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试验检测道路工程冲刺模拟第六章_第1页
年试验检测道路工程冲刺模拟第六章_第2页
年试验检测道路工程冲刺模拟第六章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工程冲刺模拟2019 年试验检测-道路工程冲刺模拟-第六章 1练习题量:72 题练分:88 分单选题(总分:16 分,共:16 小题) 第 1 题 沥青的针入度表示沥青的 C A 动力黏度B 绝对黏度C 条件黏度D 运动黏度第 2 题 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 A A 标号较低B 高温时易软化C 针入度较大D 更适应我国北方地区第 3 题 沥青针入度试验温度精度为(D ) A ±1B ±0.5C ±0.2D ±0.1第 4 题 沥青针入度试验时A 恒温水浴箱B 秒表C 台秤D 针入度仪用到的仪器是 C第 5 题 针入度是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关于针

2、入度概念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 针入度值越大,说明沥青的粘稠性越小B 针入度值越大,沥青的标号相对越高C 针入度是表示沥青粘滞性的一项指标D 25条件下沥青针入度的大小并不代表该沥青感温性的大小注意是考不正确第 6 题 适用于冬季寒冷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等的沥青应具备的特点是 CA 稠度小、低温B 稠度大、低温C 稠度小、低温D 稠度大、低温小大大小第 7 题 下列不属于现行规范中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技术指标为 A A 残留软化点B 残留针入度C 残留D 质量变化第 8 题 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长期耐老化性能,准规定以采用(D )试验方法为准道路工程冲刺模拟A 旋转薄膜加热B 薄膜

3、加热C 沥青蒸发质量损失老化D第 9 题 下列试验操作中需对沥青样品质量进行准确称重的是 A A 薄膜烘箱试验B 针入度试验C 软化点试验试验针入度、软化点、D试验将试样加热灌入相应的试模,只有沥青老化试验对试件质量有严格要求,其中薄膜和加热试验每个试件质量为 50g±0.5g,旋转薄膜加热为 35g±0.5g第 10 题 关于沥青老化试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 沥青薄膜加热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试样质量一样B 沥青薄膜加热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烘箱一样C 两种试验方法均可反应石油沥青受热时性质变化D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时间比沥青薄膜加热时间短D 选项见360-362第 11

4、 题 沥青蜡含量试验时,冷却过滤装置须放入(C)温度里完成冷凝、过滤过程A 0 B -10C -20D -30第 12 题 沥青混合料中采用间断级配最有利于沥青路面的(D ) A 耐久性B 低温抗裂性C 水稳性D 高温稳定性第 13 题 车辙试验的目的是检测沥青混合料的(D )性能A 抗滑B 抗裂C 抗疲劳D 热稳定第 14 题 有助于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的因素不包括(D A 用机制砂替代河砂B 使用黏度较大的沥青C 矿料整体偏粗一些D 适量增加沥青用量注意是考不包括)第 15 题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不应小于 3%.其A 适应夏季沥青材料膨胀的需要B 无法降低到 3%以下C 防止水份渗入D

5、 施工时易于碾压是 A道路工程冲刺模拟第 16 题 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是 B A 矿料级配B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C 沥青的标号D 矿粉的细度若选,就再选 A,因混合料的空隙率大小取决于矿料级配、沥青材料用量、压实程度面是非题(总分:40 分,共:40 小题)第 17 题第 18 题度第 19 题第 20 题针入度值越小,表明石油沥青的黏度越大;沥青标号越低.2沥青的软化点越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越好.软化点还可被认为是沥青的相对黏度看作为等黏温软化点能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通常,沥青的软化点越高,黏度也越高,针入度越小。沥青针入度越小,沥青黏稠程度越高;针入

6、度不仅表示沥青的黏稠性,同时用于沥青标号的划分,即沥青的针入度越高,沥青标号就越高第 21 题第 22 题第 23 题增大 第 24 题第 25 题第 26 题第 27 题第 28 题第 29 题第 30 题相对较低温度条件下,测得的沥青值越大,表 示沥青低温性能越好针入度指数 PI 越大, 沥青的感温性越小;道路石油沥青一般要求 PI 在-1.5+1.0 之间铺筑沥青路面时要求黏附等级在 4 级以上;沥青稠度增加,沥青酸活性物质增加,沥青黏附性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偏粗集料采用水煮法,偏细集料采用水浸法B 级沥青适用于高速或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层次,及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普通沥青可通过黏温

7、曲线确定施工温度。改性沥青不可以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的指标有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和当量脆点 动力黏度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 60,真空度为 40KPa针入度标准试验条件:温度 25,荷重 100g,贯入时间 5S针入度指数通过 15、25、30等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针入度回归计算得到。若 30的针入度太大,可用 5代替第 31 题第 32 题第 33 题第 34 题第 35 题当量软化点 T800 越高,表明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越好 当量脆点 T1.2 愈低,说明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越好针入度表征沥青的相对黏度,其实质反映沥青的稠度而非黏度针入度试验时,同一试样平行试验 3 次,各测点之间及与皿边缘的距离不

8、应小于 10mm测定针入度大于 200 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 3 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 3次平行试验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第 36 题第 37 题第 38 题第 39 题第 40 题同一试样 3 次平行试验结果最大和最小值符合规定范围时,取 3 次平均值取整为针入度结果 针入度试验中,若冷却时间少于规定时间,测出结果偏大软化点是一种表示沥青热稳定性高低的指标。可作为等黏温度指标,是沥青黏稠性的一种度量沥青试样软化点在 80以下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在 80以上者用甘油当试样软化点小于 80时,重复性试验的差为 1 ,复现性试验的差为 4。当试样软化点等于或大于 80时,重复性试验

9、的差为 2,复现性试验的差为 8第 41 题 软化点表示沥青在特定条件下(升温速度 5/min),采用度法时达到规定软化状态所对应的温第 42 题 沥青的软化点越高,表示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越好 同时,软化点还可被认为是沥青的相对黏度,看作为等黏温度道路工程冲刺模拟第 43 题第 44 题第 45 题第 46 题第 47 题第 48 题沥青软化点试验时,升温速度超过规定的加热速率时,所测结果偏高;反之偏低沥青试验:测定沥青能够承受的塑性变形能力,用于评价沥青在低温下的抗裂性试验时,调整水密度,保持沥青丝悬浮状态,浮加,沉加食盐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 3 个试件,3 次试验结果均大于 100c

10、m 时,试验结果记作>100cm试验三个试件检测结果相近,且都大于 100cm 时,则试验结果可无需以实测值来表示。试验时,如 3 个测定结果中,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 100cm 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取 3 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试验结果,精确到 1cm第 49 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沥青低温性能的好坏。试验结果值越大,表示沥青低温时的抗裂能力越好;低温性能越好。试验中试样冷却时间和水槽中保温时间 1.5h;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 25mm第 50 题 沥青的老化评定指标: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残留值.第 51 题 薄膜烘箱或旋转薄膜烘箱加热后

11、的沥青各项指标与加热前的沥青相比,其差别越小,说明沥青的抗老化能力越高第 52 题 蜡在沥青中完全起着消极作用,对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水温性以及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都有不利影响第 53 题 具有较好高、低温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是骨架密实型。第 54 题 提高沥青高温稳定性的措施:选用人工黏度大的沥青的有棱角、粗糙、规则的集料;降低沥青用量;用第 55 题 通过采用开级配或间断级配矿料,增加粗集料含量,提高内摩擦角值,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第 56 题 沥青饱和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体积填充矿料间隙体积的百分率 多选题(总分:32 分,共:16 小题)第 57

12、题 蜡主要影响沥青的 ABD A 高温稳定性B 低温抗裂性C 施工和易性D 抗水损害性第 58 题 黏稠程度高的沥青意味着该沥青具有(ABCD )的特点。A 针入度较低B 黏滞性较高C 温度升高针入度变化程度较低D 与矿料的黏附性较好第 59 题 进行沥青试验前,试样准备工作包括 BD A 落实生产沥青的油源B 除去沥青中所含水分C 确认沥青所属等级D 筛除沥青中的异物第 60 题 釆用密度瓶进行沥青密度测定时,要进行数次称重,其中一些称重前要有一定时间的恒温,以保证密度测定的准确程度,这样的称重包括 BCDA 密度瓶的称重B 密度瓶中注满水的称重C 密度瓶中注入一定数量沥青时的称重道路工程冲

13、刺模拟D 在注入一定沥青的密度瓶中再注满水之后的称重第 61 题 对于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可以选用( AB)级道路石油沥青A AB B C CD 以上三个都可以第 62 题 软化点检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BDA 造成软化点结果与实际值的偏高在于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所致B 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粘稠性有关C 如果软化点超出 100 则试验时杯中应采用甘油进行加热同时起点温度从 32开始D 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第 63 题 些沥青常规试验制样时需使用剂,下列试验项目中需要A 针入度试验B 薄膜烘箱试验C 软化点试验剂的有 CD试验甘油滑石粉D剂第

14、64 题薄膜烘箱试验,认为(CD )正确A 薄膜烘箱试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B 根据试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C 薄膜烘箱试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D 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试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第 65 题 根据 JTG F40-2004,我国现行评定石油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是 BC容器沥青老化试验AB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C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D 沥青蒸发损失试验A 不在 2004 规范要求中第 66 题 估计沥青短期老化的试验方法是 BC容器沥青老化试验AB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C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D 沥青蒸发损失试验第 67 题 老化试验后,指标变化规律是 BCD A 质量减少减少BC 软化点升高D 60粘度增加第 68 题 沥青混合料按施工温度分类,有 BC A 高温沥青B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C 常温沥青混合料D 低温沥青混合料道路工程冲刺模拟第 69 题 有助于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的因素包括(ABD A 采用较低标号的沥青B 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