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风带教案_第1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教案_第2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教案_第3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教案_第4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内容(章节)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课程类型新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能够模仿画出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示分析,能尝试自我分析理想状态下的三圈环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理性的思想,不同条件下事物的不同状态的唯物哲学观。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三圈环流形成的成因全球气压带的分布全球风带的分布(二)难点:三圈环流形成过程教 具:书本教学方法:教法:图示教学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案例】3年前,2011年日本本州岛发生了9.0级的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国内因

2、此爆发了抢盐大战,并且造成全球性的空气污染,并形成了下图的扩散趋势(点ppt),为什么会造成全球性的空气污染呢?【过渡】大气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小范围的,就如手动的扇扇子;那么核泄漏到全球范围内来看,说明全球范围下也存在着大规模的空气运动。我们把有规律地、大范围的空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板书)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什么规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大气环流的内容。首先,在学习全球的大气环流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热力环流。【师】我们来做个题目巩固一下。(板画):90°N 冷0° 热A地相对B地受热,画出A、B两地的热力环流,指出高低压。【回顾】热力环流是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

3、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我们把大气的水平运动与升降运动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目的):回顾热力环流和风,引出风向,并且联系到地球表面。(二)新课推进【师】过渡:那从整个地球范围上来看,存在大的热力环流么?【生】【师】赤道收到的热量高,形成热低压;两极收到的热量低,形成冷高压;同一水平面形成气压差异,导致了空气的水平运动。那我们把它放在北半球上来看 (板画)课前先画好半圆在前面三个假设的情况下,全球就形成了2个环流圈,北半球一个,南半球一个,我们把它称为单圈环流。【师】那我们单单来看北半球,就形成了这么个环流,我们称为单圈环流。(板书)【承接】我们知道这个是

4、在极其理想的状态下形成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从赤道上升的气流能吹到北极上空么?【生】【师】首先,地球自转情况下,赤道与北极形成的热低压冷高压还存在么?【生】(存在)【师】问: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尝试着在本子上画画,你认为会怎样?考虑下由赤道向北极气流在高空中流动的风向变化。(下讲台绕绕看看学生们的情况)【师】由于地转偏向力,指出在30°N附近,高空的风由南风逐渐偏成西风,空气相当于沿地球自转方向运动,有一个环状运动。又由于赤道处受热,气流源源不断地上升,使得30°N上空的气流越聚越多,导致“堆积”效应,产生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压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板画)结合半圆的图

5、【师】气流下降后,分为向南向北两股气流,(所以30°N60°N之间气流运动方向被改变)向南的气流补充回赤道近地表,向北的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能顺利到达极点的地表附近么?【生】(不能,遇到了极地向南的气流)【师】两股性质不同的气流,一股由低纬地区吹来相对暖而轻遇上相对冷较重的气流,相对暖的气流爬升到高空,形成了上升气流。上升到高空后,又会分别流向南北,那近地面就形成了相对的低压,称之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板书)【总结】那么北半球就形成了三个环流圈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我们称之为三圈环流。(板书)【师】思考: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6、因素是一样的么?【生】(不一样)【师】我们之前学的热力环流中的热低压、冷高压只适用于赤道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他们是由于热力因素;副热带高压带不是由于冷而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不是由于热形成低压,他们是由于动力因素导致的。(板书)注意:三个气压带的宽度大概在5°-10°左右。-(接下来讲风带)【承接】两个气压带之间存在着气压差,思考一下那他们近地面风向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个同学上台画一下。近地面的风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结合板画)东北信风 :信风指的是常年刮的风,很少改变方向,十分稳定,显得很讲信用,称为信风。这种守信用的风,被航海

7、家所喜爱。400多年前,麦哲伦带着船队进行环球航行,在绕过南美的麦哲伦海峡后的100多天的航行显得十分平静麦哲伦也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他把这个十分太平大洋,称为太平洋。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盛行西风:西风,流行吹这个风。取名字要有新意。西风最大的特点就是降水很多,英国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手中必备伞(相比东北信风干燥少雨)极地东风:由于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形成东风。【巩固练习】解释导课中的日本核辐射扩散图,为什么这么扩散?【师】请同学画出南半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分布示意图(放映ppt)总结规律: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 2.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 3.气压带:低压与高压相间分布 4.风的规律

8、:南北呈赤道轴对称 60°N 30°N 0° 30°S 60°S【总结】这就是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大气环流,我们回顾一下,在完全理想的条件下,由于热力因素,地球表面受热不均,赤道受到热量多,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受到热量少,气流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由此形成单圈环流。但由于地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上空气流无法顺利到达北极上空,30°N左右下沉形成了30°N的副热带高气压带,30°N近地表的气流向南北分流,向南形成低纬环流,向北与极地冷空气相遇、上升在近地表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60°N高空气流向南北两地移动补

9、充,分别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地表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地表的风带的分布形成了信风带、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带。【师生活动】教室立体模拟,靠走廊的一侧为赤道,靠窗的一侧为极地,中间小组的走廊分别是30°N、60°N,示意气压带。再指导学生用手指方向表示风向。板书设计:主板书: 副板书:90° 冷0°热 课后分析自我分析:本课堂主要运用板书授课,思路较为清楚;但师生互动较少,老师讲的比较多,学生活动较少;并且课堂中有气氛沉闷的现象出现,我没能较好的处理;在趣味性的教室模拟中,由于速度过快,没能达到想像的良好效果;整个课堂的重难点在讲授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分,节奏单一;课堂最后多的5分钟,没有很好把握,讲了一些废话,出现了有些同学不配合现象。实习同学评议:1.导课设置不妥当,除了气流还可以联系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