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茂铁路32+48+32m连续梁挂篮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桥梁施工图设计2、结构力学、材料力学3、钢结构设计手册、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4、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指南、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交通出版社)5、砼容重取2.65t/m3,模板外侧模、底模板自重100kg/m2,内模及端头模80kg/m2,涨模系数取1.05,冲击系数取1.1,底模平台两侧操作平台人员及施工荷载取5KN/m2,其他操作平台人员及施工荷载取2KN/m2。6、材料力学性能二、挂篮底模平台及吊杆底篮承受重量为箱梁腹板、底板砼重量及底篮自重。1、纵梁验算纵梁布置示意图1#块为最重梁段,以1#段重量施加荷载计算纵梁的刚度强度砼荷载:36.
2、1m32.65t/m31.051.1=145.348t=1104.9KN。底模及端头模自重荷载:76.7KN+10.8m280kg/m2=85.34KN。砼荷载按0#断面面积进行荷载分配,腹板及底板断面面积总和为11.2m2;模板荷载按底板线性分配在纵梁上。a、号纵梁上的荷载腹板的断面面积为0.78m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 0.78*3*26.5+100kg/m2*0.93=62.1KN。 号纵梁(I32b工字钢)的荷载为:62.1KN。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30.1KN、32.0KN。b、号纵梁上的荷载纵梁与号纵梁间的断面面积为0.74m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0.
3、74*3*26.5+100*1.04=58.97KN。号纵梁(I32b工字钢)的荷载为:58.97KN。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28.58KN、30.39KN。c、号纵梁上的荷载底板的断面面积为0.47m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0.47*3*26.5+100*2.44=39.81KN。号纵梁上的荷载为:39.81KN。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19.29KN、20.52KN。d、号纵梁上的荷载底板的断面面积为0.51m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0.51*3*26.5+100*3.7=44.25KN。号纵梁上的荷载为:44.25KN。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
4、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21.44KN、22.81KN。e、号纵梁上的荷载底板的断面面积为0.42m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0.42*3*26.5+100*3.1=36.49KN。号纵梁上的荷载为:44.25KN。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17.68KN、18.81KN。 f、以荷载较大的号进行纵梁内力计算,荷载集度 q=62.1KN/3m=20.7KN/m。荷载布置图M图(单位:KNm)Q图(单位:KN)由计算所得I32b工字钢最大弯矩44.8KN*m,最大剪力37.8KN。结构最大竖向变形3mm4600/400=11.5mm。纵梁验算a、I32工字钢验算查材料
5、力学,得I32b工字钢d=12mm,A=83.64cm2,Ix=16574cm4,Wx=920.8cm3,ix=14.08cm,Ix:Sx=27.3cm,iy=2.57cm弯曲正应力:=44.8106/920.8103=48.65MPa=215MPa剪应力:=QS/Id=37.8103/12/237=13.29MPa=125MPa2、底模后横梁验算荷载计算a、砼荷载采用1#段最重梁段的荷载验算。b、纵梁自重在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为293.7kg/2=146.85kg=1.47KN号纵梁在后横梁上的集中力为32KN+1.47KN=33.47KN号纵梁在后横梁上的集中力为30.39KN+1.47KN
6、=31.86KN号纵梁在后横梁上的集中力为20.52KN+1.47KN=21.99KN号纵梁在后横梁上的集中力为22.81KN+1.47KN=24.28KN号纵梁在后横梁上的集中力为18.81KN+1.47KN=20.28KNc、两侧操作平台及施工荷载在前、后横梁上的集中力为5KN/m213.52m2/4=16.9KN。d、底模后横梁及吊点自重12.63kN,均匀分布在后下横梁上,荷载集度为:12.63KN/12m=1.1KN/m。e、底模后横梁下操作平台2KN/m27.5=15KN,均匀分布在底板6.7m范围内的后下横梁上,荷载集度为15KN/6.7m=2.24KN/m。内力计算荷载布置图M
7、图(单位:KNm)Q图(单位:KN)由计算得最大弯矩73.6KNm,最大剪力89.4KN,最大竖向变形6mm。强度校核底模横梁采用232b槽钢焊接格构式。Ix=8140cm4,Wx=509cm3,d=10mmSx= 302.5cm3 弯曲正应力: =M/W= 73.6106/50910-3=144.59MPa=215MPa剪应力: =QSx/Ixd=89.4103/10/302.5=29.5MPa=125MPa后吊杆受力计算吊杆所受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相应支座的支座反力。采用结点平衡法,从后下横梁剪力图中可计算得支座反力即吊杆所受拉力。a、内侧后吊杆所受拉力F=F=374.516KN。 b、外侧
8、后吊杆所受拉力F=F=129.223KN。三、吊杆验算内侧后吊杆:F=374.516KNF=()0.04170103=673.2KN。 外侧后吊杆:F=129.223KNF=()0.04170103=673.2KN。外侧前吊杆:F=115.283KNF=785804=631.1KN。内侧前吊杆:F=274.417KNF=()0.04170103=741.2KN。四、走行梁1、内模走行梁设计走行梁为一根232b槽钢,取两吊点之间的部分并以4#块内顶板砼重量进行验算。内顶板砼在一根内模走行梁上的荷载:F1=2.47m24m2.65t/m31.051.10.5=14.835t=148.35KN一根内
9、模走行梁承受内模架荷载:F2=45640.5=2282kg=22.82KN内模架间距100cm,共4道,每道模架下滑梁所受集中力:F=(F1+F2)/4=42.7KN内模走行梁自重集度q=100kg/m=1KN/m荷载布置图 M图(单位:KNm) Q图(单位:KNm)通过计算,最大弯矩114.39KNm,最大剪力88.09KN,最大竖向变形8mm。查材料力学,得32b槽钢截面性质:Wx=2469.413cm3,Ix=27510.6cm4,Sx=28816080-(88-8)(160-14)(160-14)/2=547520mm3,d=8mm。=114.39103/2469.41310-6=12
10、1.8MPa=140MPa=QSx/Id=88.0910354752010-9/27510.610-8/0.008=40.1MPa=85MPa采用静力平衡法可求得支座反力为88.09KN和88.09KN,即前吊杆受力为88.09KN。五、前上横梁前上横梁2根I40b工字钢下面的桁架不参与内力计算。1、荷载计算内侧前吊杆受力(含吊杆自重):274.42KN+9.24KN=283.66KN外侧前吊杆受力(含吊杆自重):115.28KN+5.81KN=121.09KN内模走行梁前吊杆受力:88.09KN外滑梁前吊杆受力:103.01KN前上横梁2I40b工字钢及扁担梁、底座自重荷载集度1.96KN/
11、m;前上横梁上操作平台及施工荷载集度2KN/m21.5m=3KN/m;荷载布置图2、内力计算 M图(单位:KNm) Q图(单位:KN)通过计算得I40b工字钢截面加强段最大弯矩260.48KN m,最大剪力386.26KN;外侧前吊杆间最大竖向变形1mm,横梁两端竖向变形12mm。3、强度校核查材料力学,得I40b工字钢截面性质:Wx=1139cm3,Ix:Sx=34.1cm,d=12.5mm。=260.48103/2113910-6=114.3MPa=140MPa=QSX/IXd=386.26103/234.110-2/0.0125=45.3MPa=85MPa4、支座反力计算采用结点平衡法,
12、利用支座处剪力计算得支座反力。F=628.09KN六、主桁主桁受力模型如下: M图(单位:KNm) Q图(单位:KN) N图(单位:KN)通过计算主梁最大弯矩40.1KNm,最大剪力11.8KN,最大轴力-952.9KN;立柱最大压力752.9KN;斜拉带最大拉力589.96KN。前端最大竖向变形10mm。 杆BC双槽钢缀板连接的格构式杆件,横截面尺寸见图。于杆BC内力及综合应力最大,故以受力最不利杆件BC计算 设计参数:、 对实轴(X轴)计算: 查截面型钢表可得: 228b, 对实轴(X轴)演算刚度和整体稳定: ,满足要求 按照b类截面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C:可得: 则: 对虚轴(Y轴)计算
13、: 计算肢间距离:分肢长细比,取 则: 从而,取 验算虚轴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单个槽钢28b的截面数据为: 、整个截面对虚轴(X-X轴)数据: , 按照b类截面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C:得: 则: 、分肢稳定性验算: 满足要求。 、缀板设计: 初选缀板尺寸:缀板宽度: 厚度:,且不小于10mm. 缀板取: 缀板间净距 ,取 相邻缀板中心距离 缀板线刚度之和与分肢刚度比值为: 横向剪力: 缀板与分肢连接处的内力为: 在剪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下,该处角焊缝为贴角满焊,焊缝强度满足下式要求: 根据构造要求:,最后确定取,可以满足要求。七、主桁架节点高强螺栓验算1、设计资料受力类型为: 扭矩、竖向剪力及
14、水平拉力荷载数据:扭矩 T(kNm): 0.00竖向剪力V(kN): 741.10水平拉力F(kN): 0.00螺栓排列等行距排列: 行数: 3, 行距D: 90.00 mm列数: 3, 列距: 80.00 mm2、单个螺栓的参数计算所选螺栓的参数:类型及等级: 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10.9级螺栓直径 d: 24 mm受剪面数目 nv: 2连接板钢号: Q235同一受力方向连接板较小总厚度t: 14 mm抗剪强度设计值 一个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280.48 kN一个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157.92 kN所以,取二者中较小值157.92 kN3、螺栓群受力计算 螺栓群受扭矩T和竖向剪力V以及水平力F(即偏心力作用下螺栓群抗剪), 采用弹性分析法, 旋转中心在螺栓群形心处 r2 = x2 + y2 = 38400.00 + 48600.00 = 87000.00 mm2 对于受力最大的螺栓: 扭矩T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