三月?。1)出示:小城三月萧红(带背景图)“小城三月这题目多么富有诗意 ,让我们读好课题!(指读;齐读)2)这里的小城就是萧红的故土东北松花江畔的呼兰城。出示:冬天北方小城照片(呼兰城)师:这就是典型的北方小城。整个冬季 ,那里冰天雪地 ,人烟稀少。沉睡一冬的小城到了三月是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

4、跟着萧红走进小城 ,去看看那里的三月是怎样的?二、自学课文 ,展示交流。1、首先 ,让我们来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小节是具体描写春天的情景。想一想:这篇课文描写春天有什么特点?2、交流学习的成果。1)课文中有一个多音字:当表示“绕着圈儿动时读“zhuan;表示“改变方向地动时读“zhuan。出示:zhuan 转回来转zhuan 一转眼同桌开火车读多音字组词;齐读。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纠正局部字词读音。3)课文中具体描写春天的小节是(假设说到第七、八节 ,不是具体描写春天的情景。)出示第三、六小节内容。师:看来 ,大家意见集中 ,第三、六节具体描

5、写了小城三月的街景。三、深入学习课文。1、“它们描写的春天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 ,我们先不忙着答复。1)请你认认真真地大声诵读这两小节 ,读完后说一说小城三月的春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请两位同学分读这两小节 ,大家再次边听边感受 ,等一会儿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交流。(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春天来得特别快,春意盎然.)3)你能否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小城春天的特点?出示:热闹非凡来得极快师:这两节对于春天的描写与以往所学的不同 ,它们是从“热闹非凡和“来得极快这两个角度来表现春天特有的情景。2、好 ,大家已根本上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 ,我们要学习一项新的本领复述课文的有关内容。要复述

6、,首先应了解内容 ,这一步我们通过刚刚的学习已做到了。第二步要抓住春的有关内容 ,反复诵读 ,直到达“熟读成诵的地步。也就是说把有关内容熟记在心 ,待会儿能够说得出来。出示第三节课文 ,师:先看第三节 ,这一节课文主要是描写了春天的热闹。默读这一节,抓住有关句子 ,说说这热闹表现在哪里?同桌交流.师:它是从哪些语句写出热闹情景的?(集体交流)1)街上有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 ,也有卖小根蒜的了。生说说读读。谁也找到了这句句子 ,读一读。师归纳:这么多人都出来了 ,仿佛赶集似的 ,真热闹啊!2)继续交流。大街小巷到处呜呜呜 ,呜呜呜 ,好似春天是从他们的手里招呼回来似的。(有关内容变色)生说说读读

7、。师:这声音很响亮 ,“呜呜呜 ,呜呜呜谁来读好象声词?男孩子对这最感兴趣了 ,那你们来读好这句句子。3)出示:更有些孩子们 ,他们按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 ,正好可以拧成哨子 ,就含在嘴里满街地吹。声音有高有低 ,因为哨子有粗有细。生说说读读。师:这句句子很长 ,不用死记硬背。只要抓住孩子们的动作 ,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就记住了。(动词变色)(指述)归纳:复述课文 ,有时可以按课文中的主要语句说 ,有时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4)总结:萧红抓住了街上人多 ,吹柳哨的孩子多 ,告诉我们小城三月的热闹情景。3、最后请你用说话的语气把刚刚熟读的句子说一说。瞧 ,这就是阳春三月热闹的小城。出示:街

8、景图同桌两人看着图 ,互相介绍小城三月热闹的情景。上台指述。师:瞧 ,你们已经完成了复述课文的要求 ,而且说得真好 ,听了你们的介绍 ,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热闹的情景。4、图文并列出示:但是这为期甚短。一转眼 ,吹哨子的不见了。接着杨花飞起来了 ,榆钱飘满了一地。引读:但这为期甚短 ,一转眼 ,吹哨子的不见了。接着杨花飞起来了 ,榆钱飘满了一地。看 ,这就是当时杨花飞舞 ,榆钱满地的情景。春天极快地来到了小城。5、出示第六节。让我们用刚刚的方法 ,找到有关句子反复诵读 ,练习口头复述第六节。(自由朗读;找关键句子诵读;复述)小组交流 ,介绍方法。集体交流:你们抓住哪一句复述小城春天来得极快的?1)

9、五天不出屋 ,树发芽了;再过五天不看树 ,树长叶了;再过五天 ,这树就像绿得使人不认识它了。指两人读 ,他把这一串时间词读得真好 ,(变色)跟他学。指读;齐读(不要太快)师:春天这么快就来了。看(配合多媒体动画制作)师引述:五天不出屋再过五天再过五天师:谁再来为大家介绍介绍春天的树长得到底有多快?指述。前后只不过三五(十五天) ,小树就已经绿得让你不认识它了。这情景多像艾青的?绿?中所写到的。还记得吗?出示:绿艾青好似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

10、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 ,好似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会背的你就背诵;有点忘了的话 ,就跟着朗诵。2)还有哪些语句写到春的特点?春天就像跑的那么快。好似人能够看见似的。谁也来说。3)春天从老远的地方跑来了 ,跑到这个地方 ,只向人耳朵吹一句小小的声音:“我来了呵 ,而后很快地跑过去了。(有趣 ,一溜烟不见了。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4)春天就这么快的来到了呼兰城 ,让城里的人欣喜不已。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这一节的内容?指述。6、这两小节集中描写了呼兰城的春天 ,大家说得都很好 ,今天回家你就可以说给爸爸妈妈 ,以及周围没去过呼

11、兰城的人听 ,让他们也来感受小城三月独特的情景。7、(出示第一到六节)请你再来读读第一到六节 ,还有什么想问的吗?(柳哨为何不见了?)指指第三、六节有关句子 ,这么喜欢柳哨 ,为什么不吹了呢?联系上下文读读 ,能否自己解答这个问题?(柳哨是用刚发芽的嫩柳条拧成的 ,有韧性。长叶的柳条就不行了。)师:对 ,你读得很仔细 ,难怪刚长叶 ,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因为再过五天小结:看来 ,我们读文章 ,不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还要回到课文中再读再思考 ,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8、师:了解了呼兰城春天的特点 ,再来听一听课文的第7、8节 ,想想这两小节写了些什么?(朗读录音)跟着录音轻声读读 ,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交流提问。师评:你们感觉萧红的写法太夸张 ,不认同她的看法 ,对吧?你们对句子的理解有困难 ,没关系!你们认为她写得不合实际。师:先不忙下结论。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要读懂名家著作 ,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有时要先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有时还要拿原著读一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