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综合实验2014_第1页
免疫学综合实验2014_第2页
免疫学综合实验2014_第3页
免疫学综合实验2014_第4页
免疫学综合实验201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鱼类免疫学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人的ABO血型,鱼的血清沉降抗体效价、白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溶菌酶活性等实验的基本实践操作,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掌握鱼类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常规免疫学实验基本操作。二、实验材料(1)实验材料:鲫(2)实验工具:微量移液器、稀释棒(25l)、载玻片、培养皿、离心管、注射器(2ml、5ml)、手术剪、酒精灯、显微镜、打孔器、大头针、恒温箱、冰箱、生理盐水、金黄色葡萄球菌、甲醇、吉姆萨染液、肝素钠、琼脂等。三、实验准备1、取两支离心管,一支加入少量肝素,使肝素钠浸润管壁,另一支不加。2、在鲫两鳃之间剪断腹主动脉,头腹部向下,使血液滴入上述两试管,混

2、匀,置于离心管板静置1小时备用。四、实验项目(一)ABO血型鉴定(玻片法)原理: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2.细胞悬液制备

3、 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6.判断血型 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二)鱼类血清中沉降抗体效价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将抗原和相应抗体分别加入同一凝胶板内的相邻小孔中,

4、使两者互相扩散,当扩散到它们的浓度比合适的部位相遇时,就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淀。该沉淀在琼脂中可呈现一条乳白色沉淀线。如果抗原和抗体不相对应,则无沉淀线出现。由于沉淀线形成的位置与抗原抗体浓度相关,抗原浓度越浓,形成的沉淀线距离抗原孔越远;同样,抗体浓度越浓,形成的沉淀线距抗体孔越远。据此,固定抗原浓度,稀释抗体,可测定抗体的效价。2、实验步骤称取1.5g琼脂粉,溶解于100mlPBS缓冲液中,加热溶解,配制1.5%的琼脂将盛有琼脂的锥形瓶置于水浴中,保持溶解状态吸取溶化好的琼脂3ml倾注于载玻片上(载玻片应放水平)待琼脂凝固,按模板打孔,用大头针挑出孔内的琼脂,中心孔为抗原孔,四周孔为抗

5、体孔。打孔后将玻片于酒精灯上烘烤背面(温度不宜过高,以不烫手为宜),使琼脂与玻片紧贴。将抗血清和生理盐水间隔加入图1的6孔,中心孔加抗原(脂多糖LPS悬液,以孔内溶液不溢出为宜)。(三) 鱼类常见免疫细胞的分离和鉴定1、实验原理鱼体中的免疫细胞是参与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免疫细胞,当病菌入侵机体后,它能迅速地穿过血管壁,游至病菌入侵部位并发挥其免疫功能。头肾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T/B淋巴细胞、嗜酸/碱性细胞等。2、实验步骤方法一:试验鱼先用浓度为150mg/L MS-222深度麻醉,放入解剖盘内,喷75%的酒精消毒,放入无菌操作台中,采用尾椎放血,解剖鱼体,找到头肾

6、,将头肾分离后,放入培养皿中,用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液将血液冲洗掉,将头肾放在另一个干净的培养皿中的100目钢网上,用注射器的橡胶塞小心研磨,将头肾打散成单细胞,一边研磨一边加入PBS,每条鱼大概加入6-7ml,细胞的浓度大概为109 个。方法二:将加有抗凝剂的血液1500转离心10min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抗凝血中的白细胞层,加入小试管,然后加入50l金黄色葡萄菌液混匀,放于25孵育45min。将上述任一悬液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滴加一滴于载玻片一端,以另一载玻片小心推成血膜,晾干,甲醇固定5min,自然风干,然后用吉姆萨染液染色30min-1h。观察并鉴别鱼类主要的免疫细胞类型(如单核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TB淋巴细胞、嗜酸/碱性细胞等)(四)鱼类血清中溶解酶物质活性的测定1、实验原理 溶菌酶属于乙酰氨基多糖酶,能裂解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分子的-1,4糖苷键,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外有一层脂蛋白和脂多糖,所以不直接受溶菌酶影响。溶菌酶来源于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广泛存在于泪液、唾液、和血清等处。溶菌酶活性可通过检查其对指定敏感菌株裂解作用来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有光学测定法和平板打孔测定法等。平板打孔测定法是在混有菌液的琼脂凝胶上打孔,检品放在孔内,一定时间后测量溶菌环的直径,根据溶菌环的大小来推知溶菌酶的含量。2、实验步骤将加热溶化的琼脂倾注于培养皿内,厚度为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