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0万吨洗煤厂扩建申请报告_第1页
年产120万吨洗煤厂扩建申请报告_第2页
年产120万吨洗煤厂扩建申请报告_第3页
年产120万吨洗煤厂扩建申请报告_第4页
年产120万吨洗煤厂扩建申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XXXX顷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XXXXXX有限公司1.1.3 项目法定代表人:XX1.1.4 项目建设性质:扩 建1.1.5 项目建设地点:xxxxxx1.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16383.4m2(约24.58亩),原有建筑面积2150m2, 其中:办公用房200m2,检验用房100m2,门房20m2,磅房30m2, 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800m2 (钢结构,1栋3层),浓缩池1座,有效 容积1356m3 (地下),清水池200m3 (地下),主要设备48台(套)。 目前现状年产精煤60万吨 /年洗原煤生产

2、线,原有固定资产580万元。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企业资金及未来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扩建年产精煤60 万吨/年洗煤泥生产线。项目主要建设加工车间、办公楼等,总建筑面积8720m2,其中:主厂房建筑面积6192m2(钢结构, 1 栋 3 层 ,1 层东面布置配电室和维修车间), 办公楼建筑面积2160m2( 1 栋 3 层框架结构),浮选螺旋车间建筑面积288m2( 1 栋 2 层钢结构,1层建筑面积168m2, 2层建筑面积120m2),泵房80m2,浓 缩池1座(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 2119.5m3,打料池2 座(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720m3,循环水池1座(地下),钢

3、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 520m3,购置设备232台(套)。项目建成后,达到年洗煤120 万吨的设计能力,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970m;绿地面积819.2m;道路及场地硬化面积(含原料堆场4000m2、产品堆场5000m2) 11594.2m2,总建筑面积达到210870m2。主要技术指标: 投资强度5530.5万元/hm2 容积率0.7 行政办公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5.6% 绿地率5% 建筑系数79.2%1.1.7 项目建设工期根据项目建设规模,预计建设工期为9 个月,即从2014 年 4 月开工建设,至2014 年 12 月底竣工。1.1.8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工程估算总投资10000 万

4、元, 其中: 工程费用7655.53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42.62万元, 基本预备费671.85万元, 流动资金930万元。详见工程造价估算表。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0000 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xxxxxxf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xx®会友洗煤厂,位于xxxxxx,是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职工50 人,专业技术人员5 人,专科以上学历12 人。现有年生产精煤60 万吨洗原煤生产线。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企业决定拟扩建一套浮选

5、洗煤泥生产设施。公司秉承“团结奋进、务实求真、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厉行“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进步,以效益求发展,以诚信求信誉”的经营理念;树立“制造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管理,打造一流的品牌,塑造一流的形象”的经营目标;遵循“科技为先造精品,真诚服务树形象”的质量方针,与时俱进,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不断提高适应市场能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更全、更好的服务。1.3 项目建设的理由煤泥是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由于其粒度细、水分高、粘度大,加之价值低、运输不便,给其综合利用带来较大的难度,如果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随着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炭入洗比

6、例日益加大,煤泥处理问题越来越严峻,已严重制约了煤炭洗选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煤泥的存放和出路一直困扰着选煤企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危害。因此,国家鼓励对煤泥实施综合利用,就地消化,并给予较大的政策扶持。针对这一政策,XXXXXXt限公司决定扩建年产精煤 60 万吨/年洗煤泥生产线,将煤泥重新分选,从中分选出的精煤作为焦化厂炼焦的原材料,本项目建设具有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等优势,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实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矿区环境污染都十分有利。1.4 编制依据 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委托书;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

7、本的通知(发改投资 20071169 号;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 年) ; 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政府令185 号) ;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 年本) ( 2013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 年8 月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2 月29 日);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5 结论与建议1.5.1 结论(1) xxxxxxt限公司拟年处理煤泥量为 60万吨,使得洗煤厂积压堆放的煤泥中有效热值得到合理利用,同时大幅度减少占地,降低环境污染,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符合行

8、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 项目的产品符合国内外市场对精煤的需求,建设单位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产品销售前景广阔。 市场调研表明市场对精煤需求量较大,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项目基础配套条件良好,交通便利。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生产工艺为国内目前通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项目 的建设是可行的。 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XX县的资源优势,符合当前产业结 构调整策。项目实施后,在煤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同时,企业各类 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 环境保护效益,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具有显著作用。项目提高了技 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既有利

9、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较好的 经济效益,又能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1.5.2 建议(1)设备材料的购置,应有超前意识,尽可能做到高起点、高标 准。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及时做好人员聘用与上岗前培训工作。合理、科学地做好施工现场设计和工期安排。 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生产各种煤质,以适应市场对洗煤泥的要求。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厅P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总用地面积2 m16383.4合24.58亩2原有规模1.1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 m9381.2建筑物面积2 m21501.3生产规模万t/a60洗原煤1.4生产线

10、设备设施台(套)483扩建规模3.1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 m30323.2建筑物面积2 m87203.3生产规模万t/a60洗煤泥3.4生产线设备设施台(套)2324扩建后总规模4.1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 m39704.2规划总建筑面积2 m108704.3总生产规模万t/a120精煤4.4生产线设备设施台(套)2804.5绿地面积2 m819.24.6道路及场地硬化面积2 m11594.2含堆场9000m25能耗指标5.1年耗电指标万kwh82.895.2年耗水指标万m3145.466建设工期月92014年 4月20147估算总投资万元100007.1工程费用万元7655.537.2工程建设

11、其他费用万元742.627.3基本预备费万元671.857.4流动资金万元9308主要经济指标8.1正常年营业收入万元495908.2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42.278.3正常年净利润万元8495.788.4年上缴国家利税万元9452.778.5税后投资回收期年3.748.6盈亏平衡点%66.419主要技术指标9.1投资强度万元/h m25530.59.2建筑系数%79.29.3容积率0.79.4办公区占地比重%5.69.5绿化系数%510新增人员人602 行业节能降耗的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2.1 行业节能降耗的规划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但能源的开发和生产却严重滞后于消费增

12、长,使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在 “十二五 ”期间及以后相当长的的时间内,我国能源需求将呈强劲增长态势,供需矛盾继续加大。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 倍, 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则高出更多。能源的粗放利用,也带来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度攀升,使得一些高耗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要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就必须做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就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措施之一。

13、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对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以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 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节约大量的能源,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本项目属于煤泥综合利用建设项目,与当前国家、省、地方煤炭洗选加工行业规划相衔接,遵循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及高标准建厂的原则,提高了煤泥利用率,并提供稳定、持续的精煤,符合XX 县发展规划要求。2.2 产业政策分析近年来,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风起云涌,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在结构调整中被率先提了出来,并成为发展方向。传统的煤、焦、铁产业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迅速扩张,清洁生产和产业延伸的需求让煤炭业在贵州的经济结构调

14、整中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把煤炭企业推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煤炭部党组及时提出了改变煤炭产品结构,实行以煤为本、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发展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煤炭企业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成了一批发电、建材、焦化、气化、矿井瓦斯和共伴生矿物综合利用等骨干企业,不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安置分流了一大批富余人员,改善了矿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这是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国家发改委及环保总局分别于2001 年和 2007 年下达了关于煤矸石、煤泥电

15、厂生产运行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对煤泥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指导和规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 120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 “尾矿、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 “煤炭高效洗选脱硫技术开发与应用”列为鼓励发展类产业。XX县在发展煤泥选煤项目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是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因此, XXXXXXt限公司扩建煤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符合国家国家发改委及环保总局的相关标准。2.3 行业准入分析近年来,山西省对煤炭洗选加工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度,山西省通过组建煤炭大集团来扩大煤炭的洗选加工能力

16、,原煤的入洗率由以前的 30%提高到47%。根据山西省关于加快三大煤炭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 年,山西省煤炭洗选比重达到60%以上,山西省的煤炭洗选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 “ 120万吨 /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列为鼓励发展类产业。本项目为年产120 万吨洗煤工程,产能和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山西省有关政策和准入条件。xxxxxxf限公司管理层领导有方,责任心强,素质高,有一套适合自己公司的生产管理体系。而且,公司选用性能先进、工艺流程科学、节能环保的设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技术规

17、范组织生产。项目建成后,必将是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洗煤厂和煤炭分品级综合利用厂。拟建项目无论从土地使用,建设规模、工艺方案、建设方案、组织管理、节能、安全及环境保护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因此该项目建设单位和建设目标符合行业准入标准3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3.1 资源开发方案3.1.1 资源情况山西省是煤炭大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全、煤质优、埋藏浅、易开采。全省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4%,自北向南分布有大同、宁武、西山、河东、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平陆五个煤产地。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2003 年度煤炭资源储量简表和山西省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

18、全省煤炭资源储量6551.98 亿吨。截至2007 年底,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819.07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205.25亿吨,资源量1613.82亿吨。山西省煤炭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 27.02%。3.1.2 煤炭生产20052010山西省共生产煤炭 24.2亿吨,以年均 6000万吨的速度增长。其中,2011 年,山西省煤炭统计产量达到7.43亿吨。截至 2011 年末,山西省共有洗(选)煤厂800 余座,煤炭洗选能力近3.5亿吨,其中煤炭行业拥有洗(选)煤厂200余座,入洗(选)原煤能力 2.5 亿吨/年。山西省原煤入洗(选)比重约47.10%。1.1.

19、3 洗煤行业的发展资源带来的贡献与财富相比,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非常窘迫,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中,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等多项都排在倒数第一或第二。因此,山西省煤炭洁净化利用,开发洁净煤技术,已成为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问题。山西省煤炭洁净化利用是解决山西省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面对、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山西省对煤炭洗选加工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度,山西省通过组建煤炭大集团来扩大煤炭的洗选加工能力,原煤的入洗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47%。根据山西省关于加快三大煤炭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 年,山西省煤炭洗选比重达到60%

20、以上,山西省的煤炭洗选产生了大量的煤泥,因此,煤泥处理问题越来越严峻,已严重制约了煤炭洗选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1.1.4 原料资源项目以煤泥为主要原料,XXXXXXW限公司除本身具有煤泥外,项目所在地拥有多家大中小型洗煤厂,产生了大量的煤泥,项目所需原料可从附近洗煤厂直接购买,资源充足。本项目产品精煤用于炼焦;中煤可作为燃料;矸石、煤泥可用于生产尾矿砖等;其质量优良,变废为宝,为市场紧缺的优质煤种,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3.2 资源利用方案浮选洗煤泥的主要目的概括来讲就是:降低灰分、去除杂质、提高质量、分级利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洗煤泥的过程是将传统的煤泥分选工艺即煤泥全部进入浮选工艺浮

21、选, 变为 200 目以上和200 目以下两种粒度级别分选,200 目以上粒度级煤泥在脱泥后,采用多组水介质旋流器串联分选或多组螺旋分选机组合并联分选,分别出精煤、中煤、矸石、煤泥,使大于200 目以上粒度级别的煤泥得到了高效分选,获得了较低灰分的精煤。200 目以下的粒度级别的煤泥采用两段浮选,第一段粗选,选出精煤,再进入到第二段精选,最后获得灰分小于11%的精煤。精煤主要用于炼焦;矸石可用于发电、生产尾矿砖、生产水泥等;中煤可作为燃料、发电等。通过对原煤的洗选后,可达到能源的分级利用,从而提高能源的功能和利用率。3.3 资源节约措施项目建成后,年处理煤泥120 万吨; 回收精煤60 万吨,

22、 中煤 1.2万吨,矸石12.5 万吨,煤泥44.5万吨,磁铁粉1.8万吨。煤泥的存放和出路一直困扰着选煤企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危害。煤泥浮选使洗煤厂废弃资源煤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空气污染,节约土地,提高了煤炭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对煤炭洗选企业,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项目具人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4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4.1 项目选址4.1.1 选址原则(1)符合xX城乡总体发展规划; 远离铁路、河滩、堤坝、城区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远离学校、居民区、工厂、输油管道等建构筑物; 远离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及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 不

23、在国营矿山的矿田范围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地区范围内; 周边基础设施条件具备,运输便利。4.1.2 选址方案该项目在XXXXXX有限公司洗煤厂内进行,项目厂址位于 XXXXXX;南临乡村道路,东、北、西均为空地。场区用地属工业用 地,xxxxxx有限公司洗煤厂内,距 XX县汽车站25公里,距XX高速 25公里,距xX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4.2 建设条件4.2.1 地理位置XX®位于晋西北汾河上游, 东部与XX区、XXX邻,南接XX、XX, 西邻X县、XX,北靠XX、XK全县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45 公里,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

24、6; 43' 1,12(匕20' 纬38° 08' - 38° 40'4.2.1 气候条件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3.5 6.8,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3,七月最势,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水量在420700 毫米之间,全年无霜期为100145 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64.4 小时,常年多刮偏北风,平均风速为22.4米 /秒。4.2.2 地形地貌XX地形属土石山丘陵区,丘陵、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6%。全县东、北、西群山环绕,中部为汾河河川区,纵观全县以汾河为轴的凹地,由中心向两翼逐渐由低变高。XX全

25、县山峰多达 1950多个,大小沟岔六千余条,平均海拔 1500mm, 境内诸山均属吕梁山脉云中、芦芽山两系,丘陵分布较广,近汾河两岸狭长地带之间有小平原。全县按地貌形态可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和河川区,其中 土石山及黄土丘陵区山坡较陡峭、地形支离破碎,沟壑较多,河川区主要分布沿汾河两岸的段家寨、西坡崖、城关、神裕沟、丰润五 乡镇,地形平坦、水源充足。4.2.3 地质4.2.3.1 地质构造XXg的地质构造,主要可分为三大块。东部至南部为沉积岩层,其上层覆盖有白垩纪老三系地层,及新生代第四纪风积黄土。南部、西南部一带为古生界岩石,二迭纪地层,由沙质页岩、硬沙岩、石灰岩等构成。西北部和东北部为新

26、生代第四纪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地层,覆盖于白垩纪地层之上。4.2.3.2 地震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附录A, XX®抗震设 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三组。4.2.4 公共设施条件(1)供水:本项目用水由xX XX#提供,该水源可以满足生产、 生活等用水要求。详见取水许可证。 供电:本项目为二级用电负荷,利用原有的10kv 高压线路,对变压器进行增容即可运行。 排水:生产不产生废水,不外排。排水只考虑雨水和生活废水即可。 交通运输情况本项目位于XX®城西北东北部的xxWi2公里,距XX®汽车站25公

27、里,距x>W速25公里,距x>线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本工程煤泥、精煤、矸石、磁铁粉、煤油、起泡剂等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5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5.1 产品方案本项目生产精煤60万吨,中煤1.2万吨,矸石12.5万吨,煤泥44.5万吨,磁铁粉1.8万吨。5.2 建设规模根据xxxxxx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产品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并结合当地的资源和洗煤厂产生煤泥多少,经多方案比选,确定了项目生产规模及目标如下; 实现年处理原煤120 万吨设计能力。现有年产精煤60 万吨处理原煤洗煤设施,再扩建年产精煤60 万吨处理煤泥的规模,最终达到年产精煤120 万吨设计能力。 产品达到国内各

28、客户对炼焦煤质量要求。 产品实现不同规格的目标。 广泛采用目前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方式。 注重环保与安全卫生,按国家有关规范及XXg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与规定,对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并采取有效的安全卫生措施。 产品成本与售价应具竞争力,经济效益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本项目产品精煤主要用于炼焦,具体质量按客户要求调整。主要执行标准是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 -2008)、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1-2007)、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 -2008)6 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6.1 技术方案 充分利用场地的地形条件、基础条件进行设计,节约使用土地,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生产车间总平

29、面布置紧凑,工艺流程顺畅。 设计中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科学、合理、有效地引进国内关键先进技术。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采用国内外经过消化吸收的先进技术及经过实践的成功技术成果,以确保项目技术领先。 充分发挥新建项目的特点,布置合理,设备先进,很好地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设计上处处体现用户至上的原则,强化运输、中转过程的节能设计,为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6.2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按选煤方法的不

30、同,可分为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及微生物选煤等。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如粒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主要的物理分选方法有重力选煤,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斜槽选煤、摇床选煤、风力选 煤等。电磁选,利用煤和杂质的电磁性能差异进行分选,这种方 法在选煤实际生产中没有应用。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 害成分的工艺过程。目前在实验室常用化学的方法脱硫。根据常用 的化学药剂种类和反应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 萃取等。微生物选煤是用某些自养性和异养性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利 用其代谢产物从煤中溶浸硫,达到脱硫的目的。物理

31、选煤和物理化学选煤技术是实际选煤生产中常用的技术, 一般可有效脱除煤中无机硫(黄铁矿硫),化学选煤和微生物选煤还 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目前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选煤方法为跳汰、 重介、浮选等选煤方法,此外干法选煤近几年发展也很快。跳汰选煤法是将混有肝石的原煤,在垂直升降的变速脉动水流 中,按相对密度不同分选出精煤、中煤、肝石等不同质量产品的过物理化学选煤 浮游选煤(简称浮选),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目前使用的浮选设备很多,主要包括机械搅拌式浮选和无无机械搅拌式浮选两种。矿粒因自身表面的疏水特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后获得的疏水特性,可在液-气或水-油界面发生聚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泡

32、沫浮选法。矿石经破碎与磨碎使各种矿物解离成单体颗粒,并使颗粒大小符合浮选工艺要求。向磨矿后的矿浆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并搅拌调和,使与矿物颗粒作用,以扩大不同矿物颗粒间的可浮性差别。调好的矿浆送入浮选槽,搅拌充气。矿浆中的矿粒与气泡接触、碰撞,可浮性好的矿粒选择性地粘附于气泡并被携带上升成为气-液-固三相组成的矿化泡沫层,经机械刮取或从矿浆面溢出,再脱水、干燥成精矿产品。不能浮起的脉石等矿物颗粒,随矿浆从浮选槽底部作为尾矿产品排出。6.3 工艺流程本项目采用水力旋流器+浮选的再分选工艺技术,分为原料煤泥准备系统、重力分选系统、浮选系统、煤泥水系统四个部分: 原料煤泥准备系统:原料煤泥准备系统包括煤泥

33、储存+稀释 +蓖粗+分级(脱泥)等工艺。煤泥原料首先用清水稀释成煤泥桨,再进行3mm 蓖粗除杂,+3mm 筛上作为杂物排弃;-3mm 筛下液经再次稀释后(浓度小于100g/L) 进行 200目分级脱泥,200目粒度以上粗煤泥进入重力分选系统, 200 目粒度以下粗煤泥进入浮选系统。 重力分选系统:重力分选系统采用水介质旋流器+脱水筛的联合分选回收工艺。经脱泥作业后的筛上200 目粒度以上煤泥入选三产品水介质旋流器分选,主选一段旋流器溢流经筛子脱水后,作为最终精煤产品;底流经脱水后作为矸石废弃;主选二段旋流器溢流进入再选三产品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再选三产品水介质旋流器溢流经筛子脱水后,作为最终精煤

34、产品;底流经脱水后作为矸石废弃;再选二段旋流器溢流进入再选二产品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再选二产品水介质旋流器溢流经筛子脱水后,作为最终精煤产品;底流进入下一再选二产品水介质旋流器分选,二产品水介质旋流器底流经6 次分选后,进入中矸旋流器进行分选,中矸旋流器溢流经筛子脱水后,作为最终中煤产品;中矸旋流器底流经筛子脱水后,作为最终矸石产品。 浮选系统:200 目以下的粒度级别的细煤泥采用浮选(粗选+精选)+压滤机的联合回收工艺。经脱泥作业后的筛上200 目粒度以下细煤泥进入浮选系统,首先进行稀释粗选,粗选精煤再稀释进行两次精选后,经压滤机脱水回收作为最终精煤产品;粗选和精选煤泥经浓缩机沉淀浓缩后,煤泥

35、采用压滤机脱水回收,作为最终煤泥产品。 煤泥水系统浮选煤泥进入高效浓缩机沉淀浓缩,溢流作为生产循环用水,用于原料煤泥调浆稀释、重力分选系统和浮选系统的补水;底流经压滤环节脱水回收,压滤滤液返回高效浓缩机。为保证生产运行效果,煤泥水系统增加了净化环节,即浓缩机溢流进入沉淀池进一步沉淀澄清浓缩,沉淀池溢流作为生产循环用水,沉淀池煤泥定期压滤回收。6.4 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工艺流程图见附图附图1煤泥再分选工艺流程图(水介旋流器)附图2三产品旋流器六组串联工艺流程图附图3煤泥再分选工艺流程图(螺旋分选)附件1:尾煤煤泥再分选工艺流程图(水介旋流器)煤泥尾矿预处器-1截粗筛(3mm)十;(200 目)+

36、附件2:三产品旋流器六组串联工艺流程图附件乱尾煤泥再分选工艺流程图(螺旋分选)煤泥尾矿预处理r器二厂.”16.5主要设备的选型生产工艺设备的选用以先进、高效、实用、节能、可靠为原则;生 产设备应具有效率高、质量好、机物料损耗少、自动化程度高、劳 动强度小、噪音低的特点。本项目根据原材料特点,选用重介浮选 法生产线,关键设备可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其他采用国内先进的设 备;设备技术成熟、使用可靠、性能稳定,能确保企业产品高质量、 生产高效率。采用进口设备均不在国家规定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 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之内。表5-1主要设备一览表厅P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装机功率kW1浮选机XJM-8(3 室)台1

37、210802浮选机XJM-8(2 室)m63603压滤机200/1250m20804空压机SCR50M-8m41805浓缩机30米台43006B800L1200台161207螺旋分选机LL1500台6408分级筛ZX1550台38269分级筛ZX1543台124410预处理器 2000台63311打料泵H70Q100台613512上料泵H20Q250台88013螺旋上料泵H20Q200台126614浮选上料泵H20Q250台129015压滤泵H20Q100m12165合计23227597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及公用系统的供应7.1 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的用量表7.1.1 主要原、辅料品种及年用量主要

38、原、辅、燃料品种煤泥XXXXXX有限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为煤泥,公司周围有 XXXXX询限公司,XXXXX汨限责任公司,XXXXXX限公司等,均 距公司不到20公里。所以煤泥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项目的需求。煤油本项目捕收剂选用煤油,煤油是石油分储温度在200-300 C时的 产物,为C9C16 cl的多种烧类混合物。通常为淡黄色或无色透 明液体,密度约为0.83g/cm3。它是煤泥浮选应用最广的药剂之一。起泡剂起泡剂为二号油。二号油是硫酸和酒精水化优质松节油而得到的产物,其中菇烯醇含量为 45%50%。二号油为黄褐色油状液体, 密度在0.91g/cm3左右。它是良好的起泡剂,生成的气泡大小均

39、匀。年需要量项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为煤泥、起泡剂和煤油。xxxxxx有限公司参照国内成功的生产经验,已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 原料供应体系。本项目的主要原料、辅助材料年消耗量见下表7-1表7-1原、燃料消耗指标原辅材料年消耗量单价(元)年费用(万兀)米购方式煤泥120万吨506000含运费起泡剂137吨600082.2含运费煤油504吨7500378含运费合计6460.27.1.2 原、燃料的来源与运输年处理120万吨煤泥项目所需的煤泥部分来自本厂,部分外购;所需起泡剂和煤油,均由汽车从周边地区运输到厂。7.2 公用系统(1)水项目用水环节主要为生产用水及职工日常的生活用水。项目年生产生

40、活用水量1454559.98m3。(全年生产天数按300天计算)电力该项目供电由五家庄变电所供给,利用原有的10kv高压线路,对变压器进行增容即可,全年生产天数按300天计,设备装机每天运行时间16小时,则公司年耗电量为 8297901.91kwh8项目建设方案8.1 设计原则(1)工艺流程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适应厂内外运输,使交通线路尽量顺直畅通,各区联系方便 快捷,满足生产要求。厂区布置满足环保、消防和各种安全等方面的要求。8.1.2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厂矿道路设计

41、规范(GBJ22-87)(9)考虑建筑群体组合,注重艺术效果。8.2 场内外运输8.2.1 场外运输量与运输方式表8-1厂区新增运输量一览表厅P物料名 称三里状态运输方式来源去向数量单位一运入1煤泥120万吨周汽车当地1.1煤泥6.5万吨周本厂1.2煤泥113.5万吨周汽车外购2起泡剂137吨周汽车外购3煤油504吨液汽车外购4柴油90吨液汽车当地6其它120吨周汽车当地7小计113.59万吨二运出1精煤60万吨周汽运当地焦化厂2中煤1.2万吨周汽运当地电厂3什后12.5万吨周汽运荒沟4煤泥44.5万吨周汽运荒沟5磁铁粉1.8万吨周汽运外运6小计120万吨三合计233.59万吨本装置年运输量约

42、 233.59万吨/年左右,其中运入113.59万吨/年左右,运出约120万吨/年左右。运输采用汽车运输;采用社会车辆解决。8.2.2 场内运输量与运输方式本项目场内运输主要包括原材料、产成品的倒运,传送带、装载机满足场内生产运输需要。8.3 总平面设计项目区总体布局设计的要点在于布局合理,结构轻巧,有利于原材料及成品的运输和生产。项目厂址位于XX东北部的xxm2公里;南临乡村道路,东、北、西均为空地。厂区南边有乡村道路,距 XX县汽车站25公里,距x>W速25公里,距X燃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厂区面积16383.4m2(约24.58亩),东西长220m,南北宽90m,呈长方形。大门位

43、于 南侧中部,紧邻乡村道路;运来的煤泥堆放场地在厂区东部的原料堆场;成品堆场位于厂区西部,主厂房位于厂区的北侧;根据场地及周围现状,生产线布置在厂区中部;污水浓缩池、打料池、循环池位于厂区中部偏北;办公生活用房位于厂区南部,远离生产区。详见平面布置图。8.4 建筑单体设计8.4.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20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50006-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

44、范(GB 50176-93)8.4.2 主要建筑物建筑平面设计该工程规划新建项目如表8-1 所示:新建项目表 8-2名称幢(座)层数结构类型房屋朝向平囿尺寸(m)主厂房1幢3层框架结构南北朝向东四长86mx南北宽21m浮选螺旋车间1幢2层框架结构东四朝向东四宽12mx南北长14m办公室1幢3层框架结构南北朝向南北长60mx东西宽12m泵房1座1层砖混结构南北朝向东四长16mx南北宽5m浓缩池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30mX高3m打料池2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长 10mx 宽 9miX 高 8m循环水池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长 25mx宽 10.4m* 2m8.4.3 建筑立面设计建筑风格形式:办公生活

45、用房强调简约;厂房及泵房要突出实用功能,色彩简洁。8.4.4 建筑剖面设计该工程新建建筑剖面设计见表 8-2所示:表8-3新建建筑剖面设计名称室内外高差(m)层tWj ( m)建筑高度(m)主厂房0.155.717.25浮选螺旋车间0.155.410.95办公室0.4538.95泵房0.15地上3m、地下3.5m3.15本工程建议采用换土垫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生产车间基础形式建议采用独立基础;办公楼、泵房基础形式建议采用条形基础。本工程建筑室外装修处理要求简洁明快,并结合当地建筑风格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物抹灰,涂刷外墙涂料,颜色以浅色调为主。本项目所有建筑物耐火等级均为二级,每栋建筑物为一

46、个防火分区。8.4.5 主要建筑物料主要建筑材料磴:梁、板、柱、墙、基础等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 C20C30; 钢筋:HPB235、 HRB335、 HRB400; 钢材:采用Q235B 钢材。 砖:空心砖、多孔砖。8.5 给排水设计8.5.1 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给排水设计手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版) 8.5.2水源本项目用水采用市政用水,该水源可以满足本项目生活

47、用水水 量、水质等要求。生产、洒浇绿地、道路、消防用水采用循环水池 解决。8.5.3 生活、生产给水系统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办发(2008) 1号山西省用水定额 的通知要求,本项目工作人员用水标准按30L/ (人d)(工作人员按60人计),年用水计算时间300d;浇洒道路用水定额取 2.5L/(w d), 年用水计算时间220d;浇洒绿地用水定额取 2.0L/( m2 d),年用水计 算时间220d;洗煤用水定额为每吨原煤用水量1.1t,不可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损失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年用水量计算如下。表8-4项目年用水量估算表项目用水量标准使用单位数日最高用水量(m3)生产用水量1.1m

48、3/t4000t4400.00生活用水量30L/ (人 d)60人1.80道路洒水32.5L/ (m3 d)一 一 一 22594.2 m6.49绿化用水32.0L/ (m d)2819.2m21.64不可预见及管网损失按以上用水量 10%计440.99总用水量4850.928.5.4 消防给水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堆场、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每个车间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办公楼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设一个防火分区。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本项目仅洗选车间设室内消火栓,其他建筑均不设室内消火栓。同一时间内火灾

49、次数按一次计算,以水消防为主,化学消防为辅。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并设有防冻措施,消火栓沿道路设置,间距控制在120 米以内,有1 个 DN100 和 2个 DN65 的栓口。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50m o消防给水管道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检修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超过3 个,阀门保持常开,并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消火栓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保证每一防火分区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消防用水量以同一时间最大建筑物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计算,本项目以洗选车间消防用水量为计算参照物,室外消火栓用水量45L/S, 室内

50、消火栓用水量10L/S, 一次火灾延续时间为2h, 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96m3。本工程循环水池520m3,兼做消防水池。在车间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的要求,配置规定数量的ABC 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8.5.5 排水设计本项目选煤过程中生产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一部分用水量由产出物带走,一部分用水量在作业中循环使用。排水只考虑雨水和生活废水即可。厂区生活用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主要用于厂区洒水抑尘、绿化用水和煤场洒水,不外排。8.6 供电工程8.6.1 设计依据 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0-92) ;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2-92)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