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习题汇编排序 试题_第1页
数据结构习题汇编排序 试题_第2页
数据结构习题汇编排序 试题_第3页
数据结构习题汇编排序 试题_第4页
数据结构习题汇编排序 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据结构课程(本科)第九章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 若待排序对象序列在排序前已按其排序码递增顺序排列,则采用( )方法比较次数最少。A. 直接插入排序B. 快速排序C. 归并排序D. 直接选择排序2. 如果只想得到1024个元素组成的序列中的前5个最小元素,那么用( )方法最快。A. 起泡排序B. 快速排序C. 直接选择排序D. 堆排序3. 对待排序的元素序列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再对两个子序列施加同样的排序操作,直到子序列为空或只剩一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排序方法是( )。A. 直接选择排序B. 直接插入排序C. 快速排序D. 起泡排序4. 对5个不同的数据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最

2、多需要进行( )次比较?A. 8B. 10C. 15D. 255. 如果输入序列是已经排好顺序的,则下列算法中( )算法最快结束?A. 起泡排序B. 直接插入排序C. 直接选择排序D. 快速排序6. 如果输入序列是已经排好顺序的,则下列算法中( )算法最慢结束?A. 起泡排序B. 直接插入排序C. 直接选择排序D. 快速排序7. 下列排序算法中( )算法是不稳定的。A. 起泡排序B. 直接插入排序C. 基数排序D. 快速排序8. 假设某文件经过内部排序得到100个初始归并段,那么如果要求利用多路平衡归并在3 趟内完成排序,则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是( )。A. 3B. 4C. 5D. 69. 采用

3、任何基于排序码比较的算法,对5个互异的整数进行排序,至少需要( )次比较。A. 5B. 6C. 7D. 810. 下列算法中( )算法不具有这样的特性:对某些输入序列,可能不需要移动数据对象即可完成排序。A. 起泡排序B. 希尔排序C. 快速排序D. 直接选择排序11. 使用递归的归并排序算法时,为了保证排序过程的时间复杂度不超过O(nlog2n),必须做到( )。A. 每次序列的划分应该在线性时间内完成B. 每次归并的两个子序列长度接近C. 每次归并在线性时间内完成D. 以上全是12. 在基于排序码比较的排序算法中,( )算法的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不高于O(nlog2n)。A. 起泡排序B

4、. 希尔排序C. 归并排序D. 快速排序13. 在下列排序算法中,( )算法使用的附加空间与输入序列的长度及初始排列无关。A. 锦标赛排序B. 快速排序C. 基数排序D. 归并排序14. 一个对象序列的排序码为 46, 79, 56, 38, 40, 84 ,采用快速排序(以位于最左位置的对象为基准而)得到的第一次划分结果为:A. 38, 46, 79, 56, 40, 84 B. 38, 79, 56, 46, 40, 84 C. 40, 38, 46, 79, 56, 84 D. 38, 46, 56, 79, 40, 84 15. 如果将所有中国人按照生日(不考虑年份,只考虑月、日)来排

5、序,那么使用下列排序算法中( )算法最快。A. 归并排序B. 希尔排序C. 快速排序D. 基数排序参考答案:1. A2. D3. C4. B5. A6. D7. D8. C9. C10. C11. D12. C13. C14. C15. D二、 填空题1. 第i (i = 1, 2, , n-1) 趟从参加排序的序列中取出第i个元素,把它插入到由第0个第i-1个元素组成的有序表中适当的位置,此种排序方法叫做_排序。2. 第i (i = 0, 1, , n-2) 趟从参加排序的序列中第i个第n-1个元素中挑选出一个最小(大)元素,把它交换到第i个位置,此种排序方法叫做_排序。3. 每次直接或通过

6、基准元素间接比较两个元素,若出现逆序排列,就交换它们的位置,这种排序方法叫做_排序。4. 每次使两个相邻的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这种排序方法叫做_排序。5. 在直接选择排序中,排序码比较次数的时间复杂度为O(_)。6. 在直接选择排序中,数据对象移动次数的时间复杂度为O(_)。7. 在堆排序中,对n个对象建立初始堆需要调用_次调整算法。8. 在堆排序中,如果n个对象的初始堆已经建好,那么到排序结束,还需要从堆顶结点出发调用_次调整算法。9. 在堆排序中,对任一个分支结点进行调整运算的时间复杂度为O(_)。10. 对n个数据对象进行堆排序,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_)。11. 给定一组数据对象的排

7、序码为 46, 79, 56, 38, 40, 84 ,则利用堆排序方法建立的初始堆(最大堆)为_。12. 快速排序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_)。13. 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_)。14. 快速排序在平均情况下的空间复杂度为O(_)。15. 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空间复杂度为O(_)。16. 给定一组数据对象的排序码为 46, 79, 56, 38, 40, 84,对其进行一趟快速排序,结果为_。17. 在n个数据对象的二路归并排序中,每趟归并的时间复杂度为O(_)。18. 在n个数据对象的二路归并排序中,整个归并的时间复杂度为O(_)。参考答案:1. 插入2. 直接选择

8、3. 交换4. 两路归并5. n26. n7. ën/2û8. n-19. log2n10. nlog2n 11. 84, 79, 56, 38, 40, 4612. nlog2n13. n214. log2n 15. n16. 40 38 46 79 56 8417. n18. nlog2n三、判断题1. 直接选择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2. 若将一批杂乱无章的数据按堆结构组织起来, 则堆中各数据是否必然按自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 当输入序列已经有序时,起泡排序需要的排序码比较次数比快速排序要少。4. 在任何情况下,快速排序需要进行的排序码比较的次数都是O(nlog

9、2n)。5. 在2048 个互不相同的排序码中选择最小的5个排序码,用堆排序比用锦标赛排序更快。6. 若用m个初始归并段参加k路平衡归并排序,则归并趟数应为 élog2mù。7. 堆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8. 对于某些输入序列,起泡排序算法可以通过线性次数的排序码比较且无需移动数据对象就可以完成排序。9. 如果输入序列已经排好序,则快速排序算法无需移动任何数据对象就可以完成排序。10. 希尔排序的最后一趟就是起泡排序。11. 任何基于排序码比较的算法,对n个数据对象进行排序时,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不会低于O(nlog2n)。12. 不存在这样一个基于排序码比较的算法:

10、它只通过不超过9次排序码的比较,就可以对任何6个排序码互异的数据对象实现排序。参考答案:1. 否2. 否3. 是4. 否5. 否6. 否 7. 否8. 是9. 否10. 是11. 是12. 是四、 运算题1. 判断以下序列是否是最小堆?如果不是, 将它调整为最小堆。(1) 100, 86, 48, 73, 35, 39, 42, 57, 66, 21 (2) 12, 70, 33, 65, 24, 56, 48, 92, 86, 33 。2. 在不要求完全排序时,堆排序是一种高效的算法。这种算法的过程是:(Heapification)把待排序序列看作一棵完全二叉树,通过反复筛选将其调整为堆;(

11、Re-heapification)依次取出堆顶,然后将剩余的记录重新调整为堆。现考虑序列A = 23,41,7,5,56 :(1) 给出对应于序列A的最小堆HA(以线性数组表示);(2) 给出第一次取出堆顶后,重新调整HA后的结果(以线性数组表示);(3) 给出第二次取出堆顶后,重新调整HA后的结果(以线性数组表示)。3. 希尔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试举例说明。4. 给出12个初始归并段,其长度分别为19, 22, 17, 16, 11, 10, 12, 32, 26, 20, 28, 07。现要做4路外归并排序,试画出表示归并过程的最佳归并树,并计算该归并

12、树的带权路径长度WPL。5. 设输入文件包含以下数据对象的排序码:14, 22, 7, 16, 11, 10, 12, 90, 26, 30, 28, 110。现采用置换选择方法生成初始归并段,并假设内存工作区可同时容纳5个数据对象,请画出生成初始归并段的过程。6. 在利用置换选择方法生成初始归并段时,可另开辟一个与工作区容量相同的辅助存储区(称为储备库)。当输入对象排序码小于刚输出的门槛LastKey对象的排序码时,不将它存入工作区,而暂存于储备库中,接着输入下一对象的排序码,依次类推,直到储备库满时不再进行输入,而只是从工作区中选择对象输出直至工作区空为止,由此得到一个初始归并段。然后再将

13、储备库中的对象传送至工作区,重新开始置换选择。若设输入文件包含对象的排序码为19, 22, 17, 16, 11, 10, 12, 32, 26, 20, 28, 07。采用上述方法生成初始归并段,并设工作区可容纳5个对象,请画出生成初始归并段的过程。7. 假设文件有4500个记录,在磁盘上每个页块可放75个记录。计算机中用于排序的内存区可容纳450个记录。试问:(1) 可建立多少个初始归并段?每个初始归并段有多少记录?存放于多少个页块中?(2) 应采用几路归并?请写出归并过程及每趟需要读写磁盘的页块数。8. 如果某个文件经内排序得到80个初始归并段,试问(1) 若使用多路归并执行3趟完成排序

14、,那么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应为多少?(2) 如果操作系统要求一个程序同时可用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总数不超过15个,则按多路归并至少需要几趟可以完成排序?如果限定这个趟数,可取的最低路数是多少?参考答案:1. (1) 100, 86, 48, 73, 35, 39, 42, 57, 66, 21 为最大堆。调整为最小堆后为 21, 35, 39, 57, 86, 48, 42, 73, 66, 100 (2) 12, 70, 33, 65, 24, 56, 48, 92, 86, 33 不是最小堆。调整为最小堆后为 12, 24, 33, 65, 33, 56, 48, 92, 86, 70 2.

15、(1) 建堆结果HA =52374156(2) 第一次取出堆顶,并重新调整后HA =7235641(3) 第二次取出堆顶,并重新调整后HA =2341563. (1) 希尔排序 512275 275* 061 增量为2 275*061 512 275 增量为1 061275* 275 512 (2) 直接选择排序 275 275* 512 061 i = 1 061275* 512 275 i = 2 061 275* 512 275 i = 3 061 275* 275 512 (3) 快速排序 512275 275* 275*275 512 (4) 堆排序 275 275* 061 170

16、 已经是最大堆,交换275与170 170 275* 061 275 对前3个调整 275* 170 061 275 前3个最大堆,交换275*与061 061 170 275* 275 对前2个调整 170 061 275* 275 前2个最大堆,交换170与061 061 170 275* 275 4. 设初始归并段个数n = 12,外归并路数k = 4,计算(n-1) % (k-1) = 11 % 3 = 2 0,必须补k-2-1 = 1个长度为0的空归并段,才能构造k路归并树。此时,归并树的内结点应有(n-1+1)/(k-1) = 12/3 = 4个。03689182030446062

17、6885036891820304460626885170368918201730446062646885196413WPL = (3+6+8)*3+(9+18+20+30+44+60+62)*2+(68+85)*1 = 51+ 486+153 = 6905. 生成初始归并段的过程输入文件InFile内存工作区输出文件OutFile动作19, 22, 17, 16, 11, 10,12, 32, 26, 20, 28, 07输入5个排序码10, 12, 32, 26, 20, 28, 0719, 22, 17, 16, 11选择11, 输出11,门槛11, 置换1012, 32, 26, 20,

18、 28, 0719, 22, 17, 16, 1011选择16, 输出16,门槛16, 置换1232, 26, 20, 28, 0719, 22, 17, 12, 1011, 16选择17, 输出17,门槛17, 置换3226, 20, 28, 0719, 22, 32, 12, 1011, 16, 17选择19, 输出19,门槛19, 置换2620, 28, 0726, 22, 32, 12, 1011, 16, 17, 19选择22, 输出22,门槛22, 置换2028, 0726, 20, 32, 12, 1011, 16, 17, 19, 22选择26, 输出26,门槛26, 置换28

19、0728, 20, 32, 12, 1011, 16, 17, 19, 22, 26选择28, 输出28,门槛28, 置换0707, 20, 32, 12, 1011, 16, 17, 19, 22, 26, 28选择32, 输出32,门槛32, 无输入07, 20, , 12, 1011, 16, 17, 19, 22, 26, 28,32无大于门槛的对象, 输出段结束符07, 20, , 12, 1011, 16, 17, 19, 22, 26, 28,32, 选择07, 输出07,门槛07, 无输入, 20, , 12, 1007选择10, 输出10,门槛10, 无输入, 20, , 1

20、2, 07, 10选择12, 输出12,门槛12, 无输入, 20, , , 07, 10, 12选择20, 输出20,门槛20, 无输入, , , , 07, 10, 12, 20无大于门槛的对象, 输出段结束符07, 10, 12, 20, 结束6. 生成初始归并段的过程输入文件InFile内存工作区储备库输出文件OutFile动作19, 22, 17, 16, 11,10,12, 32, 26, 20,28, 07输入5个排序码10, 12, 32, 26, 20, 28,0719, 22, 17,16, 1111选择11, 输出11,门槛11, 暂存1012, 32, 26, 20,

21、28, 0719, 22, 17,16, 1011选择16, 输出16,门槛16, 暂存1232, 26, 20, 28, 0719, 22, 17, 10, 1211, 16选择17, 输出17,门槛17, 置换3226, 20, 28, 0719, 22, 32, 10, 1211, 16, 17选择19, 输出19,门槛19, 置换2620, 28, 0726, 22, 32, 10, 1211, 16, 17, 19选择22, 输出22,门槛22, 暂存2028, 0726, , 32, 10, 12, 2011, 16, 17, 19, 22选择26, 输出26,门槛26, 置换28

22、0728, , 32, 10, 12, 2011, 16, 17, 19, 22,26选择28, 输出28,门槛28, 暂存07, , 32, 10, 12, 20,0711, 16, 17, 19, 22,26, 28选择32, 输出32,门槛32, 无输入, , , 10, 12, 20,0711, 16, 17, 19, 22,26, 28, 32无大于门槛的对象,输出段结束符将暂存区内容传送到内存工作区10, 12, 20,07, 11, 16, 17, 19, 22,26, 28, 32, 选择07, 输出07,门槛07, 无输入10, 12, 20, 07选择10, 输出10,门槛

23、10, 无输入, 12, 20, 07, 10选择12, 输出12,门槛12, 无输入, , 20, 07, 10, 12选择20, 输出20,门槛20, 无输入, , , 07, 10, 12, 20无大于门槛的对象,输出段结束符07, 10, 12, 20, 结束7. (1) 文件有4500个记录,计算机中用于排序的内存区可容纳450个记录,可建立的初始归并段有4500450 = 10个。每个初始归并段中有450个记录,存于45075 = 6个页块中。(2) 内存区可容纳6个页块,可建立6个缓冲区,其中5个缓冲区用于输入,1个缓冲区用于输出,因此,可采用5路归并。归并过程如下:450450

24、450450450450450450450450225022504500共做了2趟归并,每趟需要读60个磁盘页块,写出60个磁盘页块。8. (1) 设归并路数为k,初始归并段个数m = 80,根据归并趟数计算公式S = élogkmù = élogk80ù = 3得:k380。由此解得k5,即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为5。(2) 设多路归并的归并路数为k,需要k个输入缓冲区和1个输出缓冲区。1个缓冲区对应1个文件,有k +1 = 15,因此k = 14,可做14路归并。由S = élogkmù = élog1480ù =

25、 2。即至少需2趟归并可完成排序。若限定这个趟数,由S = élogk80ù = 2,有80k2,可取的最低路数为9。即要在2趟内完成排序,进行9路排序即可。五、 算法分析题1. 给出下面main () 函数的执行结果:/-/ Sorry, no comments available:/ Try to read & understand following lines by yourself/-#include <stdio.h>void Exchange ( int s , int i, int j ) int temp = si; si = sj;

26、sj = temp;int Partition ( int seq , int low, int high ) int pivotpos = low;int pivot = seqlow;for ( int i = low+1; i <= high; i+ )if ( seqi < pivot ) pivotpos+;if ( pivotpos != i ) Exchange ( seq, pivotpos, i);Exchange ( seq, low, pivotpos );for ( i = 0; i < low; i+ ) printf ( "t"

27、 );for ( i = low; i < pivotpos; i+ ) printf ( "t%d", seqi );printf ( "t%d", seqpivotpos );for ( i = pivotpos+1; i <= high; i+ ) printf ( "t%d", seqi );printf ( "n" );return pivotpos;void main ( ) int testSeq12 = 57, 37, 17, 42, 61, 27, 84, 06, 19, 59, 93

28、, 23 ;Partition ( testSeq, 0, 11);Partition ( testSeq, 0, 6);Partition ( testSeq, 8, 11);2. 本题给出一个施加于链表的选择排序的算法。算法中用到一个临时的表头结点 head,作为结果链表的表头结点,每次从first链上摘下值最大的结点current链入 head之后。算法结束前,将 head删除。 template <class T> void LinkList<T> : ListSelectSort ( ) LinkNode<T> * head = new ListN

29、ode<T>, * current, * pre, * p, * q; int i = 0;while ( ) p = current = first; q = NULL; while ( p != NULL ) if ( p->data > ) pre = q; current = p; q = p; p = p->link;if (current = first ) ;else pre->link = current->link;if ( !i ) last = current; i+;current->link = head->lin

30、k; ;first = head->link;delete head;(1) 请将缺失的语句部分补上;(2) 设待排序的对象个数 n = 7, 当排序前各对象排序码的初始链接顺序为40, 20, 60, 30, 70, 50, 80,试根据上述算法,画出每一趟排序时各结点指针的变化。3. 下面给出一个排序算法,它属于数据表类的成员函数,其中currentSize是数据表实例的当前长度,Vector 是存放数据表元素的一维数组。template <class T>void dataList<T> : unknown ( ) T temp; int i, j, n =

31、 currentSize;for ( i = 1; i < n; i+ )if ( Vectori .key < Vectori-1.key ) temp = Vectori; Vectori = Vectori-1;for ( j = i-2; j >= 0; j- )if ( temp.key < Vectorj.key ) Vectorj+1 = Vectorj;else break;Vectorj+1 = temp;(1) 该算法执行什么功能?(2) 针对有n个数据对象的待排序的数据表,算法的排序码比较次数和对象移动次数最好是多少?最坏是多少?4. 下面给出一个

32、排序算法,它属于数据表类的成员函数,其中currentSize是数据表实例的当前长度,Vector 是存放数据表元素的一维数组。template <class T>void dataList<T> : unknown ( ) T temp; int i, j, d, n = currentSize;for ( d = n/2; d >= 1; d /= 2 )/按不同增量划分子序列 for ( i = d; i < n; i+ ) /对子序列执行直接插入排序temp = Vectori;for ( j = i-d; j >= 0; j -= d ) i

33、f ( temp.key < Vectorj.key ) Vectorj+d = Vectorj;else break; Vectorj+d = temp; (1) 该算法执行什么功能?(2) 针对一组输入实例 35, 67, 18, 29, 53, 44, 09, 21,画出每一趟排序过程。5. 下面给出一个排序算法,它属于数据表类的成员函数,其中currentSize是数据表实例的当前长度,Vector 是存放数据表元素的一维数组。template <class T>void dataList<T> : unknown ( int left, int righ

34、t ) /对当前排序区间 left, right 进行排序int i = left, j = right +1; T pivot = Vectorleft; /把基准元素的值暂存于temp中do do i+; while ( Vectori.key < pivot.key );do j-; while ( Vectorj.key > pivot.key );if ( i < j ) /交换Vectori和Vectorj的值 T temp = Vectori; Vectori = Vectorj; Vectorj = temp; while ( i < j ); Vect

35、orleft = Vectorj; Vectorj = pivot;if ( left < j-1 ) unknown ( left, j-1 ); /递归处理左区间 if ( j+1 < right ) unknown ( j+1, right ); /递归处理右区间(1) 该算法的功能是什么?(2) 以下面给出的待排序的数据序列为例,画出每次递归执行时的结果序列。 45 48 18 36 72 30 53 15 29 6. 下面给出一个排序算法,它属于数据表类的成员函数,其中currentSize是数据表实例的当前长度,Vector 是存放数据表元素的一维数组。template

36、 <class T>void dataList<Type> : unknown ( ) int low = 0, high = CurrentSize-1, i, j; int exchange;while ( low < high ) /当比较范围多于一个对象时排序 j = low;/记忆元素交换位置 for ( i = low; i < high; i+ ) if ( Vectori.key > Vectori+1.key ) T temp = Vectori; Vectori = Vectori+1;Vectori+1 = temp;j = i;

37、/记忆右边最后发生交换的位置j high = j; /比较范围上界缩小到j(0) 该算法的功能是什么?(1) 给出待排序数据序列为 10, 20, 30, 40, 50, 60 和 60, 50,40, 30, 20, 10,画出每次执行时的结果序列。7. 下面的程序是一个的两路归并算法merge,只需要一个附加存储。设算法中参加归并的两个归并段是AleftAmid 和AmidAright,归并后结果归并段放在原地。template <class T>void dataList<T> : merge ( int left, int mid, int right ) in

38、t i, j; T temp; for ( i = left; i <= mid; i+ ) if ( Ai > Amid+1 ) temp = Amid; for ( j = mid-1; j >= i; j- ) Aj+1 = Aj; Ai = Amid+1; for ( j = mid+2; j <= right; j+ )if ( temp > Aj ) Aj-1 = Aj;else break; Aj-1 = temp; 若 A = 12, 28, 35, 42, 67, 9, 31, 70 , left = 0, mid = 4, right = 7。

39、写出每次执行算法最外层循环后数组的变化,并给出每次执行算法最外层循环时的数据记录移动次数。参考答案:1. 输出结果:233717422761957845993611917623273742615984932. 链接表上的直接选择排序方法(1) 缺失语句 first != NULL current->data first = first->link head->link = current(2) 变化过程firstà40à20à60à30à70à50à80headááprecureentf

40、irstà40à20à60à30à70à50headà80ááprecureentfirstà40à20à60à30à50headà70à80ááprecureentfirstà40à20à30à50headà60à70à80ááprecureentfirstà40à20à30headà5

41、0à60à70à80ááprecureentfirstà20à30headà40à50à60à70à80ááprecureentfirstà20headà30à40à50à60à70à80ááprecureentfirstheadà20à30à40à50à60à70à80firstà20&

42、#224;30à40à50à60à70à803. 算法功能及执行效率(1) 该算法的功能是直接插入排序。(2) 在最好情况下,即所有待排序数据对象已经有序排序时,排序码比较次数为n-1,数据移动次数为0。在最坏情况下,即所有待排序数据对象全部逆序排序,排序码比较次数和数据移动次数分别为4. 算法功能及执行实例的结果(0) 该算法的功能是希尔排序。(2) 输入实例为 35, 67, 18, 29, 53, 44, 09, 21 时,每一趟排序过程如下:初始排列3567182953440921增量i = 135440921536718294i =

43、209211829354453672i = 3091821293544536715. 算法功能及执行实例的结果(1) 该算法的功能是递归的快速排序。(2) 输入实例为 45 48 18 36 72 30 53 15 29 时,递归执行的结果如下:初始排列 454818367230531529 i = 1 2915183630 45 537248 i = 2 1815 29 3630 45 537248 i = 3151829 3630 45 537248 i = 4151829303645 537248 i = 51518293036454853726. 算法功能及执行实例的结果(1) 该算法

44、的功能是起泡排序。(2) 给出待排序数据序列为 10, 20, 30, 40, 50, 60 时的执行结果初始排列102030405060lowhighi = 1j0500对于给定待排序数据序列 60, 50,40, 30, 20, 10 时每次执行时的结果初始排列605040302010lowhighj05i = 1504030201060jj04i = 2403020105060jj03i = 3302010405060jj02i = 4201030405060jj01i = 510203040506000j数组A每次执行最外层循环后数组的变化如下: leftmidmid+1right A

45、 0 1 2 3 4temp 5 6 7i=0 12 2835 42 67 09 31 70Ai > Amid+1 记录移动8次i=1 09 12 28 35 42 67 31 67 70AiAmid+1记录移动0次i=2 09 12 28 35 42 31 67 70AiAmid+1记录移动0次i=3 09 1228 35 42 31 67 70Ai > Amid+1记录移动4次i=4 09 1228 31 35 42 42 67 70AiAmid+1记录移动0次六、算法设计题1. 有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叫做计数排序(count Sorting)。这种排序算法对一个待排序的表(用

46、数组表示)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存放到另一个新的表中。必须注意的是,表中所有待排序的关键码互不相同。计数排序算法针对表中的每个记录,扫描待排序的表一趟,统计表中有多少个记录的关键码比该记录的关键码小。假设针对某一个记录,统计出的计数值为 c,那么,这个记录在新的有序表中的合适的存放位置即为 c。 (1) 给出适用于计数排序的数据表定义; (2) 使用 C+ 语言编写实现计数排序的算法;2. 试设计一个算法, 使得在O(n)的时间内重排待排序表(用数组表示)中的数据对象, 将所有取负值的排序码排在所有取正值(非负值)的排序码之前。(在写算法之前首先用C+类定义数据表的结构)。参考答案:1. 计数排序(1) 数据表定义const int DefaultSize = 100; template <class T> class datalist;template <class T> class Element private: T Key;Field otherdata;Public:T getKey() return key; void setKey ( const T x ) key = x; template <class T> class datalist public:dat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