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_第1页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_第2页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_第3页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_第4页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社会学(非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中国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学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熟练运用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熟悉社会工作原理与实务,能在党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社区从事社会调查、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人才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实证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中

2、外社会学主要学派与学说,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各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理论和思潮;2熟练掌握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3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及其发展;5了解现代社会学的前沿理论及重要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三、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 专业基础教育 + 导师制培养大体上在第一、二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第三、四学年进行专业及专业方向教育,实行导师制培养。前两年为夯实基础阶段,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

3、程,后两年分为专业小组,实行导师制指导和研究性教学。本专业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四、时间安排基本学制为4年,同时试行弹性学制(36年),允许提前1年毕业或延长毕业年限。经学校批准,学生可休学、勤工俭学,但在校学习时间(含休学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年。基本学制(4学年)教育教学时间安排表(单位:周)项目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合计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入学教育1 1 国防教育(含军训)2 2 劳动文科理科 课外安排1周 教育见习(专业见习) 1 1教育见习(专业见习) 1 1 教育实习(专业实习)9 9同步结合进行 教育调查(专业调查) 1

4、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6 6第7学期选题开题 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或课外 就业指导1 1 考试1.51.51.51.51.51.50.51.5 11 课堂教学(授课)1618181717171011124 机动0.50.51.51.51.50.50.50.5 7 教育周数2120212021202120164 寒暑假4747474 37 学年周数52525245201五、毕业标准1、毕业资格: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相应学分且所获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2、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达到云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

5、设置(教学计划)(一)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课程类别课时数学分数必修课通识课程8644 1841325969.45%4711569.7%活动课程4专业基础课程464175123专业主干课程513193530专业实践课程11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1608106.0330.55%105030.3%专业选修课程65024.5240总 计2651100165100(二)课程计划(基本学制)课程计划总表课程类别基本学制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课时分配课时学分备注16周18周18周17周17周17周10周11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必 修 课 程通识课47活动课程* 4专业基础课程858334642

6、3专业主干课程399951330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见习(教育见习)1周1周 1 专业见习(教育见习)1周1周 1 专业实习(教育实习)9周9周 5 同步结合进行 专业调查(教育调查)1周1周 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6周6周 3第7学期选题、开题小计232223221291841115 选 修 课 程 公共选修课程2222216010 任选5门,每门2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101221665040任选20门,每门2学分小计222121421681050合计23242524242321626511651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课 时学 分基本学制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课时分配备注16

7、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0周11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通 识 课 程300001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2+1“+1”为网络辅教辅学1课时再机动安排6课时300001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22再机动安排4课时300001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8 32+1“+1”为网络辅教辅学1课时再机动安排6课时300001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96 6 4+2“+2”为网络辅教辅学2课时再机动安排12课时30000106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222再机动安排4课时300001050形势与政策(含三生教育)2*其他教育加3学分050001091大

8、学英语(1) 96 44+2“+2”为网络辅教辅学2课时050001092大学英语(2) 96 44+2050001093大学英语(3) 64 34每周再课外安排2课时网络自主学习,在每学期学分中占1学分050001094大学英语(4) 64 34070001101大学体育(1) 32 12070001102大学体育(2) 32 12070001103大学体育(3) 32 12070001104大学体育(4) 32 12310001110信息技术基础 64 34周课时中含2课时上机310001121计算机技术基础(文科) 64 34030001130大学语文 32 22课外安排16课时作品欣赏

9、290001140普通话 1*课外安排教学,32课时320001110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课外网络自主学习,38课时小计8644715171210活动课程320002010国防教育(含军训)2周 12周320002020劳动 1*课外安排1周000002030社会学习及成果 1*安排在假期或课外结合专业学习进行000002040课外学习及成果 1*000002050创新教育及成果*奖励学分,可替代选修课小计4公共选修课程教育学科类公选课程1601022222至少选5门,每门2学分其中,鼓励教师教育专业方向学生多选“教育学科类”课程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程自然科学类公选课程文学体育艺术类公选课程外语

10、提高类公选课程高等数学类公选课程小计1601022222合计10246115191412222专业教育必修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课 时学 分基本学制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课时分配备 注16周18周18周17周17周17周10周11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 业 基 础 课 程02D004010社会学概论8045 02D004020文科数学483302D004030国外社会学理论904502D004040社会学研究方法723402D004050法学概论723402D004060政治学原理513302D004070社会学名著选读5133小计4642385833专 业 主 干 课 程02D0050

11、10中国社会思想史543302D005020社会统计学513302D005030社会政策概论513302D005040社会心理学513302D00505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运用513302D005060社会工作概论513302D005070中国边疆社会学513302D005080发展社会学513302D005090经济社会学513302D005100社区概论5133小计513303999专业实践课程02D007011 专业见习1周1周102D007012 专业见习1周1周102D007020 专业实习9周9周5同步结合进行02D007030 专业调查1周1周102D007040 毕业论文*6周6

12、周3第7学期选题、开题小计11合 计977648511121293专业选修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课 时学 分基本学制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课时分配备 注16周18周18周17周17周17周10周11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业选修课程02D015010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342202D015020中国社会学史342202D015030社会人类学342202D015040政治社会学342202D015050毒品预防教育342202D015060个案工作342202D015070人口社会学342202D015080民族社会学342202D015090法律社会学342202D015100农村社会学342202D015110社区戒毒工作342202D015120性别社会学342202D015130小组工作342202D015140民间组织研究342202D015150社区工作302302D015160宗教社会学302302D015170家庭社会学302302D015180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30230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