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导语例谈张 颖摘 要:教学导语是课堂导入环节的中心部分。一个精彩的导语设计,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产生充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对导语进行精心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通过对几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来阐明导语设计的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趣味导语;课堂教学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作为课堂正常展开的第一环节导语在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在现今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
2、堂系统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好课堂和学生的互动作用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都应关注的重点。而课堂导语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序曲,占据着关键位置。因此,研究课堂教学导语,是十分有必要的。一、 什么是导语 (一)导语的概念导语,是“导入语”的简称。导,即“引路”,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像引路人一样,用巧妙的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的行为。入,即“进入”,也就是让学生从课间娱乐的放松状态进入到准备学习知识的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上来,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课堂导入中捕捉到自身教学内容切合点,形成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因1,明确学习目的,从而积极地
3、接受教师的启发诱导,促成师生双边交流活动的顺利展开。语,则指教师在导入这一活动中所运用的语言:或优美典雅,或生动幽默,和展现的动作:或手舞足蹈,或凝眉顿目 (二)导语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至少包括5个环节,即: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内容巩固,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而导语正是第一个环节的中心部分。在课堂上,一个优秀的导语可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目的。好的导语就像磁石一样,能够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一直紧跟跟随老师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好的导语又如一段激昂的前奏,能够先声夺人
4、地攫取学生的听觉系统,使其可以顺利地谱写出知识学习的乐章;好的导语更是药方中至关重要的一味药引,在它的牵引下,对症下药直达病灶,最终达到根治“小捣蛋们”的种种“课堂不耐症”的目的。也就是说,一个妙趣横生的课堂导语可以自然消弭上节课的内容影响,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奠定整堂课的情感基调,使学生为45分钟的课堂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重视课堂导语,对于调动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导语可算作是一堂精彩语文课的突破口。二、课堂导语问题概述但令人遗憾的是,不论在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实习期间,亦或是在求职期间前往各招聘学校进行听课学习,本人发现在
5、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导语的认识与运用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忽视导语 一些教师持唯分数论,认为只要把每篇课文的考点和知识点讲解透彻即可,而忽略导语的作用。所以他们往往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内容学习,毫无过渡,。一个普通高中学生一天需要学习8-9节不同科目的课程,如果每一节课都是直入正题,毫无间隙,那么试想刚刚结束了45分钟的物理课程,满脑子都充斥着力学,摩擦,动能大脑又如何能及时接收林黛玉的弱柳扶风,北平秋景的清、静、悲凉,和徐志摩的不舍别离呢?(二)一成不变一部分教师在导语设计中过于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开篇即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页,它
6、的作者是,它讲述了一个,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这种万金油式的句子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语文课文。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开始还能接受,久而久之,这种类似于作文模板一样的开场白就会被学生嫌弃,甚至老师还没有开口,学生就能猜到老师的下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学生如何会买账?毕竟,现在是00后都已经成为高中生的时代,如果教师们还不学会与时俱进,一直沿用若干年前的导语,那么必定是跟不上时代发展与历史潮流,也必将被现代化教学所淘汰。(三)情感缺失 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必要的情感。和上两种不同,他们在课堂导语的设计上下了力气,会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导语内容,但是导语设计与陈述缺乏情感
7、,和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起不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应有作用。更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师对于课堂的预期效果。三、趣味导语例谈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2。”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怀,而课堂导语即是能有效的激励、呼唤、鼓励学生进入语文课堂,锻炼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课堂导语的方式和方法种类繁多,多种多样,下面我主要集中论述我从学生角度出发,认为有趣的导语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解说。(一)设疑导入,激发探究热情师: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
8、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停顿,诱导学生接出下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生:落叶师:那同学们知道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吗?这个“木”与“叶”,究竟区别在哪里?生:不知道。师:是这样:有时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的精妙与否,就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的,还是黯然失色的。尤其是在我们的古典诗词中,往往只通过简短的几个字,就能营造出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使读者读后满口余香,却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语言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上文的案例就是通过设置疑问的导语方式来
9、引起学生对于“落木”与“落叶”的疑问,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促使学生自觉去阅读学习林庚的说木叶的一课,尝试从课文中区别“木”与“叶”的古典内涵。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疑问和悬念能够造成一种诱惑力,通过利用人类普遍的急切期待结果的心理追求来激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浓厚的追寻兴趣,最终实现通过努力在寻找到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课文的目的。事实上,说木叶这篇课文的主旨就在于理清“树”与“木”的不同意义、“树叶”和“木叶”的不同意味,以此明白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正如古人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案例导语中这样设疑的方式无疑能
10、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然掌握本课主旨,达到完成课程目标的目的。(二)情境导入,铺垫情感氛围师用ppt展示一组照片。师:同学们,大家在ppt上看到了什么?生:照片。合影。师:这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北校与我的老师同学们一起拍的照片。北京师范大学北校是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旧址,鲁迅先生曾在这里教书,那个时期很多的爱国人士也曾在这里读书、生活,比如著名的刘和珍君。看着这个画面,大家可以试着想象一下,或许,当年的鲁迅先生和刘和珍也在校园里拍过这样的照片;或许,照片上的这个教室,就是刘和珍当年听课的教室;或许,以前的刘和珍也在校园的花园里漫步徜徉、诵歌吟诗。这样的一位如同长姐般的人,本该拥有的是幸福安稳的人
11、生,但命运却让她年纪轻轻就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她的老师鲁迅在痛悼之后,便写下了一篇文章以寄托哀思,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记念刘和珍君。 这是河北焦作一中的窦爱君老师在高一三班上的课堂上讲解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运用的导语,窦爱君老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过研究生课程,他上课的地点就在北师大的北校,也就是当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址。正如他在导语中所说的,他当时上课的教室,也许正是刘和珍君当年听课的教室;换言之,也可能是作者鲁迅先生当年讲课的地方。他走过的校园,刘和珍和鲁迅也曾留下过足迹。所以,即使其真实性无法得到考证,但相同的场景和地点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穿越了时空的奇妙感,同时伴着刘老师
12、动情的语气,整个课堂中便构建起了一个跨越时间的情境,仿佛照片上的老师就是刘和珍君;而老师旁边的几个同学,就是杨德群君、张静淑君;几人中间那位博学的教授,就像是鲁迅先生于是一下子,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在眼前幻化成图片上语笑嫣然的人物,刘和珍君和鲁迅先生一下子走到了学生面前,走进了学生心里。此时时代的距离、心灵的隔膜便倏然消失,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在情感上即和老师产生了共鸣。正是通过创设具体情境的导语设置,刘老师将自己在北师大中所受到的震撼传递给了学生,使他们动情于心,沉浸在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氛围之中,一边进一步的披文入情,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同时,通过照片中相同场景不同人物的交互,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
13、经验及参与体验,产生一种刘和珍和鲁迅就是自己的身边人的感觉,这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利于学生迅速形成最佳的体验态势,并对作品的情感内容取得认同。 因此我们可以说,情境导入的方式能够营造出特殊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既让语文课具备了新鲜感和趣味性,牢牢的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在特定情境中,以情动人,为下面的课程进行奠定情感基调,做好气氛渲染。(3) 诗歌导入,欣赏文学之美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传世的名篇浩如星辰,史载的大家各领风骚。诗是文字的精华,是语言的浓缩,诗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的内容。寥寥数语却蕴藏着丰富的联想和无穷的意境,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和谐而独特的魅力。所
14、以授课时如果能将诗词引人课堂,无疑会为授课效果加分。如: 师:面对荷塘美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想。杨万里曾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的艳丽色彩。“泉眼无声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又写出了荷花的动态之美。而另一位爱莲之人周敦颐,却看到了荷花所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那么面对同样的美景,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情怀、流露内心情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语文书,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月色。 这是课文荷塘月色的导语。教师从三个写荷的古诗句入手,分别描绘了荷的色彩,动态和品格
15、,再链接到课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既复习了耳熟能详的古典诗词,又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激发对于新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像荷塘月色这样精美而又韵味的散文,在导语设置上若能有意识地运用古典诗词,在意境上便更能凸显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的情感脉络,而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之美也会为之后的课堂内容增添一层古典美与文学美的情怀,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美学意识。(4) 媒体导入,点燃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进行课程讲解已经成为每一位现代教师的必备技能。很多时候,媒体方式诸如音乐,图片,视频等等的导入方式由于载体新颖,平时采用较少,所以一出现就很容易被关注。并且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信息
16、更为直观和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授新课故都的秋时,就运用了图片和音乐结合的导入方式。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秋景图片。师:大家看到的这些图片描绘的是哪个季节?有什么感觉?生:秋季。硕果累累的喜悦,秋叶飘零的萧瑟师:听到的音乐又是什么样的?生:舒缓、明媚、温柔师:在音乐里,秋天是明媚温柔的,在图片中,秋天是橙黄橘绿的,那在文字中,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品读故都的秋。在这个案例中,我首先用音乐吸引学生的听觉,再用变化的一帧帧图片集中学生的视觉,之后再提问聚焦“秋”这个关键词,过渡到本课故都的秋,
17、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通过言与声的结合,动之以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拓展学习思维。(五)对比导入,纵横知识结构师:同学们,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习过的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有哪些?生:孔乙己、闰土、阿Q师:没错,鲁迅笔下既有中国科举制度下悲哀的产物孔乙己,也有在封建体制中渐渐失去淳朴内心世界的闰土,还有精神上战胜别人而现实中被别人战胜的“精神胜利者”阿Q,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等等。这些人物都是旧中国各种人群的典型代表,让我们看过之后很难不去掩卷沉思。而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祝福,探究又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祥林嫂。该案例回顾了鲁迅笔下的众多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自然导入新课。这种熟悉人物与崭新人物的对比,即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股权投资无人驾驶合作协议
- 蔬菜大棚种植与农村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 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租赁与自动化生产系统合同
- 股权转让及企业并购整合与品牌重塑协议
- 互联网游戏用户数据保密及内容管理协议
- 先进物流仓库管理员劳务派遣协议
- 企业官方小红书账号内容运营与品牌推广服务协议
- 防洪应急培训
- 护理并发症培训
- 钢筋材料采购合同(2篇)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数字与图像处理-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 儿童重症患儿护理
- 考点1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原卷版)
- 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复习课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
- 2024年气密性试验检测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力公司电气设备维护手册
- 服装店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 国人毛孔粗大表征研究及护理指南 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