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学模拟测验题_第1页
卫生计学模拟测验题_第2页
卫生计学模拟测验题_第3页
卫生计学模拟测验题_第4页
卫生计学模拟测验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摸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抽样误差 2.概率 3.总体 4.样本 5.计量资料 6.误差二、填空题:1. 卫生统计资料分为_、_和_三类。2. 概率是指某事件发生机会大小的量,可用_、_或_表示。3. 相对数可分为_、_、_三类。4. 统计表主要由_、_、_和_组成。5. 统计表的纵标目位于表内的_它说明同一_数字意义。6. 误差来源于_、_、_。7. 统计的基本工作步骤_、_、_、_。8. 统计资料的整理分为_、_、_、_四个步骤三、选择题A1型选择题1.统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 A.设计 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校对资料E.分析资料2.统计工作四个基本步

2、骤是: A.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收集日常生活资料,报告卡片,分析资料,总结 C.收集统计报表,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描述资料 D.收集专门内容报告卡片,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核对资料 E.收集病历,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归组3.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随意从总体中抽取出的部分个体 B.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出有意义的部分个体 C.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E.按分布的顺序抽取部分个体4.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来划分的研

3、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地区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5.总体的要求是: A.大量的B.同质的C.随机的D.固定的E.对称的6.对观察单位按某项指标的等级顺序分组,再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称作: 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配对资料D.相关资料E.等级资料7.对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量某项指标所获得的资料是: 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配对资料D.相关资料E.等级资料8.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之差主要是指: A.随机测量误差B.关系误差C.容许误差D.抽样误差E.系统误差9.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影响,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往往是有的稍高,

4、有的稍低,这种差异是: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偏倚误差E.标准误差10.统计学上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 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11.抽样误差是指: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D.样本统计量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E.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12.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意味着: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B.某事件可能发生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E

5、.某事件必然发生13.某事件发生概率为0,即意味着: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00B.某事件可能发生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E.某事件必然发生14.除哪项外,是随机抽样方法: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随意抽样15.随机事件概率值应是: A.1B.0C.01E.11016.一时性资料主要来源: A.日常工作记录B.专用报告卡C.统计报表D.专题调查E.病历档案17.抽样调查是指: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 分进行调查B.从总体中任意选择一部分调查 C.从总体中选择典型部分调查D.选择某一地区进行调查 E.调查总体所包含的每一个个体18

6、.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注意: A.资料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B.资料有无遗漏,重复或项目不清 C.资料正确与否,有无遗漏、错误 D.资料真实性,错误性 E.资料原始性,现实性19.医疗卫生工作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 A.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B.字迹清楚C.填写工整D.避免重复E.没有遗漏20.编制统计表的基本原则是: A.简单明了,层次清楚B.表式多样,标题合理C.主谓分明,系统全面 D.排列规则,数字工整E.表格整齐美观21.统计表与统计图相比: A.统计表数据精确,统计图数据粗略,因此有统计表时不需要统计图 B.统计图可使人们对事物间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印象清晰,因

7、此不需要统计表 C.统计表与统计图各有优缺点,要根据 实际需要正确使用 D.有统计图时必须附有统计表 E.统计表和统计图只能使用其中一种22.统计表中的线条要求: A.线条越多越好B.线条不宜过多,特别是表的左上角不 宜有斜线 C.线条不宜过多,但表的左上角要有斜线 D.线条有无没有多大关系E.两侧应有竖线23.统计表主要由_组成: A.标题B.标目C.线条D.数字E.以上都是24.对于绘制统计图的说法,较正确是: A.纵坐标的起点一律为0 B.直条图是以各直条的面积大小来表示各指标的数值 C.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放在图的上方 D.图例可放在图内任何地方,不宜太大 E.在绘制线图和直条图时,纵

8、横坐标的长度的比例以5:7为宜25.应用统计图必须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择适宜的图形是: A.连续性分组资料宜选用直条图B.比较两种和两种以上事物变化速度, 宜选用普通线图 C.表示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而变动的幅度和趋势宜选用半对数线图 D.无连续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分组资料宜选用方图E.要表示构成比与分布,可选构成图26.园图的起点,一般按顺时方向自( )开始: A.相当于时钟3点 B.相当于时钟6点 C.相当于时钟3点或6点 D.相当于时钟6点或9点E.相当于时钟正12点27.直条图可作于: A.某现象的发展速度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C.各相互独立指标的数值大小 D.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9、E.各现象比较28.线条图可用于: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B.各现象的比较C.频数的分布D.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变动趋势E.两个现象数量上的比较29.直方图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C.某一现象随另一现象变动趋势 D.各现象的相互比较E.某现象的变化速度30.统计图中的园图适用于表示: A.构成比B.相对比C.各现象的比较D.某现象的发展速度E.某种现象出现的频数。31.反映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平均数B.标准差C.标准误D.频率E.全距32.在列频数表时,分的组段数一般为: A.510个B.1015个C.1030个D.1520个E.>20个33.抽样误差是由

10、: A.计算引起B.测量引起C.抽样引起D.采样结果不准确引起E.试剂,仪器未经校正引起34.计算抗体滴度的平均滴度习惯上用: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众数D.算术均数E.百分位数35.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A.算术均数B.全距C.离均差积和D.中位数E.变异系数36.表示一组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是: A.全距B.离均差C.方差D.标准差E.离均差平方和37.计量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 A.不会比均数大B.不会比均数小C.要比标准误小D.不决定于均数E.随着均数的变化而变化38.标准差()的大小与下列何者有关:A.X B.N和C.全距D.变异系数E. 39.2就是:A.观察值

11、之和的平方B.各观察值的平方和 C.观察值的平方与观察个数的积 D.各观察值的积 E.各观察值平方40.在医学和卫生学研究中,下面( )不是近似正态分布:A.正常成人的血铅含量B.正常成人的身高C.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D.正常成人的血清总蛋白含量 E.正常成人的脉搏数41.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选用的指标是:A.变异系数B.样本标准差C.标准误D.全距E.总体标准差42.下列标准差的应用,错误的是:A.表示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B.估计观察值的频数分布情况C.计算变异系数D.计算标准误 E.表示观察值的集中趋势43.变异系数是:A.标准误与平均数之比B.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C.两个标准

12、差之比D.两个平均数之比E.两个标准误之比。44.比较两组观察值单位不同时的变异程度大小要用: A.离均差B.标准差C.标准误D.变异系数E.方差45.变异系数越大说明:A.标准差越大B.平均数越大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D.平均数小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46.标准差说明:A.所有个体值对均数离散程度的大小B.某一样本对均数的离散程度的大小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的大小D.某一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大小E.某个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大小47.标准误是指:A.所有个体值对均数的离散程度B.某一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D.某些样本对总体均数的

13、离散程度E.某个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48.±1.96S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A.80% B.95% C.5% D.68.27% E.99%49.正态曲线下±2.58s范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A.50%B.68.27%C.90% D.95% E.99%50.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 A. B. C. D. E. 51.下列中错误的是:A.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B.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C.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D.样本含量大

14、,标准误则小E.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52.下列中不属正态曲线的特点是:A.有一个高峰位于中央(即均数所在处)B.两侧逐渐下降并完全对称C.成两端不与横轴相交的钟型曲线D.曲线图形由、两个参数决定E.曲线下的面积没有什么分布规律53.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为:ABC D E54.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9%的可信区间为:ABC D E55.在偏态条件下计算均数用:A.算术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B.几何平均数,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D.算术平均数E.都可以计算56.计算变异系数是因为:A.比较两组的单位相同B.比较两组的单位不同或相同而均数相差较大C.比较两组

15、的例数不等D.比较两组的均数相差较大E.比较两组的标准差不同57.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A.95%B.99%C.100%D.50%E.1%58.均数的标准误是衡量:A.变量值之间的变异B.正态曲线下面积C.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D.均数与某一标准指标之间的差值E.标准正态分布59.在抽样研究中"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A.一般是不知道的B.不知道但可以由样本推论C.总是知道的D.是给定的两个已知量E.二者相等60.t分布是:A.对称分布B.非对称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E.偏态分布61.大样本时,99%可信区间的t值取:B.2.326C.2.586

16、2.算得t>t0.05,n时,可推算抽样误差概率为: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63.当N=100时,算得t=1.96,此时结论应是:A.P<0.05,拒绝无效假设B.P=0.05,拒绝无效假设C.P>0.05,接受无效假设D.P<0.01拒绝无效假设E.P=0.01拒绝无效假设64.进行显著性检验时,若两组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其值为:A.P>0.01B.P=0.05C.P<0.01D.P>0.05E.P<0.0565.t检验的作用是:A.检验样本均数间的实际差异是否等于0

17、 B.检验随机抽样误差的有无C.检验均数的实际差异由随机抽样误差所引起的概率大小D.检验系统误差是否等于随机抽样误差 E.检验随机抽样误差为0时的概率66.哪项不是t检验的步骤:A.建立无效假设,确定检验水准B.计算统计量C.确定值D.判断结果E.对两均数差别的描述67.配对资料(或一批对象实验前后)比较的无效假设是:A.样本来自同一总体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C.样本来自不同总体D.样本来自差数不为零的总体E.样本均与总体不相同68.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无效假设是:A.样本来自同一总体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C.样本来自不同总体D.样本来自差数不为零的总体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相

18、同69.计算得t>t0.01,n时可以认为:A.反复随机抽样时,出现这种大小差异的可能性大于0.01B.这种差异由随机抽样误差所致的可能性小于0.01C.接受Ho,但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D.拒绝Ho,但判断错误的概率为0.01E.拒绝Ho,但判断错误的概率未知70.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D.率E.变异系数71.构成比:A.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B.指两个有关非同类事物的数量之比C.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的比重D.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E.表示某一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72.构成比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总和为:A.必大于1

19、B.必小于1C.必等于1D.随着资料的变化而变化E.随着各构成部分大小改变而改变73.两个有关但又相互独立指标之比即为: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频率E.频数74.标准化后的率是反映事物发生的:A.实际水平B.相对水平C.绝对水平D.真实水平E.均衡水平75.率的标准化法的主要目的:A.消除内部构成的差异,使率具有更好的可比性B.把率变成实际数C.使率能够在任意两组资料中对比D.使大的率变小,小的变大E.减少率的误差。76.分析计数资料时,最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A.t检验B.U检验C.秩和检验D.c2检验E.正态检验77.发病率的定义是:A.指一年内生存的病例数除同期初期平均人口数B.

20、指一年内生存的病例数除同期平均人口数C.指一年内发生新病例数除以同期初期平均人口数D.指一年内新病例数除以同期平均人口数E.指一年时间内新病例数除以同期末期平均人口数78.c2计算公式中的""表示:A.理论数B.实际数C.样本数D.百分数E.总例数79.不属计量资料是:A.身高(cm)资料B.体重(kg)资料C.血压(kPa)资料D.血型资料E.血红蛋白(g/l)资料A2型题1.某医院儿科用驱虫疗法,治疗胆道蛔虫症,其疼痛消失天数的参数为(),如果推广此疗法,估计你的病人大多数疼痛消失的天数为: AB. C. D. E. 2.有10位某种传染病病人,他们的潜伏期(天)分别为

21、2、5、4、3、3、6、9、16、3、18其中位数为: A.3B.4D.5E.63.进行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已知:n =10,t =2.65,查表得: t0.05,9=2.262, t0.01,9=2.821,取双侧检验,则二者: A .差异无显著性B.差异有显著性C.差异有高度显著性D.两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E.据此数据无法判定4.抽样调查150人估计正常值,资料经检验呈正态分布, 估计正常值用:AB. C. D. E. 5.有一短程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菌痢58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0.23小时, 标准差为3.2小时,对照组55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2.5小时,标准差为3.7小时,若要比较两者差

22、别有无显著性应计算: A.u值B.t值C.c2值D.t'值E.值6.某厂发生一次食物中毒,全厂870人中发病44人,约占全厂人数的5%,该资料是: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相关资料D.等级资料E.回归资料7.临床实验观察100名高血压患者,用气功疗法降压随访三个月,80%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气功疗法降压效果好,观察3个月,80%病人有效 B.无法下结论,因样本不大 C.无法做出结论,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D.无法做出结论,因没有对照组 E.无法下结论,因样本太少8.甲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比乙县高,经标化后甲县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其原因是:

23、 A.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高B.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低 C.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差D.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大 E.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小9.甲组变异系数为3.59%,乙组变异系数为4.89%说明: A.说明甲组比乙组变异程度大B.此时不能说明哪一组变异程度大,要经过显著性检验 C.说明乙组比甲组变异程度大D.说明甲组的均数比乙组小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10.当抽取无限多个样本时,无限个样本均数的均数: A.与总体均数相差一个B.与总体均数相差一个C.等于总体均数 D.非常接近于总体标准差E.等于95%的面积11.要制定某年某县恶性肿瘤男.女年龄别死亡率(1/1

24、0万)的统计分析表,应选用标志是: A.性别B.年龄别C.死亡率D.性别、年龄别E.性别、年龄别、死亡率12.若用统计图反映某地两年三种疾病别死亡率,应选的是: A.线图B.构成图C.直条图D.直方图E.统计地图13.计算130名12岁男孩身高的平均数一般选用: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调和均数D.中位数E.众数14.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 可信区间,可靠性较好的是: A.均数大的样本B.均数小的样本C.标准差小的样本D.标准误大的样本 E.标准误小的样本15.由两样本均数的判别来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

25、性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有显著性D.其中有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 E.两样本均数和一个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16.对两个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该: A.排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B.排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C.排除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D.排除抽样误差 E.排除性别不同的影响。17.某地2945人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虫种阳性例数     蛔虫126843.06鞭虫115039.05钩虫52717.89合计2945100.00上表表示的是: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环比E.率

26、18.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的差异,现需制订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正常值范围,调查设计最好采取: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机械抽样E.系统抽样A3型选择题1.某地1972年食管癌年龄别死亡率(1/10万)如下表年龄(岁) 人口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 0 378977 2 0.5 30 63436 11 17.3 40 54910 55 100.2 50 41970 151 359.8 60 25060 163 650.4 7080 10780 70 649.4 合 计 575133 452 78.6 根据表中数据,本表应为:A.调查表B.调查卡片C.

27、整理表D.结果统计简单表E.结果统计复合表上表中多余的线条是:A.顶线B.两侧边线C.标目线D.合计线E.底线2.某医生随机抽取某工厂40名苯作业男工检查,其白细胞均数为5.1×109个/L,问苯作业男工白细胞均数是否与正常成人有差别?进行显著性检验时应作: A.均数U检验B. t检验C.c2检验D.率的U检验E.检验检验步骤包括: A.建立无效假设B.计算统计量C.确定值D.判断结果E.以上都是无效假设应是: A.两样本来自同一总体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C.两样本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抽样误差不相同E.两样本标准误相同本例自由度df为: A.40B.38C.39D.30E.4

28、13.假定重度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60/10万,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6/10万,则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 A.144B.10C.19D.8E.16吸烟引起肺癌的特异性危险度是: A.144B.10C.19D.8 4.某市甲乙两院某传染病各类治愈率情况()如下表  类 型 甲医院 乙医院 病人数 治 愈数 治愈率 病 人 数 治愈数 治愈数 普通型 300 180 60 100 65 65 重 型 100 40 40 300 135 45 暴发型 100 20 20 100 25 25 合 计 500 240 48 500 225 45 . 直接引用上表数据,

29、则可得出甲院的治愈率比乙院高的错误估论,为什么?A.把率与构成比混淆B.例数太少C.计算错误D.内部构成比不同不能直接比较E.没有作假设检验.如要比较应:A.作假设检验B.进行率的标准化C.增大样本含量D.用绝对数E.直接用表中已知的率B型选择题1.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1用以说明两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是:2用以说明两均数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是:2.A.仪器不准确B.观测条件的影响C.操作方法不规范D.标准不统一E.观察对象个体差异1可异致随机测量误差是:2引起抽样误差是:3.A.设计B.搜集资料C.整理资料D.统计描述E.统

30、计推断1统计工作的第一步是:2统计工作的基础是:4.A.普通线条图B.直方图C.条图D.构成图E.统计地图1表示频数分布用:2构成比例资料用:3表示数值变化的幅度用: 5. AB. C. D. E. 1计算双侧界限95(正常范围)用:2估计总体均数95C(可信区间)用:3计算单侧界限95(正常范围)用:6.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用清点数目数出来的资料C.按事物或现象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D.按事物或现象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E.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一量的大小所获资料1计量资料是:2计数资料是:7.A.由于仪器未校准,试剂未经校正等造成B.样本含量过大C.由于个体差异造成D.由于各

31、种影响测量和读数的偶然因素造成E.由于样本含量太少造成1系统误差是:2抽样误差是:3随机测量误差是:8.A.身高、体重、浓度、脉搏、血压等属B.按阴性,阳性分属C.按区域、地理划分属D.按资料研究目的属E.按数量大小等分组属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9.A.概率,其符号为B.标准差,其符号为SC.值在01之间D.值在00.01之间E.值在0.051.00之间1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2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都在:10.A.中位数B.百分位数C.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E.标准差1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2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3常用于描述数据之间呈倍数关系资料的集中趋势:四

32、、问答题:1.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2.简述t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何进行检验结果判断?3.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用途是什么?五、计算分析题1测得12人的某实验指标含量(g)为11,18,10,10,12,18,16,14,17,19,15,12。请计算其均数,中位数,几何均数,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2某卫生防疫站测得大气中SO2的浓度,用两种计量单位表示: mgm3: 1, 2, 3, 4, 5 gm3: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分别计算几何均数G及标准差SlgX,发现两种不同计量单位的SlgX相等,试解释其原因。3. 对称分布资料在“均数±1.96标

33、准差”的范围内,也包括95的观察值吗?4. 某年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数(1012L)和血红蛋白(g/L)含量,结果见表2.1。表2.1 某年某地部分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指 标性别例数均数标准差标准值*红细胞数男3604.660.584.84女2554.180.294.33血红蛋白男360134.57.1140.2女255117.610.2124.7* (实用内科学)(1976年)所载均数(转为法定单位) 请就上表资料:(1) 试比较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女红细胞数

34、的总体均数。 (4)该地正常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5)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5. 一药厂为了解其生产的某药物(同一批次)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机抽取了该药10片,得其样本均数为103.Omg,标准差为2.22mg。试估计该批药剂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6. 将20名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乙两药治疗,测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血沉(mmh)见表2.2。试问: (1)甲、乙两药是否均有效?指出可采用何种统计学方法(不必计算)并写出H0。自由度是多少。 (2)甲、乙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 指出可采用何种统计学方法(不必计算

35、) 并写出H1。自由度是多少。表2.2 甲、乙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单位:mmhour)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甲 治疗前 20 23 16 21 20 17 18 18 15 19药 治疗后 16 19 13 20 20 14 12 15 13 13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乙 治疗前 19 20 19 23 18 16 20 21 20 20药 治疗后 16 13 15 13 13 15 18 12 17 147. 为比较男女大学生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是否相同,某人于1996年在某大学中随机抽取了1822岁男生48名,

36、女生46名,测得其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活力单位)见表2.5。问该大学男女大学生的GSHPX是否相同? 指出可采用何种统计学方法(不必计算)并写出H0。自由度是多少。表2.5 男女大学生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单位)性别n±S男4896.53±7.66女4693.73±14.978. 某医师为研究人体肾上腺皮质3-HSD(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活性在四个季节中是否有差别,采用分光光度计随机测定了部分研究对象,数据见表2.8,请作统计分析指出可采用何种统计学方法(不必计算)并写出H0。组间自由度是多少。表2.8 四个季节的人体肾上腺皮质3-HSD活性季节nS

37、春季420.780.13夏季400.690.22秋季320.680.14冬季360.580.209. 结合科研实际,说明怎样选择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10. 结合实例,说说为什么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控制了随机测量误差之后,样本数值仍和总体指标的数值有差异,这种误差称之。2.某事件出现机会大小的量。3.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从总体中取出部分个体,这些个体就是样本。5.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6.测得值与真值之差。二、填空题:1.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等级资料2.分数 小数 百分数3.率 构成比

38、 相对比4.标题 标目 线条 数字5.上端 纵行6.系统误差 随机测量误差 抽样误差7.设计 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 分析资料8.检查资料 设计分组 拟整理表 归组三、选择题A1型选择题1.B 2.A 3.C 4.B 5.B 6.B 7.A 8.D 9.B 10.D11.C 12.E 13.D 14.E 15.C 16.D 17.A 18.A 19.A 20.A21.C 22.B 23.E 24.E 25.E 26.E 27.C 28.D 29.B 30.A31.A 32.B 33.C 34.B 35.D 36.D 37.D 38.B 39.B 40.A41.C 42.E 43.B 44.D 45.E 46.A 47.C 48.B 49.E 50.E51.A 52.E 53.C 54.D 55.B 56.B 57.C 58.C 59.B 60.A61.C 62.C 63.B 64.C 65.C 66.E 67.B 68.A 69.B 70.D71.C 72.C 73.C 74.B 75.A 76.D 77.D 78.A 79.DA2型题1. C 2.C 3.B 4.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